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行于公元887年的唐代《邸报》,是世界上 现存最古老的报纸。
世界最早印刷出版周报是1609年德国《新闻报》 世界最早的日报是1663年德国《莱比锡新闻》 世界最早出现并具有影响力兼售价低廉的大众化报纸 是1833年美国《纽约太阳报》
《万国公报》基督教“ 圣号论争”文献汇编
1833年,广州创办了
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
2.1
2 1 0.0062 0.0537 0.591
1.1
0
1996年 1999年 2002年 2005年 2008年 2012年 2014年
年份
人类的学习和阅读迈进“无纸化时代”
36
联系实际生活,说说互联网的劣势:
如何认识中 学生沉迷网 络、手机问 题?
全国青少年上网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网页;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程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中国电影发展历程
时期或时间 代表
影响
1905年 《定军山》
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中国第一部电影和早期电影制作
1931年 《歌女红牡丹》 中国电影从无声→有声的标志
1935年 《渔光曲》
1935年 《风云儿女》
建国后 20世纪80 年代中期后
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 片
插曲后来成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成为主要
结合以上资料思考:报刊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影响有哪些?
内因: 语言通俗易懂;取材世俗,运笔浅显
外因: 西方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新思潮萌发,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 息的需求; 科技的发展、政府政策的推动等
影响:
二 影 视 事 业 发 展
1.广播
文字
广播
声音
阅读教材第74页“历史纵横”,谈谈广 播在中国的发展。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1.能说出我国近现报刊业、影视和互联网的发展过 程; 2.能归纳出报刊业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 用; 3.能认识到各种媒介的特点和相互之间推动发展关 系; 4.能叙述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 的巨大变化,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对人们的影响。
本课从古代人信息传递渠道与马航失联了解信息渠道的对比中导 入新课,从宏观上把握媒介的主要方式。(一)介绍近代报刊业的 兴起和发展。(二)介绍影视事业的发展。首先通过教师讲解与图 片展示结合,利用表格归纳报刊业的发展历程,探讨报刊业发展的 原因以及影响;其次,通过教师讲解与图片信息结合,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广播、 电影、电视与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探讨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 变化。面对互联网,思考我们应该怎么做。
文字+声音+图像=影视
2.电影 电影的发展阶段
无声
有声
黑白
彩色
1895年,由 卢米埃尔兄弟制作 的电影《火车到站 》、《工厂大门》 在巴黎公映,标志 着世界电影的诞生 。
中国第一部自拍电影
1905年,北京丰 泰照相馆拍摄了中国 第一部电影:京剧《 定军山》,演员为中 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 家谭鑫培。
变的政法 发 治、 展 斗戊辛五戌亥四辛 。 争变革运亥同的法命动时时时革时武期期期命报器《《《、刊,时民新务报青新 又 发报》年文 成 挥》》化 为 着运 宣 制动 传 造政舆)治论推成和挥民纲、动为新着众宣文制的领唤了传化造重和醒报改的舆大开民刊良武论启、器、蒙展众业革,唤作命发醒用
的重大新启民主蒙主作用《。红近色中代华报》刊《新创办同的国三民党次控高制的潮报刊出展开针
光事件等,突出反映了( D )
A.西方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 B.政府对个人和集团势力独行的制约 C.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带来的负面影响 D.报刊、网络和电视新闻媒介监督作用的大大增强
的电影题材
中国电影走向辉煌
3.电视业的发展历程
(1)中国电视诞生的标志—— 1958年,北京电视台的试播
(2)中国电视的普及—— 改革开放后
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②电视技术的进步。(如卫星传送技术的运用) ③国家的政策支持,如“村村通”工程。
改革开放后,电视的普及和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
美国科学家米歇尔·科兹曼对近现代历史作 的划定:“19世纪是铁路时代,20世纪是高速 公路时代,21世纪将是宽带网络时代。”
前后华商共投资开设175家电影公司,其中有141家
在上海。这一现象说明( D )
A.国内政局的相对稳定 B.文化产业投资推动了上海电影业的出现 C.观看电影成为市民的主要娱乐方式 D.上海已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汇中心
4.下图是一份报纸的号外,从中可获取的准确信
息是( B )
A.开国人创办政论性报刊之先河 B.使用白话文报道新闻 C.抨击国民政府失败的外交政策 D.表明工人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
大众传媒的变迁
报刊
影视
互联网
近
现电
电 诞繁
影
代
代影
视 生荣
响
人们日常生活方式质的飞跃
1.1913年5月5日《大公报》载:“检阅旬月以来各报 纸,奋其如刀之笔,以叛、逆、贼、犯、诛、杀、讨、 戮等凶恶名词,为家常谈助……但常笔飞墨舞,大出 风头之际,忽来外人之取缔”。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
①材料说明当时报纸具有讽喻时政的功能 ②材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局势 ③“宋案”不可能见于当年报纸中 ④材料中的“外人”是指西方列强
现发展于此义时革命。时期
华日报》《解放日报》锋相对的斗争,为夺取革命
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
《人民日报》
成立初期 《光明日报》
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 介绍各行各业模范人物及事 迹;传播生产生活的知识
