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常见地理图表的判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常见地理图表的判读
考点梳理
一、经纬网地图
读图关键:分清经纬线,若图上经纬度数表示不完整,没有E、W、N、S等代号,先将其补充完整。
典例剖析
读图20.1,完成下列问题。
图20.1
(1)甲点的经度是,纬度是。
(2)甲点位于南北半球中的,东西半球中的,低中高纬度中的地区,五带中的。
(3)比较①②③三区域的实地面积:①②;②③。
甲位于阴影②区域的方向。
解析:本题考查经纬网地图的判读。
第(1)题,经过图中②阴影西侧的0°经线是本初子午线,该线往东去的40°、80°、120°、160°是东经(E),所以甲的经度是120°E。
②阴影南侧的纬线是赤道,该往北去的20°、40°、60°是北纬(N),所以甲的纬度是40°N。
第(2)题,甲位于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东、西半球划分以20°W、160°E作为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甲位于20°W~0°~160°E范围内,所以位于东半球。
甲介于30°~60°,为中纬度;甲位于北回归线(23.5°N)和北极圈(66.5°N)之间,为北温带。
第(3)题,地球是圆的,所以在图示不同纬度的阴影区域,实地面积不同,纬度低实地面积较大,①②两个区域纬度相同所以面积一样,而②的纬度低、③的纬度高,所以实地面积②>③。
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甲位于②区域的东北方向。
答案:(1)120°E40°N(2)北半球东半球中纬度北温带(3)=>东北
二、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关键:整体感知地势高低分布,在脑海中建构空间模型,既要理性分析,更要空间想象。
典例剖析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20.2),完成下列问题。
图20.2
(1)地形部位名称:A是,B是。
A、B两处适合攀岩运动的是处。
若站在图中B处,是否可以看到居民点:。
(2)图示河流干流的大致流向是;①②③④四条支流中,流速最快的是,原因是。
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实践运用。
第(1)问,A处等高线相交,为陡崖,适合攀岩运动;B处位于两个山峰之间,为鞍部。
图中B处和居民点之间有山脊遮挡视线,所以站在B处看不到居民点。
第(2)问,水由高处流向低处,西北高、东南低,干流总体由西北流向东南。
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水流速度越快,所以④处等高线最密集,水流速度最快。
答案:(1)陡崖鞍部A否(2)自西北流向东南④④处等高线最密集,坡
度最陡,所以河水的流速最快
三、地形剖面图
读图关键:由横轴信息确定位置,由纵轴信息判断地形和地势特征。
典例剖析
(2019·三明市质检)暑期,小明和伙伴们一起到福建省某地登山旅游。
图20.3示意该地等高线分布和沿ab一线地形剖面,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20.3
(1)请将沿ab一线地形剖面图补充完整。
(2)图中①②③三地,最适合观看日落的是地。
小明他们选择③地作为夜间宿营地,你认为(合适/不合适),理由是。
解析:本题考查地形剖面图、地形部位名称、野外生存的基本常识等,体现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第(1)问,地形剖面图是课标中要求掌握的,横坐标是沿ab剖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纵坐标是海拔,在补充完整时,连线要注意山顶的位置在1 100~1 200。
第(2)问,观看日落,宜选择在视野比较好的西边,图中①②③三地中①地靠近山顶,且位于西侧无遮挡,最适合观看日落。
小明他们选择③地作为夜间宿营地不合适,因为③地是山谷地带,福建省夏季多暴雨,易引发山洪(洪水、泥石流、滑坡)。
答案:(1)图中蓝线所示(2)①不合适夏季多暴雨,易引发山洪(洪水、泥石流、滑坡)
四、区域地图
初中区域地理主要关注区域位置和区域特征。
常见的区域图以政区为基础,有表示各种单一要素分布的,如山脉分布图、气候分布图、各种资源分布图、人口分布图等,也有表示多种地理要素综合分布的。
其主要考查区域位置特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地理特征及成因等。
读图关键:①用经纬网确定位置或了解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留意图示图例和注记以及山脉、河流、交通干线;②在图上读出地理事物的轮廓和形状,熟悉主要国家和我国主要省区的轮廓。
典例剖析
图20.4
读“挪威、瑞典和芬兰河流及矿产分布示意图”(图20.4),完成1~3题。
1.有关芬兰、挪威和瑞典三国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均在西半球
B.均有北极圈穿过
C.三国西临太平洋
D.三国的首都全部位于高纬度
2.根据瑞典境内河流的分布,判断其西部地形主要为( A )
A.山地
B.平原
C.高原
D.盆地
3.吕勒奥是瑞典著名的钢铁工业中心,其有利条件是( C )
①交通发达②水资源丰富③劳动力资源丰富④铁矿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本组试题考查北欧国家的地理概况,侧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第1题,读图可知,芬兰、挪威和瑞典三国均在东半球,均有北极圈穿过,三国西临大西洋,瑞典的首都位于中纬度,故选B项。
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瑞典境内河流大多自西北流向东南,据此判读其西部地形主要为地势较高的山地(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故选A项。
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低,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排除③,故选C项。
答案:1.B 2.A 3.C
五、地理统计图
读图关键:理解图表意思,分析图表数据,联系题干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典例剖析
图20.5是“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表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饼状图”。
读图完成1~2题。
图20.5
1.该地区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是( A )
A.过度开垦
B.过度植树
C.过度放牧
D.过度养殖
2.要使该地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出路在于( D )
A.平原退耕还草,大力发展畜牧业
B.陡坡缓坡都用来植树造林,改善环境
