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理-心理-社会文化模型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动力--毕业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生理-心理-社会文化模型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动力

XX

XXXXX管理学院

XX级公共管理类X班XXXXX

摘要

近年来,青少年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社会问题。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严重。本文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多个角度结合标签理论、控制理论、李斯特犯罪社会学理论、挫折攻击理论、惯常行为理论、生命历程理论、无意识理论等多种理论对青少年犯罪的动力做简要的分析。

以生理-心理-社会文化模型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动力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日趋严峻已是不争的事实,更被认为是当今国际社会继环境污染、吸毒贩毒之后的第三大社会公害。在我国,青少年犯罪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呈现出犯罪数量急剧上升的态势,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青少年犯罪仍然保持高位运行态势,且恶性案件持续增多,犯罪类型不断扩展,犯罪日益呈现低龄化、团伙化、暴力化等趋势。近年来,25岁以下的作案人员已占到全部刑事人员的70%。我国青少年犯罪还呈现出犯罪性质暴力化、犯罪成员群体化、犯罪类型多样化、犯罪区域异地化、犯罪年龄低龄化、犯罪手段职能化的特点。青少年是的祖国未来,青少年的犯罪的扩大已经严重危及到社会秩序与社会稳定,而且有蔓延的趋势。因此,青少年犯罪问题成为理论工作者、政府决策部门、以及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以下将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角度展开论述。

青少年犯罪的生理因素——青少年生理发育与心理成熟不同步

从儿童发育到少年、青年,伴随第二性征的出现,人开始进入青春发育期,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出现了生理发育加速现象,而引起了急剧而显著的变化,这些生理的发育直接影响着心理的发展,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发展,为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性的发育成熟为青春期的心理发展显示出鲜明的特色。但青少年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这些冲突在外界良好的社会影响和教育下能得到正确的解决,从而使青少年健康地向成年过渡;反之,在不良因素的影响下,这些冲突就可能使青少年向错误方向发展,甚至走向违法犯罪。首先,形态发育开始了,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长,具备了实施犯罪的体能基础,而少年由此出现的成人感,引发了身心冲突;同时,第二性征的出现,比仅仅增加了成长的烦恼,心理上探求能力和好奇心加速发展。青少年好问、好动、好猎

奇,成人越不让他“动”,往往越能引起他们的探究欲望。于是凭着生理上己具备的精力与体力,常常一干到底。但由于心理发展,特别上认识能力的发展还未成熟,思维易片面、偏激,分辨不清是非,往往难以找到正确的活动途径,容易上当受骗,走上邪路。同时,扩大了需要范围,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亦或是社会上的需要都较儿童期有很大不同,此时,若从正常途径的不到满足就很容易无意识的走向邪路,违法犯罪。

其次,引发第二性征的内分泌开始变化,导致发育速度又缓慢转变为迅速,性机能发育成熟,青春期性机能的发育成熟、性冲动的产生所带来的心理变化是十分巨大的,青少年性意识萌发了,开始对异性感兴趣,被异性所吸引,有些少年从而产生了初恋,同时也产生了对性机能的好奇心和神秘感,但性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的形成却落后于性机能的发育成熟。这时,如果没有正确的性道德、性知识和性法制教育,青少年就会缺乏抑制性冲动的能力,容易接受外界不良的诱因刺激,特别是淫秽物品的腐蚀和不良伙伴之间的相互传习,有些法制观念薄弱的少年,就可能为所欲为地追求异性刺激,从而走上性违法犯罪的道路。同时,由于情绪变化也受激素的支配,因而大脑常常处于兴奋状态,情绪也不稳定,有极大的冲动性,容易激动,但又容易疲劳,心境不持久。常常表现为突然产生激情,但又转瞬即逝。因此,有些青少年常因外界的刺激而不能控制自己的这种消极情绪,导致不良行为甚至犯罪行为的发生,发生后却又变为复杂的动机。这就是为什么青少年比成年人容易发生激情犯罪的一个原因。

