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小儿心理、用药护理及护理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小儿心理、用药护理及护理技术
第一节住院患儿的心理护理
一、儿童对疾病的认识
儿童7岁时才会对抽象事物慢慢了解。
因此,儿童患病很难理解为什么住院接受治疗的现实及空间、体力活动的限制。
1.运筹前期(2~7岁)此期患儿认为生病是外来的,与自己无关的现象。
他们无法从中找出发病的原因,只是能看到目前的状态,不能说出过去与未来发生的事情。
2.具体运筹期(7~11岁)此期,儿童认为生病是外来的,但不能区分病因及致病源,认为道德行为与病因有关,能注意疾病程度,但无法用特别术语描述。
3.形式运筹期(11岁~成人)此期儿童认为疾病与器官的功能不良有关,并且注意到每个人的疾病的不同性。
他们认识到心理及态度对疾病发展、疾病的恢复有影响。
对疾病的发生及治疗有一定的见解和控制能力。
二、住院儿童主要的压力来源
1.疾病本身给身体带来的痛苦和创伤。
2.住院治疗限制儿童的日常活动及对各种治疗存在的恐惧。
3.对疾病的了解和认识有限而产生的情绪反应。
4.身体形象改变所造成的情绪影响。
5.陌生环境使其产生不安全感。
6.离开亲人及接触陌生人。
7.学业中断。
三、各年龄阶段儿童住院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1.婴儿
(1)心理反应:婴儿是身心发育最快的时期,对住院的反应随月龄增加而有所不同。
5个月以前的患儿,如生理需要获得满足,入院后较少哭闹,但容易因住院而缺乏外界有益的刺激,感知觉和动作方面的发育受到一定影响。
6个月后婴儿一般能认识自己的母亲,开始懂得认生,对母亲或抚育者的依恋性越来越强。
(2)护理重点:
护理人员应多与患儿接触,呼唤其乳名,满足患儿的生理需要。
在护理中尽量保持患儿住院前的生活习惯,如把患儿喜欢的玩具或物品放在床头或身旁。
对小婴儿要多给予抚摸、怀抱、微笑,提供适当的颜色、声音等感知觉的刺激,协助其进行全身或局
部的动作训练,维持患儿正常的发育。
2.幼儿
(1)心理反应:幼儿对医院环境、生活等各个方面均不熟悉,担心自身安全受到威胁,同时受语言表达与理解能力的限制,在表达需要、与他人交往上出现困难,感到苦恼。
具体表现为3个阶段:
①反抗:哭闹,采用打、踢、跑等各种行为,寻找父母,拒绝他人的劝阻、照顾;
②失望:因不能找到父母而情绪抑郁,对周围一切事物不感兴趣,此阶段易出现患儿逃避压力常用的行为方式——退行性行为;
③否认:住院时间长的患儿可进入此阶段。
(2)护理重点:
以患儿能够理解的语言讲解医院的环境及日常生活安排,了解患儿需要和要求,运用语言与非语言沟通技巧,多与患儿交谈,以促进患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达到互相理解。
护士要注意自身行为举止,以良好的心态与形象影响患儿。
3.学龄前期
(1)心理反应:学龄前患儿如在住院后与父母分离,同幼儿一样会出现分离性焦虑,但因智力发展更趋完善,故表现态度较温和,如悄悄哭泣、难以入睡,能把情感和注意更多地转移到游戏、绘画等活动中,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2)护理重点:护理人员要关心、爱护、尊重患儿,尽快熟悉患儿。
根据患儿病情组织适当游戏,其目的有二:
一是通过治疗性游戏,以患儿容易理解的语言,讲解所患的疾病、治疗的必要性,使患儿清楚住院治疗不会对自己的身体构成威胁;二是以游戏表达、发泄患儿情感,通过参与愉快的活动,克服恐惧心理,
帮助患儿树立自信心。
4.学龄期
(1)心理反应:
此阶段患儿已进入了学校学习,学校生活在他们心目中占有相当的位置,住院与父母暂时分离并不是焦虑的原因,主要的反应是学校及同学分离,耽误了学习,感到孤独。
因对疾病缺乏了解,患儿忧虑自己会残疾或死亡;
因怕羞而不愿配合体格检查;
也有的患儿唯恐因自己住院给家庭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而感到内疚。
