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Ⅰ型超敏反应的概念、特点及主要参与成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Ⅰ 型超敏反应
Ⅰ型超敏反应是指已致敏的机体再
次接触相同抗原后在数分钟内所发生的概念
超敏反应,故称速发型超敏反应,习
惯上又称过敏反应。
主要参与成分
•变应原(过敏原)
•IgE及其受体
•效应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
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
•生物活性介质
•指能够选择性激活免疫细胞,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IgE,引起Ⅰ型超敏反应的抗原性物质,又可称为过敏原。
•变应原种类很多,通常是环境中的蛋白质和化学物质,可通过吸入、食入、注射或直接接触使机体致敏。
常见的变应原及举例
变应原的类型举例
吸入性变应原植物花粉、尘螨及其排泄物、霉菌、动物皮屑、汽车尾气、香烟、油烟、油漆
食入性变应原牛奶、鸡蛋、鱼虾、牛羊肉、海鲜、动物脂肪、异体蛋白、酒精、毒品、抗菌素、消炎药、香油、香精、葱、姜、大蒜以及
一些蔬菜、水果
注入性变应原药物(青霉素、链霉素等)、疫苗、昆虫毒液、治疗蛋白
接触性变应原冷空气、热空气、紫外线、辐射、化妆品、洗发水、洗洁精、染发剂、肥皂、化纤用品、塑料、金属饰品(手表、项链、戒
指、耳环)
IgE主要由鼻咽、扁桃体、气管和胃肠粘IgE
膜下固有层淋巴组织中的B细胞产生,这些部位也是变应原易于侵入引发过敏反应的部位。
IgE的产生依赖于IL-4
嗜酸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生物活性介质
1.颗粒内预先储备的介质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内储备的介质,细胞活化后脱颗粒并释放出来,包括组胺、激肽原酶。
(2)激肽原酶(kininogenase)
血浆中的激肽原(α2-球蛋白)在激肽原酶的作用下,转变为缓激肽等激肽类物质,可刺激平滑肌(尤其是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引起支气管痉挛等;使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吸引中性粒细胞等向炎症局部趋化。
(1)白三烯(leukotrienes,LTs)
LTs能引起支气管平滑肌强烈而持久地收缩,其作用比组胺强100-1000倍,是哮喘时支气管持续痉挛的主要原因;同时,LTs还能扩张毛细血管,增加其通透性;促进黏膜腺体分泌等。LTs是引起晚期反应的主要介质。
(2)前列腺素D2(prostaglandin D2,PGD2)主要作用是刺激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扩张血管,增加其通透性。
(3)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
可聚集和活化血小板,使之释放组胺、5-羟色胺等血管活性胺类物质,增强和扩大Ⅰ型超敏反应,在迟发相中起重要作用。
(4)细胞因子
如IL-4和IL-13可促进B细胞产生IgE;IL-1和TNF-α参与了全身过敏反应,增加了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