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中的文化育人与德育引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教育中的文化育人与德育引领
摘要:德育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成果,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品质,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本文从专业课教学、行为导向教学法、教师的人格魅力熏陶、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等方面探讨了实施德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职业教育德育引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12-0-01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只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学,才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注重职业道德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努力造就一批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能够跻身于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具有良好素质的新一代熟练劳动者和生产第一线的建设者”。通过“进一步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德育教育的实践环节包括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主题教育活动、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相互融合以及其他有益的文体活动
等多种途径,其中日常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学生的成长和对学生进行道德培养和品格教育的有效方式。
一、专业课程中的德育引领
传统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一般注重对专业知识的智力传授;而从素质教育目的出发,需要从专业知识中挖掘德育?B 透的相关内容,值得我们的教师不断对教材原有知识的学习、思考和拓展,提炼出激励当代学生素质教育的教学案例,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我在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专业课程德育渗透的教学案例,起到了教书育人的功能。
《机制工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在讲授钻头的结构和工作状态时,适时地向学生提出了“钻头精神和工作效率”。人在工作中要发扬钻头的精神,如同学习中要有钉子精神一样,能挤能钻,锲而不舍才能出色完成任务;同时需要指出的是,钻头的结构与工作的效率之间存在着效能的关系。钻头精神,只是鼓励学生树立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进取精神;而钻头的结构与效率,是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工作态度,启迪学生钻研技术与改革创新的辩证关系,是事业成功的诀窍。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教学中,在讲授各种金属材料的性能、特点时,笔者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我国近几年来现代化的宏伟建筑,如?B巢、水立方、跨海大桥,甚至载人航天飞机等等。现代化材料的特点之一,是大跨度的金
属钢结构材料的应用;特点之二,是材料的先进性和材料的复合技术,例如奥委会五光十色的水立方建筑,采用了当时我国尚未工业化生产的模结构高分子氟40材料;看到这里,学生们震动很大。笔者结合现代材料内容展开讲解,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中也对他们进行了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课后不少学生表示很受感动,不仅为我们国家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深受鼓舞;同时,也更加热爱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从中定位了自己的学习目标。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笔者经常会自己到互联网上搜索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专业知识,然后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在网络里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启迪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相关的知识,实现德育教育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二、行为导向模式中的德育引领
当前,在职业院校推行的行为导向型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关键职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关键职业能力是指从业人员适应不断变换的职业和产业技术更新所需要的一种
核心能力,它是职业岗位必备知识、技能、责任心的集成,也是专业知识职业化的具体体现。行为导向型教学法具有其独特的教学理念,它改变了传统的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
学设计出发,行为导向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必须渗透丰富的德育内涵,以此完善学生独创性、自主性的心理素质。例如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学,要安排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同时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研究性学习,在讨论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在互相合作的过程中,使实际问题最终获得解决。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通过自身的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学习到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了学习信心,养成了良好的成就感;在与小组成员的共同配合学习中初步培养起学生的参与能力、合作能力、交流与协商能力、表达能力;在学习讨论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培养了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工作责任心、纪律性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行为导向教学进行德育教育和渗透,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文化育人是进行德育引领的有效途径
教育部原部长袁贵仁曾讲:“所谓教育、管理、服务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教师应在进行课堂教学中向学生充分展现自身为人师表的文化魅力,才能起到引导学生培养良好品格的作用。清华大学机械专业张学政教授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非常重视自身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他认为:“人文素养好,受益直到老”。张教授爱好古诗词,利用课余时间出版了诗集,并将自己丰富的人文知识运用到教育教
学当中。例如他称赞课堂气氛活跃,就引用了岑参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他希望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虚怀若谷的情怀,就引用了林则徐的诗句――“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他鼓励学生敢想敢干,用的是一句谚语――“想,要壮志凌云;干,要脚踏实地”……张教授还非常幽默诙谐,他常用“膝盖上挂暖壶――水平比较(脚)高”、“城楼上放风筝――出手就不低”这样的歇后语来表扬学生的进步。这样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就是一堂生动的德育教育课,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教育部曾制订了《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提出了今后三年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任务和要求:中等职业教育要在三个方面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其中的第二方面“创新六个关键环节”的第一关键环节强调“创新教学环境,构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环境、实训环境和教室环境。要把工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实现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为了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能尽可能多的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用人要求,以及今后尽快地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有必要在日常的教学中积极向学生宣传有关的企业文化。良好的职业素养将大大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而这种职业素养仅仅通过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是无法形成的,它需要通过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