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低体重儿的护理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产低体重儿的护理体会
摘要】根据早产低体重儿的身体各器官未发育成熟,不适应外界环境和抵抗力
差等特点,在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前提下,作者采取严密病情观察,维持有效呼吸,维持体温稳定,科学喂养,预防感染等,提高了护理效果,使早产低体重儿
的治愈率达到96%以上。
【关键词】早产低体重护理体会
凡胎龄小于37周,体重小于2500g的活产儿,称早产低体重儿。
早产低体重儿机体各系统发育不完善,免疫功能差,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死亡率高。
因此
护理早产低体重儿不仅要求护理人员耐心、细致以及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心、
敬业精神;另外,还要有完善的消毒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继发感染,护理
的任何环节出现纰漏都会对早产低体重儿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
本文作者经过对623例早产低体重儿的护理,现将有关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2009年-2011年我科NICU共收治早产低体重儿623例,其中胎龄在28-32周,体重在1000g-1500g之间的早产儿146例,体重900克1例;胎龄在32-34周,
体重在1300g-1700g之间的早产儿205例;胎龄在34-36周,体重在1500g-2500g
之间的早产儿有271例。
通过积极的治疗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早产低体重
儿的治愈率在96%以上。
二、护理体会
1、维持有效呼吸
早产低体重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呼吸常不规则,容易出现呼吸暂停和肺透明膜病(HMD)。
在护理早产低体重儿时,首先要保
持其舒适体位,仰卧时避免颈部前屈或过度后仰,可在肩下放置小软枕,头部抬
高30度;俯卧时头侧向一侧。
必须专人看护。
经常检查鼻孔内分泌物,避免物
品阻挡口鼻腔或按压其胸部。
如出现紫绀应查明原因,同时给予吸氧,维持经皮
血氧饱和度在85%-93%为宜或动脉血氧分压在50-70mmHg。
呼吸暂停着给予拍打
足底、托背、刺激皮肤等处理,或遵医嘱给予氨茶碱,气管插管下肺表面活性物
质(PS)和机械通气的应用。
2、维持体温稳定
早产低体重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薄而且易
散热,皮下脂肪缺乏,尤其缺乏重要的产热物质——棕色脂肪,再者早产低体重
儿肢体活动较少,通过肌肉颤抖所产的热量低,所以造成散热增加和产热不足,
致使早产低体重儿很容易出现低体温,导致硬肿症的发生;另外,早产低体重儿
汗腺功能不足,容易造成散热困难而导致高热。
体温过高或过低对早产低体重儿
的治愈率均有直接影响。
因此,保持中性环境温度,维持正常体温,减少氧耗是
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
(1)环境温、湿度:
早产低体重儿的室内温度需在24℃-26℃,相对湿度需在55%-65%之间,适
宜的温湿度可以减少空气对流影响机体温度,有利于保持早产低体重儿的体温稳定。
(2)怀抱保暖
对体重在2000g—2500g之间的早产低体重儿,一般情况下,出生后可让其在
母亲的怀抱中保暖,这是维持体温正常的最佳方法。
(3)婴儿培养箱保暖
对于体重在2000g以下的早产低体重儿应置婴儿培养箱保暖,箱温设定维持
其皮肤的温度在36.5℃为宜。
一般体重在1501-2000g者,婴儿培养箱温度应设定在32-33℃之间;体重1001-1500g者,婴儿培养箱温度应设定在33-34℃;小于1000g者,婴儿培养箱温度应设定在34-35℃;一般箱内相对湿度在55%-65%。
3、喂养
早产低体重儿的营养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以往许多国家经常采取早期静脉营养,但实践证明,静脉营养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合并症,如感染,胆汁瘀积等,
而肠道营养不仅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和发育,而且不会产生其它合并症,因此
能采取胃肠道喂养的早产儿应首选胃肠道喂养。
经胃肠道喂养以母乳喂养最佳,
因为母乳中不仅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还有大量的生物活性成分和利于早产儿消
化的酶,如淀粉酶、脂肪酶、蛋白质酶、抗体[1]等,母乳对早产低体重儿的生长
发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促进胃排空,母乳中的乳铁蛋白、溶菌酶、分泌型IgA和干扰素等有助维护早产低体重儿肠道功能,增加抵抗力,可减少坏死性小
肠炎的发生,减少包括败血症和脑膜炎在内的感染发生等。
因此,对于早产低重
儿应尽量给予母乳喂养,必要时采用配方奶喂养。
如果早产低体重儿消化能力较差,奶后易呕吐伴有腹胀、大便稀薄,应适当延长喂奶间隔时间,待上述症状缓
解后再少量多次喂养。
