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孔子有教无类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2010级高等教育学杨苏莉

摘要:一直以来,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就是众多学者争论的焦点,是评价孔子教育思想和主张的重要部分。其争论的重点主要是“教”和“类”的不同理解,对“有教无类”教育主张的系统论述还较缺乏。本文从“有教无类”产生的基本条件、实施的目的及配套教学方法两大方面未系统地论述“有教无类’“的教有主张。并从教育对象、教育目标及教学

方法二方面论述了“有教无类”与“全民教育”的区别。

关键词:孔子,有教无类,全民教育,对象

当前,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知识爆棚的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加大。由此而带动了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教育对象的扩大。高等教育也进入的后大众化时代,并向着普及化时代迈进。因此,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全民教育”这个新概念。然而许多学者常常把“全民教育”与孔子的“有教无类”相提并论。虽然两者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全民教育”与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为了更好的理解、实施“全民教育”,探讨“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就变得十分必要。

一、孔子的思想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孔子的一生都勤奋好学,追求上进。其最大的抱负,是希望有机会能登上政治舞台,施行仁政。虽然在政治上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他在文化教育上却是成绩卓著的。孔子从30岁左右起,就开始从事教育活动。他在鲁国从政和周游列国期间,不断广收弟子,随时随地进行讲学。因此,他从事教育工作前后达40多年。孔子在教学的过程中,搜集并整理出《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作为教材,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的作用。他还通过教学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在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作了系统的论述,对后世的教育影响很大。

二、“有教无类”的具体内容

孔子:“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东汉马融注同:“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魏人何晏说:“类,谓种类。言人所在见教,无有贵贱种类也。”①南北朝时的皇侃日:“人乃有贵贱,宜同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②从马融、何晏、皇侃的疏证来看,他们从贵贱的角度来解释“类”字,“类”即“种类”。宋朱熹,

①潘维城.淋雨古注集笺.卷15

②皇侃 . 论语集解义疏

则解释:“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③注)朱熹认为,人性皆善,虽因后大环境造成习染不同,也不应分为善、恶两类而分别教育之。故可以说他也是把“类”当作“种类”讲的。孔子“有教无类”中的“教”字,原意是对学生施加影响,而学生接受影响之谓。正如许慎《说文解字》中谠“上所施,下所效也”。“教”就是教育、教化;孔予的“有”、“无”指:任何人我都可以给他教育,不分贵贱、庶鄙等界限,使教育及于平民。可见,“有教无类”本义是:在教育的对象方面,不分种类,即不分“贵贱”、“庶鄙”,不分善恶,也就是不分阶级、阶层,不分年龄、地域、个性差异,凡是愿意学习的,统统收为弟子,都给予教育。

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在历史上起到了很大的进步作用。概括起来就是:第一,不分行业和出身,打破奴隶贵族对教育的垄断。第二,不分地区和族类,促进各名族的文化交流。第三,不择对象,广收弟子,造就了一批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才。

但是,虽然其有教无类思想对后世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但是也存在许多局限性。

三、“有教无类”影响深远

古代孔子的“有教无类”主张的提出后,培养了大批人才,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百家争鸣的新局面,表现了鲜明的人民性、开放性,具划时代意义,孔子之后的孟子又沈“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苟以是心志,斯受之而已矣(《孟子·尽心下》)唐宋以后兴起的书院制度,在教学中实行“门户开放”政策,若有名师来书院讲学,其他书院或外地书院的师生都可来听讲,而不受地域,贫富,年龄、学派的限制,也体现出儒家教育强想的“大教育观特征”。

再看西方,14世纪的文艺复兴要求扩大教育对象,改进教育内容和方法,早期空想主义思想家莫尔(《乌托邦》里也提出建立公共教育制度,让所有儿童进学校受教育,而1 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里也提出。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要求实施普及教育”;爱尔维修和狄德罗提出智力甲等说认为:“人人都享有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欧洲新教育运动最具代表的教育家罗素特别强调:“明确民主与教育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坚持绝对的一致极为有害。”可见,罗素认为,民主的教育应该是每个人的能力都得到最好发展的教育,而不是让每个人都得到最高等的教育。这些与孔子的“有教无类”精神实质都是相同的。

四、孔子的“有教无类”的局限性

前面综述了诸多“有教无类”之优点,仍有一个问题值得商榷:既然“有教无类”,为③论语.卫灵公

何孔子几千弟子全是男的,而把女弟子拒之门外,这似乎是让人疑惑:孔子观念中是否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孔子也曾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对女子教育权的剥夺,反映了孔子认识的局限性。恐怕孔子在男女平等受教育的思想上,还有所保留。再者,对孔子的“有教无类”,有人认为这是孔子在主张“全民教育”,其实不然,孔子并非主张“全民教育”,他只是对求学者来者不拒。“民主教育”不等于“全民教育”前者是针对大多数而言,而后者是每一个人。实际上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全民教育是不可能的。即使在今天,我们的经济文化发达了,要实现全民教育同样很困难,但我们可以作为一种理想去追求,“全民教育”也是“必要的乌托邦”。

我们在充分肯定孔子的“有教无类”的进步作用和积极意义的同时,还要看到它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在孔门众多的弟子中,没有一个是奴隶或是奴隶出身的。这说明他的“教”是有鲜明的阶级限制的。第二,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④我们一方面要充分理解,“圣人”也得要吃饭,不能饿着肚子去讲学;另一方面也要看得到,初次拜见就需要十条干肉,数量不少。这说明他的“教”是有一定的财产限制的。第三,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意思是,主张不同,就没有相互商议的余地。这句话反映孔子要求他的弟子在政治思想上和他保持一致,在行动上不得越轨。这就说明他的“教”是有严格的宗派限制的。

五、“有教无类”产生的基本条件

1、“有教无类”产生的社会背景—社会结构变化

春秋末期,社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在经济方面,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杜会生产力的大大发展.奴隶社会的一些臣子开始开垦井田以外的原野和森林,并使之成为属于自己的田地。久而久之,“私田”就取代了井田制的“公田”,为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创造了物质前提条件。

在政治方面,奴隶主贵族,一方面在国内和国外进行兼并斗争;另一方面,他们对奴隶和国人进行越来越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从而激起了奴隶和国人愈来愈尖锐的反抗和斗争。以至,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等级制度也受到破坏。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变化。表现在官学衰废,私学兴起。这种发展变化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使文化知识传播于民间,出现了“学在四夷”的现象。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就是在这种经济、政治、文化发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其产生的本质原因在于生产力发展所引起的社会结构的变化。

④论语·述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