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抑郁症个案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抑郁症个案分析
摘要: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疾病,每年有20万人以自杀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其中80%的自杀者患有抑郁症。

而大学生又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

因此,对大学生抑郁症产生的个案进行可能性分析,引导其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对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从一名大学生抑郁症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抑郁症的产生原因,从而为大学生抑郁症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抑郁症;个案近年来,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者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其中主要表现为抑郁。

抑郁症是由各种不明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障碍。

抑郁症(depression)也称抑郁障碍,目前国际疾病分类和美国的精神疾病分类已将此类疾病称为抑郁障碍(depressive disorder)。

抑郁症的主要临床特征是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表现为精力减退、持续疲乏、活动减少以及兴趣感丧失。

抑郁症患者会从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到沉沦沮丧、痛不欲生,甚至发生迟滞和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或出现各种躯体症状,至少有10%的抑郁症患者会出现躁狂发作,严重者甚至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抑郁症在全世界的发病率约为11%,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而到2020年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

有关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已成为研究和探讨的热点。

一、大学生抑郁症患者基本情况
倪某,女,某大学某院2006级英语本科生,长头发,小眼睛,瘦高的个子,在大学一年级给人的感觉是个活泼且能言善辩的开朗女生,第一学年下来考试成绩在班上名列第一。

倪某是家里的独生女,农村人,但是因为是江苏富裕的村子,所以和城市没有很大区别,有一些娇气和独生女的霸道。

且父母都是做工程的,家境不错,据她本人描述,家里在上海买两套房是不成问题的。

她高中时就患有抑郁症,消极避世,就想自己一个人,什么也不想做,疲倦忧郁,心理压力大,学习压力也大,父母的期望又高,也曾经休学过一段时间,最后高考心理状态没有调整好,考试发挥不好,就来到贵州二本学校读书。

大二第一个学期之后,成绩没有第一年成绩好,在班上前10名,这个时候开始出现疑似抑郁症的状况,开始对自己没有自信,开始逃课,抱怨老师作业多,讲的不详细,很多作业任务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逃课的时候就躺在床上,玩电脑看电影,说老师的课讲的一点意思都没有,喜欢听悲伤沉郁的歌曲,开始网恋,网恋对象是个上海男人,比她大5岁。

刚开始老师和同学不太关注她,后来她总是在宿舍乱发脾气,11点半宿舍熄灯之后仍然不睡觉,非要到笔记本电脑没电的时候再睡觉,一般要持续2个小时左右,使寝室的同学不能正常休息,同寝室的同学到老师那里去反映情况,这时候老师开始找她谈心,每谈一次话之后倪某的状态会好一段,她会去上课,但是一两周之后就又重复以前的生活,如此反复,情况越来越糟糕,她曾去学校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咨询过几次,但是只是一段时间管用,过后又重复以前的生活。

她开始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确诊为抑郁症后,开始偶尔服用药物。

大二第二学期结束的时候,她的上海的男朋友跟她提出分手。

这个时候倪某的抑郁状况更加严重,平时言谈中会说活着没意思,不如死了算了,认为自己是
社会和家庭的累赘。

平时见到熟的朋友同学会反复向人述说自己的各种心理痛苦和心理郁闷,还有生理上的胸闷、胃痛。

又觉得父母不容易,但同时又觉得自己不应该为他们的梦想而活着失去了自我。

心里矛盾时候,她会在宿舍喝酒,大声哭泣和抱怨,不听宿舍人劝说,她和宿舍同学彼此都不喜欢,所以大家也不敢随便招惹她,这个时候她提出要休学一年,回家好好治疗和修养。

经过一年修养后倪某回到学校,留一级读书,整体情况好转,在新的班级生活的很融洽,这个时候她开始每天坚持跑步,还在校外培训机构找了一份工作,周六周日两个全天工作,生活很充实,放长假的时候会去旅游游玩。

偶尔有一些事情会引起倪某的抑郁,会喝酒会消极,但是症状轻微,自己能够调整,已经没有过去严重。

今年本科毕业后在苏州找到一份工作,做业务比较累东奔西跑,会抱怨工作累,老板苛刻,但没有出现抑郁症的症状。

二、大学生抑郁症患者心理特点分析
1、心境低落。

患者从轻度的心境不佳、心灰意懒到整个精神活动充满悲观表现,无精打采、兴趣索然、郁郁寡欢,对任何事情都不怎么感兴趣,对自己的好友甚至家人都失去了往日的热情和爱心。

患者会经常讲“活着没意思”诸如此类的话语。

2、追求完美、苛责。

患者常为一些作业的小事而自责,自责自己的工作能力有问题,苛责自己做的不够好,过于追求完美,心灰意冷的时候甚至认为自己是社会和家庭的累赘。

3、焦虑、烦躁。

患者在抑郁的基础上产生焦虑、烦躁,紧张虑、恐惧,惶惶不可终日,坐卧不宁,不分情况乱发脾气等焦躁状况。

4、偏激、反复诉说。

患者在内心、认知上存在偏激和缺陷,反复向人述说自己的各种不适和痛苦,如身体器官的各种疼痛、心理难受痛苦等。

5、产生自杀观念。

自杀观念是抑郁症患者最危险的症状,也是临床上最应重视的护理问题。

患者情绪低落,对人生、前途悲观失望,没有信心,大有“生不如死”的感觉,为求得解脱而出现自杀的想法。

6、意志消沉、精神萎靡。

患者意志消沉,对任何社会活动没有兴趣和激情,个人卫生也懒得料理,常独处一隅,逃课消极避世,少言寡语,多卧少动。

三、大学生抑郁症产生的可能性分析
1、父母教养方式
父母教养方式主要指父母在抚养子女和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待孩子的固定的行为模式和行为倾向,它比较集中地反映了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同时也是其教育观念的反映。

