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唐卡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热贡唐卡艺术

唐卡(藏语,意为卷轴画)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绘画艺术,它类似于汉族的卷轴画,具有独特的藏传佛教传统工艺特色,画面金碧辉煌,绚丽多彩,散发着诱人的魅力。大约于公元 7 世纪中叶,在藏王松赞干布时期(文成公主进藏后),已经在这一地区各地以绘画艺术的形式出现。这时的唐卡大都是民间的一些画师供奉给寺院的供品,是零散的还没有真正形成系统的唐卡绘画艺术,直到五世纪达赖罗桑嘉措以后,这一地区才成立了相当于现在的画院机构,唐卡创作从此进入了一种专门化的创作时期。

现存较早的唐卡以及现在盛行于藏传佛教寺院和藏族民间的唐卡绘画艺术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以丝绢绸缎为材料,用刺绣、编织、拼贴或套版印刷等方式制成的唐卡叫做“国唐”;二是用天然矿物植物颜料在画布上绘制的唐卡叫做“迟唐”。唐卡具体可细分为:布面唐卡、刺绣唐卡、织锦唐卡、贴花唐卡、惮丝唐卡、印刷着色唐卡、珍珠唐卡等。

唐卡形状多为直立的长方形,用锦缎装裱。通常由四部分组成;中央佛像画面美龙、四周裱衬的红黄蓝三色彩缎边饰彩虹、画面之上的黄色丝幔和两条红色飞燕飘带。每幅唐卡画面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据说分别代表净土、人间与地狱。中央部位一般绘上本尊造像,亦即信徒供养膜拜的主尊,诸如释迦牟尼、五部金刚、诸传承祖师等;画面上部称为空界,亦或圣界,绘有诸佛、菩萨;画面中部即为人间,也称凡界,绘有护法神及僧侣;画面下部则为阴间,也称地狱,绘有罗刹、鬼等。居于空界最中央的一尊佛像,称之为顶严,中央的本尊即是此佛的部属唐卡的大小并不规则,尺寸各异。常见的唐卡,一般长一公尺左右,宽六、七十公分,寺院和个人居室收藏或悬挂的唐卡主要是这一种。另外较为特别的还有长达数十公尺的巨幅唐卡和可置于掌上的微型唐卡。

国唐中的巨型唐卡称为国固。这些巨幅唐卡,做工精致、色泽鲜艳,艺术价值很高,有的还是国宝。今天我们能见到的最大的唐卡,为布达拉宫所珍藏的长达五十余公尺的二幅巨型唐卡。其中一幅最大的国固唐卡,高五十五点八公尺,宽四十六点八一公尺。这幅唐卡是在五世达赖喇嘛圆寂后,由摄政王第巴#桑杰嘉措主持制作的,唐卡中描绘的主尊是无量光佛。

国固的尺寸太大,所以也不经常悬挂示人,只是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抬出来展示。如传统的宗教节日雪顿节,就有规模庞大的晒佛仪式。拉萨哲蚌寺的晒佛是很有名的,到了雪顿节那天,寺庙僧人将寺内珍藏的高三十公尺、宽二十公尺的巨幅释迦牟尼佛像唐卡像抬出,展示于根培乌孜山的晒佛台。等天光出现,第一抹朝霞染红东边天际的时候,佛像表面的印纱徐徐升起,在朝晖映衬下更显得光彩夺目、神圣庄严。无数男女信徒整装敬礼,观瞻佛容,赞美之声如浪涛拍岸,洁白的哈达似雪莲飘飞。

根据藏族文献资料,早在松赞干布时代,祖国藏区就有了关于唐卡艺术创作的记录。随着藏传佛教的不断流布,这种来自域外的宗教文化也在不断本土化的传播实践中,选择了藏民族传统的绘画艺术形式进行佛像造型,并且在题材、技法、色彩、工艺、风格等方面,对其具有根基性意义的异域文化进行了更多的探索与创新。自公元 15 世纪以来,在广大藏区逐步形成了曼唐、钦孜、噶赤三大画派,涌现出曼拉顿珠、钦孜钦莫、南卡扎西等著名画师,他们不断结合自己丰富的绘画创作经验著书立说,规范和探讨藏传佛教绘画艺术的技法和理论,《如来佛身量明析宝论》等著作成为后世藏画创作的经典。藏传佛教绘画艺术经过无

