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去除废水色度的方法

六种去除废水色度的方法
六种去除废水色度的方法

六种去除废水色度的方法

污水处理工艺需要多年的从事污水事业的经验总结。对于我们的多家用户污水处理改造工艺分析。得出如下:一套高效率、低成本的基本运行模式(在这个基础上,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可以增减),使得出水能够确保达标排放。废水一般采用:“物化沉淀(或气浮)+厌氧(或兼氧)+好氧+物化沉淀”的组合工艺。

从目前应用的废水处理技术上看,能有效去除废水色度的方法有吸附法、混凝法、生物法、膜分离法、化学氧化法以及电絮凝法等。

1、吸附脱色

吸附脱色技术是依靠吸附剂的吸附作用来脱除色度。通常采用的吸附剂包括可再生吸附剂如活性碳、离子交换纤维等和不可再生吸附剂如各种天然矿物(膨润土、硅藻土)、工业废料(煤渣、粉煤灰)及天然废料(木炭、锯屑)等。目前用于吸附脱色的吸附剂主要靠物理吸附,但离子交换纤维、改性膨润土等也有化学吸附作用。

2、絮凝脱色

混凝脱色是利用絮凝剂絮凝废水中的成色物质沉淀而进行脱色。

絮凝脱色技术,投资费用低,设备占地少,处理量大,是一种被普遍采用的脱色技术。

无机混凝剂包括金属盐类和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广泛使用的金属盐类有铝盐和铁盐;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是在传统的金属盐絮凝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水处理药剂,具有适应性强、无毒,并可成倍提高效能而相对价廉等优势,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的应用最多,它有非离子型、阳离子型和阴离子型三种。

3、氧化法脱色

包括化学氧化、光催化氧化和超声波氧化。虽然具体工艺不同,但脱色机制却是相同的。化学氧化是目前研究较为成熟的方法。氧化剂一般采用Fenton试剂(Fe2+-H2O2)、臭氧、氯气、次氯酸钠等。化学氧化法脱色是指用氯、ClO2、O3、H2O2、HClO4及次氯酸盐等的氧化性,在一定条件下使废水中的发色基团发生断裂或改变其化学结构,从而达到废水脱色的目的。

4、生物法脱色

生物法脱色是利用微生物酶来氧化或还原有色分子,破坏其不饱和键及发色基团来达到脱色目的。

5、电化学法脱色

电化学法是通过电极反应使废水得到净化。根据电极反应方式划分,电化学方法可细分为内电解法、电絮凝和电气浮法、电氧化法。最著名的内电解法是铁屑法。

6、膜分离法脱色

在废水处理领域中,膜分离法是用人工合成或天然的高分子薄膜,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为推动力,对水中污染物进行选择性分离,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技术。

水质色度的测定

水质色度的测定GB 11903-89 -------------------------------------------------------------------------------- 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colority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两种测定颜色的方法。本标准测定经15min澄清后样品的颜色。pH值对颜色有较大影响,在测定颜色时应同时测定pH值。 1.1 铂钴比色法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7887—1985《水质颜色的检验和测定》。铂钴比色法适用于清洁水、轻度污染并略带黄色调的水,比较清洁的地面水、地下水和饮用水等。 1.2 稀释倍数法适用于污染较严重的地面水和工业废水。 两种方法应独立使用,一般没有可比性。 样品和标准溶液的颜色色调不一致时,本标准不适用。 2 定义 本标准定义取自国际照明委员会第17号出版物(CIE publication No.17),采用下述几条。 2.1 水的颜色 改变透射可见光光谱组成的光学性质。 2.2 水的表观颜色 由溶解物质及不溶解性悬浮物产生的颜色,用未经过滤或离心分离的原始样品测定。 2.3 水的真实颜色 仅由溶解物质产生的颜色。用经0.45?m滤膜过滤器过滤的样品测定。 2.4 色度的标准单位,度:在每升溶液中含有2mg六水合氯化钴(Ⅳ)和1mg铂[以六氯铂(Ⅳ)酸的形式]时产生的颜色为1度。 3 铂钴比色法 3.1 原理 用氯铂酸钾和氯化钴配制颜色标准溶液,与被测样品进行日视比较,以测定样品的颜色强度,即色度。

样品的色度以与之相当的色度标准溶液(3.2.3)的度值表示。 注:此标准单位导出的标准度有时称为“Hazen际”或“Pt-Co标”[GB 3143《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法(Hazcn单位——铂-钴色号)》]、或毫克铂/升。 3.2 试剂 除另有说明外,测定中仅使用光学纯水(3.2.1)及分析纯试剂。 3.2.1 光学纯水:将0.2?m。滤膜(细菌学研究中所采用的)在10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浸泡1h,用它过滤25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弃去最初的250mL,以后用这种水配制全部际准溶液并作为稀释水。 3.2.2 色度标准储备液,相当于500度:将1.245±0.001g六氯铂(Ⅳ)酸钾(K2PtC16)及1.000±0.001g六水氯化钴(Ⅳ)(CoCl2·6H2O)溶于约500mL水( 4.1)中,加100±1mL盐酸(p=1.18g /mL)并在1000mL的容量瓶内用水稀释下标线。 将溶液放在密封的玻璃瓶中,存放在暗处,温度不能超过30℃。个溶液至少能稳定6个月。 3.2.3 色度标准溶液:在一组250mL的容量瓶中,用移液管分别加入2.50,5.00,7.50,10.00,12.50,15.00,17.50,20.00,30.00及35.00mL储备液(3.2.2),并用水(3.2.1)稀释至标线。溶液色度分别为:5,10,15,20,25,30,35,40,50,60和70度。 溶液放在严密益好的玻璃瓶中,存放于暗处。温度不能超过30℃。这些溶液至少可稳定1个月。 3.3 仪器 3.3.1 常用实验室仪器和以下仪器。 3.3.2 具塞比色管,50mL。规格一致,光学透明玻璃底部无阴影。 3.3.3 pH计,精度±0.1pH单位。 3.3.4 容量瓶,250mL。 3.4 采样和样品 所用与样品接触的玻璃器皿都要用盐酸或表面活性剂溶液加以清洗,最后用蒸馏水或去离了水洗净、沥干。 将样品采集在容积至少为1L的玻璃瓶内,在采样后要尽早进行测定。如果必须贮存,则将样品贮于暗处。在有些情况下还要避免样品与空气接触。同时要避兔温度的变化。