喂奶时注意观察其面色、呼吸,喂奶后轻拍其背部,取右
侧卧位,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1)出生体重在1500g—2499g之间的早产低体重儿,无青紫窒息者在生后30
分钟可试喂葡萄糖水,若能吸吮则可直接喂母乳,间隔时间视情况而定,无须限
制奶量。
(2)出生体重在1000g—1499g的早产低体重儿,吸吮有力者3-4小时试喂糖水,无恶心、呕吐者即可喂养母乳或早产儿配方奶;吸吮乏力者在生后5—6小时用滴管试喂糖水,吞咽功能较好的,8小时可用滴管试喂母乳,有青紫和窒息史的可
适当延长喂养。
喂养时,可把母亲的乳汁挤到小杯内用注射器抽出,抬高头肩部,再一滴一滴缓慢滴入口腔内,同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喂奶过程中注意勿将奶液
滴入气管内,每次奶量不宜过多,一般从3-4ml/次,每2小时喂养一次,每天隔次
增加1-2ml;视其消化能力而定;若吞咽功能差者,可采取胃管喂养,在每次胃管
喂养前应注意是否有胃潴留以及潴留物的量及性质,如果抽出的是白色经过初步
消化的残余奶液;则应重新注入胃内,该次打入奶量应减去重新注入的量。
若无
潴留,每次增加奶量1-2ml。
(3)出生体重<1000g者,每次奶量1-2ml,间隔时间1小时,消化功能好者每
天隔次增加奶量1ml;需鼻饲者注意奶汁的温度适宜,鼻饲速度宜缓,完毕后用温
开水1-2ml冲管,以确保乳汁全部进入胃内,避免胃管内乳汁变质而导致早产低
体重儿消化功能紊乱。
按常规每周更换鼻饲管一次。
能尽量采取滴管喂养者不采
取胃管喂养,因为胃管的侵入操作容易损伤食道及胃粘膜,同时无吞咽动作参与,腹胀发生率远远高于滴管喂养的患儿[2]。
4、预防感染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尽量减少探视人员,有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皮肤感染
者严禁接触早产低体重儿;病室内每日通风2次,每次30分钟,每天紫外线循
环风消毒空气2次;室内地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2次;护理早产低体重儿前后护
士必须用洗手液、流动水洗净双手或用快速手消液擦试双手;早产低体重儿的衣
物及床单元应每日更换;随时对空气及婴儿培养箱内作细菌培养,婴儿培养箱每
日用消毒液擦拭内外,水箱的水每日更换,以防细菌生长,每周更换婴儿培养箱,彻底拆卸消毒,以预防早产低体重儿院内感染的发生。
5、病情观察内容
早产低体重儿面色是否红润,有无缺氧症状;生命体征情况;肌张力是否正常;反应是否灵敏;吸吮及吞咽是否有力协调;进食后是否有呕吐;大小便是否
正常;另外,全身或局部是否出现硬肿,硬肿的发展和消退情况等可忽视;早产
低体重儿由于红细胞破坏较多而肝脏功能不成熟,易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并且早
产低重儿的血脑屏障不健全,未结合胆红素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循环,引起胆
红素脑病;都是早产低体重儿护理观察要点。
6、日常护理
早产低体重儿的日常护理包括
(1)口腔护理:每次喂奶后,应用0.9%生理盐水擦拭口腔,并观察口腔粘膜
是否完整,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眼部护理:及时清除眼部分泌物,如分泌物较多时,应遵医嘱用眼药水
滴眼。
(3)脐部护理: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对于脐部干燥者,每日2次用0.2%安尔
碘擦拭;对于脐部有脓血性分泌物者,用3%双氧水冲洗后应用生理盐水擦拭再
用0.2%安尔碘擦拭;或遵医嘱局部用药。
(4)皮肤护理:早产低体重儿皮肤娇嫩,要注意保持其皮肤清洁,尤其是颈下、腋窝、会阴、大腿根部等皮肤皱褶处,注意及时更换尿裤,大小便后用温水
清洗臀部,并涂护臀霜。
(5)抚触:早产低体重儿每日可给予抚触1次,每次15分钟,抚触时护士应充
满感情,注意刺激强度和频率[3],资料显示,在1998年Vmas Emotyg证实,抚
触可改善婴儿消化系统功能,促使胃液等激素释放增加,促进胃肠蠕动,增加食欲,并且增强了婴儿的小肠吸收功能,使体重增加[4]。
三、小结
早产低体重儿在NICU病房占有一定的比例,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精心周到的
护理措施,可以达到很好的救护效果,保证其生命安全,提高早产低体重儿生命
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钱继红,吴圣梅等.早产母乳中淀粉酶活性观察.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6.6,
321-325.
[2]翟尔力,苏王东等.滴管喂养和胃管喂养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作用.中华新生儿
科杂志,2006.2,67.
[3]刘新菊,张文辉.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影响的临床观察.中国全科医
学,2003.6(11)933-934.
[4]邹璇,范英英,裘逸波.对极低体重儿行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2010,26(10)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