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结构布置方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框架-剪力墙结构
适用范围:15~25层,H/B不宜大于4~5
适用范围: 25层以下的房屋,最高不宜超过30层 地震区的五层以上的工业厂房 由于剪力墙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建筑平面布置的 灵活性,这种体系用于旅馆、公寓、住宅等建筑最为适 宜
框—筒结构: 平面剪力墙发 展---空间薄壁 筒体
结构转换层:水平结构,梁 很大,一两个楼层高 作用:过渡,改变下方楼层 柱子的排列,或者过渡上下 层剪力墙的不同位置,以此 获得特别的楼层柱网--创 造大空间并将上部荷载传递 到下面相对少而大的几根柱 或几片墙上
跳层剪力墙结构
图例:大间距剪力墙体系(住宅)
上海仙霞村点式住宅 大间距方案:墙体长度 由242m减少到174m。 板厚120mm增到140mm。 24层住宅每栋节约造价: 45万元。 抗震性能加强。
3、剪力墙结构的变形特征
自底层向上,位移增量 越来越大, 与悬臂梁的弯曲变形曲 线类似。故称“弯曲型”
弯曲型
自底层向上,位移增量 越来越大, 与悬臂梁的弯曲变形曲 线类似。故称“弯曲型”
剪 力 墙 结 构
图例:弯、剪变形特点
4. 适用范围: 房屋刚度比框架-剪力墙体系更好,适用的层数更 高,层数超过25层的房屋宜采用全部剪力墙结构 理论上可达100~150层,但墙体太厚,不经济, 以40层以下为宜
(二)全剪体系的剪力墙布置
பைடு நூலகம்
纵横向剪力墙布置应均衡。横向剪力墙短而数量多,间距 一般6~8m。 纵向剪力墙一般设2~4道。
当形状任意时,在受力复杂处,剪力墙还应加密一些。
(三)框-剪体系的剪力墙布置
剪力墙数量 以满足位移限制为宜,剪力墙数量约 5~12cm/m2建筑面积 剪力墙的布置及间距 将剪力墙分散一些,当做成 单片墙时,不宜少于3道,最好是做成筒体形状 剪力墙间距不宜过大: 现浇楼板,剪力墙间距L<=4B 预制楼板,剪力墙间距L<=2.5B
3、桁架筒的受力特点
将筒的四壁做成桁架,就形成桁架筒。 桁架为轴向受力,与框架相比,更节省材料 香港的中国银行采用了钢斜撑、钢梁以及钢骨钢筋混 凝土柱组成的空间桁架体系,建成后在世界高层建筑 中高度名列第五。
图例:巨型结构(香港中国银行)
香港中国银行大厦结构形式
1。地上70层,315m,底平面正方形 52*52m 2。沿对角线分四各三角形,每隔若干层切去一 各三角形。 3。44层以上平面为三角形。 4。主体结构为8榀巨型桁架 5。各巨型桁架交点设型钢混凝土大型立柱,四 角立柱底面尺寸4。8*4。1m 6。正方形中心立柱从屋顶向下通到25层。
五 筒中筒结构
筒中筒结构:薄壁内筒与密柱外框筒相结合
内筒体:筒体与竖向通道结合 外筒体:密柱外框筒,与建筑立面结合
30层以上,不宜超过80层
大筒体— 地震后连梁破坏, 形成四个小筒体
2、筒体的主要特点
框筒及桁架筒做为外筒,实腹筒做为内筒,形成筒中筒 结构,筒体结构属于空间受力体系 (1)变形特点 框筒侧向变形仍以剪切型为主,而核心筒通常则是以弯 曲型变形为主 (2)受力特点 框筒结构是具有箱形截面的悬臂构件,柱子分为受拉和 受压柱,形成受拉翼缘框架和受压翼缘框架。
深圳新华大厦结构形式
1 。正方形平面,地上35层。 2。主体结构芯筒与外圈大型框架组成。 3。平面四角大截面双肢柱作为四边主框架四根角柱 在主框架大梁间设置3—10层此框架。
结构体系选择
主要考虑因素 • 建筑物高度----结构抗侧刚度与抗震性能 • 建筑物用途----建筑平面布置,空间利用要求
66-89层
90-109层
1-49层
50-65层
2、巨形框架 利用筒体作为柱子,在各筒体之间 每隔数层用巨形梁相连,巨型梁每 隔几层或十几层楼设置一道,截面 一般为一层或几层高,筒体和巨型 梁即形成巨型框架
巨型结构体系
特点: 超越一般结构概念 一般结构的截面尺寸与层高相关 巨型结构:由两级结构组成 第一级:结构超越楼层划分,形成跨越几个楼层的 巨柱以及一层空间的巨梁 巨型框架结构 巨型桁架结构 第二级:巨型框架或桁架间为一般框架结构(小型 柱、梁与楼板)。 • 在巨型层底下,可设无柱大空间。