水质色度的测定GB11903-89

水质色度的测定 GB 11903-89 批准日期1989-09-01实施日期1989-09-01 水质色度的测定 GB 11903-89 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colority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两种测定颜色的方法。本标准测定经15min澄清后样品的颜色。pH值对颜色有较大影响,在测定颜色时应同时测定pH值。 1.1 铂钴比色法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7887—1985《水质颜色的检验和测定》。铂钴比色法适用于清洁水、轻度污染并略带黄色调的水,比较清洁的地面水、地下水和饮用水等。 1.2 稀释倍数法适用于污染较严重的地面水和工业废水。 两种方法应独立使用,一般没有可比性。 样品和标准溶液的颜色色调不一致时,本标准不适用。 2 定义 本标准定义取自国际照明委员会第17号出版物(CIE publication No.17),采用下述几条。 2.1 水的颜色 改变透射可见光光谱组成的光学性质。 2.2 水的表观颜色 由溶解物质及不溶解性悬浮物产生的颜色,用未经过滤或离心分离的原始样品测定。 2.3 水的真实颜色 仅由溶解物质产生的颜色。用经0.45μm滤膜过滤器过滤的样品测定。 2.4 色度的标准单位,度:在每升溶液中含有2mg六水合氯化钴(Ⅳ)和1mg铂[以六氯铂(Ⅳ)酸的形式]时产生的颜色为1度。 3 铂钴比色法

用氯铂酸钾和氯化钴配制颜色标准溶液,与被测样品进行日视比较,以测定样品的颜色强度,即色度。 样品的色度以与之相当的色度标准溶液(3.2.3)的度值表示。 注:此标准单位导出的标准度有时称为“Hazen际”或“Pt-Co标”[GB 3143《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法(Hazcn单位——铂-钴色号)》]、或毫克铂/升。 3.2 试剂 除另有说明外,测定中仅使用光学纯水(3.2.1)及分析纯试剂。 3.2.1 光学纯水:将0.2μm。滤膜(细菌学研究中所采用的)在10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浸泡1h,用它过滤25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弃去最初的250mL,以后用这种水配制全部际准溶液并作为稀释水。 3.2.2 色度标准储备液,相当于500度:将1.245±0.001g六氯铂(Ⅳ)酸钾(K2PtC16)及1.000±0.001g六水氯化钴(Ⅳ)(CoCl2·6H2O)溶于约500mL水( 4.1)中,加100±1mL盐酸(p=1.18g/mL)并在1000mL的容量瓶内用水稀释下标线。 将溶液放在密封的玻璃瓶中,存放在暗处,温度不能超过30℃。个溶液至少能稳定6个月。 3.2.3 色度标准溶液:在一组250mL的容量瓶中,用移液管分别加入 2.50,5.00,7.50,10.00,12.50,15.00,17.50,20.00,30.00及35.00mL储备液( 3.2.2),并用水(3.2.1)稀释至标线。溶液色度分别为:5,10,15,20,25,30,35,40,50,60和70度。 溶液放在严密益好的玻璃瓶中,存放于暗处。温度不能超过30℃。这些溶液至少可稳定1个月。 3.3 仪器 3.3.1 常用实验室仪器和以下仪器。 3.3.2 具塞比色管,50mL。规格一致,光学透明玻璃底部无阴影。 3.3.3 pH计,精度±0.1pH单位。 3.3.4 容量瓶,250mL。 3.4 采样和样品 所用与样品接触的玻璃器皿都要用盐酸或表面活性剂溶液加以清洗,最后用蒸馏水或去离了水洗净、沥干。 将样品采集在容积至少为1L的玻璃瓶内,在采样后要尽早进行测定。如果必须贮存,则将样品贮于暗处。在有些情况下还要避免样品与空气接触。同时要避兔温度的变化。

废水中总磷的测定

废水中总磷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磷的测定方法。 2、掌握紫外可见光光度计的使用。 3、熟悉水样的过硫酸钾消解法的预处理。 二、实验仪器 压力锅、电炉(2kw)、调压器(2kva 0~220v)、50ml具塞刻度管、紫外可见光光度计 三、实验试剂 1、5%过硫酸钾溶液:溶解5g过硫酸钾,并稀释到100ml。 2、(1+1)硫酸 3、10%抗坏血酸溶液:溶解10g抗坏血酸于水中,并稀释到100ml。 4、钼酸盐溶液:溶解12g钼盐酸铵。溶解酒石酸锑氧钾于100ml 的水中。 在不断的搅拌下,将钼盐酸铵加到300ml(1+1)硫酸中,加入酒石酸锑氧钾溶液并混合均匀。 5、浊度—色度补偿液:混合两份体积(1+1)硫酸和一份体积的10%抗坏血酸溶液。 6、磷酸盐标准溶液:汲取10ml磷酸盐储备于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此时浓度为2ug/ml。 7、磷酸盐储备溶液:将优级纯磷酸二氢钾于110℃干燥2h,在干燥器中放冷。然后溶于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1+1)硫酸5ml,用水稀释至标线。 四、实验原理 在酸性条件下,正磷酸盐与钼酸盐铵、酒石酸锑氧钾反应,生成磷钼杂多酸,被还原剂抗坏血酸还原,则生成蓝色络合物,通常即称为磷钼蓝。 五、使用范围 本方法最低出浓度为L(吸光度A=时所对应的浓度):测定上限为L。 可适用于测定地表水、生活污水及化工、磷肥、机加工金属表面磷化处理、农药、钢铁、焦化等行业的工业废水中的正磷盐分析。 六、实验步骤 1、水样预处理

汲取25ml混匀水样于50ml具塞刻度管中,加过硫酸钾溶液4ml,具塞管后管口包一块纱布并用线扎紧,以免加热时玻璃塞冲出。将具塞管放在大烧杯中,置于高压压力锅中加热,待锅内压力达到cm2,调节电炉温度使保持压力30min后,停止加热,待压力降为零后,取出放冷。如有浑浊,则用滤纸过滤,洗涤后定容。 2、校准曲线的绘制 取七只50ml具塞管,分别加入磷酸盐溶液标准使用液0、、、、、、加水至50ml。 向具塞管中加入1ml10%抗坏血酸溶液混合均匀。30s后加入2ml 钼酸盐溶液混合均匀,放置15min。 用10mm或30mm比色皿,于700nm波长处,以零浓度溶液为参考,测量吸光度。 3、样品测定 经过水样预处理后的待测水样,用水稀释至标线。以下按绘制校准曲线的步骤进行显色和测量。减去空白试验的吸光度,并从校准曲线上查出含磷量。 七、试验数据记录及计算

