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_王丽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王丽媛
摘要: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在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是企业、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应整合各种教育资源,采用多种教育途径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关键词:高职教育;工匠精神;经济转型升级;教育资源
作者简介:王丽媛(1976-),女,江苏武进人,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制度供给问题研究”(编号:12YJA880007)的阶段性成果,主持人:陈春琳。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158(2014)22-0066-04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层次职业准备教育,旨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专门技术人才。职业素质包含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两大层面[1]。职业精神是指人们在对职业理性认识基础上的职业价值取向及其行为表现,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操守等要素[2]。国内高职院校一般都较重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而往往忽视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工匠精神是从业人员对待职业的一种态度,是职业精神的重要内容。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都充分认识到其价值,在职业教育中十分注重塑造和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这也是德、日等国在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中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的秘诀之一。另外,在当前国内经济转型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企业越来越看重高职毕业生除技能之外的职业精神,尤其是职业态度。事实上,在高职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顺应了国际制造业发展的趋势,符合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未来职业的发展。然而,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尤其高职教育领域,对工匠精神的研究刚刚起步,虽然已有学者对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作了探索[3],但是,目前亟需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工匠精神的内涵、现实意义等操作系统进行挖掘和研究。因此,本文拟从工匠精神的内涵入手,对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作初步探讨。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历史溯源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鉴于学术界对工匠精神内涵尚无明确的界定,笔者在研读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其内涵作初步的阐述。
工匠精神(Craftsman’s spirit)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是从业过程中对职业的态度和精神理念。具体而言,它是从业人员,尤其是工匠们,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理念,是不断地雕琢产品、改善工艺、享受产品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对品质的追求[4]。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的精品。其内涵包括:1.精益求精。对精品的执着坚持和追求,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不断完善,将品质从99%提高到99.99%。
2.注重细节。在对细节的处理上不惜花费时间和精力,把每个产品都做到极致,追求完美,注重品质。
3.严谨,一丝不苟。态度严肃、谨慎、细致、周全,追求完美,在最细微处下功夫,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并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
4.耐心、专注、坚持。不急不躁,持之以恒,专心注意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坚决保持对品质的高标准、严要求。
5.专业、敬业。为打造最优质产品,从业人员在
专业领域里不懈努力,不断进步,对工作始终持认真、负责的态度[5]。
(二)工匠精神历史溯源
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社会,工匠精神所体现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都由来已久。
中国古代技术文明的辉煌成就与先辈们传承、弘扬、实践工匠精神密切相关。切磋琢磨、游刃有余、鬼斧神工、得心应手、出神入化等词语,是对工匠们出色技艺的描绘与认可。中国古代职业教育的艺徒制度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继承,更是施教与受教双方心理的传授和领悟[6]。在全程式的中国古代职业教育模式中,师徒共同生活、学习、讨论、钻研技术。师傅不仅传授徒弟技术,而且有责任教会徒弟如何做人、自立,通过言传身授端正徒弟的从业态度。事实上,师徒共同在实践中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在当代中国曾一度遭到冷落,但是,目前中国工商业界已发出“我们需要重拾工匠精神”的呼声[7],学术界也开始重视对工匠精神的研究。
在西方国家中,德国式的工匠精神较具代表性。西方国家工匠精神浓厚与其职业教育发达、较少排斥手工业的基督教理念有一定关系,也与中世纪后期以来欧洲城市形成的行会制度有一定的渊源。行会是一个城市中同一产业的手工业从业主结成的组织严密的同业公会。行会规定了严格的等级制,从业者一般分成学徒、帮工、师傅三个可以逐级上升的等级。手工业者的进入、培训机制、生产程序、技术标准等在行会体系内被监督、完成。英国的行会制度在16世纪基本消失;而在德国,由于其民族国家、统一市场形成较晚,直到19世纪,传统行会制度才逐渐消失。因此,适应中小企业的家族传承、师徒相授的职业教育传统,在德国相对较为深厚。当然,德国工匠精神和职业教育的发达,也是其基于在现代世界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而作出的一种主动选择。英美国家长于范式性的科技与制度创新,并享有这种创新带来的生产力与思想文化优势。与之相比,德国的范式创新能力相对不足,其比较优势在于,在科技范式革新之后能够积极跟进,在工艺上精耕细作,制造出性能优良的产品。德国与英美国家的区别犹如工程师与科学家的区别。正如我们看到的,德国最擅长的在于较传统的汽车、机电、机械、仪表等产业,而在计算机、互联网、生物科技、金融等高科技、前沿创新领域则并不突出。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正是德国在国际竞争协作体系中的最佳落脚点[8]。
二、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一)工匠精神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
1.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和传承是国际制造业强国成功的重要因素。职业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纵观日本、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其产品总体上都做工精细考究,其原因是企业的精品理念和从业人员工作的一丝不苟、追求完美的态度。这些国家的从业人员常将本职工作做得好坏与个人荣辱相联系,即便是十分不起眼的工作也力求尽善尽美。其实,这应归结于这些国家职业教育中对准职业人灌输的职业精神教育[9]。
德、日既是制造业强国,又是职业教育强国,他们认识到了工匠精神的价值,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职业精神纳入职业教育的范围,塑造和培养准职业人的工匠精神,并在实践中传承和发展这一精神。对匠心、品质的高度重视,使德、日凭借其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立足世界。正因为德、日将工匠精神发挥、运用得淋漓尽致,其产品才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才能在某些领域具有真正的不可替代性,德、日才能在复杂的国际市场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成为真正的制造业强国[10]。
2.弘扬工匠精神是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壮大中国制造业的现实需要。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实现“转型升级”,既要不断寻求科技进步,也要培养、形成一支高素质的技工队伍。当前,职业教育在中国受到高度重视,其实也是产业结构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倒逼所致[1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2]指出,“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纲要》强调要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以适应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需要。
中国虽是制造业大国,但远非制造业强国。在未来几十年,中国将大力发展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其产业结构将逐渐类似于德、日,相应地,人力资源模式也应向德、日模式靠拢[13],中国的职业人必须具备工匠精神。在当前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消失的情况下,想要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建立令世界尊敬的中国制造,就要培养中国的职业人,而这种职业人就必须具备工匠精神[14]。唯此,中国才能由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