繁荣 改革开放后
恢复了生机,出现欣 扩大了信息含量,拓宽了报
欣向荣的景象
道领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5.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 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
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D )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 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6.从媒体角度看,美国的水门事件、克林顿丑闻事 件、美军虐俘事件、西方其他国家高级官员的丑闻曝
1895
7
1896
11
1897
49
1898
47
中国人自办报刊
总数 所占百分比
3
42.9%
7
63.6%
45
91.8%
39
83%
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创刊于东京,资产阶级革命 派在海外的主要宣传阵地。孙中山为其撰写发刊词,提出了 “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该报 的创办及其宣传壮大了革命派的声势,也壮大了同盟会的队伍, 成为进步舆论的中心。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中央电视台影频道网址是http: //www.m1905.com/bbs,网址设置“1905”的寓
意是( B )
A.这一年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到了中国 B.这一年中国电影事业起步 C.这一年中国结束了电影无声的历史 D.这一年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
3.据1927年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统计,1925年
第五位; 6.2003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6800万,居
世界第二位; 7.截至2010年6月,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4.2亿。
互联网的繁荣
网民人数(亿)
1996年至2014年中国网民人数统计
网民人数(单位:亿)
7
6.18
6 浏览新闻、读书、看报、5看.13电视
5 4 3
剧、看电影、观看网络课堂、发送信 件、视频对话、购物、聊天……
剧
戏
MH370航班为马来 西亚航空公司航班, 由吉隆坡国际机场 飞往北京首都国际 机场。该航班在 2014年3月8日凌 晨时,在马来西亚 与越南的雷达覆盖 边界与空中交通管 制失去联系。
如果要了解这一事件,你会选择哪种途径?
一 报 刊 业 走 向 繁 荣
法国哲学家 伏尔泰曾经 说过:“报纸 的故乡在中 国。”
本课的重点是各种媒介的自身特点及其影响。对于各种媒介的 特点,主要采用补充大量图片资料,分类分时期展现,引导学生认 识每一种媒介的特点,通过特点的分析,引导归纳各种媒介对人们 生活的影响。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听说书
古代人 信息传 播渠道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 雕版印刷广告
清
皮
京
影
章炳麟
孙中山
白
儒
话
家
词
主
张
阶
级
制
度
之
害
成为宣传民主、科学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着解 放思想、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
1920年春,李达与陈独 秀等发起筹建中国共产党 ,主编《共产党》月刊。
1931年11月《红色中华》创刊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他们(国民党)以为中国实现民主政治,不是今天的事, 而是若干年以后的事,他们希望中国人民知识与教育程度提 高到欧美资产阶级民主国家那样,再来实现民主政治。
近代报刊业的兴起和发展:
阶段 时期或时间
《代申表刊报物》是中国近代影 历时响 最
形成
19世纪中前期《《东中西国洋丛长考报每》、月《统万影记国传公响》报最《》申大报》的外中国人文开报始刊在华。办报 11897世3年纪末《2昭0世文新纪报初》,思想政中 的治国 报人刊运最(早艾动在小(中梅国,戊境汉戌内口创)办
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1868年美国传教士在
》。
上海创办《万国公报》
1872年,英商美查上海创办,以赢利为主要 目的的商业报纸,中国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 报刊《申报》。
《华盛顿传》
《变法通议》
日本铁路
介绍西方 成为推进变法、开启民智的重要手段
1895——1898年间创办的中文报刊表
年份 当年创刊总数
——(《新华日报》1939年2月25日)
中国共产党
针锋相对的斗争
国民党
宣传党的路线方 针和政策
介绍学术文 化、社会生 活
作用: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 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
新时期报刊业
报纸的总数从1978年的186家,发展到2000年 的2007家,日报的读者超过10%。刊物的种类也急剧 增加,由1978年的930种增加到2000年的8725种。
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 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
——英特尔公司副总裁肖恩·马洛尼
互联网的兴起
互互的联联发网展网渐渐22进00世世纪纪入6900人年年代代们末,,互生互联活联网网风的诞靡生全方球方面面
1.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开通; 2.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3.1996年10月,上网人数62万; 4.1999年底,上网人数890万; 5.2000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1580万,居世界
世界最早印刷出版周报是1609年德国《新闻报》 世界最早的日报是1663年德国《莱比锡新闻》 世界最早出现并具有影响力兼售价低廉的大众化报纸 是1833年美国《纽约太阳报》
《万国公报》基督教“ 圣号论争”文献汇编
1833年,广州创办了
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
2.1
2 1 0.0062 0.0537 0.591
1.1
0
1996年 1999年 2002年 2005年 2008年 2012年 2014年
年份
人类的学习和阅读迈进“无纸化时代”
36
联系实际生活,说说互联网的劣势:
如何认识中 学生沉迷网 络、手机问 题?