色度测定方法

色度测定方法

色度的测定方法 铂钴比色法 色度的标准单位,度:在每升溶液中含有2mg六水合氯化钴(Ⅳ)和1mg铂[以六氯铂(Ⅳ)酸的形式]时产生的颜色为1度。 铂钴比色法原理:用氯铂酸钾和氯化钴配制颜色标准溶液,与水样进行比色(与被测样品进行目视比较,以测定样品的颜色强度),每升水中含有1mg铂和0.5mg钴时所具有的颜色,称为1度,作为标准色度单位,即色度。 样品的色度以与之相当的色度标准溶液的度值表示。 ※注:此标准单位导出的标准度有时称为“Hazen际”或“Pt-Co标”[GB 3143《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法(Hazcn单位——铂-钴色号)》] 或毫克铂/升。 符合标准: 色度测定标准溶液,符合GB/T 605-2006 《化学试剂色度测定通用方法》 试剂以及药品:六水氯化钴、浓盐酸(p=1.18g/mL)、氯铂酸钾、除另有说明外,测定中仅使用光学纯水(蒸馏水)及分析纯试剂(AR,红标签)。 光学纯水:将0.2μm的滤膜(细菌学研究中所采用的)在10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浸泡1h,用它过滤25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弃去最初的250mL,以后用这种水配制全部标准溶液并作为稀释水。 国家标准配制色度铂钴标准溶液:相当于500度:将1.245±0.001g六氯铂(Ⅳ)酸钾(K2PtC16)及1.000±0.001g六水氯化钴(Ⅳ)(CoCl2·6H2O)溶于约100mL 水中,加100±1mL浓盐酸(p=1.18g/mL)并在1000mL的容量瓶内用水稀释下定容到标线。 保存条件:将溶液放在密封的玻璃瓶中,存放在暗处,温度不能超过30℃。这些溶液至少能稳定6个月。

废水中总磷的测定

在水体中,有机氮和无机氮化物含量增加,消耗溶解氧,使水体质量恶化。磷类物质含量过量造成澡类过度繁殖,使水质透明度降低,水质变坏。因此,总氮、总磷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总氮(TN)和总磷(TP)是《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基本项目,是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其标准分析方法分别为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11894-89)和过硫酸钾消解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11893-89)。 1、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用过硫酸钾(或硝酸-高氯酸)为氧化剂,将未经过滤的水样消解,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测定总磷的方法。 总磷包括溶解的、颗粒的、有机的和无机磷。 本标准适用于地面水、污水和工业废水。 取25mL试料,本标准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1mg/L,测定上限为0.6mg/L。 在酸性条件下,砷、铬、硫干扰测定。 2 原理 在中性条件下用过硫酸钾(或硝酸-高氯酸)使试样消解,将所含磷全部氧化为正磷酸盐。在酸性介质中,正磷酸盐与钼酸铵反应,在锑盐存在下生成磷钼杂多酸后,立即被抗坏血酸还原,生成蓝色的络合物。 3 试剂 本标准所用试剂除另有说明外,均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的分析试剂和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3.1 硫酸(H2SO4),密度为1.84g/mL。 3.2 硝酸(HNO3),密度为1.4g/mL。 3.3 高氯酸(HClO4),优级纯,密度为1.68g/mL。 3.4 硫酸(H2SO4),1:1。 3.5 硫酸,约c(1/2H2SO4)=1mo1/L:将27mL硫酸(3.1)加入到973mL水中。 3.6 氢氧化钠(NaOH),1mo1/L溶液:将40g氢氧化钠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mL。 3.7 氢氧化钠(NaOH),6mo1/L溶液;将240g氢氧化钠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mL。 3.8 过硫酸钾,50g/L溶液:将5g过硫酸钾(K2S2O8)溶解干水,并稀释至100mL。 3.9 抗坏血酸,100g/L溶液:溶解10g抗坏血酸(C6H8O6)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 此溶液贮于棕色的试剂瓶中,在冷处可稳定几周。如不变色可长时间使用。 3.10 钼酸盐溶液:溶解13g钼酸铵[(NH4)6Mo7O24·4H2O]于100mL水中。溶解0.35g酒石酸锑钾[KSbC4H4O7· 1 H2O]于100mL水中。在不断搅拌下把钼酸铵溶液徐徐加到300mL硫酸(3.4)中,加酒石酸锑钾溶液并且混合均匀。此溶液贮存于棕色试剂瓶中,在冷处可保存二个月。 3.11 浊度-色度补偿液:混合两个体积硫酸(3.4)和一个体积抗坏血酸溶液(3.9)。使用当天配制。 3.12 磷标准贮备溶液:称取0.2197±0.001g于110℃干燥2h在干燥器中放冷的磷酸二氢钾(KH2PO4),用水溶解后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加入大约800mL水、加5mL硫酸(3.4)用水稀释至标线并混匀。1.00mL此标准溶液含50.0μg磷。本溶液在玻璃瓶中可贮存至少六个月。 3.13 磷标准使用溶液:将10.0mL的磷标准溶液(3.12)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并混匀。1.00mL此标准溶液含2.0μg磷。使用当天配制。 3.14 酚酞,10g/L溶液:0.5g酚酞溶于50mL95%乙醇中。 4 仪器 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和下列仪器。