由于此阶段患儿自尊心较强,独立意识增加,所以,尽管他们的心理活动很多,但表现比较隐匿,努力做出若无其事的样子来掩盖内心的恐慌。
(2)护理重点:
护理人员要与患儿开诚布公地交谈,介绍有关病情、治疗和住院的目的,解除患儿的疑虑,取得患儿的信任;协助他们与同学保持联系,了解学校及学习情况;与患儿共同计划一日生活安排,根据病情组织多种活动,鼓励患儿每日定时学习;进行体格检查及各项操作间,要采取必要的措施维护患儿的自尊;提供自我护理和个人卫生工作的机会,发挥他们的独立能力。
第二节小儿用药的护理
小儿体格和器官功能等各方面多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时期,对药物的反应与成人有所不同,如对镇静催眠剂、洋地黄类、阿托品、磺胺类、激素等耐受性大,而对吗啡和中枢兴奋型药物比较敏感,应用酸碱类药物较容易发生酸中毒或碱中毒,在应用利尿剂后极易产生低钠血症或低钾血症。
应用大量或多种抗生素时,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乱。
如氯霉素可导致“灰婴综合征”。
在用药时,必须注意小儿的这些特点。
一、药物的选择
1.抗生素
是小儿临床最常用的药物之一。
首先要掌握不同抗生素的抗菌谱,其次考虑到抗生素的吸收、分布等特性,根据其药物的性质确定治疗方案。
抗生素联合应用时,应有明确的适应证。
抗生素亦存在一些毒副作用,如氯霉素可抑制造血功能,链霉素能损害听神经等。
较长时间应用抗生素,容易造成肠道菌群失调,甚至引起真菌和耐药性细菌的感染。
2.解热药物
小儿疾病过程中,临床症状多有发热表现,常用解热药物有水杨酸类、对乙酰氨基酚类的退热药物。
解热作用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使前列腺素合成减少,使体温降至正常。
解热药物可反复应用,但剂量不可过大,用药后应注意观察患儿的体温和出汗情况,及时补充液体。
婴儿期发热时,应多采用物理降温措施,而不宜过早、过多地应用解热药物。
3.镇静、催眠、抗惊药物
分两种:巴比妥类、非巴比妥类。
巴比妥类药物作用特点可能是抑制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激活系统的传导功能,减弱传导系统对大脑的影响,使皮质抑制过程扩散而导致睡眠。
催眠药能使患儿进入近似睡眠状态,大剂量时可直接抑制大脑皮质和皮质下中枢,起到抗惊厥作用。
在患儿高热、烦躁不安、惊厥时,选用镇静、抗惊厥的药物,使其安静休息,解除惊厥。
常用药物有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地西泮等。
应用镇静、催眠、抗惊厥药物时,应控制剂量,防止中毒。
同时,多数药物都是通过肝脏代谢,少数以原形经肾脏排泄,因此,肝、肾功能障碍时,应慎用或禁用。
4.呼吸系统药物
目前人类疾病以呼吸系统疾病最为常见,小儿发病高
婴幼儿患呼吸道感染时,除适当选择抗生素外,应根据病情选择祛痰、镇咳、平喘药物。
祛痰药物能稀释痰液,使之易于咳出;
镇咳药物能抑制咳嗽反射的任何一个环节,产生镇咳作用;
平喘药物能作用于诱发哮喘的不同环节,缓解或预防哮喘的发作。
咳嗽时,一般不用镇咳药,而应用祛痰药或雾化吸入法稀释呼吸道的分泌物,配合体位引流排出痰液。
哮喘患儿使用氨茶碱药物平喘时,应注意该药的副作用,静脉输注过快或浓度过高时,可兴奋中枢和循环系统,引起头晕、心悸、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易致新生儿及小婴儿惊厥。
5.消化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分三类:
①健胃药,其特点为使消化液分泌增加,改善食欲,促进肠蠕动。
常见药物有小儿消食片、好娃友等。
②助消化药,该药物多为生理成分,起替代作用,有助于蛋白质、脂肪、淀粉的分解、转化。
常见胃
蛋白酶、稀盐酸等。
③其他,如卡尼汀等。
小儿时期较少使用泻药,多以增加蔬菜等粗纤维食物进行饮食调整或使用开塞露等外用药物通便。