全国青少年上网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网页;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程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中国电影发展历程
时期或时间 代表
影响
1905年 《定军山》
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中国第一部电影和早期电影制作
1931年 《歌女红牡丹》 中国电影从无声→有声的标志
1935年 《渔光曲》
1935年 《风云儿女》
建国后 20世纪80 年代中期后
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 片
插曲后来成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成为主要
结合以上资料思考:报刊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影响有哪些?
内因: 语言通俗易懂;取材世俗,运笔浅显
外因: 西方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新思潮萌发,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 息的需求; 科技的发展、政府政策的推动等
影响:
二 影 视 事 业 发 展
1.广播
文字
广播
声音
阅读教材第74页“历史纵横”,谈谈广 播在中国的发展。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1.能说出我国近现报刊业、影视和互联网的发展过 程; 2.能归纳出报刊业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 用; 3.能认识到各种媒介的特点和相互之间推动发展关 系; 4.能叙述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 的巨大变化,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对人们的影响。
本课从古代人信息传递渠道与马航失联了解信息渠道的对比中导 入新课,从宏观上把握媒介的主要方式。(一)介绍近代报刊业的 兴起和发展。(二)介绍影视事业的发展。首先通过教师讲解与图 片展示结合,利用表格归纳报刊业的发展历程,探讨报刊业发展的 原因以及影响;其次,通过教师讲解与图片信息结合,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广播、 电影、电视与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探讨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 变化。面对互联网,思考我们应该怎么做。
文字+声音+图像=影视
2.电影 电影的发展阶段
无声
有声
黑白
彩色
1895年,由 卢米埃尔兄弟制作 的电影《火车到站 》、《工厂大门》 在巴黎公映,标志 着世界电影的诞生 。
中国第一部自拍电影
1905年,北京丰 泰照相馆拍摄了中国 第一部电影:京剧《 定军山》,演员为中 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 家谭鑫培。
变的政法 发 治、 展 斗戊辛五戌亥四辛 。 争变革运亥同的法命动时时时革时武期期期命报器《《《、刊,时民新务报青新 又 发报》年文 成 挥》》化 为 着运 宣 制动 传 造政舆)治论推成和挥民纲、动为新着众宣文制的领唤了传化造重和醒报改的舆大开民刊良武论启、器、蒙展众业革,唤作命发醒用
的重大新启民主蒙主作用《。红近色中代华报》刊《新创办同的国三民党次控高制的潮报刊出展开针
光事件等,突出反映了( D )
A.西方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 B.政府对个人和集团势力独行的制约 C.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带来的负面影响 D.报刊、网络和电视新闻媒介监督作用的大大增强
的电影题材
中国电影走向辉煌
3.电视业的发展历程
(1)中国电视诞生的标志—— 1958年,北京电视台的试播
(2)中国电视的普及—— 改革开放后
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②电视技术的进步。(如卫星传送技术的运用) ③国家的政策支持,如“村村通”工程。
改革开放后,电视的普及和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
美国科学家米歇尔·科兹曼对近现代历史作 的划定:“19世纪是铁路时代,20世纪是高速 公路时代,21世纪将是宽带网络时代。”
前后华商共投资开设175家电影公司,其中有141家
在上海。这一现象说明( D )
A.国内政局的相对稳定 B.文化产业投资推动了上海电影业的出现 C.观看电影成为市民的主要娱乐方式 D.上海已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汇中心
4.下图是一份报纸的号外,从中可获取的准确信
息是( B )
A.开国人创办政论性报刊之先河 B.使用白话文报道新闻 C.抨击国民政府失败的外交政策 D.表明工人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
大众传媒的变迁
报刊
影视
互联网
近
现电
电 诞繁
影
代
代影
视 生荣
响
人们日常生活方式质的飞跃
1.1913年5月5日《大公报》载:“检阅旬月以来各报 纸,奋其如刀之笔,以叛、逆、贼、犯、诛、杀、讨、 戮等凶恶名词,为家常谈助……但常笔飞墨舞,大出 风头之际,忽来外人之取缔”。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
①材料说明当时报纸具有讽喻时政的功能 ②材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局势 ③“宋案”不可能见于当年报纸中 ④材料中的“外人”是指西方列强
现发展于此义时革命。时期
华日报》《解放日报》锋相对的斗争,为夺取革命
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
《人民日报》
成立初期 《光明日报》
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 介绍各行各业模范人物及事 迹;传播生产生活的知识
繁荣 改革开放后
恢复了生机,出现欣 扩大了信息含量,拓宽了报
欣向荣的景象
