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数据分中心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交通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数据分中心设计

考虑到1市智慧交通数据中心的建设模式,建议1县智慧交通数据中心作为1市智慧交通数据中心的交换子节点之一,负责与其下属相关单位数据的汇聚、集成和交换,同时实现与1市智慧交通数据中心的数据交换。

6.2.1 数据采集与交换平台

数据采集与交换平台负责信息中心的数据存储及维护数据的完整性与一致性。该平台通过对交通内、外部,跨行业、跨部门的基础和业务数据采用统一的数据清理转换工具进行整合处理,建立全局统一的数据资源视图,为交通应用建设提供一个高质量、可靠的数据基础。同时将交通业务数据按照面向分析应用的

方式进行组织和重构,提供灵活的查询分析手段,为各业务系统(出行服务、监管等)和各部门、各级人员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数据查询、分析和信息发布服务。

6.2.2 数据交换配置

建设1县智慧交通数据交换系统,满足多源信息互补,最大限度的发挥交通宏观调控、交通指挥、动力调配等能力,为出行者、司乘人员提供多种信息服务。该系统的建成有助于共享各部门采集的各类交通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发布,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将交通基础设施感知信息、车辆运行信息、人与物出行信息通过各种网络汇聚到信息中心,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将抽象的交通数据转化为可视的交通信息,并利用各种途径,实现对公众、政府、企业的综合交通信息服务。

6.2.3 数据库逻辑架构

智慧交通数据中心按照资源的更新频度、数据结构、访问特点、数据位置等对数据资源进行顶层规划,按照数据用途、功能定位把整个中心的数据划分成三个交通数据库群,分别为基础数据库群、业务数据库群、主题数据库群,逻辑规划

图如下所示。

交通数据平台逻辑规划图

1、基础数据库群

基础数据库是共享程度最高的数据,描述对象或环境的基本信息,为行业管理和信息服务提供基础数据支撑,这类数据具有较低的变化速度,但系统间的共享程度很高。通过对交通行业的信息实体进行归类、抽象,形成交通行业的信息领域,对这些信息领域的数据实体进行数据建模,形成统一的数据模型,消除系统之间的差异。

基础数据库分成:交通参与者、交通工具、交通设施、运输网络、地域、基础地理、行业标准、元数据、系统管理、系统安全、监控告警、容灾备份等几个基础信息域。

2、业务数据库群

业务数据库是交通运输系统信息化应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面向不同的

交通应用存放相关的规则、业务、运营数据等,存放系统运行或从外围系统抽取的各层面交通业务数据,对于交通数据平台来说有两个层面的数据:

a、应用整合库

整合交通各领域运营数据,形成按主题分类的面向运营的准实时数据,提供

统一的企业数据视图,主要包括:不可预见性较强的交通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影响交通运行安全的相关环境信息;描述交通流状态的定性定量特征的物理量 (称为交通流参数)的相关信息;道路作为允许机动车通行的地方所应满足的条件以及机动车在道路上应遵守的规则,如: 临时交通管制,施工信息等。

b、应用私有库

由交通数据平台提供存储区,用于存放基于交通数据平台搭建的应用运营数

据,这些数据与其它数据库进行隔离,专用于某个应用,包括面向交通管理部门应用功能,管控平台,路政管理等。

3、主题数据库群

主题数据库来源于业务数据库和基础数据库,采用面向主题的方式,对原始

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形成针对某一主题的综合数据库,为综合应用提供数据支撑,支持交通资源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综合展现,提供对交通资源的分析结果的查询,包括综合分析,决策支持,路网规划分析数据,城市出行分析数据,交通仿真分析数据,城市环境分析主题数据。

6.2.4 数据质量管理

数据质量管理包括管理业务元数据(主要指对IT 系统的数据实体和数据处理的业务化描述,包括业务规则、业务术语、统计口径、信息分类等)、技术元数据(主要指用来描述数据实体和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技术细节和处理规则,如表结构、ETL 映射关系等)和操作元数据(主要指对项目管理、IT 运维、IT 资源设备等相关信息的描述),通过元数据监控数据的产生、处理、存储、应用、存档各环节的数据质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6.2.5 交通数据资源分类

1县智慧交通数据中心数据来源复杂、种类繁多,可将数据分为港航数据、公路数据、运管数据、质监数据以及共享数据五大类。如下表所示。

交通数据资源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