中西医儿科课件 肾病综合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 辨证施食
1. 北芪炖兔肉:健脾滋肾,消肿, 适用于本病各型。 2. 鲤鱼一条、赤小豆500克,煮熟 食用,起健脾利湿作用,适用于脾虚湿 困型。
3. 冬茹煲猪肚:起益气健脾养胃 之功,用于本病脾虚湿困型。
(六) 辨证施食
4. 淮山炖水鱼:功能健脾养血 凉血,用于肝肾阴虚型。 5. 冬虫草炖瘦肉:功能补肾固 本。用于脾肾阳虚型。
复习题:
1.何谓“三高一低”?
2.肾综的诊断条件?
3.简述脾肾阳虚型证治。 4.简述本病病因病机。
5.强的松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6.激素的副作用是什么?
谢 谢!
肾病综合征
广东省中医院儿科——许尤佳
目的要求:
1.了解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毒副作 用。 2.熟悉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及脾 虚湿困型证治。 3.掌握定义、诊断要点及脾肾阳虚 型证治。
重点:定义、诊断要点、脾 虚湿困型证治及激素的使用。 难点:对“三高一低”的理解及 如何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一 、概述: 定义:肾综是指以大量蛋白尿, 高度浮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 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俗称 “三高一低”)。
(一) 辨证要点
3. 辨邪实:邪实指水肿明显或 兼有标证(外感、水湿、湿热、血 瘀等),邪实症重者当以治标为先。
(二) 治疗法则
本证性质属虚,治以扶正祛邪, 健脾宣肺,通阳利水为法。治疗过 程若复感外邪,治当按“急则治其 标”原则而先治之,外邪去方治其 本。出现危重变证时,宜审因立法, 组织抢救。
治法:温肾健脾,物汤 脾虚——实脾饮
3. 肝肾阴虚
主症:浮肿已消,但常伴有头晕头痛,面 色潮红,神态兴奋,手足心热或有潮热,腰酸 腿软,舌红、舌体瘦长,少苔或剥苔,脉弦细 数。
治法:滋阴补肾,平肝潜阳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
加减法:适用于以上各型。
•浮肿重:腰以上甚者,重用苏叶、蝉衣助疏风消肿;
2.病因:有内因与外因两方面。
内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身体
虚弱,肺、脾、肾三赃虚损,功能失调。
外因——风邪、湿毒侵袭,诱发本病。
外因是诱发因素,内因是发病根本条件。
3.病机:
肺
感 受 外 邪
肺失宣肃
脾
肾
脾失运化
肾失气化
水液泛溢 而为肿
(四)西医认识:
1. 肾病综合征为现代医学 名称
2.分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继发
4.激素冲击疗法:
¥甲基强的松龙:20~30毫克/公斤体重/次
¥地塞米松:1~2毫克/公斤体重/日静滴
(五) 其它疗法
辨证使用中成
(1)川芎嗪注射液静滴:功能活血祛 瘀,改善微循环,可用治本病各型。 (2)鱼腥草注射液静滴:功能清热解毒, 适用于本病合并有其它感染者。 (3)二至丸:功能滋阴补肾,用治本病 之肝肾阴虚者。
(三) 分型用药
A.本证 1. 肺脾气虚
主症:面色苍白,神疲肢冷,疲倦 乏力,肢体浮肿,尿少便溏,舌淡红、 苔白浊或黄腻脉沉缓或滑。
治法:健脾益气,宣肺利水
方药: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加减
2. 脾肾阳虚
主症:全身明显浮肿,以腰腹以下为
甚,以指压深陷难起,常伴有胸水与腹水, 形寒肢冷,精神不振,面色//白,舌淡胖边 有齿印、苔白,脉沉细无力。偏于脾虚者, 大便多溏,神疲纳呆;偏于肾阳虚者,多见 腰酸肢冷,小便清长,夜尿多。
(四) 西医治疗
1. 一般治疗
(1) 休息:适当休息,除严重浮肿外,一 般不必严格限制活动。
(2) 饮食:宜营养丰富,全面食物。 浮肿者当戒盐;浮肿消退后改低盐;病 情好转稳定时,可恢复正常饮食。有呕 吐、腹泻及夏季多汗者,要适当多补充 钠盐。
1. 一般治疗
(3) 防治感染:临床多用青霉素治疗。
二、诊断
(二)辅助检查
1. 尿常规:以大量蛋白尿为主, PRO(3+—4+),可有RBC、WBC等。 2. 尿蛋白定量大于0.1g/Kg/d。 3. 血浆总蛋白量下降,白蛋白 小于30g/kg/d,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 例置。 4. 血清胆固醇升高,常大于 5.98mmol/L。
三、鉴别诊断
与阳水鉴别,还有营养性、心 性、肝性水肿等。
3-2.病因病理:迄今对其发病机理认 识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蛋白尿起因于 肾小球滤过膜的电化学或结构改变
