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作者:邓星辰王淇

来源:《环球市场》2019年第16期

摘要:传统村落作为传统文化基因的载体,其保护与发展既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计划的重要举措,也是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时代要求。现在公布的传统村落名录中,临沂市拥有12个传统村落,占全山东省总数的1/6。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剧,传统村落也面临着破坏

与消亡的危机。作为传统村落大市,临沂市应当充分挖掘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激活文化基因,贯穿创新发展的思路,针对传统村落的特点进行“量体裁衣”,在充分保护传统村落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乡村振兴;保护发展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时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七大战略之一写进党章。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详细阐释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这标志着我国乡村发展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也预示着一个以乡村振兴为基础的新时代即将到來。

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拥有着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因、被誉为“华夏文明活化石”、具有重大社会历史文化价值。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既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计划的重要举措,也是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时代要求,对于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临沂市传统村落发展现状

自2012年至今,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三部门联合组织,通过由各地初步评价推荐,相关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公布了四批国家级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在已公布的四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中临沂市共进入12个,占全省75个传统村落的

1/6。其中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在2012年12月17日公布,共公布646个传统村落,山东省共10个;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在2013年8月26日公布,共公布915个传统村落,山东省共6个;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在2014年11月25日公布,共公布994个传统村落,山东省共21个,其中临沂市有4个村落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在2016年11月9日公布,共公布1602个传统村落,山东省共38个,其中临沂市共8个村落入选。(见表1)

从数量及全省排名来看,临沂市评选国家级传统村落的时间较晚,第一批及第二批均未入选,但从2014年起,临沂市进入名录的传统村落数量呈倍数增加的趋势,数量均位居全省排名第二名。截止至今,临沂市内国家级传统村落的数量为12个,仅次于烟台(17个),淄博(13个),全省排名第三。(见表2)

从所占比重来看,笔者对山东省国家级传统村落数量排名前三的城市(烟台、淄博、临沂)2012-2016年间全省所占比重进行了比较,2014年第三批公布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临沂市传统村落数量占全省传统村落数量的19.05%,第四批临沂市传统村落数量所占比例为

21.05%。相较于烟台和淄博,临沂市国家级传统村落全省所占比例上升趋势虽相对缓慢,却较为稳定,从总体趋势来看,总体呈上升趋势。(见表3)

二、传统村落保护存在的问题

临沂市是传统村落资源大市,全市自然村落数量繁多,其中国家级传统村落的数量为75个,虽然仅近几年传统村落的保护逐渐受到重视,传统村落的申报数量也逐年增加,但在农村城镇化建设、农村资源开发过程中,传统村落仍面临着破坏及消亡的危险,传统村落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小觑。

(一)对传统村落的价值认识不足,保护意识薄弱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习近平总书记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中国人心向往之的田园生活,传统村落凝聚着我们祖先千百年来的智慧与情感,承载着炎黄子孙内心深处的归宿。然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代表着传统、保守、缓慢的传统文化不断受到具有开放、大胆、迅速等特征的现代文化的冲击,相对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农村生活,人们更加倾心于舒适卫生的现代化生活环境。旧房改造、大拆大建对传统村落所蕴含的文化、艺术、社会价值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忽视掉了辈辈所传承下的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蕴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相应法制不健全,保护机制欠完善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对于传统村落保护的法律规范,亦没有完善的传统村落保护标准。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由住建、国土、文化、旅游等各部门各管一摊,对于谁负主体责任、如何监管和考核评估都没有明确固定,这就造成了监管混乱、各部门间协作困难、缺乏统筹性发展的弊端。

(三)传统村落的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年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造成了农村人口大量流失,农村劳动力不足、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增多等问题日益严重,很多村落已出现“空心化”现象,人烟稀少,只剩下老人与孩子留守,缺乏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四)地域文化传承流失严重

在过去的时代,村落内部与外部的交流相对闭塞,人们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手工技艺与民俗文化的传承也相对稳定与持续。近年来,收到流动人口及外部文化传入的影响,传统村落的地域文化也受到了影响与冲击。收到短期经济利益的吸引,加之对于传统手工技艺、民俗文化传承价值的认识不足,缺少愿意传承与守护传统文化的“接班人”,造成地域文化传承的严重流失。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

(一)加强宣传,树立正确的保护理念运用“互联网+”思维,借助新兴媒体进行宣传,尤其是要大力宣传传统村落中蕴含的丰富文化资源,阐释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独特魅力、文化内涵,提升广大村民和全社会的保护意识,确保村民可以自觉参与到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中,切实增强文化自信和参与感,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健全法制法规,规范传统村落保护机制

传统村落保护涉及多部门、多领域,要加大项层设计,研究推进传统村落保护的相关立法工作。国家立法机关层面应启动《传统村落保护法》的立法制定工作,国务院相关职能部门研究制定《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各级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条例及配套政策,防止大拆大建类型的开发性破坏,使传统村落的保护有法可依,努力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三)挖掘文化内涵,激活文化基因

传统村落的价值不只是历史价值,更重要的是它的未来价值,正是为了未来,我们必须保护我们的遗产,传承我们的文明。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刘德旺表示。每一个传统村落不仅仅是一座座建筑的数量叠加,一方百姓的居住空间,更是他们的精神家园。正是因为有了文化,才具有灵魂和生命力。要深挖村落的乡贤文化、宗族文化、民俗文化等,恢复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体系,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

(四)“量体裁衣”,贯穿创新性发展传统村落的保护是要使其重新焕发生命力,而不是城乡不分。要引导传统村落根据自身的特点、传统、环境、资源等条件,进行旅游开发、村企合作、建立博物馆等,完成产业升级或者转型。要利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新媒体技术等数字化载体,创新发展理念,与传统村落的保护进行深度融合,使传统村落焕发时代生机。

参考文献:

[1]任继如,任海明.新时代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J].江苏商论,2019(04):135-138.

[2]廖军华。乡村振兴视域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J].改革,2018(04):130-139.

[3]王江,胡园园.新时代的传统村落保护:政策举要、法制问题与对策[D].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8,39(02):40-44.

[4]潘钊.景宁畲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