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际流感诊治指南解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荐常规检测非呼吸部位标本,如血液、血浆、血清、脑脊液、 尿液或粪便。也不推荐采集单份或配对的血清标本用于血清 学诊断。
检测方法 从临床诊治的角度,最理想的检测方
法是快速、准确、敏感度和特异度高,并且花费合理。 (1)对于门诊患者,快速分子检测优于快速流感诊断检 测; (2)住院患者,首选RT-PCR 法检测;(3)对住院的免 疫功能低下患者,或临床需要病原学诊断指导临床决策 的免疫功能正常者,推荐采用多重 RT-PCR 检测包括 流感病毒在内的病原谱;(4)住院患者中不推荐免疫荧 光和快速流感诊断检测法检测流感病毒,除非没有其他 更敏感的方法或建立了免疫荧光或快速流感诊断检测 阴性者采用RT-PCR复核的流程; (5)不推荐临床常规 应用病毒培养和双份血清学进行诊断。
流感非活跃期
流感筛查
门诊或急诊患者
可以考虑对出现急性呼吸系统症状 (发热 或不发热)的患者进行流感病毒检测,尤 其是免疫功能低下或高风险患者
住院患者
(1)因急性呼吸系统疾病入院的患者 (无论 是否有发热),有流感接触史或不明原因急 性发热性呼吸系统疾病暴发接触史、近期 有流感活跃地区旅游史患者
(2)急性、发热性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儿童 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成人、并发症高风险人 群。
医疗保健人员,其负责看护的患者中有流 感相关并发症高风险者,尤其是有严重免 疫功能低下者。
孕妇或产后2周内的产妇
抗病毒药物的选择、剂量 及疗程
(1)药物选择:起始治疗选择单药 (口服奥司他韦、吸入扎纳米韦或静脉用帕拉米韦, 而不是多药联合); (2)剂量: 使用常规剂量(而不是大剂量); (3)疗程: 对于无并发症和基础健康状况良好的患者抗病毒药物疗程5d,对于免疫功 能低下或住院的有肺炎或ARDS的患者,抗病毒药物疗程延长。
(1)C正O在N预T防N用TS药或刚结束用药者,出现实验室证实的流感;
(2)免疫受损患者使用 NAI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疾病未愈,病毒持续复 制 (如7~10d后 PT-PCR结果或病毒培养结果仍为阳性); (3)确诊的流感患者但只能接受低剂量的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 (4)重症流感患者经 NAI治疗后无改善,病毒持续复制。
最新国际流感诊治指南解读
主讲人:
美国感染病学会 (IDSA)于2009年流感大流行前发布了季节性流感的诊 断和治疗指南、在此后的近10年内,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新的药物的 使用、以及大量抗病毒药物及辅助治疗的研究,流感的诊治策略有了较 大的更新。2018年12月IDSA发布了新一版的指南,新的指南在2009版 的基础上,主要对诊断技术、治疗、预防性抗病毒用药及机构暴发的管 理作了更新。
(2)慢性心肺疾病恶化的患者
(3)流感相关并发症风险低,但如果临床医师考 虑检测结果有助于决策治疗药物的使用、诊 断性检查计划、停留于急诊的时间,或对接触 人群是否预防性抗病毒治疗 (家庭中有高风 险人群),可以考虑做流感病毒的筛查。
(3)有急性呼吸道症状的免疫功能低下 患者或并发症高风险的患者
(4)住院期间出现急性呼吸道症状 (无 论是否有发热或呼吸窘迫指征 (无论是否有 建议考虑抗病毒治疗的指征(无论是否有
疫苗接种史,也无论病程的长短)
疫苗接种史)
因流感住院的患者
起病≤2d的门诊患者
严重或病情持续进展的门诊患者
有流感相关并发症高风险的门诊患者, 包括有慢性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2岁的儿童或>65岁的老人
有症状的门诊患者,家庭中有流感相关并 发症高风险的人,尤其是有严重免疫功能 低下者
考虑合并细菌感染的检查 和治疗
指南推荐下述情况需要评估和经验性治疗细菌感染: (1)起病初病情即很重的患者,如广泛的肺炎、呼吸衰竭、低血压以及发热,在抗病 毒治疗的基础上应当进一步检查及经验性开始抗细菌治疗; (2)经治疗后病情再次恶化的患者; (3)经抗病毒治疗3~5d后病情无改善。
抗病毒药物耐药性检测指征 如果临床怀疑病毒耐药是治疗失败
标本的采集
尽早采集标本 最好在症状出现后4d内采集患者上呼吸道标本,但 也有报道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周也能检测到 病毒,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采集标本的建议如下:(1)鼻咽部标本优于其他上呼 吸道标本,流感病毒检出率更高;(2)如果没有鼻咽标 本,鼻和咽拭子标本联合优于这两种单独检测;(3)中 鼻甲拭子优于咽拭子;(4)植绒拭子优于非植绒拭子。
多种标本联合检测 可以采集鼻咽部、中鼻甲、鼻+
咽拭子标本联合检测。住院的患者同时检测下呼吸道痰液, 呼吸衰竭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包括上呼吸道标本检测病毒 阴性的患者,应当采集气道内吸出物或肺泡灌洗液标本检测。 有研究发现在危重患者中,下呼吸道分泌物更加敏感且检出 时间更长。
不推荐非呼吸道标本或血清学检测 指南不推
哪些患者需要进行 流感病毒检测?