道领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5.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 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
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D )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 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6.从媒体角度看,美国的水门事件、克林顿丑闻事 件、美军虐俘事件、西方其他国家高级官员的丑闻曝
1895
7
1896
11
1897
49
1898
47
中国人自办报刊
总数 所占百分比
3
42.9%
7
63.6%
45
91.8%
39
83%
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创刊于东京,资产阶级革命 派在海外的主要宣传阵地。孙中山为其撰写发刊词,提出了 “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该报 的创办及其宣传壮大了革命派的声势,也壮大了同盟会的队伍, 成为进步舆论的中心。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中央电视台影频道网址是http: //www.m1905.com/bbs,网址设置“1905”的寓
意是( B )
A.这一年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到了中国 B.这一年中国电影事业起步 C.这一年中国结束了电影无声的历史 D.这一年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
3.据1927年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统计,1925年
第五位; 6.2003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6800万,居
世界第二位; 7.截至2010年6月,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4.2亿。
互联网的繁荣
网民人数(亿)
1996年至2014年中国网民人数统计
网民人数(单位:亿)
7
6.18
6 浏览新闻、读书、看报、5看.13电视
5 4 3
剧、看电影、观看网络课堂、发送信 件、视频对话、购物、聊天……
剧
戏
MH370航班为马来 西亚航空公司航班, 由吉隆坡国际机场 飞往北京首都国际 机场。该航班在 2014年3月8日凌 晨时,在马来西亚 与越南的雷达覆盖 边界与空中交通管 制失去联系。
如果要了解这一事件,你会选择哪种途径?
一 报 刊 业 走 向 繁 荣
法国哲学家 伏尔泰曾经 说过:“报纸 的故乡在中 国。”
本课的重点是各种媒介的自身特点及其影响。对于各种媒介的 特点,主要采用补充大量图片资料,分类分时期展现,引导学生认 识每一种媒介的特点,通过特点的分析,引导归纳各种媒介对人们 生活的影响。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听说书
古代人 信息传 播渠道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 雕版印刷广告
清
皮
京
影
章炳麟
孙中山
白
儒
话
家
词
主
张
阶
级
制
度
之
害
成为宣传民主、科学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着解 放思想、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
1920年春,李达与陈独 秀等发起筹建中国共产党 ,主编《共产党》月刊。
1931年11月《红色中华》创刊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他们(国民党)以为中国实现民主政治,不是今天的事, 而是若干年以后的事,他们希望中国人民知识与教育程度提 高到欧美资产阶级民主国家那样,再来实现民主政治。
近代报刊业的兴起和发展:
阶段 时期或时间
《代申表刊报物》是中国近代影 历时响 最
形成
19世纪中前期《《东中西国洋丛长考报每》、月《统万影记国传公响》报最《》申大报》的外中国人文开报始刊在华。办报 11897世3年纪末《2昭0世文新纪报初》,思想政中 的治国 报人刊运最(早艾动在小(中梅国,戊境汉戌内口创)办
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1868年美国传教士在
》。
上海创办《万国公报》
1872年,英商美查上海创办,以赢利为主要 目的的商业报纸,中国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 报刊《申报》。
《华盛顿传》
《变法通议》
日本铁路
介绍西方 成为推进变法、开启民智的重要手段
1895——1898年间创办的中文报刊表
年份 当年创刊总数
——(《新华日报》1939年2月25日)
中国共产党
针锋相对的斗争
国民党
宣传党的路线方 针和政策
介绍学术文 化、社会生 活
作用: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 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
新时期报刊业
报纸的总数从1978年的186家,发展到2000年 的2007家,日报的读者超过10%。刊物的种类也急剧 增加,由1978年的930种增加到2000年的8725种。
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 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
——英特尔公司副总裁肖恩·马洛尼
互联网的兴起
互互的联联发网展网渐渐22进00世世纪纪入6900人年年代代们末,,互生互联活联网网风的诞靡生全方球方面面
1.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开通; 2.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3.1996年10月,上网人数62万; 4.1999年底,上网人数890万; 5.2000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1580万,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