小儿腹泻时,治疗方法除针对致病原因外,多采用口服或静脉滴注补充液体,同时加用活菌制剂,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以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而不将止泻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以避免因肠蠕动减少,增加肠道内毒素的吸收,使全身中毒症状加重。
6.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
激素是人体由内分泌腺分泌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内环境的稳定。
糖皮质激素可有抗感染、抗毒素、抗免疫、抗休克等作用,临床可根据病情需要使用。
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时,可影响体内蛋白质、脂肪、糖代谢,抑制骨骼生长,降低机体免疫力,还可引起血压增高和库欣综合征。
剂量和疗程要适当,防止突然停药而出现反跳现象或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发生。
此外,患水痘的患儿,用药可使病情加重,应禁止使用。
二、药物剂量的计算
1.按体重计算
是最基本的计算法,多数药物已给出每公斤体重、每日或每次需要量,按体重计算总量方便易行,故在临床广泛应用。
儿童剂量每日(次)=儿童药量(kg/次或日)×儿童估计体重(kg)。
2.按体表面积计算
较其他方法更为准确,适应各年龄段小儿。
但计算过程相对复杂。
≤30kg小儿体表面积(m2)=体重(kg)×0.035+0.1
>30kg小儿体表面积(m2)=[体重(kg)-30] ×0.O2+1.05
小儿用量=成人剂量x某体重小儿体表面积/1.7,其中,1.7为成人(70kg)的体表面积
3.按年龄计算
临床所规定的药物剂量一般是指成人的平均剂量。
儿童用药时,可根据小儿年龄折算,计算公式为:
1岁以内小儿用药量=0.01×(月龄+3)×成人剂量
1岁以上小儿用药量=0.05×(月龄+2)×成人剂量
4.根据成人剂量折算见表。
小儿年龄相当成人用药量的比例小儿年龄相当成人用药量的比例
初生~1个月1/18~1/14 2~4岁1/4~1/3
1~6个月1/14~1/7 4~6岁1/3~2/5
6个月~1岁1/7~1/5 6~9岁2/5~1/2
1~2岁1/5~1/4 9~12岁1/2~2/3
三、给药方法
1.口服法
普遍使用的给药方法,对患儿身心的不良影响小,只要条件许可,尽量采用口服给药。
对儿童应鼓励,教会其自己服药;对婴幼儿,可将药片捣碎加糖水调匀,抱起小儿或抬高其头部后喂服,以防呛咳。
2.注射法
急、重症及不宜口服的患儿多用。
常用肌内注射、静脉推注及静脉滴注法。
其特点是能快速见效,但易造成患儿恐惧,宜在注射前作适当解释,注射中给予鼓励。
肌内注射一般选择臀大肌外上方,对不合作、哭闹挣扎的婴幼儿,可采取“三快”的特殊注射技术,即进针、注药及拔针均要快,以缩短时间,防止发生意外。
注射次数过多易造成臀肌损害,使下肢活动受影响,应尽量避免。
静脉推注多用于抢救,在推注时速度要慢,并密切观察,勿使药液外渗。
静脉滴注不仅用于给药,还可补充水、营养和供给热量等。
3.外用药
剂型较多,如水剂、混悬剂、粉剂、膏剂等,其中以软膏为多。
根据不同的用药部位,可对患儿手进行适当约束,以免因患儿抓、摸使药物误入眼、口而发生意外。
4.其他方法
雾化吸入较常应用,灌肠给药及含剂、漱剂在小儿时期使用不便,故应用较少。
第三节儿科护理技术操作
一、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浅静脉进行穿刺,沿着静脉走向到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的置管技术。
(一)目的
1.为静脉穿刺困难的患儿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
2.给予刺激性药物。
3.进行全静脉营养支持。