水质色度检测方法汇总

仪器社区?环境检测?水质检测?水质色度检测方法汇总 水质色度检测方法汇总 色度 所谓色度是指含在水中的溶解性的物质或胶状物质所呈现的类黄色乃至黄褐色的程度。溶液状态的物质所产生的颜色称为“真色”;由悬浮物质产生的颜色称为“假色”。测定前必须将水样中的悬浮物除去。 通常测定清洁的天然水是用铂钴比色法。此法操作简便,色度稳定,标准色列如保存适宜,可长期使用。但其中氯铂酸钾太贵,大量使用很不经济。铬钴比色法,试剂便宜易得。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与铂钴比色法相同,只是标准色列保存时间较短。 3.1 铂钴标准比色法 3.1.1 测定范围 本法最低检测色度为5度,测定范围5~50度。 即使轻微的浑浊度也干扰测定,故浑浊水样需先离心使之清澈,然后取上清液测定。 3.1.2 方法提要 用氯铂酸钾和氯化钴配成与天然水黄色色调相同的标准比色列,用于水样目视比色测定。规定每升水含有1mg铂和0.5mg钴所具有的颜色作为一个色度单位,称为1度。 3.1.3 试剂 3.1.3.1 铂钴标准溶液:称取1.246g氯铂酸钾(K2PtCl6)t 1.000g氯化钴(CoCl2·6H2O),溶于100mL纯水中,加入100mL盐酸,用纯水定容至1000mL。此标准溶液的色度为500度。 3.1.4 仪器、设备 3.1. 4.1 50mL成套高型具塞比色管。 3.1. 4.2 离心机。 3.1.5 分析步骤 3.1.5.1 取50mL透明水样于比色管中。如水样浑浊应先进行离心,取上清液测定。如水样色度过高,可少取水样,加纯水稀释后比色,将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3.1.5.2 另取比色管11支,分别加入铂钴标准溶液0,0.50,1.00,1.50,2.00,2.50,3.00,3.50, 4.00,4.50和 5.00mL,加纯水至刻度,摇匀。配成的标准色列依次为0,5,10,15,20,25,30,35,40,45和50度。此标准色列可长期使用,但应防止此溶液蒸发及被玷污。 3.1.5.3 在光线充足处,将水样与标准色列并列,依白纸为衬底,使光线从底部向上透过比色管,自管口向下垂直观察比色。 3.1.5.4 记录相当标准管色度的度数。 3.1.6 计算 C=(m/V)×500 (1) 式中: C──水样的色度,度; m──铂钴标准溶液的用量,mL; V──水样体积,mL。 3.2 铬钴标准比色法 3.2.1 测定范围 本法最低检测色度为5度,测定范围5~50度。 即使轻微的浑浊度也干扰测定,故浑浊水样需先离心使之清澈,然后取上清液测定。

色度的测定方法

色度的测定方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两种测定颜色的方法。本标准测定经15min澄清后样品的颜色。pH值对颜色有较大影响,在测定颜色时应同时测定pH值。 ⒈1 铂钴比色法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7887—1985《水质颜色的检验和测定》。铂钴比色法适用于清洁水、轻度污染并略带黄色调的水,比较清洁的地面水、地下水和饮用水等。 ⒈2 稀释倍数法适用于污染较严重的地面水和工业废水。 两种方法应独立使用,一般没有可比性。 样品和标准溶液的颜色色调不一致时,本标准不适用。 色度 2 定义 本标准定义取自国际照明委员会第17号出版物(CIE publication No.17),采用下述几条。 ⒉1 水的颜色 改变透射可见光光谱组成的光学性质。 ⒉2 水的表观颜色 由溶解物质及不溶解性悬浮物产生的颜色,用未经过滤或离心分离的原始样品测定。 ⒉3 水的真实颜色 仅由溶解物质产生的颜色。用经0.45μm滤膜过滤器过滤的样品测定。 ⒉4 色度的标准单位,度:在每升溶液中含有2mg六水合氯化钴(Ⅳ)和1mg铂[以六氯铂(Ⅳ)酸的形式]时产生的颜色为1度。 3 铂钴比色法 ⒊1 原理 用氯铂酸钾和氯化钴配制颜色标准溶液,与被测样品进行目视比较,以测定样品的颜色强度,即色度。 样品的色度以与之相当的色度标准溶液(3.2.3)的度值表示。

注:此标准单位导出的标准度有时称为“Hazen际”或“Pt-Co标”[GB 3143《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法(Hazcn单位——铂-钴色号)》]、或毫克铂/升。 ⒊2 试剂 除另有说明外,测定中仅使用光学纯水(3.2.1)及分析纯试剂。 ⒊2.1 光学纯水:将0.2μm。滤膜(细菌学研究中所采用的)在100mL 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浸泡1h,用它过滤25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弃去最初的250mL,以后用这种水配制全部际准溶液并作为稀释水。 ⒊2.2 色度标准储备液,相当于500度:将1.245±0.001g六氯铂(Ⅳ)酸钾(K2PtC16)及1.000±0.001g六水氯化钴(Ⅳ)(CoCl2·6H2O)溶于约500mL水(4.1)中,加100±1mL盐酸(p=1.18g/mL)并在1000mL的容量瓶内用水稀释下标线。 将溶液放在密封的玻璃瓶中,存放在暗处,温度不能超过30℃。个溶液至少能稳定6个月。 ⒊2.3 色度标准溶液:在一组250mL的容量瓶中,用移液管分别加入 2.50,5.00,7.50,10.00,12.50,15.00,17.50,20.00,30.00及35.00mL储备液( 3.2.2),并用水(3.2.1)稀释至标线。溶液色度分别为: 5,10,15,20,25,30,35,40,50,60和70度。 溶液放在严密益好的玻璃瓶中,存放于暗处。温度不能超过30℃。这些溶液至少可稳定1个月。 ⒊3 仪器 ⒊3.1 常用实验室仪器和以下仪器。 ⒊3.2 具塞比色管,50mL。规格一致,光学透明玻璃底部无阴影。 ⒊3.3 pH计,精度±0.1pH单位。 ⒊3.4 容量瓶,250mL。 ⒊4 采样和样品 所用与样品接触的玻璃器皿都要用盐酸或表面活性剂溶液加以清洗,最后用蒸馏水或去离了水洗净、沥干。 将样品采集在容积至少为1L的玻璃瓶内,在采样后要尽早进行测定。如果必须贮存,则将样品贮于暗处。在有些情况下还要避免样品与空气接触。同时要避免温度的变化。 ⒊5 步骤 ⒊5.1 试料 将样品倒入250mL(或更大)量筒中,静置15min,倾取上层液体作为试料进行测定。 ⒊5.2 测定 将一组具塞比色管(3.3.2)用色度标准溶液(3.2.3)充至标线。将另一组具塞比色管用试料(3.5.1)充至标线。 将具塞比色管放在白色表面上,比色管与该表面应呈合适的角度,使光线被反射自具塞比色管底部向上通过液柱。 垂直向下观察液柱,找出与试料色度最接近的标准溶液。 如色度≥70度,用光学纯水(3.2.1)将试料适当稀释后,使色度落入标准溶液范围之中再行测定。 另取试料测定pH值。