四、筒体结构
1.特点: 将剪力墙集中到房屋的内部或外部形成封闭的筒体 筒体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好像一个竖向悬臂空心柱体,结 构空间刚度极大,抗扭性能也好 剪力墙集中布置不妨碍房屋的使用空间,建筑平面布置 灵活,适用于各种高层公共建筑和商业建筑
2 筒体的基本形式
实腹筒 筒
框筒
桁架筒
筒中
3 筒体结构的类型
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与结构体系
房屋类型与结构体系
剪力墙布置考虑结构、建筑需求
•结构要求: –剪力墙面积复合刚度要求
–刚度中心与几何中心尽量符合
–同时纵向与横向刚度增强 •建筑要求:
–利用山墙、电梯井、楼体井周围墙体作剪力墙
–剪力墙体与框架轴线复合
第三节 剪力墙的形状和位置
一、剪力墙的形状 剪力墙对水平荷载的反应与其形状有关 开口的—1型、L型、Z型、槽型、I型、T型 封闭的—方形、三角形、圆形
剪力墙结构布置方案
4-1 剪力墙结构的概念和结构效能 4-2 剪力墙结构体系的类型、特点 和适用范围 4-3 剪力墙的形状和位置 4-4 剪力墙的主要构造要求
第一节 剪力墙结构的概念和结构效能
4-2 剪力墙结构体系的类型、特点 和适用范围 剪力墙结构体系的类型: 1(纯)剪力墙结构 2框支剪力墙结构 3框架-剪力墙结构 4筒体结构
(2)纵向剪力墙如布置在较长房屋的两端且相距 较远时,应进行温度应力验算,并采取设置施工 缝等措施,以减少温度和收缩应力 (3)剪力墙的数量要得当,过多地布置剪力墙, 并不能减少框架受力,反而增加了剪力墙的用量
(4)为了保证楼板刚度,剪力墙间距不宜过大
4-4 剪力墙的主要构造要 求
一、剪力墙的材料 现浇钢筋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二、剪力墙的厚度 按一级抗震等级设计时不应小于楼层高度的1/20, 且不应 小于160mm; 按二、三、四级抗震等级和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楼层高 度的1/25,且不应小于 140mm。 有边框时,剪力墙的厚度不应小于墙体净高的1/30 ,且不 应小于 120mm ; 无边框时,剪力墙的厚度不应小于楼层高度的1/25,且不 应小于 140mm。
二、剪力墙的布置原则
(一)总则 1.房屋平立面体型要简单均匀。 2.剪力墙应合理地,应可能地离开房屋重心
3.剪力墙布置要对称,以减少结构的扭转效应。当不能对 称时,也要使刚度中心尽量和质量中心接近,以减少地震 力产生的扭矩。
4.剪力墙应上下层位置对齐,而且宜贯通房屋全高。
5.应尽可能采取措施增加剪力墙承担的竖向荷载。 6.在非地震区,可根据建筑物迎风面大小、风力大小设置剪力 墙,纵横两个方向剪力墙数量可以不同。在地震区,由于两 个方向的地震力接近,在纵、横方向上布置的剪力墙数量要 尽量接近。
高层的控制因素
水平荷载和刚度而不是竖向荷载和强度 抗侧移能力 • 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 -框筒结构-筒中筒结构-成束筒结构-巨型 框架结构
•
各种结构体系的适用层数: 框架结构—15层以下(最经济为10层) 框架-剪力墙结构—30层以下(最适宜为11~25 层) 剪力墙结构--40层以下(最适宜为16~40层) 框筒结构—30层以下 筒中筒结构—30层以上的超高层
(4)在两片剪力墙(或两筒体)之间布置框架时,楼盖必须 有足够的平面内刚度,才能将水平剪力传递到两端的剪力墙 上去,发挥剪力墙为主要抗侧力结构的作用。
一般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L/B不能大于4.0;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L/B不能大于3.0;
两种框架-剪力墙体系结构布置方式
1柱网和剪力墙正交布置 房屋平面形状由矩形单元正交组合的情形 (1)横向设置剪力墙
