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改革创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目前,国家初步明确了“十三五”时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形成与 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建成人人可享 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 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 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 。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 领作用充分显现。
•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 导意见》颁布,提出“探索新型教育服务的供 给方式”,推动教育信息化从技术支撑到市场 人群推广等方面深度与广度的发展,以信息化 带动教育现代化,成为“互联网+”政策及其 社会实践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现状: 以政府主导的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
第一,顶层规划设计逐步推进。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 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十三五”时 期教育系统的重要使命是:
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办学、治校) 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ຫໍສະໝຸດ Baidu
• 2015年初,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首次提出“互联网+”战略,体现了国家和政 府最高决策层对互联网信息技术推动社会转型 进步的重视。
• 总体来看,预计未来五至六年仍将是在线教育产业高速发展的时期。 在线教育作为互联网产业的一个细分行业,已得到互联网巨头的重视 ,数以千计的新兴互联网教育企业开始进入在线教育市场。其中前三 四年,进入的企业非常多,将产生很多泡沫,在经过激烈的竞争之后 ,不适应在线教育市场竞争的企业将会被市场无情淘汰。
“十二五”期间,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目标——“三通两平台 ”,即推动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 间人人通,搭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 平台,目前进展良好。
• “校校通”进展迅速,全国中小学校互联网接入率2011年不 足25%,2014年达74%,有73%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
虽然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加快推进教 育信息化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高度关注,妥善解 决 • :
一是统筹推进力度不够,教育信息化领域缺乏可持续的宏观运 营治理模式。
虽然在政府的主导下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但当前对于 探索完善健康可持续的教育生态系统仍有不短的路需要前行 ,政府与企业、高校等多个主体仍在寻找可持续的宏观运营 与治理模式。
• “班班通”成效显著,全国6.4万个偏远地区教学点实现数 字教育资源全覆盖,400万农村孩子就近接受良好教育。国 家开放大学集聚了国内外优质网络课程3.3万门。
• “人人通”实现新突破,师生空间开通数量已达3600万个, 350万名教师开展网络教研。
• “资源平台”顺利运行,2014年访问数近10亿次,成为最具 规模与影响力的“数字教育资源超市”。
•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互联网+教育”潜在市场巨大,在线教 育从PC到移动再到智慧互联也已是可预见的未来。企业界参与教育信 息化的热情逐渐高涨,在线职业教育规模逐年上升,很多投资机构研 究认为教育信息化将成为未来股市投资的新亮点。
• 在线教育近年在市场推动下呈现以下发展态势:第一,传统教育培训 行业巨头将统业务从线下转向线上。第二,以BAT(百度、阿里巴巴、 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悉数跨界布局在线教育板块。第三,在线 教育创业投资项目极度火爆。第四,中国在线教育市场呈现复杂的多 元化特征。
• 在远程教育的实践领域,高校与企业在“互联网+教育”方 面合作日趋紧密,如当下的MOOC走进高校、Coursera高校 联盟等都是校企合作的典型案例。而高校也成为了互联网 教育创业的土壤,当下中国大部分的互联网+教育的创业项 目从项目孵化到融资方面都能够看到高校利用其特有的政 策优势进行助力。
发展现状: 以市场为推动的在线教育发展迅速
• “管理平台”全面应用,基本建成覆盖全国学生、教职工、 中小学校舍等基础数据库,1.77亿中小学生学籍信息入库, 实现全国学生“一人一号”。建成了覆盖所有高校的考试招 生、学籍学历、就业服务等信息平台。
发展现状: 信息化助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
• 移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日趋深 化。
第二,基础设施能力大幅度提升。
发展现状: 以政府主导的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
• 第三,基于网络的多种教育资源传输模式不断探索
• 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取得重要进展,初步形成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数 字教育资源体系,促进了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创新。
• 在高等教育领域,绝大多数高校建立教学资源库,1800家图书馆共享服 务,建成3800多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011年开始启动精品视频公开课建 设,两年来有186 门课程向社会免费开放,截至2012年底,“爱课程” 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易3个网站“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首页面访 问数量为38.62亿次,课程总访问量3569.32万次。在继续教育领域,远 程网络教育应用于农民工培训、干部培训和企业在职培训,已有数千万 人通过网络形式接受了学历及非学历教育。2012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 成立,开通运行国家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已聚集国内外优质 网络课程25000门,容量超过55TB。在全国设立109个分中心和10个典 型应用示范点,用户超过300万。
互联网+ 与中国教育改革创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强调: 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
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 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
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围绕提高教 育质量作出总体部署,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决胜阶段,发出教育改革发展新动员令。