水样色度的测定

实验二水样色度的测定 1 实验目的 (1)明确水体物理指标对水质评价的意义; (2)掌握色度指标的测定方法。 2 测定方法 天然和轻度污染水可用铂钴比色法测定色度,对工业有色废水常用稀释倍数法辅以文字描述。 2.1 铂钴标准比色法 2.1.1原理 用氯铂酸钾与氯化钴配成标准色列,与水样进行目视比色。每升水中含有1mg铂和0.5mg钴时所具有的颜色,称为1度,作为标准色度单位。 如水样浑浊,则放置澄清,亦可用离心法或用孔径为0.45μm滤膜过滤以去除悬浮物,但不能用滤纸过滤,因滤纸可吸附部分溶解于水的颜色。 2.1.2 仪器和试剂 (1)50mL具塞比色管,其刻线高度应一致。 (2)铂钴标准溶液:称取1.246g氯铂酸钾(K2PtC16)(相当于500mg铂)及1.000g 氯化钴(COCl2·6H2O)(相当于250mg钴),溶于100mL水中,加100mL盐酸,用水定容至1000mL。此溶液色度为500度,保存在密塞玻璃瓶中,存放暗处。 2.1.3 测定步骤 (1)标准色列的配制:向50mL比色管中加入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6.00及7.00mL铂钴标准溶液,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各管的色度依次为0、5、10、15、20、25、30、35、40、45、50、60和70度。密塞保存。 (2)水样的测定

a. 分取50.0mL澄清透明水样于比色管中,如水样色度较大,可酌情少取水样,用水稀释至50.0mL。 b. 将水样与标准色列进行目视比较。观察时,可将比色管置于白瓷板或白纸上,使光线从管底部向上透过液柱,目光自管口垂直向下观察,记下与水样色度相同的铂钴标准色列的色度。 2.1.4 计算 式中:A——稀释后水样相当于铂钴标准色列的色度; B——水样的体积(mL)。 2.1.5 注意事项 (1)可用重铬酸钾代替氯铂酸钾配制标准色列。方法是:称取0.0437g重铬酸钾和1.000g 硫酸钴(COSO4·7H2O),溶于少量水中,加入0.50mL硫酸,用水稀释至500mL。此溶液的色度为500度。不宜久存。 (2)如果样品中有泥土或其他分散很细的悬浮物,虽经预处理而得不到透明水样时,则只测其表色。 2.2 稀释倍数法 2.2.1 原理 将有色工业废水用无色水稀释到接近无色时,记录稀释倍数,以此表示该水样的色度。并辅以用文字描述颜色性质,如深蓝色、棕黄色等。 2.2.2 仪器 50mL具塞比色管,其标线高度要一致。 2.2.3 测定步骤

水质色度检测方法汇总

仪器社区?环境检测? 水质检测?水质色度检测方法汇总 水质色度检测方法汇总 色度 所谓色度是指含在水中的溶解性的物质或胶状物质所呈现的类黄色乃至黄褐色的程度。溶液状态的物质所产生的颜色称为“真色”;由悬浮物质产生的颜色称为“假色”。测定前必须将水样中的悬浮物除去。 通常测定清洁的天然水是用铂钴比色法。此法操作简便,色度稳定,标准色列如保存适宜,可长期使用。但其中氯铂酸钾太贵,大量使用很不经济。铬钴比色法,试剂便宜易得。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与铂钴比色法相同,只是标准色列保存时间较短。 3.1 铂钴标准比色法 3.1.1 测定范围 本法最低检测色度为5度,测定范围5~50度。 即使轻微的浑浊度也干扰测定,故浑浊水样需先离心使之清澈,然后取上清液测定。 3.1.2 方法提要 用氯铂酸钾和氯化钴配成与天然水黄色色调相同的标准比色列,用于水样目视比色测定。规定每升水含有1mg铂和0.5mg钴所具有的颜色作为一个色度单位,称为1度。 3.1.3 试剂 3.1.3.1 铂钴标准溶液:称取1.246g氯铂酸钾(K2PtCl6)t 1.000g氯化钴(CoCl2·6H2O),溶于100mL纯水中,加入100mL盐酸,用纯水定容至1000mL。此标准溶液的色度为500度。 3.1.4 仪器、设备 3.1. 4.1 50mL成套高型具塞比色管。 3.1. 4.2 离心机。 3.1.5 分析步骤 3.1.5.1 取50mL透明水样于比色管中。如水样浑浊应先进行离心,取上清液测定。如水样色度过高,可少取水样,加纯水稀释后比色,将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3.1.5.2 另取比色管11支,分别加入铂钴标准溶液0,0.50,1.00,1.50,2.00,2.50,3.00,3.50, 4.00,4.50和 5.00mL,加纯水至刻度,摇匀。配成的标准色列依次为0,5,10,15,20,25,30,35,40,45和50度。此标准色列可长期使用,但应防止此溶液蒸发及被玷污。 3.1.5.3 在光线充足处,将水样与标准色列并列,依白纸为衬底,使光线从底部向上透过比色管,自管口向下垂直观察比色。 3.1.5.4 记录相当标准管色度的度数。 3.1.6 计算 C=(m/V)×500 (1) 式中: C──水样的色度,度; m──铂钴标准溶液的用量,mL; V──水样体积,mL。 3.2 铬钴标准比色法 3.2.1 测定范围

(完整版)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070417

第一章理化指标 第一部分污水 一、色度 真实颜色:是指去除浊度后水的颜色,测定时如水样浑浊,应放置澄清后取上清液或用孔径为0.45um滤膜过虑或经离心后再测定; 表观颜色:没有悬浮物的水所具有的颜色,包括了溶解性物质所产生的 颜色,测定未经过滤或离心的原始水样的颜色即为表观颜色,对于清洁的或浊度很低的水,这两种颜色相近,对着色很深的工业废水其颜色主要由于胶体和悬浮物所造成故可根据需要测定真实颜色或表观颜色。 方法选择:测定较清洁的、带有黄色色调的天然水和饮用水的色度,用铂钴比色法,以度数表示结果。对受工作废水污染的地表水和工业废水,可用文字描述颜色的种类和深浅度,并以稀释倍数法测定色的强度。 1.铂钴比色法: 仪器:50ml具塞比色管 试剂:氯铂酸钾、六水氯化钴、盐酸 二、PH值 1.玻璃电极法-----现在已经很少用 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合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组成电池,在25℃的理想条件下根据电动势的变化测量出PH值,PH计上一般都有温度补偿装置,用以校正温度对PH的影响。 (1)仪器:各种型号的PH计或离子活度计、玻璃电极、甘汞电极或银-氯化 银电极、磁力搅拌器、50 ml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烧杯. (2)试剂:氯化钾 2.便携式PH计法(B)-----较常用的复合电极法 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以Ag/AgCl等为参比电极全在一起组成PH复合电极。利用复合电极来测定水样的PH值。 仪器:各种型号的便携式PH计、0 ml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烧杯 三、残渣(SS)