3-3.预后:一般来说,单纯 型肾综对药物敏感度高,疗效好, 预后佳;肾炎型肾综对药物敏感 度比较低,临床反复性大,预后 较差。
二、诊断
(一)临床表现 1. 症状与体征:全身明显浮肿, 呈凹陷性,腰以下肿甚,皮肤苍白,甚 则出现胸水,腹水,脉沉无力。 2. 病程较长,常反复发作,缠绵 难愈。
2.经验方
(1)益母草、粟米芯、苏叶、葫芦 茶、蝉衣,水煎服,每天一剂,用于本 病各型。 (2)熟附子20克、白僵蚕60克、碾 成细末,装瓶备用。每次0.5—2g,每天 三次,温开水送服。
(六) 辨证施食
本证以虚证为主,故饮食不宜饮 用生冷、寒凉、攻伐之品,且由于早 期水肿明显,故不宜食用过咸,以免 伤及肾气。宜食营养价值高、易消化、 结构合理、全面的饮食。
2. 特异治疗:
(1) 激素治疗:长程疗法,首选 用强的松每天1.5—2 mg/kg,分次口 服,尿蛋白转阴后巩固4周,足量用 药不超过10周 (2) 免疫抑制剂治疗:可单独 或与激素联合使用 (3) 抗凝剂:潘生丁:每天10 mg/kg,分次口服,或用肝素。
3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
3.1激素副作用:
(二)发病情况: 1.本病属中医“阴水”范畴。 阴水为儿科临床常见病证之一, 它与阳水合称为小儿水肿。 2.发病季节: 一年四季均可 发病。 3.年龄与性别:3-8岁,男女 比例约为1.5-4︰1。
4.预后:本病疗程长, 临床多为虚证的表现,易反 复发作,预后较差。
(三)祖国医学认识: 1. 祖国医学对小儿水肿的描述 很多,有风水、正水、涌水、石水 等,到金元时代,名医朱丹溪才首 次把小儿水肿分为阳水与阴水两大 类。金元以前对小儿水肿的诸多描 述中,以正水、石水的表现与阴水 类似。
主症:全身浮肿严重,尿少或尿闭,腹
胀或腹痛,大便溏而量少,恶心呕吐,神疲纳 呆,气促胸闷,心悸痰鸣,舌质淡,体胖,苔 白浊,脉细数。
治法:温阳利水,辟秽解毒。 方药:吴茱萸汤合附子理中汤加减
B.标证
1.外感风邪:风寒:辛温宣肺祛风——麻黄汤 风热:辛凉宣肺祛风——银翘散 2.水湿:从主证治法 ,采用益气健脾 ,逐水消 肿——防己黄芪汤合杞椒苈黄丸加减 3.湿热:分上中下焦湿热分别治疗——五味、甘 露、八正散 4.血瘀——活血化瘀——桃红四物汤加减
腰以下肿甚者加防己、车前草、泽泻助利水消肿
•湿热症重:减去补益之药,加用绵茵陈、鸡蛋花、蛇
舌草、土茯苓以助清热利湿
•腹胀:加大腹皮、川朴花助理气渗湿 •血尿明显:加小蓟、琥珀末、蒲黄、益母草、仙鹤草、
紫珠草,助凉血止血
•气虚夹湿:去北芪、加五爪龙、助化湿益气 •纳呆:加砂仁、藿香以芳香化湿消滞
4. 水毒内闭
(4) 利尿剂使用:一般可予双氢克尿噻, 每天1—2mg/kg,或加用安体舒通,每天1—2 mg/kg,分次口服,严重低蛋白血症者可先用 白蛋白0.25—0.5 g/kg,或血浆5—10 ml/kg 静滴,或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每次5—10 mg/kg静注。必要时每天可重复使用利尿剂一 至三次。
(5) 适当补钙:每天1—3克,vitD每天 400IU。
性肾病综合征及先天性肾病综合征。 先天性:1岁以下,隐性遗传疾病。
继发性:多继发于某些疾病,如过敏性 紫癜等,它约占小儿肾综的2—4%。
原发性:也称特发性。
3.本节所重点介绍的是原发性肾综。 此型约占小儿肾综的85—95%。
3-1.临床分型:把本病分为单纯型与 肾炎型,或是从病理角度分为微小病变型 与非微小病变两大类。
四、辨证施治
(一) 辨证要点
1. 辨正虚性质:根据临床表现, 常证有肺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 三型,即为气虚、阳虚、阴虚三方面。 临证时首先辨明上述虚证偏重。
(一) 辨证要点
2. 重视血瘀表现:本证病程长, 关键为本虚。久病入络,气虚则血瘀, 故本证常表现出面色晦暗,口唇紫暗, 舌质紫暗等血瘀症状,故治当有所兼 顾。
五、临证心得
1. 正确区分单纯与肾炎型关系到对治疗 效果及疾病预后的判断,意义重大。 2.中医药治疗的优势。 3.科学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4.激素的减量方法。
5.高度重视治疗过程中的任何一次感染
参考书籍:
1.江育仁主编.中医儿科学 2.刘弼臣主编.中医儿科学 3.张大宁主编.实用中医肾病学 4.诸福堂主编.实用儿科学 5.罗笑容、许尤佳主编.中医儿科疾病证治
¥脂肪代谢障碍:柯兴氏征 ¥蛋白质代谢紊乱:肌萎缩或伤口愈合不良 ¥糖代谢紊乱:糖尿病 ¥高血压 ¥钙吸收不良致骨质疏松 ¥胃肠道溃疡,甚穿孔 ¥神经、精神症状:兴奋、易怒、睡眠不宁、癫痫 ¥降低机体免疫功能 ¥对抗生长激素 ¥升高白血球 ¥抑制肾上腺皮质
柯兴氏征
3.2免疫抑制剂副作用:
¥脱发 ¥胃肠反应 ¥肝功能损害 ¥白细胞减少 ¥出血性膀胱炎 ¥免疫抑制 ¥性腺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