诊断:虽然在流感暴发期间,临床诊断已经比
较可靠,但当实验室检测结果对临床决策、预防及控 制有影响时,还是应当进行流感病毒检测。流感检测 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在 流感活跃期,主要根据临床表现来诊断流感。咳嗽和 发热是最具诊断性的临床表现。但是有时临床上很 难鉴别流感和其他病原感染。指南提出了检测与诊 断流程 (图1)和流感病毒检测的指征。
流感活跃期
流感筛查
门诊或急诊患者
(1)流感相关并发症高风险人群 ,包括免疫功 能低下的患者等
(2)突发急性呼吸系统症状 (不伴/伴发热)、慢 性症状恶化 (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心衰)或出现已知的流感相关并发症或呼吸系 统非特异性症状的患者的检查结果对临床决 策有重要影响
住院患者
(1)所有因急性呼吸系统疾病入院的患 者,无论是否有发热
或病情恶化的原因,考虑更换药物、明确是否存在持续的病毒复制和耐 药的情况。在甲型H1N1pdm09流感和其他甲型N1流感中,最常见的 耐药分子标记为神经氨酸酶H275Y突变,其使得奥司他韦的敏感性明 显下降,帕拉米韦的敏感性也有下降,而扎那米韦仍是敏感的。指南提 出以下情况需考虑进行抗病毒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NAI)耐药检测:
检测方法 从临床诊治的角度,最理想的检测方
法是快速、准确、敏感度和特异度高,并且花费合理。 (1)对于门诊患者,快速分子检测优于快速流感诊断检 测; (2)住院患者,首选RT-PCR 法检测;(3)对住院的免 疫功能低下患者,或临床需要病原学诊断指导临床决策 的免疫功能正常者,推荐采用多重 RT-PCR 检测包括 流感病毒在内的病原谱;(4)住院患者中不推荐免疫荧 光和快速流感诊断检测法检测流感病毒,除非没有其他 更敏感的方法或建立了免疫荧光或快速流感诊断检测 阴性者采用RT-PCR复核的流程; (5)不推荐临床常规 应用病毒培养和双份血清学进行诊断。
流感非活跃期
流感筛查
门诊或急诊患者
可以考虑对出现急性呼吸系统症状 (发热 或不发热)的患者进行流感病毒检测,尤 其是免疫功能低下或高风险患者
住院患者
(1)因急性呼吸系统疾病入院的患者 (无论 是否有发热),有流感接触史或不明原因急 性发热性呼吸系统疾病暴发接触史、近期 有流感活跃地区旅游史患者
(2)急性、发热性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儿童 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成人、并发症高风险人 群。
医疗保健人员,其负责看护的患者中有流 感相关并发症高风险者,尤其是有严重免 疫功能低下者。
孕妇或产后2周内的产妇
抗病毒药物的选择、剂量 及疗程
(1)药物选择:起始治疗选择单药 (口服奥司他韦、吸入扎纳米韦或静脉用帕拉米韦, 而不是多药联合); (2)剂量: 使用常规剂量(而不是大剂量); (3)疗程: 对于无并发症和基础健康状况良好的患者抗病毒药物疗程5d,对于免疫功 能低下或住院的有肺炎或ARDS的患者,抗病毒药物疗程延长。
(1)C正O在N预T防N用TS药或刚结束用药者,出现实验室证实的流感;
(2)免疫受损患者使用 NAI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疾病未愈,病毒持续复 制 (如7~10d后 PT-PCR结果或病毒培养结果仍为阳性); (3)确诊的流感患者但只能接受低剂量的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 (4)重症流感患者经 NAI治疗后无改善,病毒持续复制。
最新国际流感诊治指南解读
主讲人:
美国感染病学会 (IDSA)于2009年流感大流行前发布了季节性流感的诊 断和治疗指南、在此后的近10年内,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新的药物的 使用、以及大量抗病毒药物及辅助治疗的研究,流感的诊治策略有了较 大的更新。2018年12月IDSA发布了新一版的指南,新的指南在2009版 的基础上,主要对诊断技术、治疗、预防性抗病毒用药及机构暴发的管 理作了更新。