残渣分为总残渣、可滤残渣和不可滤残渣三种,总残渣是污水在一定温度下蒸发,烘干后剩留在器皿中的物质,包括“不可滤残渣”(即截留在滤器上的全部残渣,也称为悬浮物)和“可滤残渣”(即通过滤器的全部残渣,也称为溶解性固体)。 1.103-105℃烘干的总残渣(B) 将混合均匀的水样,在称至恒重的蒸发皿中于蒸汽浴或水浴中蒸干,放在103-105℃烘箱内烘至恒重,增加的重量为总残渣。 仪器:瓷蒸发皿(直径90mm硬质烧杯或玻璃蒸发皿)、烘箱、蒸汽浴或水浴锅。 2.103-105℃烘干的可滤残渣(A) 将过滤后的水样放在称至恒重的蒸发皿内蒸干,然后在103-105℃烘至恒重,增加的重量为可滤残渣。 3.180℃烘干的可滤残渣(A) 水样在此温度下烘干,可使吸着水全部赶尽,所得结果与化学分析结果所计算的总矿物质含量较接近。 4.103-105℃烘干的不可滤残渣(悬浮物)(A) 指不能通过孔径为0.45um滤膜的固体物,用0.45um滤膜过滤水样,经103-105℃烘干后得到不可滤残渣(悬浮物)的含量。 仪器:全玻璃或有机玻璃微孔滤膜过滤器、滤膜(孔径0.45um、直径45-60mm)、吸滤瓶、真空泵、无齿扁嘴镊子、称量瓶(内径30-50mm) 四、溶解氧 1.碘量法 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水中溶解氧将低价锰氧化成高价锰,生成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棕色沉淀。加酸后,氢氧化物溶解并与碘离子反应释放出游离碘。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滴定释放出的碘,可计算溶解氧的含量。 仪器:250-300ml溶解氧瓶 试剂:硫酸锰、氢氧化钠、碘化钾、硫酸、淀粉、重铬酸钾、硫代硫酸钠、

废水浊度和色度的测定

废水浊度和色度的测定 1、实验目的 1)掌握浊度和稀释倍数测定水色度方法 2)复习第二章浊度和色度的内容,了解色度测定的方法及特点 2、实验设备 仪器:WGZ-800散式光浊度仪,HI93727色度比色计,250ml锥形瓶,滴管 试剂:废水水样 3、实验原理 浊度是表现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水的浊度大小不仅和水中存在颗粒物的含量有关,而且和其粒径大小、形状,颗粒表面对光散射特性有密切关系。 色度是将有生活污水用无色水稀释到接近无色时,记录稀释的倍数,以此表示该水样的色度,本实验采用WGZ-800散式光浊度仪和HI93727色度比色计对浊度和色度测定 4、实验内容和步骤 1)废水水样的准备:用250ml锥形瓶装一定量的水样,摇匀,静置备用 2)浊度的测定: ○1仔细清洗比色皿内外,可用清洁剂或洗涤剂清洗,然用清水冲净,两个透光面用擦镜纸擦干,须无灰质。○2仪器背面插上电源线,打开电源,预热10分钟。○3取一只比色皿放入无浊度水(零水),打开试样室盖,放入样品槽,调节“调零”钮使显示器读数为0.0。○4取出比色皿,去掉零水,用滴管吸取上层取水样,润洗比色皿2—3次,再吸取上层水样于比色皿中,在重新放入样品槽,合上试样盖,显示器显示读数即为水样浊度,单位为NTU 3)色度的测定:(本实验采用铂钴比色法) ○1按下ON/off键,打开仪器:当显示屏显现“----”,一切就绪。○2在一比色皿中加入去离子水到比色皿刻度线,盖上盖,做空白试样。○3由于水样杂质不多,不需要用0.45/μm滤膜过滤,直接用滴管吸取上层水样润洗另外一个比色皿2—3次,再将水样装到刻度线,做“真色”,即色度。○4将空白样放入测量槽内,确保槽口吻合。○5按ZERO键,显示“SIP”。○6几秒后将显示“-0.0-”表示仪器零点校正完成,可开始测量水样;○7取出空白样,将“真色”样放入测量槽内,确保槽口吻合,○8按READ、DIRECT键,显示“SIP”,○9仪器直接显色“真色”数值,即“真色”色度,单位为PCU

