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自由灵魂的歌者——浅论萧红作品中的自由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自由灵魂的歌者——浅论萧红作品中的自由意识
目录
中文摘要、关键词……………………………………………………( 13 )一、萧红自由意识的内容和缘起……………………………………( 13 )(一)萧红自由意识的内容…………………………………………( 13 )(二)源与流:萧红作品自由意识的缘起…………………………( 14 )二、显与隐:萧红作品自由意识的表现……………………………( 15 )(一)自由意识的显在表现……………………………………………( 15 )(二)自由意识的深层体现………………………………………( 17 )三、萧红作品自由意识的意义及局限………………………………( 21 )(一)意义…………………………………………………………( 21 )(二)局限…………………………………………………………( 22 )注释……………………………………………………………………( 24 )参考文献………………………………………………………………( 25 )英文摘要、关键词……………………………………………………( 26 )
自由灵魂的歌者——浅论萧红作品中的自由意识
摘要:萧红追求的自由是不受拘束,也是平等、光明,含有爱和温暖的自由。这种自由意识吸引着无数读者走近她、倾听她。它是如何产生的?她的自由意识在作品中体现在显现的“时代主题”和自觉或不自觉的“女性意识”,也体现在隐现的深层次的人文追求:启蒙式批判、重视个人生存意义和价值追求爱和温暖的生命哲学,以及艺术形式独创性中蕴含的自由意识。这其中有对时代的关注、大众视角,既凸显了文学的时代意义又不乏温情的清醒。“自由”是萧红生命和文学的核心词汇。
关键词:萧红、自由意识、源流、意义
萧红一生都在歌颂自由、追求自由。从她的作品问世至今,有关其自由意识的研究已有不少。有关于它们体现的反抗压迫的论述,如鲁迅肯定了它“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1],闫红认为萧红“表现出与小说政治意识形态取向一致的抗战文艺创作主题”[2]。有的是关于其追求艺术上创造性的论述。也有有关其追求性别自由的研究,如《浅论萧红小说的女性苦难意识》[3]。这些研究是从不同侧面分析其作品中自由意识的某些方面,而对于整体上把握其自由意识缺乏系统研究。笔者希望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系统地分析这种自由意识的缘起、表现及意义。
一、萧红自由意识的内容和缘起
人的意识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有意或无意地形成。萧红作品中的自由意识,吸引着无数读者走近她、倾听她。它的内容包括哪些,它又是如何产生的?
<一> 萧红自由意识的内容
萧红的自由意识主要包括反抗和创造两个方面。主要表现为外在客观方面的不满并反抗阶级压迫、民族压迫、性别压迫,力图创造平等和谐的社会秩序;在内在精神层面则表
现为反抗传统、不盲从时代潮流、继承并创造启蒙式的批判、反抗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忽视,创造一种清醒深刻的人生和文学形式。
<二> 源与流:萧红作品自由意识的缘起
1 坎坷的个人遭际
萧红生于地主之家,因为被认为生日不吉利而被改了生日。父母亲人的排斥,使得萧红形成了敏感多疑的性格。她敏感于自身的被忽视、无形中的被压迫,敏感于他人的痛苦和不幸,较早地感受到了父权的压迫,较早地关注周围生活中的不平等,从而把目光投向了底层,开始为自身和他人争取重视和平等。这寂寞孤单的童年中,尚有一个爱她的祖父。他给了她温暖和爱,使她明白这世上除了寂寞和憎恶外,还有这样的体贴和关爱。对于萧红来说,“越是体验到美、善的一面”[4],越不能忍受恶的一面。所以,她更强烈地仇视父权、向往平等和温暖。她毕生为着这温暖和爱而追求:反抗父权压迫、反抗阶级压迫。这些童年经历,形成了萧红生命意识中最初也是最根本的意识——自由。
萧红用多半生的奔波寻找一个建立在平等和爱的基础上的家,却失败了。她在抗争中得以上中学,接触新思想,最终逃婚。但爱情随之幻灭,她遭到囚禁。数次逃离后在萧军的帮助下得以逃脱危难,可是内在的精神上的不平等又压抑着她,后与端木蕻良结合,最终带着满身心的伤离世。在萧红的感情经历中,可以看到她的勇敢和自由,她宁肯漂泊,甚至被怀疑和中伤,也不屈从时人的议论和规范。在凄清的感情经历中,她越发感到社会上的性别压迫、男权社会无形的压力。所以,她勇敢地将争取女性平等的剑挥向无边的黑暗。
2 精神血脉
鲁迅对萧红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李向辉曾说鲁迅是萧红“人生、文学命运的关键人物”[5]。鲁迅的自由观也在精神血脉中影响着萧红。鲁迅曾受到进化论和尼采的超人哲学的影响,从而对封建政治秩序和社会精神状态对个人的压抑、控制进行激烈的否定。“自由意识成为他的基本的价值标准”[6],他渴望通过“撄人心”唤醒人的意识。同时“政治革命的要求被纳入到鲁迅关于人的自由解放的思考中”[7]。他“以自由意识……为核心建构了反省民族文化的价值标准”[8]。这种自由意识深刻地影响着萧红。早在上学时,萧红已经被他的思想折服。在上海的交往中,“为人生”、“不必趋时”的指导使她坚定了现实
主义创作,比如她曾说作者要写熟悉的题材而不必在表面迎合时代。这些经历深刻地影响着萧红自由意识的形成、发展。她用独特的艺术风格抒写着救国救民的心境。正如在《社会性、女性、人性——萧红创作三重主题研究》[9]中所说“萧红在现代文学史上整体呈现出逆主流创作潮流而动又与主流创作契合、互补的态势”。
3 时代的映照
20世纪30年代,随着异族入侵、剥削的加剧,救亡已取代启蒙成为时代的主题。萧红作为此时期登上文坛的有良知、有责任感的作家,必然受时代影响,为“救亡”奔走。作为沦陷的乡民,她是深味失去自由的痛苦的,所以,追求民族的解放、身体的自由也相应地成为她的自觉追求,她也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中在深层上关注着、寻求着民族解放的根本——精神自由。
童年经历形成了她敏感的性格,使她敏感地怜悯他人的痛苦,形成了初期的自由意识。而情感的经历,又拓展了她追求的自由的空间:女性自由。她的自由意识在鲁迅的影响下完善、成熟,在时代的解放潮流中,她的自由意识得以进一步发展。她能从个人经历出发,产生自身的生存体验,并有把这种生存体验升华为艺术的能力。她自始至终是为着个人的、大众的甚至是人类的自由而努力的。
二显与隐:萧红作品中自由意识的表现
从踏上文坛起,萧红就以其赤子之心为追求阶级解放、民族解放以及彻底的自由而奔走呼号。萧红自始至终地将目光投向底层大众,从初期的《王阿嫂的死》、《桥》、《手》,再到代表作《生死场》、《马伯乐》、《北中国》,每一部作品都渗透着她的赤子般的爱,用心体会你会听到用心擂响的响应时代又不盲从时代的呼唤自由的声音。
<一> 自由意识的显在表现
1 根系大地:赤子之爱
对于萧红初期作品中的时代主题,研究界多持赞同的声音。从早期鲁迅、胡风的为《生死场》所作的序和读后记,到当代的李长虹的《鲁迅精神对萧红小说创作的影响》等系列论述,都肯定了其早期作品的时代主题。而对于其中后期的作品,如《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评论者多认为其背离了时代。但仔细完整地读她的中后期作品会发现,她的作品从不曾失掉赤子般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