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建筑施工测量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按建筑基线测设的方法,先确定主轴线。 (2)拨角90º,加密形成方格网。
测设与长主轴线相垂直的另
一主轴线COD ,此时安置经纬仪于O
点,瞄准A点,依次旋转90°和
270°,以精密量距初步定出C′、
D′点,然后,精确测定∠AOC′、
∠AOD′,如果角值与90°之差ε1
和ε2,再按下式计算C’点与D’点 的改正数l1和l2。
B A
300 800 1#
C D
2# 900
(2)根据已有建筑物定位——无控制网时。
(a)延长直线法
已有
新建
(b)直角坐标法 已有
新建
◆注意:测设时,要考虑待建的 建筑物墙的厚度。
(3)根据规划道路红线进行建筑物定位
靠近城市道路的建筑物设计位置应以城市规划道 路的红线为依据。
建筑红线
2#
1#
三、民用建筑物的放线
三、施工控制测量
施工控制测量原则: 由高级到低级、由整体到局部、先控
制后细部、步步检核。
布设方法同控制测量
11.2 建筑场地施工控制测量
内容提要:
建筑场地施工控制测量
一、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二、施工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11.2 建筑场地施工控制测量
建筑施工测量的原则:
先在施工建筑场地建立统一的平面高程控制 网,再在此基础上,测设出各个建筑物。
AP
B
O
YO
YP
Y
三.施工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建筑场地较大时,一般将高程控制网分两级 布设,可分为:首级网和加密网。 其相应水准点为基本水准点和施工水准点。 首级网一般采用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1、基本水准点。
一般建筑场地埋设2~3个,按三、四等水准测量要 求,将其布设成闭合水准路线,其位置应设在不受施 工影响之处。
施工控制网分类: 为施工场地建立施工专用控制网, 分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一.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1、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1)建筑基线——地势平坦的小型建筑场地 (2)建筑方格网——地势平坦、建筑物分布较规则
的场地。 (3)导线或三角网——建筑物分布不规则的场地。
2、建筑基线的布设形式及要求
YP=5243.146+100sin3015+50cos3015 =5336.715
3015
O
X0=4128.387 Y0=5243.146
A P
B
测量坐标换算成建筑坐标(*)
AP= (XP-X0)cos+(YP-Y0)sin BP=-(XP-X0)sin+(YP-Y0)cos
X
XP
XO
A
BP P
(1)布设形式有:
“一”字形、“L”形、 “T”形、“十”字形。
(2)要求:主轴线方向应与主要建筑物的轴线平行,
主轴点不应少于3个。
3、建筑基线的测设方法
(1)根据建筑红线、已有建筑物、道路中心线测设。
由点1、2、3点平行推移得A、B、C。 C d2 3 调整A、B、C使B为直角,AB、BC为整数。
基础总平面图:
建筑平面图
基础平面图
基础详图
二、民用建筑物的定位
1、定义:将建筑物的外廓(墙)轴线交点(简称角桩)测 设到地面上。为建筑物的放线及细部放样提供依据。
12 3 4
5
6
Q
P
A
B
C D E
F
M
N
2、定位方法
(1)直角坐标法或极坐标法定位——有建 筑基线、建筑方格网或导线时。
400
其次, O’点架仪,测角值与180º之差,应满足要求 (24” 、5”、10” );否则按下式进行调整:
ab 1(1800) 2(ab)
如果测设距离超限,如
D D' D
>
DD
1 10000
,则以2点为准,按设计长度沿基线方向调整A′、B′点。
最后, 拨角900,测设短轴线。
4、建筑方格网的测设
一般精度要求:
ABC=9024(5"、10" )A AB、BC相对误差1/10000 d1
1
B d2
d1 2
建筑红线,由拨 地单位标定于现场
(2) 根据已有控制点测设建筑基线
首先,用极坐标法由已知控制点,放样出建筑基线 A’、O’、B’ 。 其次, O’点架仪,测角值与180º之差,应满足要求 (24” 、5”、10” );否则按下式进行调整:
1、内容:
12 3 4
5
6
(1)定中心桩: A Q
P
根据定位出的角
B
桩,来详细测设
C
建筑物各轴线的
D
交点桩(中心
E
F
桩)。
M
N
(2)建筑物轴线控制: ——延长轴线,撒出基槽开挖白灰线。
li
Li
i "
C'1C
ε 1 L1
A
O
B
L2 ε 2
Dl2D'
式中Li表示OC’的距离L1,OD’的距离L2。
由C’和D’分别沿OC’和OD’的垂直方向改正l1和l2得调整后的
主点C和D。精密丈量OC、OD的距离,精度应达1/10000。各轴线点
应埋设混凝土桩,桩顶设置一块10cm×10cm的铁板,供调整点位用
内容提要
第十一章 建筑施工测量
朱宝训
§11-1 概述
一.施工测量内容
在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施工测量。其主要内容有: (1)施工前建立施工控制网。 (2)建(构)筑物的放样及构件与设备安装的测量工作。 (3)检查和验收工作。 (4)变形观测工作。
二.施工测量的主要特点:
精度要求高 责任重(多复核) 配合施工,现场计算多 施工控制网布置难度大(通视,使用方便,点位保存)
。
二、测量坐标系与施工坐标系的转换
XOY——测量坐标系
wenku.baidu.com
AO´B——建筑坐标系 X
A
设:AO´B系的原点O´
YP
在XOY中坐标为(XO
YO
YO),A轴在测量坐标
O
XO
系中的坐标方位角为。
B
O
P
XP Y
则有:
XP=X0+APcos-BPsin YP=Y0+APsin+BPcos
X
XP
XO
A
BP
P
AP
B
O
YO
YP
Y
例(*)如下图,设P点在建筑坐标系AOB中的坐 标为P(100.000,50.000),试计算其测量坐标。
解:由坐标转换公式:
XP=X0+APcos-BPsin YP=Y0+APsin+BPcos
则,P点的测量坐标:
XP=4128.387+100cos3015-50sin3015 =4189.582
2、施工水准点。
靠近建筑物,可用来直接测设建筑物的高程。通常设 在建筑方格网桩点上。
§11.3 建筑施工测量
一、测设前的准备工作
1、熟悉图纸。 总平面图——建筑物总体位置定位的依据。 建筑平面图、基础平面图、基础详细图——施 工放线的依据。 立面图、剖面图——高程测设的依据。
2、现场踏勘,校核平面、高程控制点。 3、制订测设方案,绘制测设略图,计算测设数据。
测设与长主轴线相垂直的另
一主轴线COD ,此时安置经纬仪于O
点,瞄准A点,依次旋转90°和
270°,以精密量距初步定出C′、
D′点,然后,精确测定∠AOC′、
∠AOD′,如果角值与90°之差ε1
和ε2,再按下式计算C’点与D’点 的改正数l1和l2。
B A
300 800 1#
C D
2# 900
(2)根据已有建筑物定位——无控制网时。
(a)延长直线法
已有
新建
(b)直角坐标法 已有
新建
◆注意:测设时,要考虑待建的 建筑物墙的厚度。
(3)根据规划道路红线进行建筑物定位
靠近城市道路的建筑物设计位置应以城市规划道 路的红线为依据。
建筑红线
2#
1#
三、民用建筑物的放线
三、施工控制测量
施工控制测量原则: 由高级到低级、由整体到局部、先控
制后细部、步步检核。
布设方法同控制测量
11.2 建筑场地施工控制测量
内容提要:
建筑场地施工控制测量
一、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二、施工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11.2 建筑场地施工控制测量
建筑施工测量的原则:
先在施工建筑场地建立统一的平面高程控制 网,再在此基础上,测设出各个建筑物。
AP
B
O
YO
YP
Y
三.施工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建筑场地较大时,一般将高程控制网分两级 布设,可分为:首级网和加密网。 其相应水准点为基本水准点和施工水准点。 首级网一般采用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1、基本水准点。
一般建筑场地埋设2~3个,按三、四等水准测量要 求,将其布设成闭合水准路线,其位置应设在不受施 工影响之处。
施工控制网分类: 为施工场地建立施工专用控制网, 分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一.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1、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1)建筑基线——地势平坦的小型建筑场地 (2)建筑方格网——地势平坦、建筑物分布较规则
