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文化概论》(2015版)考核点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2015版)考核点答案
绪论
一、“文化”的界定
1.“文化”名称的来源:
(1)关于“文”的解释:①“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

②“文”的引申义:在人类认知领域,“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在政治领域,“文”引申为“文治教化”,主张利用礼乐教化提高人们的修养而使国家安定,与诉诸军事征服他国的“武功”相对;在天文和人文的区别上,天文指的是自然现象和规律,人文指的是社会现象和规律。

(2)关于“化”的解释:“化”的本义是改易,既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3)“文化”合起来的解释: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2.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定义
(1)广义文化: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广义的“文化”定义是以人类与非人类的分野作为立论的依据,因此人类文化学、文化哲学取广义的“文化”定义)
三个要点:①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②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③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2)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注重人的心态部分。

)三个要点:①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②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③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关注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3.各种与文化相关概念的正名
(1)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产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2)文化内涵:我们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如筷子文化、扇子文化,是针对所指称事物的文化内涵而言的。

(3)文化现象:指的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4)文化事象: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反复出现时,这种含有规律性的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文化事象是人们对现象的感受上升到理性概括的认识产物。

例如原始的巫术、生产领域中的行业禁忌、宫廷服饰以颜色和样式代表等级、文学上的建安风骨、中国戏曲的程式化动作等。

文化事象的类型性、变异性。

文化事象是文化学研究的基础单位。

(5)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称作文化观念。

(6)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如汉代的经学、隋唐的佛学、宋明的理学、清代的考据学。

(7)文化政策:指在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如民族政策、文艺政策、宗教政策、语言文字政策等。

4.文化产品与文化观念的辨析
(1)文化观念指的是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而文化产品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

(2)文化观念是一种思想,而文化产品是一种成品。

(3)文化产品体现了某种文化观念,一定的文化观念只有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典籍、艺术作品或口头语言)表现出来才是文化产品。

5.文化现象与文化事象的辨析
(1)文化现象是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文化事象是指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

(2)文化现象具有个别的、具体的、可直接观察到的特点,而文化事象具有类型性和文化变异性的特点。

(3)文化现象带有经验性,偏重于感性的体验。

例如观察捕鱼,发现各种捕鱼方法、不同样式渔网等;月晕和风一起出现;凉性的中草药与味道苦的感觉一起出现。

而文化事象是人们对现象的感受上升到理性概括的认识产物。

如行业禁忌、建安风骨、原始巫术等都是文化事象。

6.辨析具体的事物是属于文化现象还是文化事象
文化现象指的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文化事象是指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会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

词盛行于宋代,曲盛行于元代,这些现象是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具有个别、具体、经验性和联系性等特点,且偏重感性的体验,他们应属文化现象。

语言文字、建安风骨是人们对现象的感受上升到理性概括的认识产物,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彼此类似的性质,他们不但具有外在的特色,而且含有观念特色,是思想观念及其物化形式的综合,他们属文化事象。

二、民族文化、国别文化与两个文化层面
1.民族文化:
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而民族又是文化划分的依据。

但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由于每个民族文化都是独特的,所以作为一种价值而言,它们均处于平等的地位。

2.国别文化:
它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

国别文化以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与国情为基础,。

3.中国文化的性质:
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

中国文化具有多维性特点,是由中国境内56个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

中国文化是一种统一的文化,而不是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

主要基于三个原因:(1)它有着共同的文化源,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上古的青铜文化,各民族共同开发了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大地;(2)多元的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有许多交融和契合的地方,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3)汉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着主导作用,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

它在共同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团结和凝聚各民族文化的作用。

4.两个文化层面:
两个文化层面指上层文化与底层文化。

(1)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2)两个文化层面的关系:两个文化层面就其来源,都是原始文化的传承,它们虽在后代有所分化,产生了差异甚至对立,但深究其内在的精神又相互关联、互相补充。

民族文化与国别文化都是由这两个文化层面联合构成的。

两个文化层面缺一不成其为完整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是两个层面文化精华的荟萃。


三、文化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传统
1.文化发展的时代性及其历史阶段:
文化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首先,一切文化事象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存在、变异、发展,从而具有某一时代的特色;其次,文化是在历史传承的过程中积淀并确立了自身的传统。

因此,我们描写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历程,只有在各阶段文化纵向比较的基础上,探求文化发展的总体脉络,总结文化发展的规律,才能对民族和国别文化有清醒的认识。

2.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3.文化传统: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

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它是在传承中积淀下来的,是历史的产物,又在每一个时代产生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形式特点;因此,它带有各时代的普遍特性,又综合了不同时代的多方面的内容。

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

4.当前对待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错误态度的分析:
中国古代文化是针对现代文化而言,它是对文化的时代划分;传统文化是对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它不局限于古代,而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

