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纤维的测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粗纤维” 一词最早用于营养学研究, 并被认为是对人体不起营养作用的一种非营 养成分。然而
近年来分析技术的发展和对这种“非营养素”认识的提高,“粗纤维”也 被“膳食纤维”所替代,而且赋予更丰富的内容。膳食纤维大致分为二类,一类为可溶 性的,一类为不可溶性的,二者合并即为总的膳食纤维。它主要包括植物细胞壁的成分
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角质和二氧化硅等成分,最早曾有中型洗涤剂法 和酸性洗涤剂法等,测定结果常不能包括全部。本章所介绍的 推荐的方法。它主要测定为可溶性的膳食纤维、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和总膳食纤维三种。
膳食纤维实际上属于碳水化合物的范畴。
膳食纤维的物化特性主要包括 5个方面:
对有机化合物有吸附螯合作用。
具有类似填充剂的充盈作用。
可改变肠道系统中的微生物群系组成。
膳食纤维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三种,包括非酶-重量法、酶重量法和酶化学法。非酶
重量法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方法, 只能用于粗纤维的测定。 而中性洗涤剂法也只能测定不 溶性的膳食纤维。酶重量法却可以测定总膳食纤维(包括可溶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 也是AOAC 的标准方法。酶化学法是 AOAC 最新承认的另一个标准方法,但此法易受
仪器条件的限制,不适用于普通实验室。目前国标采用的还是中性洗涤剂法,食物成分 表中列出的数据都是不溶性膳食纤维,所以下文先介绍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测定方法。
(一)中性洗涤剂法
1. 原理
Englist 建立的、AOAC
(1) 很高的持水力。
(2) 对阳离子有结合和交换能力。
在中性洗涤剂的消化作用下,样品中的糖、淀粉、蛋白质、果胶等物质被溶解除去, 不能消化的残渣为不溶性膳食纤维,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角质和二氧化硅等,并包括不溶性灰分。
2. 适用范围
GB 1239— 90适用于各类植物性食物和含有植物性食物的混合食物中不溶性膳食
纤维的测定。
3. 仪器
烘箱:110〜130Co
(2) 恒温箱:(37 ± 2)Co
(3) 纤维测定仪。
(4) 如没有纤维测定仪,可由下列部件组成:
电热板:带控温装置。
高型无嘴烧杯:600mL o
玻料坩埚:容量50mL,孔径40〜60 口m o
回流冷凝装置。
抽滤装置:由抽滤瓶、抽滤垫及水泵组成。
4. 试剂
实验用水均为蒸馏水,试剂不加说明均为分析纯试剂。
无水亚硫酸钠。
(2) 石油醚:沸程30〜60Co
(3) 丙酮。
甲苯。
(5) 中性洗涤剂溶液:将18.61gEDTA 二钠盐和6.81g+水合四硼酸钠置于烧杯中,
加水约150mL ,加热使之溶解,将30g 月桂基硫酸钠和10mL 乙二醇独乙醚溶于约 700mL
热水中,合并上述两液,再将
4.56g 无水磷酸氢二钠溶于150mL 热水中,再并入上述溶 液中,用磷酸调节上述混合液至
pH6.9〜7.1,最后加水至1000mL o
(6) 磷酸盐缓冲液:由 38.7mL 0.1mol/L 磷酸氢二钠和 61.3mL 0.1mol/L 磷酸二氢
钠混合而成,pH 为7。
(7) 2.5%a —淀粉酶溶液:称取2.5g a —淀粉酶Sigma 公司,VI-A 型,产品号6880)
溶于100mLpH7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离心,过滤,滤过的酶液备用。
(8) 耐热玻璃棉:耐热130C ,美国Corning 玻璃厂出品,PYREX 牌。 5. 操作步骤 (1) 样品制备:
① 粮食:磨粉,过20目筛(1mm ),贮于塑料瓶内,盖紧瓶塞保存,备用。
② 蔬菜及其他植物性食物:取其可食部,用水洗净,纱布吸去水分,打碎,沸合 均匀后备用。
③ 脂肪含量超过10%样品:需先去除脂肪,即样品 1.00g,用石油醚提取3次,每
次 10mL 0
取样0.5〜1.0g ,加100mL 中性洗涤剂溶液,再加 0.5g 无水硫酸钠。 电炉加热,5min 内使其煮沸,移至电热板上,保持微沸
于玻料坩埚中铺 1g 玻璃棉,移至烘箱中,110C 4h ,取出置干燥器中,晾至
(5)
将煮沸后样品趁热倒入滤器,用水泵抽
滤。用
600mL 热水(90〜100C),分
数次洗烧杯及滤器,抽干。洗净滤器下部的液体和泡沫,塞上橡皮塞。
1h o
室温,万分之一天平称重,得
m10
盖上表玻皿,37C恒温箱中过夜。
(7) 取出滤器,除去底部塞子,抽去酶液,并用300mL热水分数次洗去残留酶液, 用碘液检查,如有残留,继续加酶水解,如淀粉已除尽,抽干,再以丙酮洗
(8) 将滤器置烘箱中,110C 4h,取出,置干燥器中,晾至室温,精确称重,得m2。
6. 计算
式中3――样品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
m1——滤器加玻璃棉的质量,g;
m2――滤器加玻璃棉及样品中纤维的质量,g;
m ---- 样品质量,g o
7. 注意事项
(1) 因酶配成溶液后其活力会随时间延长而下降,从而影响酶解效力,所以酶溶液需当天现配。
(2) 过滤时若遇到操作困难,可采取滴加淀粉酶和将样品称重减少至
来加快过滤。
(3) 每次实验用完的坩埚去除玻璃棉,若玻板上残渣较多,可用重铬酸钾洗液浸泡数小时后取出,用水冲洗干净以备下次实验使用。
(二)酶—重量法
2次。0.3g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