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一单元试题

必修一第一单元试题
必修一第一单元试题

2014-2015 高一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世官制④宗法制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下列对西周王朝周王和诸侯关系的评述,正确的是①根据分封制,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君臣关系②根据宗法制,周王和同姓诸侯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③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系④周王对各诸侯国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3.《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反映在周朝政治中

A.周天子对地方进行垂直统治

B.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

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先后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王

4.“五服”本意指“五等丧服”,后演变主要指家族亲属关系,从高祖一辈算起,到第五代后就算出“五服”了。演变后的“五服”主要反映了

A.亲属关系的贵贱

B.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

C.血缘;亲疏

D.分封制对家族观念的影响;

5.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秦始皇》一书中说:“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这里的“罢侯置守”是指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下列有关秦朝郡守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郡守可以任命县令

B.职位可以传给儿子

C.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

D.接受宰相任免

6.下面两图示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中,某学者对中国古代两种政治制度的特点进行比较,根据图示中有关文字,对这两大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A.前者属于民主政治,后者属于专制政治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7.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A.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C.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8.“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A.西汉中朝制度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C.宋代二府三司制度D.明朝内阁制度

9.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10.它“实际上是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极致发展与个人生理精力相对有限矛盾的调和,是在统治者不情愿却又无奈的情况下,维护乾纲独断的同时,保全自身精力过度使用而采取的‘两全措施’”。这种“两全措施”是指

A.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

B.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C.宋朝采取三司分权政策

D.明朝废宰相增设内阁

11.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12.自汉朝到明清,“中朝、内阁、军机处”三个机构的共同特点是

①始终没有实权②由皇帝近臣取代重臣③最初是临时机构④始终由高官任职

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④D.③④

13. 清朝由军机处直接寄发的有关机密重务的皇帝谕旨称为“廷寄”。下图是清代“廷寄”图,对此正确的说法是

A.这张廷寄出现于康熙年间

B.廷寄的内容是由军机处决策的

C.廷寄的出现是专制皇权加强的表现

D.为了保密廷寄只能用满文书写

14.据清《养吉斋丛录》载:凡军机大臣只准在军机处输本日所奉谕旨,部院稿案不准在军机处输,司员不准至军机处启事,军机章京办事处(章京系专职办事官员)不许闲人窥视,王以下及文武大臣不准至军机处与军机大臣谈论。这是说军机处:

A、效率高

B、机构干练

C、保密性强

D、决策权有限

15.“雍正七年(1729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有事请而用之。”这段材料表明军机处

①因军事需要而设置②降低了行政效率③参与国事决策④由皇帝的亲信组成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6.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17.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

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虽恰当的评价是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B.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D.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18.孙中山曾于《五权宪法》中指出:“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以下对此材料的解读,错误的是

A.科举制度在历史上曾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B.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有存在的必要性

C.科举制度被废除,是因为考试内容不能与时俱进

D.门阀举荐制度被推翻,是因为考试制度执行不力

19.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的派出所,分驻在各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此言论反映的实质是

A.元代通过行省制度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B.行省制度使地方行政机构形同虚设C.元代中央最高行政机关是行中书省D.元代中央政府与地方的矛盾十分尖锐20.网上书店介绍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时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就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

甲同学;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乙同学;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

丙同学;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丁同学;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

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

A.乙丙对,甲丁错B.甲丙对,乙丁错

C.甲乙错,丙丁对D.甲乙对,丙丁错

二、材料问答题(共40分,共2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岁举之常选有。其天子自招者曰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

——《新唐书·选举制》

材料二(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科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牢笼、

圈套)中矣。”——王定保《唐摭言》材料三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所坑中者但四百六

十余人也。”——《日知录集释》材料四康有为说:“今日之患,在吾民智未开,则民智不开之故,皆在八股取士为之。

学八股者,不读秦汉之后之书,更不考地球各国之事,然可以通籍,累至大官。”

——王道成《科举史话》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回答,唐太宗什么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4分)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史实扼要说明顾炎武、康有为为什么抨击科举制?(4分)(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怎样认识和评价科举制?(10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材料三:明朝在各省实行三司分治的制度。三司即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提刑按察使司(简称按察司)和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在职能上,布政司掌理民政、按察司掌理监察地方官员和刑名司法,都司则管卫所军政。这三个部门的设立,既是行政上的分工,也是对地方权力形成制约的制度安排。其目的在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人员上的本质区别,由此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在这方面的重要意义。(8分)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个朝代的什么制度?此种制度有何历史意义?图中A处所示的地区属于哪个行政机构管辖?(8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明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特点。并评价这种制度。(6分)

2014-2015 高一历史试题答案

1-5 DDBCC 6-10 BDBCD 11-15 BBCCC 16-20 DCDAB

21 答案:(1)原因:唐朝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比较有效地把各方面的人才,选拔到统治阶层中来,为唐王朝所用。(4分)

(2)观点:明朝推行八股取士,以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致使知识分子不求学问,摧残了文化发展,扼制了人们聪明才智的发挥。(4分)

(3)评价:①科举制的实行,从表面上看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②但是,科举考试的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③因此,科举制作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选官方式,其实是一种将“天下英雄”纳入最高权力者能够控制的范围之中的制度。(10分)

22 答案:(1)①区别:分封制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实行世卿世禄制,郡县制实行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选贤任能”)。(4分)

②意义:在国家制度中由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僚取代

了世袭领主,彻底打破了世卿世禄制,使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4分)

(2)①元朝的行省制度。(2分)

②意义:①行省的设臵,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②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③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4分)

宣政院。(2分)

(3)特点:实行三司分治的制度。(2分)

评价:既是行政上的分工,也是对地方权力形成制约的制度安排,其目的在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4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