教养方式主要包括三个: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系、父母的教养实践和行为以及父母的信念系统。

倪某的父母常年在外做工程,对倪某的关心教育比正常在家的父母要少的多,且倪某的父母对倪某的期望很高,导致倪某产生压力,控制不好压力的负面作用,从而产生了自我挫败和抑郁。

因为是独生子女,父母娇惯过度,形成自我娇气,自我为中心的性格,顾及不到他人的感受,不能替他人着想,倪某在宿舍深夜不休息,影响她人的正常休息,就是自我为中心、不顾及她人感受的表现。

2、外在社会环境风气江苏是个富裕的省份,但同时攀比心态严重,每家都要比孩子考的学校怎么样,自己收入比别家多还是少,文化程度高的情况要好些,但是郊区农村的这种攀比风气严重,倪某家身处农村,虽说生活水平和城市没有很大差别,但是风气环境相差很多,导致父母受周围环境影响很大,父母把这种影响潜意识中转移到孩子身上,倪某即是这种社会环境风气的受影响者和受害者。

3、自我性格的敏感和弱点
在父母教养方式的培养下和社会环境风气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下,形成了倪某敏感、自尊心强,要强好胜,但同时也抗挫折能力差的性格。

好胜心强,但又不能承受失败的挫折感,倪某在第一学年成绩名列班级第一,但第二学年之后成绩下降后,开始产生厌学、逃课、讨厌老师的行为,某种程度上是接受不了自己不是班级第一的事实,开始出现反叛行为,是抗挫折能力差、过于敏感的一种表现,这是家庭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使她形成的性格上的一个弱点,导致她出现了抑郁的负面反应。

四、大学生抑郁症的治疗手段
1、诉说自己的内心感受
大学生在受到压力和抑郁情况的影响下,可以向父母倾诉一下自己的内心感受,告诉父母自己的真是想法,要敢于向父母倾诉,虽然不同年代的人会有代沟,父母是最爱儿女的人,父母一定会帮组子女的,在遇到困难面前要消除畏难、胆怯和不敢求助的心态,或者向朋友倾诉,诉说之后心里的压力会适当排解和缓解。

2、改变充实生活,调节心理抑郁
倪某在休学回来后,开始进行跑步锻炼、假期旅游,通过体育锻炼和外出旅游,患者身心健康可以得到促进,改变原有的生活轨迹,尝试新的不同的生活习惯,可以防止心理障碍复发,用更好的身心状态面对生活。

3、寻找专业的心理人员咨询治疗
在抑郁症状严重的时候,要放开思想,大胆寻求帮助,身陷痛苦中的时候,不要自认堕落,一定要寻找专业的心理人员帮助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超过内部自我承受力的时候,结果就是自我崩溃,最后自杀。

在寻找专业人员咨询治疗的时候,家庭成员也进行咨询,因为很多抑郁症产生和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4、药物治疗
针对倪某出现的抑郁症症状,在配合咨询专业人员的治疗情况下,可以加以药物辅助来调整病情。

五、结论
本文只是大学生抑郁症患者的一个个案分析,但是可管中窥豹,个案分析对大学生抑郁症的研究和治疗有一定的实证意义和借鉴意义。

大学生患抑郁症的因素有很多,为了能够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在大学新生入校时就要对其家庭进行适当的调查十分必要。

从高中到大学是一个很大的转折点,学生所面对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老师同学和高中有很大的差别,在适应的过渡阶段会产生很多心理问题。

对于他们可能产生的学习压力及其他压力,家长亲人要给予足够的关心和重视,鼓励和开导孩子。

老师尤其是辅导员要做到提前疏导,通过疏导谈论来改变不合理的认知与信念,重建正确的认知与信念,使学生能够正确的面对可能产生的压力、焦虑和抑郁。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关键是要落到实处,让他们拥有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美好的大学生活,把自己锻造成坚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江开达.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J].医学与哲学,2010,(02).
[2]覃聪聪.大学生抑郁症患者咨询与治疗[J].健康探索,2010,(02).
[3]杨碧漪、阎平.大学生自杀现象之心理分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2,(05).
[4]周玉萍.抑郁症患者自我概念与父母养育方式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
2010,(01).
[5]张娟.大学生抑郁症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生活质量的分析[J].中外医疗,2009,(25).
[6]刘青、杨玲.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04).
[7]李旭、钱铭怡.青少年归因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08).
[8]王纯、张宁.大学生抑郁情绪与归因方式和自尊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