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科技革命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财富的增长速度,促使各国 在世界范围内寻找资源和市场。 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和生产过程的分解,为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 工创造了新的机会和条件。 运输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各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 降低了商品和生产要素 跨国流动的成本,导致国际贸易、投资和金融活动的日益全球化。
1
各国孜孜不倦地探索国家间的相处之道
2
我们必须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创新完善
3
中国主张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国际关系
4
现有国际秩序和体系也日益面临新的挑战
19
以中美为例
20
Thank you!
Welcome your suggestions!
国外
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采取经济封 锁、政治孤立、军事包围的政策,企图 扼杀新中国。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承认新中国。
16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与苏联关系恶化,与美国尚未 建交,急需周边国家支持
1953年底,中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 关系问题进行谈判.12月31日,在同印度政府代表 团谈话时,周恩来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领土主 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1954年, 周恩来又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并与时任印度总理 尼赫鲁、时任缅甸总理吴努分别发表“联合声明”, 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 、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1955年,周恩来出 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许多亚洲 国家接受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一、国际形势总体稳定 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趋势不会中断,促进共 同发展的有利因素增加 三、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 现加快发展的条件更多
四、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 化,我国提升国际话语权面临新的机
08
新形势下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是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 二是经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三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四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 我们适应和引领
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 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 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一场 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04

时代主题内涵:
1.世界大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可 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 间的和平环境。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 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3.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05
世界多极化
1947 美 杜鲁门计划
2.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中国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理念。 3.以中国的和平发展推进世界的和 平发展。 4.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是中国走 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实保障。
5.是坚持维护中国自身利益与促进 各国共同利益的有机统一 6.是坚持独立自主与互利共赢的有 机统一。 7.坚持硬实力建设与软实力建设的 有机统一
17
“不结盟”
社会主义现在化建设
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我和 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新的历程。
不结盟战略
邓小平确立了真正的不结盟的战略,向全世界表明 表明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反对 超级大国争夺霸权,决不依附于任何大国或者集团
1
2
南海问题
2016年7 月12 日,仲裁庭对菲律宾单方提起的所谓南 海仲裁案作出裁决,企图损害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 海洋权益。中国外交部郑重声明,对仲裁结果不接受、 不承认。同日,我国南沙美济礁渚碧礁新建机场宣布试 飞成功,再度诠释了我国维护领土主权的态度。
中日
钓鱼岛事件
中亚
上海合作组织
台湾
美国介入
东亚
朝韩矛盾 天安舰事件 六方会谈
东南亚
美国日本介入
12
东亚
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天安舰事件
天安号沉没事件是指2010年3月26日晚间,载着 韩国海军104人的天安号护卫舰,在黄海海域白 翎岛和大青岛之间巡逻时,突然沉入海底的事件 ,沉船导致46名舰上官兵死亡。5月20日,多国 专家组成的军民跨国调查小组报告指称护卫舰遭 朝鲜潜艇发射鱼雷击沉。后来朝鲜的一些文件暗 示了金正恩制造了天安舰事件
Company Name – Keynote Presentation
03
国内背景
两个中间地带
两个中间地带将亚洲、非洲、拉 丁美洲划为第一的中间地带 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日本划为 第二个中间地带
三个世界
第一世界 美苏 第二世界日本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 第三世界除了日本的亚洲 非洲 拉 丁美洲
第三次科技革命

1.伴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 2.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时代 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 利益。
1991 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解体,世界走向多极化
06
经济全球化
20世纪90年代,随着冷战的结 束,新科技革命大力推进,尤 其是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使得 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
新科技革命是当代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重要推动力
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 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 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 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
1947苏 共产党情报局 1949苏 经济互助委员会 1955苏 华沙公约组织 1950 朝鲜战争 1962 古巴战争
1947 美 马歇尔计划 1949 美 北大西洋组织 1949 德国分裂 1961 越南战争 1961 不结盟运动
一是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更加强调
二是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三是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 四是制度优势日益体现。
09
Topic 2
和平发展道路
独立自主外交
新型国际关系
10

2005年国务院新闻办 公室发布《中国的和 平发展道路》白皮书 2011年我国再次发布 和平发展白皮书。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11
周边国情13Fra bibliotek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 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 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 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 发展道路。
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国际战略。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 情的必然选择。
14
1.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人类追求 文明进步的一条全新道路,是中国 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中国走和 平发展道路,有着充分的科学依据 。
4
3
钓鱼岛问题
钓鱼岛自古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在钓鱼岛 统有不可争辩的主权,日方采取任何方式窃取 中国钓鱼岛都是非法的、无效的,中方坚决反 对。
18
新型国际关系

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 不再搞零和博弈和赢者通吃那一套。
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这是习近平主席总揽世界大 势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既是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的继承和弘扬, 也是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超越和创新
15
三大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国内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形势发 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了新的政治格局。 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社会主义与资 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国内
旧中国没有独立自主的外交,受尽西方 列强的欺侮。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向世界宣布中国 政府的外交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外交和国际战 略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 境,需要制定实施正确的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
Our Topics
Topic 1
外交和和国际战略形成的依据
Topic 2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02
Topic 1
国内 国际
国内背景
时代主题内涵
世界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
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07
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
战略机遇期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生存、 发展或实现某些方面重大突破时所面临的 有利时期。战略机遇期是各种因素和各种 关系交互作用的结果,它是一种客观存在 ,需要人们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

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时一个必须紧 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党的十八大重申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 期,强调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 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 ,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 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