• 高等教育方面,结合我国国情研究制定了《加强高校在线 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计算机网络化的高等 教育正在成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 网络课程被很多大学使用,促进远程教育甚至是终身教育 发展。同时,高校可以通过信息平台推广自己的课程,使 得自身品牌被大众所熟知,也能获得一定的收入。
•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 导意见》颁布,提出“探索新型教育服务的供 给方式”,推动教育信息化从技术支撑到市场 人群推广等方面深度与广度的发展,以信息化 带动教育现代化,成为“互联网+”政策及其 社会实践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现状: 以政府主导的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
第一,顶层规划设计逐步推进。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 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十三五”时 期教育系统的重要使命是:
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办学、治校) 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ຫໍສະໝຸດ Baidu
• 2015年初,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首次提出“互联网+”战略,体现了国家和政 府最高决策层对互联网信息技术推动社会转型 进步的重视。
• 总体来看,预计未来五至六年仍将是在线教育产业高速发展的时期。 在线教育作为互联网产业的一个细分行业,已得到互联网巨头的重视 ,数以千计的新兴互联网教育企业开始进入在线教育市场。其中前三 四年,进入的企业非常多,将产生很多泡沫,在经过激烈的竞争之后 ,不适应在线教育市场竞争的企业将会被市场无情淘汰。
“十二五”期间,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目标——“三通两平台 ”,即推动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 间人人通,搭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 平台,目前进展良好。
• “校校通”进展迅速,全国中小学校互联网接入率2011年不 足25%,2014年达74%,有73%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
虽然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加快推进教 育信息化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高度关注,妥善解 决 • :
一是统筹推进力度不够,教育信息化领域缺乏可持续的宏观运 营治理模式。
虽然在政府的主导下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但当前对于 探索完善健康可持续的教育生态系统仍有不短的路需要前行 ,政府与企业、高校等多个主体仍在寻找可持续的宏观运营 与治理模式。
• “班班通”成效显著,全国6.4万个偏远地区教学点实现数 字教育资源全覆盖,400万农村孩子就近接受良好教育。国 家开放大学集聚了国内外优质网络课程3.3万门。
• “人人通”实现新突破,师生空间开通数量已达3600万个, 350万名教师开展网络教研。
• “资源平台”顺利运行,2014年访问数近10亿次,成为最具 规模与影响力的“数字教育资源超市”。
•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互联网+教育”潜在市场巨大,在线教 育从PC到移动再到智慧互联也已是可预见的未来。企业界参与教育信 息化的热情逐渐高涨,在线职业教育规模逐年上升,很多投资机构研 究认为教育信息化将成为未来股市投资的新亮点。
• 在线教育近年在市场推动下呈现以下发展态势:第一,传统教育培训 行业巨头将统业务从线下转向线上。第二,以BAT(百度、阿里巴巴、 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悉数跨界布局在线教育板块。第三,在线 教育创业投资项目极度火爆。第四,中国在线教育市场呈现复杂的多 元化特征。
• 在远程教育的实践领域,高校与企业在“互联网+教育”方 面合作日趋紧密,如当下的MOOC走进高校、Coursera高校 联盟等都是校企合作的典型案例。而高校也成为了互联网 教育创业的土壤,当下中国大部分的互联网+教育的创业项 目从项目孵化到融资方面都能够看到高校利用其特有的政 策优势进行助力。
发展现状: 以市场为推动的在线教育发展迅速
• “管理平台”全面应用,基本建成覆盖全国学生、教职工、 中小学校舍等基础数据库,1.77亿中小学生学籍信息入库, 实现全国学生“一人一号”。建成了覆盖所有高校的考试招 生、学籍学历、就业服务等信息平台。
发展现状: 信息化助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
• 移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日趋深 化。
第二,基础设施能力大幅度提升。
发展现状: 以政府主导的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
• 第三,基于网络的多种教育资源传输模式不断探索
• 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取得重要进展,初步形成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数 字教育资源体系,促进了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创新。
• 在高等教育领域,绝大多数高校建立教学资源库,1800家图书馆共享服 务,建成3800多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011年开始启动精品视频公开课建 设,两年来有186 门课程向社会免费开放,截至2012年底,“爱课程” 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易3个网站“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首页面访 问数量为38.62亿次,课程总访问量3569.32万次。在继续教育领域,远 程网络教育应用于农民工培训、干部培训和企业在职培训,已有数千万 人通过网络形式接受了学历及非学历教育。2012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 成立,开通运行国家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已聚集国内外优质 网络课程25000门,容量超过55TB。在全国设立109个分中心和10个典 型应用示范点,用户超过300万。
互联网+ 与中国教育改革创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强调: 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
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 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
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围绕提高教 育质量作出总体部署,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决胜阶段,发出教育改革发展新动员令。
• 高等教育方面,结合我国国情研究制定了《加强高校在线 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计算机网络化的高等 教育正在成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 网络课程被很多大学使用,促进远程教育甚至是终身教育 发展。同时,高校可以通过信息平台推广自己的课程,使 得自身品牌被大众所熟知,也能获得一定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