有人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从而认为讲究传统即是复古,甚至认为传统与现代化是不能并存的,或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反传统。

这种认识恰恰忽略了现代化进程仍然是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部分,一旦否定了传统,现代化与民族特点也就是中国特色就要脱节,与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

也有人认为发扬传统就要引进和借鉴,或认为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是截然对立的。

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

对文化传统一律否定,采取虚无的态度是不对的;不加分析,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也不是正确的态度。

5.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辨析
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等文化保存价值的品物。

(1)物质文化遗产:即有形文化遗产。

根据《世界遗产公约》的定义,它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2)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称无形文化遗产。

根据《世界遗产公约》的定义,它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业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四、“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和基本内容
1.课程性质: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兼顾历史的关于中国国别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课程,是中国传统文化学的入门课程。

2.“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与中国文化史的区别:
从整个结构来看,中国文化史是以中国文化历时演变为主要内容的;而中国文化概论虽然也有一定的篇幅来梳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但其目的是为了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树立传统文化的历史观念。

3.“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与人类文化学的区别:
人类文化学仅仅以研究全人类文化存在与发展普遍规律为目的;而中国文化概论虽然也要涉及一部分全人类文化的普遍规律,但它立足于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问题进行介绍和阐释。

4.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应当达到的目的:
(1)使学习者树立正确的文化观,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文化,用辩证的方法来分辨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增强热爱并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发展的意识;
(2)使学习者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把握中国国情,增强爱国主义的意识;
(3)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各分科的具体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来观察社会,认识社会;(4)使学习者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具有爱国情怀、社会关爱、个人修养的意识,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做出积极的努力。

5.中国文化的四个类别: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6.怎样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爱国情怀、社会关爱、个人修养的意识?
(答案参考第4题)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一、中国地理特征与气候特征
1.中国地势和地形特点:
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瀚的太平洋。

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
第一阶梯——西部的青藏高原地势最高,号称“世界屋脊”,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第二阶梯——从青藏高原往东往北,分布着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黄土高原、山西高原、蒙古高原。

第三阶梯——北起大兴安岭、中经太行山、南至巫山一线以东的三大平原和江南丘陵地区及海岛疆域。

2.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
中国地理虽然地形复杂多变,但不失大陆的整体性。

首先是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将大陆广大地区联系在一起。

黄河、长江贯穿于中国三大阶梯之中,沟通中国大陆的东西。

而汉水、淮河更是把这两条大河联系在一起。

其次是地理通道四通八达,给人以交通的便利。

与一条东西交通线相交的三条南北交通线共同构成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3.气候变化大势:
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气候,广大的东部地区又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洪涝,以及与此相关的蝗灾病虫害等。

著名学者竺可桢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中指出,五千年来中国气候大势是由暖变冷,具体表现是温暖时期是一个比一个短,温暖程度是一个比一个低。

他将五千年的气候变化分为四个大的时期:
(1)温暖期(前3000—前1100);
(2)寒暖交错期(前1100—1400);
(3)寒冷时期(1400—1900)又称“方志时期”;(因为明清两代我国多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区域性的气候做了更为详细的记录,特别是对认识各种异常气候所引起的灾害很有帮助)。

(4)“仪器观测期”(1900—),(因为这以后有了测量温度及气象观测的仪器)。

4.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位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在中国显得十分重要。

关中地区是四塞之地,黄河在它的西、北、东三面环绕,南面是秦岭山脉,西北有六盘山、贺兰山,北有阴山山脉、东有吕梁山脉及潼关之固,此地还有泾水、渭水流过,真可谓沃野千里,山河表里。

而且此地有富裕的经济后方,有方便的交通,进可攻退可守,所以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周、秦、汉、唐等王朝都在这里建都,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

晋北地区坐落在山西高原上,也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发祥地,据说尧舜时期就在谷地的偏南地区建立过都城。

而晋北地区又与蒙古高原相连接,是内迁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要路,再加上太行山脉的某些断裂处又可以直通华北地区,所以历来就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

总之,正因为关中及晋北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的重要,不仅使大量的人群聚集在这里,而且又使便利的交通让各地域之间进行相互的文化交流,因此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5.地理条件与气候条件对文化系统造成的影响:
地理条件的影响:
(1)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发展的方向。

(2)广大地域形成的“大一统”观念。

(3)地缘特征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气候的影响:
中国气候(主要是温度与湿度两方面)的变化所产生的复杂后果,对经济的开发、民族的迁移、人口的增长、文化的传播,以及社会的治乱和王朝的兴衰都起着或大或小的作用。

6.地理与中国文明道路的关系:
中国大陆的整体性,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走向统一,地域广阔的大陆又一定是个人群林立的世界;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家国社会的建立,正以这样一个基本情况为前提。