的场地。 (3)导线或三角网——建筑物分布不规则的场地。
2、建筑基线的布设形式及要求
YP=5243.146+100sin3015+50cos3015 =5336.715
3015
O
X0=4128.387 Y0=5243.146
A P
B
测量坐标换算成建筑坐标(*)
AP= (XP-X0)cos+(YP-Y0)sin BP=-(XP-X0)sin+(YP-Y0)cos
X
XP
XO
A
BP P
(1)布设形式有:
“一”字形、“L”形、 “T”形、“十”字形。
(2)要求:主轴线方向应与主要建筑物的轴线平行,
主轴点不应少于3个。
3、建筑基线的测设方法
(1)根据建筑红线、已有建筑物、道路中心线测设。
由点1、2、3点平行推移得A、B、C。 C d2 3 调整A、B、C使B为直角,AB、BC为整数。
基础总平面图:
建筑平面图
基础平面图
基础详图
二、民用建筑物的定位
1、定义:将建筑物的外廓(墙)轴线交点(简称角桩)测 设到地面上。为建筑物的放线及细部放样提供依据。
12 3 4
5
6
Q
P
A
B
C D E
F
M
N
2、定位方法
(1)直角坐标法或极坐标法定位——有建 筑基线、建筑方格网或导线时。
400
其次, O’点架仪,测角值与180º之差,应满足要求 (24” 、5”、10” );否则按下式进行调整:
ab 1(1800) 2(ab)
如果测设距离超限,如
D D' D
>
DD
1 10000
,则以2点为准,按设计长度沿基线方向调整A′、B′点。
最后, 拨角900,测设短轴线。
4、建筑方格网的测设
一般精度要求:
ABC=9024(5"、10" )A AB、BC相对误差1/10000 d1
1
B d2
d1 2
建筑红线,由拨 地单位标定于现场
(2) 根据已有控制点测设建筑基线
首先,用极坐标法由已知控制点,放样出建筑基线 A’、O’、B’ 。 其次, O’点架仪,测角值与180º之差,应满足要求 (24” 、5”、10” );否则按下式进行调整:
1、内容:
12 3 4
5
6
(1)定中心桩: A Q
P
根据定位出的角
B
桩,来详细测设
C
建筑物各轴线的
D
交点桩(中心
E
F
桩)。
M
N
(2)建筑物轴线控制: ——延长轴线,撒出基槽开挖白灰线。
li
Li
i "
C'1C
ε 1 L1
A
O
B
L2 ε 2
Dl2D'
式中Li表示OC’的距离L1,OD’的距离L2。
由C’和D’分别沿OC’和OD’的垂直方向改正l1和l2得调整后的
主点C和D。精密丈量OC、OD的距离,精度应达1/10000。各轴线点
应埋设混凝土桩,桩顶设置一块10cm×10cm的铁板,供调整点位用
内容提要
第十一章 建筑施工测量
朱宝训
§11-1 概述
一.施工测量内容
在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施工测量。其主要内容有: (1)施工前建立施工控制网。 (2)建(构)筑物的放样及构件与设备安装的测量工作。 (3)检查和验收工作。 (4)变形观测工作。
二.施工测量的主要特点:
精度要求高 责任重(多复核) 配合施工,现场计算多 施工控制网布置难度大(通视,使用方便,点位保存)
。
二、测量坐标系与施工坐标系的转换
XOY——测量坐标系
wenku.baidu.com
AO´B——建筑坐标系 X
A
设:AO´B系的原点O´
YP
在XOY中坐标为(XO
YO
YO),A轴在测量坐标
O
XO
系中的坐标方位角为。
B
O
P
XP Y
则有:
XP=X0+APcos-BPsin YP=Y0+APsin+BPcos
X
XP
XO
A
BP
P
AP
B
O
YO
YP
Y
例(*)如下图,设P点在建筑坐标系AOB中的坐 标为P(100.000,50.000),试计算其测量坐标。
解:由坐标转换公式:
XP=X0+APcos-BPsin YP=Y0+APsin+BPcos
则,P点的测量坐标:
XP=4128.387+100cos3015-50sin3015 =4189.582
2、施工水准点。
靠近建筑物,可用来直接测设建筑物的高程。通常设 在建筑方格网桩点上。
§11.3 建筑施工测量
一、测设前的准备工作
1、熟悉图纸。 总平面图——建筑物总体位置定位的依据。 建筑平面图、基础平面图、基础详细图——施 工放线的依据。 立面图、剖面图——高程测设的依据。
2、现场踏勘,校核平面、高程控制点。 3、制订测设方案,绘制测设略图,计算测设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