巨型结构外露与建筑立面相结合 空间利用灵活 施工速度快,巨型主框架施工后,各层可同时施工 巨型框架---巨型开洞
形成气流通道,减小风压
1 巨型框架结构(8)
新加坡华侨银行
1 巨型框架结构(9)
新加坡华侨银行
1 巨型框架结构(5)
东京市政厅大厦 台湾高雄银行
上海证券大厦
上海证券大厦位于浦东新区陆 家嘴金融贸易区,是一个多功 能性质的综合建筑,主要由证 券交易厅和综合办公楼以及其 他商业、服务设施等组成,地 上建筑30层,地下3层,总高 120m,总投资1.48亿美元,地 上建筑面积为79086m2,地面以 下建筑面积16753m2,为巨型框 架-支撑外露体系。
图例:巨型结构(深圳亚洲大酒店)
深圳大酒店结构形式
1 地下一层、地上33层,高114。1m 2 建筑平面中心部位的三角形芯筒与三个翼肢的端筒 形成主框架立柱。 3 每隔6层设置主框架箱型大梁。 4 次框架6层、顶层为无柱空间、其它柱距4。0m。
图例:深圳大酒店大厦结构平面
图例:巨型结构(深圳新华大厦)
六.多筒体系――成束筒及巨形框架结构
使用条件:当建筑高度或其平面尺寸进一步 加大,以至于框筒或筒中筒结构无法满足抗 侧力刚度要求时,必须采用多筒体系 1、成束筒 两个以上框筒(或其它筒体)排列在一起成 束状,称为成束筒。
优点: 结构的刚度和承载能力比筒 中筒结构有所提高,沿高度 方向,还可以逐个减少筒的 个数,分段减少建筑平面尺 寸,结构刚度逐渐变化 有效地减少外筒翼缘框架中 的剪力滞后现象,使内筒或 内部柱子充分发挥作用
一、剪力墙结构
1、概念 利用建筑物 墙体作为承 受竖向荷载、 抵抗水平荷 载的结构, 称为剪力墙 结构。
2、剪力墙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优点:整体性好,刚度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 侧向变形小,承载力(强度)要求也容易满足, 房间内无梁柱外露。 缺点 : 剪力墙间距不能太大,平面布置不灵活, 不能满足公共建筑的使用要求 , 结构自重往往 也较大。 适用范围:较小开间的住宅及旅馆建筑,高层 建筑。
内筒体
中央核心筒式 利用房屋中的电梯井、楼梯间、管道井以及服务间作 为核心筒体
外筒体
尽端核心筒式 利用房屋中的电梯井、楼梯间、管道井以及服务间作 为核心筒体
外筒体
利用四周外墙作为外筒体,形成外筒的墙是由外围 间距较密的柱子与每层楼面处的身量刚性连接在一起 组成矩形网格样子的墙体--框架筒 外围柱距:1.22-3m 深梁高度:60cm-122cm 30层以下
(2)纵横向均设置剪力墙 在抗震设防区一般采用纵横向均设置剪力墙的布置 当房屋较高而框架在纵横向刚度都较差时 尽可能把两个方向的剪力墙组合在一起 剪力墙在平面内的位置尽量拉开距离
2。柱网和剪力墙任意布置
房屋平面形状任意时,剪力墙和柱网就不能采用正交布置
柱网和剪力墙任意布置时,剪力墙布置应注意以下几点: (1)横向剪力墙应布置在平面形状或刚度变化处以及 靠近房屋区段的两端
根据建筑高度不同,可采用不同筒体结构形式 内筒体:将电梯井、楼体井、管道井、服务间等集 中成为一个核心筒体。 外筒体:四周外墙由密排窗框诸与窗间墙梁组成--多孔墙体。建筑物内部可不设剪力墙。 筒中筒:内筒体与外筒体相结合 多筒体组合:根据建筑平面要求可采用:
多重套筒,组合筒---几个筒体由楼板联合 束筒---若干个筒体成束状结构,筒体可错落不齐。
二、框支剪力墙结构
底层作商店或停车场而需要大空间的旅馆或住宅
缺点:房屋刚度突变
避免房屋刚度突变的措施:
1。把框架层扩展到2~3层,层 高逐渐变化,使刚度逐渐减弱 而避免突变 2。在框架的最上面一层设置设 备层,作为刚度的过渡层 3。尽可能把一部分剪力 墙伸到底层以加强整个房 屋的刚度
图例: 剪力墙体系(实例)
大小间距墙体方案的地震反应比较
三、框架-剪力墙结构
1概念:在框架体系的房屋中设置一些剪力墙来代替部分 框架 2特点:以框架结构为主,以剪力墙为辅助补救框架结构的不 足的半刚性结构。 剪力墙承担大部分的水平荷载, 框架以负担竖 向荷载为主
3受力变形特点
4、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