C.多修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D.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开展多种农业经营
解析:本组试题以饼状图的形式展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表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
第1题,读图可知,该地缓坡比例大、平原面积小,且以种植业为主,说明很多缓坡被开垦成农田,发展种植业,不合理的主要表现为过度开垦。
第2题,要使该地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多种农业经营,平原以种植业为主,缓坡适当发展,陡坡植树造林、改善环境。
答案:1.A 2.D
六、气候资料图
读图关键:先根据气温曲线判断所处的热量带,再根据降水的分布特点确定气候类型,归纳气候特征。
典例剖析
据下图四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正确的是()
A.A地全年高温
B.B地全年降水均匀
C.C地冬季高温少雨
D.D地夏季高温多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特点。
A地冬季在2℃左右,夏季在15℃左右,全年温和。
B地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C地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D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答案:D
七、地理景观图
读图关键:①判读景观图表示何种地理要素或要说明什么地理现象;②仔细观察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解读图示信息的地理意义;③提取与设问相关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典例剖析
图20.7
盘羊(图20.7)是中亚山地特有物种,其主要分布在高寒荒漠地带,是典型的山地动物。
有关盘羊生活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水源充足地区
B.地形平坦地区
C.交通便利地区
D.人迹罕至地区
解析:本题以中亚盘羊为情境材料,考查人文地理景观形成的原因。
题干中指出盘羊是中亚山地特有物种,主要分布在高寒荒漠地带,根据信息判断该地带一般人口稀少,交通不便,地形较复杂,水源不充足,所以正确选项是D项。
答案:D
八、地理漫画
地理漫画多以资源、能源、粮食、人口、环境等重大问题为主题,用来反映人口问题,以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问题,展示人地关系及其协调途径。
读图关键:①抓住主题,提取有效信息,明确漫画反映的问题;②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后果及危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
典例剖析
读“美丽中国漫画图”(图20.8),完成1~2题。
图20.8
1.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最合适的是( C )
A.移植大树、古树,快速绿化城市
B.全面禁用煤炭,确保蓝天白云
C.净化水质,实施休渔制度
D.生活中多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
2.“苹果大丰收,农民收入高”,下列最适宜苹果种植的省级行政单位简称是( B )
A.桂
B.鲁
C.黑
D.藏
解析:该题组以“美丽中国漫画图”为情境材料,考查考生人地和谐发展观。
第1题,漫画“山绿了”,植树造林、绿化环境,但移植古树、大树是不合适的,易造成树的死亡。
“天蓝了”适当减少煤炭的燃烧量,但目前没办法全面禁用。
生活中尽可能不过度包装,减
少环境污染。
“水清了”减少水污染,增加生物的多样性,实施休渔制度、让鱼得以繁衍,所以这种做法最合适的,正确选项是C项。
第2题,“民富了”,农民通过栽各种果树、增加收入,苹果是暖温带水果,桂位于亚热带,鲁位于暖温带,黑位于中温带,藏位于高寒区,所以正确选项是B项。
答案:1.C 2.B
对应训练
(2020·北京市朝阳区二模)2020年5月,中国测量登山队对珠峰海拔高度进行第三次测量。
图7为测量线路周边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1~3题。
1.珠穆朗玛峰()
A.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界
B.位于北温带和中纬度
C.南坡位于中国境内
D.比青藏高原高8800米
2.从珠峰大本营前往珠峰()
A.一直沿山脊前进
B.一直沿山谷前进
C.一号营地至峰顶最难攀登
D.全程长4000多米
3.测量登山队员面临的困难有()
①极度严寒②极度缺氧③泥石流频发④特大暴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北美帝王蝶是世界上唯一能进行长途迁徙的蝴蝶。
近千万只的帝王蝶,每年按图中
的路线,一边飞一边搜寻一种乳草属植物,在其上产卵繁殖。
整个迁徙过程至少需要4代帝王蝶才能完成。
图20.10为“帝王蝶迁徙路线图”。
据此完成4~6题。
图20.10
4.帝王蝶长途迁徙周期大致是(A )
A.一年
B.一个月
C.一周
D.一天
5.帝王蝶(C )
A.迁徙途中穿过三个温度带
B.迁徙途中翻越了落基山
C.从墨西哥出发,经美国抵达加拿大再返回
D.12月抵达出发地时,已是冰天雪地的冬季
6.科学家发现帝王蝶20年后可能会消失,原因是(B )
①越冬地的生态环境遭破坏②繁殖地的地震、火山等灾害频繁③气候变化使乳草属植物减少、无法繁殖产卵④人为阻断其迁徙路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读“沿23.5°纬线地形剖面图”(图20.11),完成7~8题。
图20.11
7.图中大陆东、西两侧濒临的大洋分别是( A )
A.大西洋、太平洋
B.太平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大西洋
D.太平洋、大西洋
8.图中的高大山脉为( B )
A.落基山脉
B.安第斯山脉
C.大分水岭
D.喜马拉雅山脉
9.德国是欧洲西部的大国,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读图20.12、图20.13、图20.14,完成
下列问题。
图20.12 图20.13 图20.14 (1)描述德国的地理位置特点。
(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等方面描述)
纬度在48°N~53°N,位于北温带;北临北海,东北临波罗的海,西与法国、荷兰接壤,东与波兰、捷克接壤,南与瑞士、奥地利相邻。
(2)首都柏林位于波德平原(地形区),德国的地形地势特征是以高原、山地、平原为主,高原分布在南部,平原分布在北部,中部是山地,地势南高北低。
(3)德国主要的农业部门是畜牧业和种植业。
德国畜牧业的分布特征是集中于北部平原;从气候和地形两方面分析德国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生长,北部平原面积大,草场广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