(2)慢性心肺疾病恶化的患者
(3)流感相关并发症风险低,但如果临床医师考 虑检测结果有助于决策治疗药物的使用、诊 断性检查计划、停留于急诊的时间,或对接触 人群是否预防性抗病毒治疗 (家庭中有高风 险人群),可以考虑做流感病毒的筛查。
(3)有急性呼吸道症状的免疫功能低下 患者或并发症高风险的患者
(4)住院期间出现急性呼吸道症状 (无 论是否有发热或呼吸窘迫指征 (无论是否有 建议考虑抗病毒治疗的指征(无论是否有
疫苗接种史,也无论病程的长短)
疫苗接种史)
因流感住院的患者
起病≤2d的门诊患者
严重或病情持续进展的门诊患者
有流感相关并发症高风险的门诊患者, 包括有慢性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2岁的儿童或>65岁的老人
有症状的门诊患者,家庭中有流感相关并 发症高风险的人,尤其是有严重免疫功能 低下者
考虑合并细菌感染的检查 和治疗
指南推荐下述情况需要评估和经验性治疗细菌感染: (1)起病初病情即很重的患者,如广泛的肺炎、呼吸衰竭、低血压以及发热,在抗病 毒治疗的基础上应当进一步检查及经验性开始抗细菌治疗; (2)经治疗后病情再次恶化的患者; (3)经抗病毒治疗3~5d后病情无改善。
抗病毒药物耐药性检测指征 如果临床怀疑病毒耐药是治疗失败
标本的采集
尽早采集标本 最好在症状出现后4d内采集患者上呼吸道标本,但 也有报道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周也能检测到 病毒,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采集标本的建议如下:(1)鼻咽部标本优于其他上呼 吸道标本,流感病毒检出率更高;(2)如果没有鼻咽标 本,鼻和咽拭子标本联合优于这两种单独检测;(3)中 鼻甲拭子优于咽拭子;(4)植绒拭子优于非植绒拭子。
多种标本联合检测 可以采集鼻咽部、中鼻甲、鼻+
咽拭子标本联合检测。住院的患者同时检测下呼吸道痰液, 呼吸衰竭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包括上呼吸道标本检测病毒 阴性的患者,应当采集气道内吸出物或肺泡灌洗液标本检测。 有研究发现在危重患者中,下呼吸道分泌物更加敏感且检出 时间更长。
不推荐非呼吸道标本或血清学检测 指南不推
哪些患者需要进行 流感病毒检测?
诊断:虽然在流感暴发期间,临床诊断已经比
较可靠,但当实验室检测结果对临床决策、预防及控 制有影响时,还是应当进行流感病毒检测。流感检测 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在 流感活跃期,主要根据临床表现来诊断流感。咳嗽和 发热是最具诊断性的临床表现。但是有时临床上很 难鉴别流感和其他病原感染。指南提出了检测与诊 断流程 (图1)和流感病毒检测的指征。
流感活跃期
流感筛查
门诊或急诊患者
(1)流感相关并发症高风险人群 ,包括免疫功 能低下的患者等
(2)突发急性呼吸系统症状 (不伴/伴发热)、慢 性症状恶化 (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心衰)或出现已知的流感相关并发症或呼吸系 统非特异性症状的患者的检查结果对临床决 策有重要影响
住院患者
(1)所有因急性呼吸系统疾病入院的患 者,无论是否有发热
或病情恶化的原因,考虑更换药物、明确是否存在持续的病毒复制和耐 药的情况。在甲型H1N1pdm09流感和其他甲型N1流感中,最常见的 耐药分子标记为神经氨酸酶H275Y突变,其使得奥司他韦的敏感性明 显下降,帕拉米韦的敏感性也有下降,而扎那米韦仍是敏感的。指南提 出以下情况需考虑进行抗病毒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NAI)耐药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