1如何测量污水色度

1如何测量污水色度 2011-04-28 13:37青青木乐|分类:化学 水样利用分光光度计在590 nm、540 nm、38 nm 三个波长测量透光率,由透光率计算三色激值及蒙氏转换值,最后利用亚当-尼克森色值公式算出DE 值值与标准品检量线比对可求得样品之真色色度值(ADMI值,源自美国染料制造协会) 2废水的色度怎么测量的 2010-08-31 08:451130206150|分类:环境学| 所谓色度是指含在水中的溶解性的物质或胶状物质所呈现的类黄色乃至黄褐色的程度。溶液状态的物质所产生的颜色称为“真色”;由悬浮物质产生的颜色称为“假色”。测定前必须将水样中的悬浮物除去。通常测定清洁的天然水是用铂钴比色法。此法操作简便,色度稳定,标准色列如保存适宜,可长期使用。但其中氯铂酸钾太贵,大量使用很不经济。铬钴比色法,试剂便宜易得。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与铂钴比色法相同,只是标准色列保存时间较短。 1. 铂钴标准比色法 1.1 测定范围 本法最低检测色度为5度,测定范围5~50度。即使轻微的浑浊度也干扰测定,故浑浊水样需先离心使之清澈,然后取上清液测定。 1.2 方法提要 用氯铂酸钾和氯化钴配成与天然水黄色色调相同的标准比色列,用于水样目视比色测定。规定每升水含有1mg铂和0.5mg钴所具有的颜色作为一个色度单位,称为1度。 1.3 试剂 1.3.1 铂钴标准溶液:称取1.246g氯铂酸钾(K2PtCl6)t 1.000g氯化钴(CoCl2?6H 2O),溶于100mL纯水中,加入100mL盐酸,用纯水定容至1000mL。此标准溶液的色度为500度。 1.4 仪器、设备 1.4.1 50mL成套高型具塞比色管。 1.4.2 离心机。 1.5 分析步骤 1.5.1 取50mL透明水样于比色管中。如水样浑浊应先进行离心,取上清液测定。如水样色度过高,可少取水样,加纯水稀释后比色,将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1.5.2 另取比色管11支,分别加入铂钴标准溶液0,0.50,1.00,1.50, 2.00, 2.50, 3.00,3.50, 4.00,4.50和 5.00mL,加纯水至刻度,摇匀。配成的标准色列依次为0,5,10,15,20,25,30,35,40,45和50度。此标准色列可长期使用,但应防止此溶液蒸发及被玷污。 1.5.3 在光线充足处,将水样与标准色列并列,依白纸为衬底,使光线从底部向上透过比色管,自管口向下垂直观察比色。 1.5.4 记录相当标准管色度的度数。 1.6 计算 C=(m/V)×500 (1) 式中: C——水样的色度,度;

环境监测试题-水质分析-色度的测定复习试题

色度的测定复习试题 一、填空题 1.国家颁布水质色度的测定标准方法是,方法的国标号码为。 答:铂钴比色法或稀释倍数法;GB11903—89。 2.铂钴比色法测定色度适用于、、的地面水、地下水和饮用水。而稀释倍数法适用于。 答:清洁水;轻度污染并略带黄色调的水;比较清洁;污染较严重的地面水和工业废水。 3.色度的标准单位“度”的定义为:在每升溶液中含有和 时产生的颜色为1度。 答:2mg六水合氯化钴(Ⅱ);1mg铂[以六氯铂(Ⅳ)酸的形式]。 4.色度标准溶液应放在中,存放于,温度不能超过,至少可以稳定。 答:严密盖好的玻璃瓶;暗处;30℃;1个月。 5.采样所用与样品接触的玻璃器皿都要用加以清洗,最后用 洗净、。 答:盐酸或表而活性剂溶液;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沥干。 6.测定色度时,将具塞比色管放在上,比色管与该表面应呈合适的,使光线被反射自具塞比色管通过液柱。 答:白色表面;角度;底部向上。 二、选择、判断题 1.以色度的标准单位报告与试料最接近的标准溶液的值,在0~40度的范围内,准确到;40~70主范围内,准确到。 A、1度; B、2度; C、5度; D、10度 答:C、D 2.在铂钴比色法测定色度中,如果色度,用光学纯水将试料适当稀释后,使色度落入标准溶液范围之中再行测定。 A、≥50度; B、≥70度; C、100度; D、≥120度 答:B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⑴铂钴比色法和稀释倍数法两种测定色度的方法应独立使用,一般没有可比性。()

⑵pH 值对颜色没有较大影响,所以测定色度时不用考虑pH 值。( ) 答:⑴√⑵× 三、问答题 1.请说出“水的颜色”和“水的表观颜色”的定义? 答:水的颜色:改变透射可见光光谱组成的光学性质。 水的表观颜色:由溶解物质及不溶解性悬浮物产生的颜色,用未经过滤或离心分离的原始样品测定。 2.铂钴比色法测定色度的原理是什么? 答:用氯铂酸钾和氯化钴配制颜色标准溶液,与被测样品进行目视比较,以测定样品的颜色强度,即色度。 样品的色度以与之相当的色度标准溶液的度值表示。 3.测定色度中所使用的“光学纯水”是如何制成的? 答:将0.2μm 滤膜(细菌学研究中所采用的)在100mL 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浸泡1h ,用它过滤250mL 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弃去最初的250mL ,以后用这种水配制全部标准溶液并作为稀释水。 4.稀释倍数法测定色度的原理是什么? 答:将样品用光学纯水稀释至用目视比较与光学纯水相比刚好看不见颜色时的稀释倍数作为表达颜色的强度,单位为倍。 同时用目视观察样品,检验颜色性质:颜色的深浅,色调,如果可能包括样品的透明度。 5.写出稀释倍数法测定色度时的稀释方法。 答:试料的色度在50倍以上时,用移液管计量吸取试料于容量瓶中,用光学纯水稀释至标线,每次取大的稀释比,使稀释色度在50倍之内。 试料的色度在50倍以下时,在具塞比色管中取试料25mL ,用光学纯水稀释至标线,每次稀释倍数为2。 试料或试料经稀释至色度很低时,应自具塞比色管倒至量筒适量试料并计量,然后用光学纯水稀释至标线,每次稀释倍数小于2。记下各次稀释倍数。 四、计算题 1.在用铂钴比色法测定色度时,某样品色度的观察值为24度,取该样品25mL ,稀释到50mL ,求稀释过的样品色度。 答:A 0=01V V A 1=25 50×24=48度 稀释过的样品色度为48度。