数代艺人的不懈努力,最终发展成为技法精湛、用色考究、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的艺术样式,不但在藏区广为传承,而且,随着藏传佛教传播足迹的不断延伸,进入了祖国内地,成为各民族人民所喜爱的民族民间艺术。

热贡地方藏传佛教艺术的种子大约播撒在公元九世纪时,西藏历史上朗达磨灭佛的时代。当时,西藏境内佛教寺院和僧人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和打击,西藏历史进入空前的黑暗时期,而三个正在修行的僧人在此危难之际,勇敢地驮上佛教经卷典籍等一路东行来到今热贡境内的坎布拉森林深处,他们被藏文史书誉为“智者三尊”,他们在热贡及青海湟水流域的弘法事业,使得经朗达磨灭佛事件摧残的藏传佛教传播事业在青海地区得到复兴,热贡也因此成为藏传佛教下路弘传的发祥地之一。藏传佛教最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就是建寺造像,藏传佛教的唐卡、壁画、泥塑等艺术门类就是随着藏传佛教的不断传播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热贡地区藏传佛教事业的勃兴,后来得益于公元十三世纪萨迦法王八思巴从西藏派遣拉杰扎那哇一行来热贡建立政教合一统治的伟业,拉杰扎那哇是一位专修明咒的瑜珈师,他来热贡弘法时,随行的人员有近三百名,这些人员中就有许多的画师、工匠、木匠等,他们把西藏风格的藏传佛教造像形制和寺院形制带到了热贡,还把重要的藏族绘画理念带到了热贡。到拉杰扎那哇之子隆钦多代本被明朝廷封为政教统治首领时,开始兴建热贡地方第一座藏传佛教寺院隆务寺,随后,环隆务寺的系列子寺相继在隆务河两岸各村落建成,热贡成为藏传佛教弘法实践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地区之一。伴随着藏传佛教的深入传播,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门类唐卡、壁画、泥塑等艺术的创作得到了良好发展的机遇。首先,西藏艺人的进入和大批寺院的建设为热贡藏传佛教艺术创作提供了艺术人才和创作机会的保障;其次,藏传佛教的广泛传播又对为其服务的藏传佛教艺术创作带来了一次次艺术实践的良机,本土艺人和藏地艺术家们在建寺造像的弘法实践中相互交流、共同切磋,在热贡大地上创造了美轮美奂的寺院和佛像。到公元十五世纪,明朝廷在西陲边地实行“卫所制”,来自江南一带的屯田人走进了热贡的历史舞台,他们以战时为军、闲时务农的生活状态,在隆务河流域古老的村寨里与原居民们和睦相处,到后来竟然“历年既久,衣服语言,渐染夷风。其自认为土人,而官亦目之蕃民矣。”这是江南等地汉文化与热贡藏文化之间的一种长期互动,其结果是屯田人的汉族身份逐渐淡化,而在唐卡等艺术创作技艺中却又突出了汉地艺术明显影响的痕迹,使得热贡唐卡形成了既有别于西藏艺术风格,又不同于汉地艺术风格,博采两地艺术精华的独特品格。西藏曼唐画派对热贡唐卡艺术创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同时又借鉴了汉地绘画的成熟技艺,二者的有机结合给热贡唐卡艺术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藏区乃至全国唐卡艺术创作领域独树一帜。

热贡唐卡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师徒传承,师徒之间的关系由于地缘、血缘、族缘等原因,多为叔侄、舅甥等亲缘关系,艺人队伍过去多集中在寺院,改革开放以来,逐渐走向社会化,大批艺人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热贡唐卡艺术的创作,建立起了以父子为传承纽带的新的传承机制,已故全国工艺美术大师夏吾才让,其长子为吾屯上寺著名艺人更登达吉、次子为热贡艺术馆著名画师索南;已故全国工艺美术大师启加的六个儿子中从事唐卡艺术创作的就有五人,其中罗藏旦巴、乔丹等是热贡有名的画师;青海民族学院艺术系特聘教授夏吾才让的三个儿子中有两个从事唐卡艺术创作,其中关却杰是唐卡艺术专业毕业的首届本科生,现在青海民族学院从事唐卡艺术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同时,传统的叔侄、舅甥传承习惯也逐渐被新兴的不存在任何血缘关系的纯粹的师徒关系所替代。近年来唐卡传承还打破了传统传男不传女的习俗,夏吾才让的女儿关却卓玛、娘本的女儿——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