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破损山体植被恢复策略研究.doc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地区破损山体植被恢复策略研究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城市发展中生态文明的建设,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地提高。在城市经济建设发展的同时,人们也逐渐开始重视起周边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生态及环保产业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针对不同污染受损土地的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项目逐渐增多[1]。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指出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在众多类型的受污染受损土地中,采石废弃地作为一种常见的土地受损类型,对其进行生态恢复与景观重建成为许多地方政府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2]。在二十世纪城市建设初期,乌鲁木齐市对于燕南山体前期的的开山采石活动导致山体结构遭到破坏,形成山岩裸露、砂石堆积的景象。山体存在着滑坡、坍塌等重大的安全隐患与地质灾害的风险[3],除此之外,燕南荒山植被系統损毁,物种多样性被打破,无法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对城市的市容市貌产生负面的影响。

2017年5月,为响应自治区党委提出建设“树上山、水进城、煤变气、地变绿、天变蓝、城变美”六大城市升级工程的工作指示,全面解决生态环境受损这一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乌鲁木齐市启动了燕南荒山植被恢复的生态修复项目。本项目基于燕南荒山的总体概况,对山体的破损程度以及生态现状展开了调查分析,紧密围绕“树上山”这一核心诉求,对于燕南荒山的植被恢复项目提出一系列的分析思考与对策研究。 1 研究区概况

1.1 区位概况

乌鲁木齐燕南荒山的前身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乌鲁木齐铁路局乌拉泊采石场遗留下来的工业废弃地,位于乌鲁木齐河滩快速路与东绕城高速出入城的要冲部位(图1),是此区域内的视线高点,在乌鲁木齐市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地处绕城生态圈,在市域旅游规划中处于丝路新风旅游轴与川林园湖旅游轴的重叠交接带附近,在乌鲁木齐市的交通、生态、旅游发展等方面均是一个重要的位置所在。

1.2 地形地貌分析

场地属于为乌鲁木齐中西部低山丘陵区,荒山总体呈东西走向,山体南面相对北面较为平缓。山脚及沟谷低洼区域生长少量植被。山体西侧为原铁路工程采石场,山体经采石活动受到人工切割破坏,形成若干边坡陡倾坑槽,最大高差约60 m,采石场作业平台及周边堆放有大量废弃碎石土及砂类土,并形成一定规模边坡体。现状的主要观赏面为破损的山体、外露的岩石、堆积的砂场,景观效果极差(图2)。

1.3 岩土分析

项目区出露地层主要由上古生界石炭系中统祁家沟组(C2q)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钙质长石质硬砂岩、二叠系红雁池组(P2h)泥岩、泥质粉砾岩、钙质硬砂岩夹砾岩和三叠系仓房沟组(T1+2cn)砾岩、砂岩构成[4]。

场地内的土壤主要以戈壁土为主,砾石含量高、土层薄、贫瘠保水保肥性也差,没有较好的栽培土壤条件。

1.4 植物现状分析

场地内现有存活的植物以旱生、超旱生灌木、半灌木和多汁鹽碱类荒漠植物为主,其中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麻黄(Ephedra sinica)、驼绒藜(Ceratoides lateens)等居多,山地荒漠平原以针茅(Stipa capillata Linn.)、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为主,周围山地植被还有山地天然林、草甸林等。

2 设计原则和策略

通过对燕南荒山现状的踏勘与分析研究,对于燕南荒山的植被恢复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应遵循的原则及相应的策略。

2.1 多样性

燕南荒山山体绿化体量大、面积广,因此在绿化设计过程中要运用多种类的植物来进行配置,以此来达到恢复过程中植物种类的多样性要求。最终形成层次丰富、季相分明的绿化景观效果[5]。

在植被恢复设计过程中为体现多样性原则,主要提出以下三方面策略:一方面是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在燕南荒山绿化树种的设计选择上采用了变叶植物、色叶植物、开花植物、观形植物、观干植物。分别占植

物总量的10%,15%,10%,60%,5%(表1)。对这些不同类型的植物进行有机地搭配和组合,打造视觉景观上的层次与变化,从而造就富有创意的植物景观模式,引起游客丰富的心理感受[9]。其二为植物体量的多样性。植物体量的大小、高低也是构成植物景观层次分明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植物体量的多样性、差异性是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植物景观的关键。在燕南荒山的植物设计中采用不同体量的植物形成不同的植物群落,进而在整体的植物配置中区分出不同的区域和功能。具体设计例如:由各入口至山顶观景点的人行登山漫步道两侧,设计种植大体量的乔木作为行道树,形成绿色穹顶供游人遮荫休憩;在各入口及节点处,种植小乔木及花灌木等中下层的小体量植物,起到引导入口空间、丰富入口景观效果的作用。最后一方面则是植物色彩的多样性。设计中种植了占总量35%的色叶植物、变叶植物与开花植物。在不同的季节与花期能够呈现出缤纷多彩、富有生机的景观效果。

2.2 生态性

多年人为干扰的采石活动对燕南山体造成了不可逆的生态性破坏[6],使得燕南山体的生态结构、物种群落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退化与损伤,生态物种的多样性也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现状植被仅剩一些旱生植物。因此在植被恢复过程中遵循生态性原则至关重要。

在设计策略方面,需要充分考虑了不同植被的生态位特征,通过优化合理的植物配置,保证了植物群落结构的合理性,特性的稳定以及健全的功能[10]。设计中大量运用了抗性强、易存活的树种。保证了燕南荒山植物恢复群落的循环以及再生的功能,维持了荒山小环境内的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设计中考虑到山体不同的破损程度以及坡度,在设计过程中将破损山体依据坡度的大小分为0~30%,30%~50%,50%~90%的三大类依次进行植物配置,在缓坡区域种植大型乔木例如:大叶榆、大叶白蜡、黄榆、复叶槭、茶条槭等,在坡度较陡的30%~50%的坡度区域种植果树类以及一些其他的中小型乔木,如:山桃、山楂、桃叶卫矛、丛生火炬等。在坡度最为陡峭的50%~90%的坡度区域,则以灌木种植为主,如金叶榆、密枝红叶李、红瑞木、珍珠梅、重瓣榆叶梅(Amygdalus triloba)和树锦鸡儿等。这种分坡度乔灌木有机结合的植物群落种植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