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介宾针灸医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介宾

岐黄“神针”杨介宾

梁繁荣水竹林整理

编者按杨介宾教授,四川省金堂县又新乡人。他出身于中医名门世家,幼承庭训,儒而兼医,耳濡目睹,精研医典,深得中医之要旨。曾先后担任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临床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等。杨介宾教授精通中医针灸,于临床尤有独到之处。其治学态度严谨,讲求考据,不妄立言,认为《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固为针家所必读,即《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方》以及后世各家方书也主张一一揣摩,既崇古又不泥古。在学术上,既对历代医家著述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又能根据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灵活应用。在辨证识病方面,他尤其重视经络病机分析法,善于应用经络病机理论分析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指导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并进而率先提出建立“经络病机学”这一主张。在选穴配方方面,他素以配伍严谨,穴少精当,运巧制宜著称。不主张用大方多穴。擅长使用

特定穴、对穴和担截配穴法,选穴精少而力专效宏。在针灸手法方面,他推崇《内经》刺法,通过

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摸索出审穴定穴法、无痛进针法、候气催气法、守气调气法、透穴刺法等,虽不能说舍繁就简,去芜存菁,亦足堪后学者借鉴。他强调治神而创意守感传法,每用意守感传

以提高气至病所率。他喜用刺血治病,丰富和发展了针灸疗法。他主张针药并用,综合治疗,遣方用药圆机活法,轻灵见长,因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医疗风格和医技特长,为祖国医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振铎作人自遂高志,悬壶济世众仰清辉。

———徐无闻题赠杨介宾教授

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

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毕矣。

———清·赵濂《医门补要·自序》

杨介宾,男,汉族,四川省金堂县人,著名中医针灸专家。1929年11月出身于中医名门世家,其父杨术全师承名医李杏林,擅长中医内、外科,因疗效卓著,曾名噪乡里。杨氏幼承庭训,儒而兼医,髫龄读四书五经时,即熟读《珍珠囊药性赋》、《医学三字经》及《脉诀规正》等。初中毕业后

第二卷446

####

便随父临证习医,耳濡目染,医学渐进。读高中时又寝馈于《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等历代名著,深得中

医之要旨。高中毕业后即悬壶桑梓,由于其家学渊源,加之功底扎实,勤于探索,因而临证省病,得心应手,施针遣药,常获奇效,每天登门求治者以踵相接,一时称盛。

50年代初,杨氏先后到乡联合诊所及县人民医院工作,后又被选送到四川省中医进修学校、成都中医学院中医师资专修班深造,并以优异成绩应聘留校执教。在此期间,他有幸亲炙蜀中名

医吴棹仙、蒲湘澄门下,系统学习了中医经典著作和针灸理论,尽得二位大师之衣钵。曾先后担任过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全国时间生物医学会理事、四川省针灸学会

理事、时间生物医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人大代表、成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成都针灸学会主任委员、成都中医学院针灸临床教研室主任,以及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四川省教委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针灸硕士、博士研究生、高徒生导师、《四川中医》杂志编委等。

杨氏精通中医针灸,其治学态度严谨,讲求考据,不妄立言,认为《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固为针家所必读,即《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方》以及后世各家医著也主张一一揣摩,既崇古又不泥古,于临床尤有独到之处。在辨证施治方面,他重视经络病机,注意手法操作,擅刺血而选穴精专,重治神而创意守感传法,主张理、法、方、穴、术一线贯通,蔚成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和医技风格,素有医林“神针”之誉称。1978年受卫生部委派参加中国医疗专家代表团赴莫桑比克援外医疗,

因针术神奇,被国外友人称为“神针杨”,为中国针灸走向世界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他著述颇富,主要出版有《经络学》、《针灸学》、《针灸学题解》等6部专著,并有近百篇学术论文在国内有关刊物上发表。

学术精华

一、寻求古训,畅发内难经旨

杨氏治学,主张追本溯源,以《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为基础,但同时又必须结合临床广览各家著述,撷采众长,这样才能增进学识,提高医术。他特别推崇明代医家杨继洲“不溯其源,则无以得古人立法之意;不穷其流,则何以知后世变法之弊”的观点,在数十年的医疗实践中,潜心研究中医经典以及列朝名家论著,心得体会颇深。如关于经络的走向与经气流注,历代医家对此认识不一,《灵枢·逆顺肥瘦》篇云:“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十二经脉起于肺而终于肝,如环无端,周而复始。而在《灵枢·九针十二原》和《本输》篇中,都认为十二经之五输穴脉气均发于四肢末端井穴,入于合穴,且均为向心性流注。《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记载:“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输也。”这种论表面上似乎是矛盾的流注,引起了人们的困惑。杨氏对此反复研读了《内经》有关篇章,并参考《黄帝内经太素》和《类经》,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认为五

输穴脉气流注方向,是各条经脉本身脉气流注到四肢末端时的曲折回还。犹如海浪击岸,而汹涌之波澜出现逆行的缘故。十二

经脉流注运行言其常,五输脉气流注言其异,二者之间的关系,经杨氏诠释,已甚明了。

第二卷447

####

关于胃经循行于胸腹,杨氏亦有他自己的看法。一般而言,背为阳而腹为阴,胃经为阳经,按经脉循行分布规律当循行于背,为何又循行于胸腹?杨氏认为这与胃的功能特点和阴阳划分的相对性有一定关系。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又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故又有“五脏六腑之海”之称。胃在五行中属戊土,土为万物之母,具坤德,位

居中央而灌溉四旁,寓有阴性坤母之义。因此,胃虽为阳土,但秉阴性,为阳中有阴之腑。况且,人体阴阳的划分是相对的,背为阳,胸前也属阳;腹为阴,腰脊也属阴。足阳明在三阳中阳

气最盛,所谓“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故行身之前以应南;足太阳次之,故行身之后以应北;足少阳再其次,故行身之两侧。另一方面,阳经与阴经表里相合,在分布上互相接近,足阳明与足太阴经一在前,一在其旁,即表明这种关系;足少阳与足厥阴也是如此,所不同者却是足太阳与少阴,实则足少阴“贯脊属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