4.降低颈部和胸部插管的严重并发症,如血胸、气胸。
(二)适应证
1.早产儿。
2.长期静脉输液的患儿。
3.胃肠外营养(PN)。
4.刺激外周静脉的药物。
5.缺乏外周静脉通路。
(三)禁忌证
1.肘部静脉血管条件差。
2.穿刺部位有感染或损伤。
3.血小板明显减少,有凝血障碍者。
(四)评估和准备
1.根据医嘱进行穿刺前教育,征得患儿家长同意并签字,评估患儿身体和用药情况,观察穿刺部位皮肤和静脉情况。
2.物品准备 PICC穿刺包(内有套管针、PICC导管、孔巾、治疗巾、注射器、纱布、敷料、消毒棉棒、止血带、镊子)无菌手套2副、肝素生理盐水10U/ml、输液接头1个、消毒皮肤用品、无菌透明贴膜、美敷伤口贴1贴、无菌胶布、碗盘、污染桶。
3.护士准备操作前洗手、戴口罩。
(五)操作方法
1.穿刺静脉选择
①贵要静脉:PICC插管的首选。
此静脉直、粗,静脉瓣较少。
当手臂与躯干垂直时,为最直和最直接的途径,经腋静脉、锁骨下静脉、无名静脉达上腔静脉;
②正中静脉:PICC的次选。
静脉粗、直,但个体差异较大,静脉瓣较多。
理想情况下,从肘正中静脉进入贵要静脉,形成最直接的途径,经腋静脉、锁骨下静脉、无名静脉达上腔静脉;
③头静脉:PICC的第三选择。
静脉前粗后细,且高低起伏。
在锁骨下方汇入腋静脉。
进入腋静脉处有较大角度,可能有分支与颈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相连,引起推进导管困难,使患儿的手臂与躯干垂直将有助于导管推入。
导管易反折进入腋静脉/颈静脉。
另外,大隐静脉、头皮颞浅、耳后静脉也可作为穿刺静脉,但仅适用于新生儿。
2.穿刺点位置选择
在肘下两横指处进针。
如果进针位置偏低,血管相对较细,易引起回流受阻或导管与血管发生摩擦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果进针位置过高,易损伤淋巴系统或神经系统。
此外上臂静脉瓣较多,不宜作穿刺点。
3.患儿取平卧位,手臂外展与躯体成90°,选择合适的静脉,在预期穿刺部位上扎止血带,选择最佳穿刺血管,然后,松开止血带。
4.测量定位点
测量导管尖端所在的位置,测量时手臂外展90°。
上腔静脉测量法:从穿刺点沿静脉走向量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三肋间隙。
5.建立无菌区域
按外科手术要求洗手,戴无菌手套,按照无菌原则消毒穿刺点,消毒范围在穿刺部位上下各10cm,两侧至臂缘。
先用75%酒精清洁脱脂,再用2%碘伏消毒,两种消毒剂均需自然干燥。
更换手套,铺孔巾及治疗巾。
6.导管准备
将PICC导管尾端与装有肝素生理盐水的注射器相连,将生理盐水充满导管,确保导管内无空气后,将其浸入装有肝素生理盐水弯盘中备用。
7.穿刺操作
让助手在穿刺点上方孔巾治疗巾下,结扎止血带,使静脉充盈。
穿刺进针角度为20°~30°,直刺血管,见回血后,立即放低穿刺角度,右手拇指及示指固定针柄,左手中指在针尖所在的血管上,减少血液
流出。
让助手松开止血带。
8.置入PICC导管
用镊子夹住导管尖端,开始将导管逐渐将送入静脉,用力均匀缓慢。
当导管进入肩部时,让患儿头转向穿刺一侧,下颌靠肩以防导管误入颈静脉,送管速度不宜过快,一边推注肝素生理盐水,一边缓慢送管,并抽回血,以确保导管始终在静脉内,将导管完全置入所需深度。
抽出穿刺针,用肝素生理盐水注射器抽吸回血,并注入生理盐水,确保通畅,连接三通,置管成功。
9.穿刺部位固定
用75%酒精棉球清理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将体外导管放置呈“S”状弯曲,在穿刺点上方放置伤口贴,吸收渗血,覆盖透明膜在导管及穿刺点部位上方。
10.定位拍片定位确定导管尖端的位置,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11.交代患儿及家长注意事项,清理用物,洗手,记录。
(六)PICC留置期间护理
1.PICC置入后第2日更换敷料,以后每周更换敷料及肝素帽各2次。
更换透明贴膜前,应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液体渗出,穿刺点周围皮肤有无疼痛和硬结。
