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肩关节前脱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疾病名:创伤性肩关节前脱位

英文名:traumatic anterior dislocation of shoulder 缩写:别名:ICD号:S43.0分类:骨科

概述:肩关节前脱位,是创伤性肩关节脱位最常见的类型。根据脱位后肱骨头所在的位置,前脱位又可分为盂下脱位、喙突下脱位和锁骨下脱位(图1);少数可有肋骨骨折,形成

胸腔内脱位。

流行病学:无相关资料。

病因:多为间接暴力所致,偶尔有直接暴力所致脱位。

发病机制:间接或直接暴力均可引起肩关节前脱位,但以间接暴力引起者为最多见,可分

为:①传导暴力:当伤员躯干向前外侧倾斜,跌倒时,手掌撑地,肱骨干呈外展姿势,由手掌传导至肱骨头的暴力可冲破肩关节囊前壁,向前脱位较多见。如暴力强大或继续作用,肱骨头可被推到喙突下或锁骨下,成为喙突下脱位或锁骨下脱位(图2),后者较少见;极个别暴力强大者,肱骨头可冲进胸腔,形成胸腔内脱位;②杠杆暴力作用:当上臂过度外展外旋后伸时,肱骨颈或肱骨大结节抵触于肩峰时,构成杠杆的支点作用,使肱骨头向盂下滑脱,形成肩胛盂下脱位,继续滑至肩胛前部成为喙突下脱位。因肩关节脱位时大结节受撞击,故常伴肱骨大结节骨折。也可伴肩盂、外科颈或解剖颈骨折,很少合并小结节

C D

D

C D

D

C D

D

C D

D

骨折。肱二头肌腱长头有时可滑脱至肱骨头的外后侧阻碍肱骨头的复位。临床表现:

1.肩关节前脱位均有明显的外伤史,肩部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等一般损伤症状。

2.因肱骨头向前脱位,肩峰特别突出,形成典型的方肩(图2)。同时可触及肩峰下有空虚感,从腋窝可摸到前脱位的肱骨头。上臂有明显的外展内旋畸形,并呈弹性固定于这种畸形位置。伤侧肘关节的内侧贴着胸前壁,伤肢手掌不能触摸健侧肩部,即杜格(Dugas)征阳性的表现。自肩峰至肱骨外髁的长度较健侧者长,直尺检查时可以令伤侧放平。还要检查有无血管神经损伤情况。

并发症: 1.骨折

(1)大结节骨折:约有30%~40%合并大结节骨折。肱骨头向前脱位时肱骨大结节冲击关节盂前缘引起骨折,多数病例骨折块较大,且仍有骨膜与肱骨头相连,故脱位整复后,骨折块亦随之复位。少数复位欠佳,一般认为大结节向上移位1cm,将影响肩部的功能,应

考虑手术。术后将上臂置于内旋、稍内收位,前臂横行依附在胸壁前固定。禁用外展、外旋位固定上臂的方法,因对撕裂的关节囊愈合不利,有促使重新脱位或形成习惯性脱位的危险。

(2)关节盂骨折:一般为撕脱性骨折,骨折块大小不定,多与关节囊相连,有些可为游离性骨块。此部位骨折可影响肱骨头的回纳复位,但最重要的是易发展为习惯性脱位,故骨折块厚度超过5~6mm而复位不良者应手术治疗。

(3)肩胛骨骨折:肩胛骨稳定在丰厚的肌肉中,故肩部损伤时骨折少见,易产生的骨折为

C D

D

C D

D

C D

D

C D

D

肩胛颈骨折及肩峰骨折。

①肩胛颈骨折:多因传达暴力而致,骨折线自盂下至喙突基部,常为嵌插性,因暴力集中在肩胛颈,故可不合并肩关节脱位。患肩外形可因肱骨头内旋略呈方肩,但Dugas征可为阴性。X线可确诊。如骨折移位不重,可使用三角巾悬吊患肩或外展支架2~3周,练习活动。年轻人移位重的,应用外展牵引复位。

②肩峰骨折:肩峰居肩部皮下最高点,因而自上而下的直接暴力和因肱骨头传来的间接暴力,均可导致骨折。骨折位于肩峰基底者,可因三角肌牵拉而向下外移位,妨碍肩关节功能,宜用三角巾悬吊,使之上移复位;位于肩关节以外的骨折,因骨折片小,可用背带

