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和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对比及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贸易和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对比及意义

摘要: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大趋势以及各国的贸易实践,无不揭示出自由贸易是人类世界追求的最终目标。然而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当今各国都在竞相对一些产业,尤其是本国的幼稚产业,采取不同程度、不同措施的贸易保护。本文试图就自由贸易和幼稚产业保护理论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对中国的外贸环境的现实状况进行探讨,以给出中国就采取的贸易政策的结论。

关键词:自由贸易幼稚产业对比中国外贸环境

一、对自由贸易的分析

(一)自由贸易理论的形成

自由贸易理论起始于法国的重农主义,完成于古典派政治经济学,后来又不断丰富。在古典派政治经济学前,法国的重农主义与英国学者休漠已提出自由贸易的主张。重农主义提倡商业的自由竞争,反对重商主义的贸易差额论,并反对课征高额关税。休漠主张自由贸易,并提出“物价与现金流出入机能”的理论,驳斥重商主义的贸易差额论。古典政治经济学派首由亚当·斯密在其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我国译为《国富论》)中提出国际分工,实行自由贸易的理论。后由大卫·李嘉图继承并加以发展。后来一些经济学家如穆勒、马歇尔等人进一步对此加以阐述、演绎。

(二)自由贸易理论的积极意义

自由贸易政策可以形成互相有利的国际分工。在自由贸易下,各国可以按照自然条件、比较利益和要素禀赋状况,专心生产其最有利和有利较大或不利较小的产品,促成各国的专业化。还可以扩大国民真实收入。在自由贸易环境下,每个国家都根据自己的条件发展最擅于生产的部门,劳动和资本就会得到正确的分配和运用。再通过贸易以较少的花费换回较多的东西,就能增加国民财富。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可进口廉价商品,减少国民消费开支。

(三)自由贸易的弊端及贸易自由化的现实困境

自由贸易并非给各国都带来利益,自由贸易全球化使世界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之所以形成这种局面,是因为富国群体总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建立各种所谓的自由贸易区或世界经济组织,并制订有利于自己的规则,一旦形势有变而对他们不利,富国则依仗自己的经济实力要求重新改变规则。上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许多国家加大了利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保护本国产业的力度,尤其是隐蔽的灵活的具有歧视性的非关税壁垒的运用非常广泛。由于这一时期的贸易保护特点明显不同于以往的对幼稚产业的保护,所以被称之为“新贸易保护主义”。在进入21世纪以来,这种保护具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集中的表现就是更多

的更为隐蔽的非关税壁垒的使用。

二、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一)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概况

在发展中国家,贸易保护的最重要最流行的依据是保护幼稚工业论。保护幼稚工业论的主要观点是:许多工业在发展中国家刚刚起步,处于新生或幼嫩阶段,就像初生婴儿一样,而同类工业在发达国家已是兵强马壮、实力雄厚。如果允许自由贸易、自由竞争的话,发展中国家的幼稚工业肯定会被打垮,永远没有成长起来的希望。而如果政府对其新建工业实行一段时间的保护,等“婴儿”长大了,再取消保护,那么就不但不怕竞争,还可以与先进国家的同类工业相匹敌。

保护幼稚产业的思想最初起源于美国。1841年,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者李斯特出版了著名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提出了保护幼稚工业论的整个体系。它的主要内容包括:(1)主张谋求生产力的占有,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交换价值。在李斯特看来,“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知要重要多少倍”,因此,“国家财富并不在于交换价值的占有,而是在于生产力的占有”。其中,李斯特所说的生产力指的是提供国家财富和实力的持护是有选择和条件的。

(二)保护幼稚产业的困难及弊端

在现实中,许多受到保护的工业经后来事实证明并不是有潜力的工业,结果是保护的目的没有达到,保护的代价却很高。经济学家发现,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在实践中有两个很难克服的困难:

1.保护对象的选择问题。尽管理论上说要保护幼稚产业,但在实际选择中往往取决于各种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许多发展中国家政府选择保护目标并不是从经济利益出发,而是从政治或其他利益出发,所选对象就难以符合幼稚产业所需要的条件。另外,是否能选准那些应该保护的行业还有一个信息和判断问题。由于人们不可能掌握全部信息(包括未来发展的信息),决策中就有可能出现错误。即使从经济利益出发,也会出现技术上的错误判断,结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2.保护手段的选择问题。有时对象选对但手段用错,其结果仍然达不到通过对幼稚工业的保护来促使其成长的目的。一般来说,采用产业政策优于关税等限制进口的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如生产补贴)不仅对社会造成的损失较小,还可能起到监督企业,加速企业成长的作用。在产业政策下,企业的补贴来自政府,政府有权进行控制和调节,政府为减少开支会促使企业提高效率。而在关税等限制进口的贸易政策下,企业的收益来自市场,来自无数个不知名的消费者,对此企业自然无所顾忌,没有提高效率的压力。

另外,通过限制进口的错误手段来保护幼稚工业还有一种常常不被人注意的社会代价,即推迟接受和普及先进技术和知识所造成的损失。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幼稚工业恰恰都是新兴工业或高科技工业。

实际上,保护手段的选择不仅是一个认识问题,还涉及到政府的利益。采用关税,政府可以有收入,而使用产业政策,政府不但失去税收还要增加支出。因此,虽然从社会角度来说应该使用产业政策,但从政府角度来说,利用关税保护对其更有利,选错手段则常常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应该指出,在中国旧有的经济体制下,政府和国营企业是一体的,即使使用产业政策也未必对企业有多少监督促进作用。企业哪怕亏损了,政府都会给予补贴,从而缺乏压力去提高效益。

(三)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积极意义

1.强调国家整体利益。国家的政治的和经济的、眼前的和长远的利益是幼稚产业论的目标取向,这种整体利益需要借助国家在对外贸易中实施相应的贸易保护和干预来实现。

2.有利于确保产业安全。随着各国经济的开放式发展,产业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得被重视起来。而外资的涌入已经成为威胁到东道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东道国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跨国并购;外资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转移本国的夕阳产业,从而使东道国产业结构夕阳化;产业利益的大量流失,有限资源被外资控制或毁灭性的开发,等等。所以,有必要对一些关系经济安全的产业实施一定的保护措施,以确保其产业安全,尤其是关系重大的幼稚产业。

3.现实中不乏成功案例。众所周知,世界上三个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德国和日本都是通过贸易壁垒保护走上工业化道路的。此外,韩国等国家在其汽车、电子等产业发展的初期,都曾采取了种种保护措施,使新兴产业顺利度过幼稚期,其中韩国后来居上,成为东亚新兴经济的突出代表。

三、贸易保护的新理论——新贸易保护主义

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停滞不前。这集中体现在多边贸易体制下的多边合作进展缓慢。目前区域性的贸易合作的活跃反映了多边贸易自由化的困境。自由贸易与保护的相互交织是这一时期国际贸易领域的一大特点。不同的国家保护的重点也不同,发达国家主要在于农产品和陷于结构性危机的产业,发展中国家在于幼稚产业和服务业。这种现实反映了它们经济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也表明了在目前世界经济格局下国家之间利益争夺之所在。

四、中国外贸政策的现实环境

近年来,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外贸以高于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在增长,进出口额在国际贸易额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但与贸易强国相比我国外贸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如出口结构以低档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为主,贸易条件持续恶化,贸易竞争力较弱,服务贸易出口发展滞后。其中,服务贸易方面的差距尤其引人瞩目,1999年发达国家服务贸易出口相当于其商品贸易出口的24%,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相对于商品贸易出口的比重低于15%。这些差距折射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竞争力较低等深层次问题。中国虽然被号称为“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