中国文化的发祥地虽也是黄河流域,但不同于西亚文化的是,它所依赖的不是黄河干流本身,而是它众多支流河汊所形成河曲的湿润地区。

中华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着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的特点。

在中国,战争征服是有的,但最终古代文明的成功依靠的不是战争,而是联合与融会。

独特的地理条件,制约着它独特的文明形态和文化方向。

二、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草原人群的历史变化:
广阔的蒙古高原,截止到蒙古族人兴起,没有一个民族是它的固定主人。

最早的人群是玁xiǎn狁yǔn,之后是北狄,秦汉以后有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党项、金以及蒙古、满族。

这些民族除满族之外,基本都是在前一个民族迁徙、草原出现“真空”状态时,从原来的居住地大举跃进,充当新的高原主人。

2.大一统观念与“天下”观念:
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上的两大现象,而追求统一总是占主导的倾向。

大体从商朝开始,王朝就已按着距离的远近,对天下人群采取不同的政治策略;西周时,“天下”的观念已十分清晰。

以后历朝历代的
皇帝,无不以边远的四裔民族的“来朝”为荣耀。

“天下”观念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追求统一,追求统一始终是政治观念中的基调,也是历史的基本倾向。

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意识,是威力持久的中国理念,对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曾起过重要作用。

3.广阔地域的人群众多:
(1)中国大陆的整体性,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走向统一,地域广阔的大陆又一定是个人群林立的世界;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家国社会的建立,正以这样一个基本情况为前提。

(2)中华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着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的特点。

在中国,战争是有的,但最终古代文明的成功依靠的不是战争,而是联合与融会。

独特的地理条件,制约着它独特的文明形态和文化方向。

4.地缘特征与文化命运:
这里的地缘概念,不同于现代的领土观念。

它所指的是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

这些北方的少数民族从文献记载看,最早的人群是玁狁,之后是北狄,秦汉以后有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党项、金以至蒙古、满族等。

这些民族除满族外,基本上都是在前一个民族迁徙、草原出现真空状态时,从原来的居住地大举跃进,充当新的高原主人的。

在中原政治兴旺时,
他们逡qūn巡xún于它的周围,学习着中原文化制度,有的人群还被强大的中原王朝击溃,或远徙或内迁;当中原王朝政治陷于混乱衰弱时,他们便大举进攻,进而入主中原,造成中原固有居民的向南迁移。

而他们则成为中原文化的接受者和新的创造者。

在短暂的停滞后,文明沿着中原固有的文化方向升温、繁荣。

隔一二百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上述的情况再重复一次。

虽然这样的反复,已经有许多次,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中原文化在一直带动着各地域文化的同步发展,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5.地理的历史舞台与文化的悠久:
广阔的地域,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回旋的舞台。

每当遇到北方边地民族大举南进的时候,中原文化人群都有一个南国作为他们的后方。

因此每当北方进入民族融合的时候,南方则进入开发的高潮期。

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常常出现这样的南北对峙:南方的经济高潮与北方的剧烈的民族融合同时并举,构成了南北不同的历史景观。

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同时充当着这对峙的文化高潮的两大历史舞台。

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从西北向东南逐渐移动,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

广阔的回旋舞台,是中国文明历史悠久的前提条件之一。

6.地域文化与统一文化的关系:
(1)正统文化起主导作用:一种社会文明,总有它正统的精神文化主导着该文明的文化方向。

(2)地域文化对正统文化的作用:
①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

一开始没有所谓的正统文化,中原文化当初实际只是一个地域文化。

它是经过一定的吸收融合以后,才上升为一种正统文化的,而且也是在不断的吸收、变化中,保持它正统地位的。

②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推进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域文化的发展。

③历史悠久的国家,有时也面临着各种深度的灾难,我们的文化从未断绝,地域性的保存之功实在不小。

7.中国现代地理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1)广大地域影响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发展的方向
(2)广大地域形成“大一统”观念
(3)地缘特征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三、大地域与地域文化的形成
1.中国自然区域的现代地理学划分:
用现代地理学的观点观察中国地理的自然特征,可以将广大的中国领土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地区、青藏高寒区。

2.古代的“九州”:
冀州(西河以东,东河以西)、兖州(古济水、黄河之间)、青州(渤海、泰山之间)、徐州(黄海、泰山、淮河之间)、扬州(淮河以南、大海以西)、荆州(荆山以南、衡山以北)、豫州(荆山以北、黄河以南)、梁州(华山以南、怒江以东的汉中、四川盆地)、雍州(西河以西、黑水以东)。

——《尚书》之《禹贡》篇3.形成地域文化的几个因素:
(1)自然环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状态;
(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