压迫,用三角巾悬吊患臂。

2.肩袖损伤 是肩关节脱位常见的并发症。由于不能在X线片上直接显示而常被忽略。好

发于40岁以上的患者,X线片显示无肱骨大结节骨折的肩关节前下脱位,应考虑到肩袖损伤的可能。年轻人在严重超外展损伤时亦可发生。康复期功能恢复欠佳,不能肩外展或伴有明显疼痛时,则更应考虑肩袖损伤。肩袖损伤严重者,其外展功能欠佳,诊断明确,应尽早手术探查缝合。

3.血管损伤 肩关节脱位可合并腋动脉或静脉的损伤,常见于老年人或血管硬化的患者。对年轻人如手法复位过于粗暴也可造成血管的损伤。

腋动脉行经胸小肌下缘时,受到胸小肌的束缚作用,位置相对比较固定。当肩外展、外

旋时,腋动脉受牵拉紧张。当肱骨头向前脱位时,顶压腋动脉向前移位,而胸小肌的外缘

作为一个固定的支点,使腋动脉在该处受到一剪切应力,可使动脉变形或遭受损伤。血管

损伤可为完全断裂或部分撕裂,也可为血管内膜损伤而致血管栓塞。

腋动脉损伤表现为肩部肿胀,以腋窝部为著,患肢皮肤苍白或发绀,皮肤温度降低,桡动脉搏动消失,肢体麻痹。严重时可有休克表现。血管造影可显示损伤部位和范围。 大血管损伤的诊断明确应及早行手术治疗,争取修复损伤的血管,恢复肢体的血液循

环。年轻的患者由于侧支循环供应,虽不致使整个肢体坏死,但因血液循环不足,仍有部分病例残留患肢功能障碍;对于老年患者或有严重动脉硬化者,因为侧支循环不良,不宜行动脉结扎术。

4.神经损伤 肩关节脱位合并神经损伤,最常见者为腋神经损伤,偶尔可见臂丛神经损伤。腋神经由臂丛分出后,行至肩胛下肌下缘,急转向后穿过四边孔出腋窝,绕肱骨外科颈发出肌支,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肱骨头向前脱位,肱骨头连带肩胛下肌向前移位,使腋神经受到牵拉和挤压伤。腋神经损伤后三角肌麻痹,肩外展功能障碍和肩外侧皮肤感觉

C D

D

C D

D

C D

D

C D

D

障碍。

单纯腋神经损伤多为挫伤或牵拉伤,肱骨头复位3~5个月后多可恢复。多根臂丛神经损伤一般暴力较重,可残留有永久性功能障碍。

5.肩关节僵直 肩关节脱位后制动时间过长,或未及时正确地行功能锻炼,特别在中年以上及老年人,可造成关节囊的粘连和肌肉的萎缩,从而造成肩关节活动受限。故对40岁以上的患者,制动时间不宜太久,去除固定后应积极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

骨化性肌炎在肩关节较少见,可因反复暴力手法复位或强力活动引起,是影响肩关节活动的原因之一。另外,肩袖损伤和腋神经损伤,由于肩外展功能丧失,也会影响肩功能的

恢复,应强调早期正确诊断、早期治疗。

实验室检查:无相关实验室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X线检查,可确诊脱位及除外骨折。

诊断:外伤史,肩部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肩峰突出呈“方肩”肩峰下空虚感及上臂外展

位的弹性固定。杜格(Dugas)征阳性,X线检查可确诊脱位及除外骨折。鉴别诊断: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治疗:肩关节新鲜脱位几乎都可用手法复位,极少数合并有骨折及血管神经损伤需探查处理者及陈旧性、习惯性者才需要手术处理。

1.手法复位 复位方法很多,应根据个人习惯及病情而定,介绍几种如下:

(1)牵引推拿法:患者仰卧,一助手用布带经患侧腋部向健侧外上方牵引(或一助手套住胸

廓向健侧牵拉,另一助手经腋下套住患肢向外上牵拉),另一助手双手握患肢腕部,顺患肢

体位方向牵拉,并徐缓做患肢内、外旋活动,逐渐内收患肢,肱骨头一般可自动复位。对

不能自动复位的病例,术者用一手在腋下将肱骨头向关节盂内推动,即可还纳(图3)。

C D

D

C D

D

C D

D

C D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