再次,机能发育也迅速开始,肌肉机能迅速增长,肌肉力量增强,运动能力明显增加;同时,由于甲状腺机能旺盛而刺激高级神经系统,致使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不平衡,因而对系统的协调作用有所降低,使少年在动作和活动上反而出现一定的不灵活或不协调的暂时的“笨拙”现象。少年的机体能量代谢旺盛,精力充沛,活泼好动,特别喜

欢竞赛性的活动,以显示自己的能力。青少年迅速的生理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的体力活动量,而心理水平的提高却相对缓慢一些。此期间,男子的体力、持久力和爆发力均高于女子,正因为男性的体力明显高于女性,因此在暴力犯罪中,男性青少年所占的比例远远高于女性青少年。他们那常常表现为过剩的精力有时难免用之不当,甚至在其他不良因素影响下,特别是在精神空虚,又受暴力影视、书刊影响时,易于进行暴力性的违法犯罪活动,如打架斗殴、抢劫、强奸等。

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因素

青少年犯罪心理是由青少年时期生理、心理发展及社会化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引起的。青少年的心理经历着巨大的波动,从儿童向成人的过渡,不仅仅在形象的转变,内心同样对自己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在寻找以前的自我的安全感的同时,却又追逐着超越自我,以满足对自己所谓的超越与进步。而其心理水平的提高相对缓慢,缺乏合理调节和支配自己活动的能力,在认识与情感、认识与行为、情感与意志行为、独立性意向与认识能力之间以及自我意识内部各成分之间存在着矛盾。一旦发现自己无法做到时,若没有良好的引导又容易陷入另一种消极,甚至于追逐亚文化而误入歧途。同时,现代青少年犯罪是经济高度繁荣的产物,过度丰富的物质生活,带来青少年精神上的贫困。一味追求享乐的结果,必然导致贪欲的增长,必然导致自我中心主义,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青少年时期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之间的矛盾、心理活动本身各部分之间的矛盾以及心理发展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的产生及其相互作用,是青少年产生犯罪心理的重要原因。心理冲突包括孤独感与强烈的交往需要的冲突,交流中的闭锁性使他们产生孤独感,但同时他们渴望被人理解接纳,没有调节好的青少年就会先于苦恼的境地,倾向于与同龄人交流,出外寻找友谊,但他们的社会阅历少,也就容易被人引诱,无意识的走上犯罪道路。随着成人感的产生,青

少年的独立性开始出现,但他们大多没有经济来源,仍需依靠父母,这使得他们同父母产生冲突,严重的反感是家庭犯罪产生的重要原因。另外,强烈的情绪冲动与较弱的理智控制冲突也比较普遍,当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时,理智的控制能力不足以克制,从而造成简单、粗暴的报复行为,造成的后果往往严重,而青少年也会为此后悔不已,从这个角度讲,激情犯罪、冲动犯罪较为普遍。还有,当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时候,有的青少年会将苦恼转化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情绪发泄出来,侵害社会或他人,从而产生犯罪行为。

有关解释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的理论观点很多,机会理论认为,下层社会少年之所以犯罪,是因为社会剥夺了他们获得生活目标或取得成功的机会,使他们没有机会以合法的手段达到目的,而只能以非法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如生活在城市的第二代农民工,没有了农民的本色,却又不能融入城市生活,不被城市所广泛接纳,从而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自闭,形成了自己的群体,但这一群体由于没有良好的教育和约束,往往会成为破坏社会稳定的群体。

标签理论的内容是:当社会上的某一个人,一旦被拥有社会地位、影响的他人,贴上不良的标签,纵使他只是轻微的越轨行为或者是初犯者,也会因为自己已经被贴上标签,无力自拔,最终成为越轨行为乃至犯罪行为者。由于我国现在各种机制不是很健全,特别是刚刚从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中走出来,对于人的认识还停留在好坏上,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坏蛋,并没有把一个人做全面客观的分析。再加上现在我们国家教育资源的贫乏,对于差生的管理尤为缺乏。这种放任自流的管理,使其受到歧视,使其的标签越来越固定。贴标签给青少年错误的社会定位,使其产生自我认识的错误,把青少年推向社会的另一端,越来越孤独,同时,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失去生活的动力。标签理论的一个很好的实例就是马加爵案,2004年2月上,马加爵在昆明市云南大学鼎鑫公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