更换敷料时,将贴膜向穿刺点上方撕下,以防导管脱出。
2%碘伏棉签消毒穿刺部位,从穿刺点向外做旋转运动,直径应不小于6~8cm,待穿刺点完全干燥,固定穿刺部位。
如果发现贴膜被污染(或可疑污染)、潮湿,脱落或危及导管时更换。
2.每日测量双侧上臂周长
将手臂外展90°,在肘上2cm处测量,以2cm处为尺下方,用专用直尺测量,如周长增加2cm是早期血栓表现,应及时通知医生。
3.每日2次用10ml注射器抽吸10U/ml肝素盐水2ml脉冲冲管并正压封管。
4.连接静脉输液前,先用生理盐水2ml冲管,再连接静脉输入的液体。
如遇有血凝块时应及时抽出。
(七)穿刺时并发症及护理
1.送导管困难
①症状:阻力感、无法送管、导管卷曲或蛇样弯曲;
②原因:选择的血管细小,血管的静脉瓣多,静脉分叉,送管速度过快,患儿过度紧张,至静脉壁痉挛。
患儿体位不当。
若选择头静脉穿刺,当导管进入上腔静脉时,易出现导管异位或送管困难;
③处理:送管速度不宜过快,可暂停送管等待片刻,使患儿尽量放松;
调整位置;给患儿作被动握拳松拳动作;选择粗直及静脉瓣少的血管进行穿刺;
尽量不要在头静脉进行穿刺;
在腋窝处扎止血带后进行送管;
一边送管一边推注生理盐水;热敷。
2.渗血、水肿
①症状;穿刺点渗血、剧痛、肿、皮肤冷、有斑纹;
②原因:置入针型号过大,留置导管过细;穿刺不当或创伤性穿刺;选择血管不当;有出血倾向;穿刺部位活动过度;
③处理:加压止血,加压敷料固定,避免阿过度活动,必要时给予止血剂。
3.误伤动脉
①症状:血液颜色、动脉的血液回流、血流倒退、X线检查确认;
②原因:辨认动脉失误;穿刺过深,误入动脉;
③处理:立即拔除,加压包扎止血。
4.心律失常
①原因:与导管近端位置过深,刺激上腔静脉丛有关;患儿体位改变或测量静脉长度不准;
②处理:准确测量静脉长度,避免导管插入过长。
5.刺激神经
①原因:由于穿刺过深而影响血管周围神经或穿过静脉瓣刺激瓣膜神经;
②处理:避免穿刺过深;避免在静脉瓣处进针。
(八)留置期间并发症的护理
1.静脉炎
(1)机械性静脉炎:
①原因:选择导管的型号和血管的粗细不当;穿刺侧肢体过度活动;选择导管的材料过硬;穿刺者技巧;导管尖端位置;患儿状态;头静脉进入。
②预防:提高穿刺技巧;合理型号选择。
③处理:立即抬高患肢;冷/热湿敷:20分钟/次,4次/天;若3天后未见好转或加重,应拔管。
(2)化学性静脉炎:
①原因:刺激性药物、pH/渗透压超出正常范围,不合理的稀释,快速输注、留置时间与导管尖端的位置。
②预防:确认导管尖端的位置;充分的血液稀释;合理的药物稀释;滤器的应用。
③处理:通知医生,拔管。
(3)细菌性静脉炎:
①原因:未遵循无菌技术;穿刺时污染导管;敷料护理不良。
②预防:严格无菌技术。
③处理:通知医生根据病因处理,血培养、抗生素应用、拔除导管或更换导管。
2.穿刺点感染
①症状:分泌物多,局部红、肿、痛,无全身症状。
②原因:与无菌技术有关——皮肤消毒不良,敷料护理不良,洗手技术;患儿抵抗力低下。
③处理:严格无菌技术,遵医嘱给予抗生素进行治疗,加强换药,细菌培养。
3.导管阻塞
①症状:给药时感觉有阻力、输注困难、无法冲管、无法抽到回血、输液速度减慢或停止;
②原因:药物配伍禁忌,药物间不相溶;脂肪乳剂沉淀引起管腔阻塞;导管顶端贴到静脉壁,因患儿体位致导管打折;
③预防:尽量减少穿刺时的静脉损伤;注意药物间配伍禁忌;输注脂肪乳应定时冲管;
④处理:检查导管是否打折;患儿体位是否恰当;
确认导管尖端位置是否正确;用10ml注射器缓慢回抽,血凝块是否能抽出(不可用暴力推注清除凝块,可致导管破裂或栓塞)。
酌情拔管。
(九)导管的拔除
导管的留置时间应由医生决定,如没有出现并发症,PICC导管可一直用于静脉输液治疗。
导管拔除时,患儿平卧,应从穿刺点轻轻地缓慢拔出导管,切勿过快过猛。
立即压迫止血,用敷料封闭式固定。
测定拔除导管长度,观察导管有无损伤或断裂。
留取管端做血培养。
二、光照疗法
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
(二)评估准备
1.评估患儿,了解日龄、体重、黄疸、胆红素检查结果、生命体征反应等情况。
2.物品准备。