污水处理工艺和废水色度吸附方法

污水处理工艺和废水色度吸附方法 参考资料:https://www.360docs.net/doc/e916877741.html,/news/details3102.htm 污水处理工艺需要多年的从事污水事业的经验总结。对于我们的多家用户污水处理改造工艺分析。得出如下:一套高效率、低成本的基本运行模式(在这个基础上,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可以增减),使得出水能够确保达标排放。废水一般采用:“物化沉淀(或气浮)+厌氧(或兼氧)+好氧+物化沉淀”的组合工艺。 可以看出来对于上面,第一步的物化沉淀采用的是一种絮凝脱色剂配合以PAM助凝,不仅通过絮凝有效去除40%以上的COD和其它如悬浮物、氨氮等,同时,其特有的脱色作用,第一步 即可使废水达到无色或 浅色!成本仅仅零点几元,为低成本运行奠定基础。在生化出水后,很多企业,其它各项指标均能达标,唯独色度存在,一般为浅黄色或棕色。 比如:焦化废水、印染废水。造纸废水等。有实力的单位可以采用活性炭过滤吸附或ClO2、O3 氧化脱色甚至膜分离脱色。但是,大家都很清楚,这些都是投资大运行成本比较高的!我们通过对比实践,从众多的药剂中优选出一种专用生化出水脱色剂。根据不同出水的色度,添加量成本控制在最低的情况下,使出水色度完全达标。 综上所述,在众多企业苦于色度的困扰时,不妨在脱色药剂上多多实验,在低成本运营的前提下解决色度问题,避免高投资! 废水色度吸附有哪些方法 目前应用的废水处理技术上看,能有效去除废水色度的方法有吸附法、混凝法、生物法、膜分离法、化学氧化法以及电絮凝法等。 1、吸附脱色 吸附脱色技术是依靠吸附剂的吸附作用来脱除色度。通常采用的吸附剂包括可再生吸附剂如活性炭、离子交换纤维等和不可再生吸附剂如各种天然矿物(膨润土、硅藻土)、工业废料(煤渣、粉煤灰)及天然废料(木炭、锯屑)等。目前用于吸附脱色的吸附剂主要靠物理吸附,但离子交换纤维、改性膨润土等也有化学吸附作用。 2、絮凝脱色 混凝脱色是利用絮凝剂絮凝废水中的成色物质沉淀而进行脱色。 絮凝脱色技术,投资费用低,设备占地少,处理量大,是一种被普遍采用的脱色技术。

水质 色度的测定方法

水质色度的测定方法 1含义 本方法测定经15min澄清后样品的颜色,pH值对颜色有较大影响,在测定颜色时应同时测定pH值。 1.1 铂钴比色法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7887-1985《水质颜色的检验和测定》。铂钴比色法适用于清洁水、轻度污染并略带黄色调的水,比较清洁的地面水、地下水和饮用水等。 1.2 稀释倍数法适用于污染较严重的地面水和工业废水。 样品和标准溶液的颜色色调不一致时,本标准不适用。 2 定义 本标准定义取自国际照明委员会第17号出版物(CIE publication No.17)。 2.1 水的颜色 改变透射可见光光谱组成的光学性质。 2.2 水的表观颜色 由溶解物质及不溶解性悬浮物产生的颜色,用未经过滤或离心分离的原始样品测定。 2.3 水的真实颜色 仅有溶解物质产生的颜色,用经0.45um滤膜过滤器过滤的样品测定。 2.4 色度的标准单位,度;在每升溶液中含有2mg六水合氯化钴(Ⅱ)和1mg铂(以六氯铂(Ⅳ)酸的形式)时产生的颜色为1度。 3 铂钴比色法 3.1 原理 用氯铂酸钾和氯化钴配制颜色标准溶液,与被测样品进行目视比较,以测定样品的颜色强度,即色度。 样品的色度以与之相当的色度标准溶液(3.2.3)的度值表示。 注:此标准单位到处的标准度有时称为“Hazen标”或“Pt-Co标”[GB3143《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法(Hazen单位——铂钴色号)》]、或毫克铂/升。 3.2 试剂 除另有说明外,测定中仅使用光学纯水(3.2.1)及分析纯试剂。 3.2.1 光学纯水:将0.2um滤膜(细菌学研究中所采用的)在10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浸泡1H,用它过滤25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弃去最初的250mL,以后用这种水配制全部标准溶液并作为稀释水。 3.2.2 色度标准储备液,相当于500度,将1.245±0.001g六氯铂(Ⅳ)酸钾(K2PtCl6)及1.000±0.001g六水氯化钴(Ⅱ)(CoCl2.6H2O)溶于约500mL水( 4.1)中,加100±1mL盐酸(ρ=1.18g/mL)并在1.000mL的容量瓶内用水稀释至标线。

废水中色度的测定——仪器法和稀释倍数法比较

废水中色度的测定——仪器法和稀释倍数法比较 叶瑾 (赤天化纸业质控中心,贵州564707) 摘要色度是衡量工业废水是否达标排放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废水色度是使用稀释倍数法测定,为提高分析效率,也可采用仪器法测定。本实验为仪器法与稀释倍数法的比较。 关键词色度,稀释倍数法,仪器测定,铂钴比色法 引言 纯水为无色透明。清洁水在水层浅时应为无色,深层为浅蓝绿色。天然水中存在腐殖质、泥土、浮游生物、铁和锰等金属离子,均可使水体着色。 纺织、印染、造纸、食品、有机合成工业的废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染料、生物色素和有色悬浮颗粒等,因此常常是使环境水体着色的主要污染源。有色废水常给人以不愉快感,排入环境后又使天然水着色,减弱水体的透光性,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 水的颜色定义为“改变透射可见光光谱组成的光学性质”,可区分为“表观颜色”和“真实颜色”。“真实颜色”是指去除浊度后水的颜色。没有去除悬浮物的水所具有的颜色,包括了溶解性物质及不溶解的悬浮物所产生的颜色,称为“表观颜色”。对于清洁的或浊度很低的水,这两种颜色相近。对着色很深的工业废水,其颜色主要由于胶体和悬浮物所造成,故可根据需要测定“真实颜色”或“表观颜色”【1】。 在国标GB 11903-89《水质色度的测定》规定了两种不同的水质色度的测定方法(铂钴比色法和稀释倍数法)。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发现使用稀释倍数法测定色度,对于不同人来说,测定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且分析时间较长,不利于工艺及时调整,而哈希公司生产的2100AN台式浊度仪,虽然使用了简便的方法测定色度,但是色度的测定结果单位为度,与工艺要求的倍数有一定差距,因此,本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仪器测定结果与稀释倍数法的数学关系,简化分析方法,减少测定误差。 一.仪器及药品 1哈希2100AN台式浊度仪 2铂钴比色法的标准溶液:称取1.246g氯铂酸钾(相当于500mg铂)及1.000g氯化钴(相当于250mg钴),溶于100mL水中,加100mL盐酸,用水定容至1000mL,此溶液色度为500度,保存在密塞玻璃瓶中,放于暗处。 3 孔径为0.45μm滤膜 二.实验室色度的测定 1.样品来源:我公司排放的废水 2.取样时间:2009年5月 3.测定步骤 1)取原水水样测定其pH值。pH的测定结果范围在7—8之间,不用调原水PH值。 2)样品的处理:由于样品中存在少量的悬浮物,对仪器测定色度有一定的影响,需要 先将样品作过滤处理。 3)取处理过的水样测定其色度(稀释倍数法)。 4)取处理过的水样测定其色度(仪器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