(1)光疗箱:一般采用波长420~470nm的蓝色荧光灯最为有效,还可用绿光或白光照射,光亮度约160~320W为宜。
分单面和双面光疗箱,单面光疗可用20瓦灯管6~8支,平列或排列成弧形,双面光疗时,上下各装20瓦灯管5~6支。
(2)遮光眼罩。
护士准备
操作前洗手。
3.患儿准备
患儿入箱前须进行皮肤清洁,禁忌在皮肤上涂粉或油类;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肤;双眼佩戴遮光眼罩,避免光线损伤视网膜;
脱去患儿衣裤,全身裸露,只用长条尿布遮盖会阴部,男婴注意保护阴囊;
为避免患儿哭闹蹬踹时足跟皮肤破损,必要时为患儿穿上袜子。
(三)操作方法
将光疗床内的水盆中注入蒸馏水,接通电源,启亮蓝光管。
调节床内温度至30~32℃(早产儿或及低体重儿32~36℃),湿度保持55%~65%。
灯管距离患儿为30~50cm。
光疗前测量生命体征一次,记录黄疸的程度(黄疸部位及血清疸红素值)。
给患儿戴上护眼罩,脱光衣服,系好尿布或尿裤(尿布和尿裤不易过大,以免影响照射效果)。
将患儿放置蓝光床中。
光疗期间,每2小时测生命体征一次,并观察黄疸消退的情况。
如选择单面照射时,应每4小时翻身一次,并记录时间。
血清胆红素<171umol/L(10mg/dl),可停止照射,光疗总时间遵医嘱执行。
光疗结束后,应称体重,沐浴,检査皮肤有无损害,眼部有无感染的情况,记录灯管照射时间。
保持灯管及反射板的清洁,每日清洗一次。
灯管使用300小时,灯光能量输出衰减20%,900小时后,衰减35%,1000小时必须更换灯管,保证治疗效果。
(四)光疗副作用
目前认为光疗相当安全,虽有副作用,但一般无危险。
1.发热
为最常见现象之一,体温常达38~39℃,亦有在39℃以上者,这是由于荧光灯的热能所致。
2.腹泻
亦为常见,大便稀薄呈绿色,每日4~5次,最早于光疗3~4小时即可出现,但光疗结束后不久即停止,其主要原因是,光疗分解产物经肠道排出时刺激肠壁引起。
稀便可使体液减少,应注意适当补充水分。
3.皮疹
有时会出现斑点皮疹,有时为瘀点,可持续到光疗结束,这在血清胆红素高的情况下经常见到,常分布于面部、下肢、躯干,消退后不留痕迹,原因不明。
4.维生素B2缺乏与溶血
光疗超过24小时,可以造成机体内维生素B2缺乏,维生素B2吸收高峰在450nm这正是蓝光对胆红素起作用的最大光谱。
光疗同时和光疗后短期补充维也素B2可防止继发于红细胞(GR)活性降低所致的溶血。
剂量是光疗时维生素B25mg,每天3次,直到光疗结束,改为每日1次,连服3天。
5.青铜症
青铜症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胆汁淤积,光照后阻止了胆管对胆红素光氧化产物的排泄。
光疗并不损害肝功能,青铜症在光疗前就有肝功能障碍。
当光疗停止后,青铜症可以逐渐消退,但时间较长。
6.低血钙
光疗时可引起低血钙的发生,但一般并无临床症状,只要使用钙剂或者停止光疗,低钙一般可以得到恢复,值得注意的是低钙严重者可以引起呼吸暂停、抽搐、青紫甚至危及生命。
(五)光疗护理
1.护理评估评估患儿体温、皮肤、摄入量的情况。
2.护理措施
光疗时,需用黑布遮住双眼,防止损伤视网膜;
用尿布遮盖生殖器,防止损伤生殖器功能;但不能遮盖面积过大,以免影响疗效。
光疗时,不显性失水增加,每日液体入量应增加15%~20%,并应监测尿量,保证水分及营养的供给,不能口服者,遵医嘱给予静脉补液。
观察患儿皮肤颜色的变化,有无发红或皮疹出现。
观察患儿大小便的颜色、性状、次数、量。
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尿布或尿裤。
单面光疗时,每2~4小时翻身一次,可采用仰卧、侧卧、俯卧位,双面光疗时,可不翻身,应注意观察骨突出局部受压情况,并给予积极的处理,防止皮肤受损。
每2小时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注意有无呼吸暂停、烦躁、嗜睡、发热、腹胀、腹泻、呕吐、惊厥的现象发生,并记录。
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