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解读

一、指导思想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由此可见,阅读策略的学习与运用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核心。

语文核心素养中也注重思维发展与品质。汉语的内部结构、包含的各种信息都很复杂,学习运用汉语就离不开思维的发展。而阅读策略正是指向阅读的一种深刻的思维活动。

课程选择:基于此,我选择了阅读策略单元——预测单元中的《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二、与编者对话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选自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从单元导读中可以看出本单元是以预测为主线安排的。在单元的语文要素中明确要求: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尝试续编故事。以上三个语文要素构成了阅读预测的阶梯生长态势。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与以上语文要素本形成对应关系。《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本单元唯一一篇完整的文本,教学重点是进行预测示范,学习预测方法。《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和《不会叫的狗》都是不完全文本,教学重点是运用预测方法,预测故事的过程与结果。

三、与文本对话

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讲述了老屋与小猫、母鸡、蜘蛛之间的故事。课文运用反复的手法推进情节的发展,语言反复、动作反复、情节反复更利于学生进行预测。文本的旁批为学生示范“如何预测”。课后第一题旨在唤醒学生的预测意识,为小组交流提供了思路。课后第二题回扣课题,旨在对课文深入地理解,交流对老屋的印象。课文内容和课后练习安排,能很好地帮助学生了解是什么预测、什么时候预测,预测的依据有哪些。

四、与学情对话

在一二年级的课文学习中,学生潜移默化地积累了预测的经验,但是只是凭感觉猜测是一种形象直观的思维方式。而本单元要求学生有意识地有依据地进行

预测,需要更加抽象的思维过程,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实际操作中要反复提醒学生说清预测依据,增加学生对预测的敏感度。

五、学习目标

结合教材内容、编写意图以及学情,我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为: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理解“暴风雨、孵蛋、偶尔”等词语的意思,朗读课文。

2.边阅读边预测,根据旁批、课后了解预测,知道预测可以根据题目、插图、生活经验、故事内容预测,知道预测要有依据。感受预测的趣味和快乐。

3.学习老屋乐于助人的行为,知道帮助别人才会收获快乐。

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

边阅读边预测,学习并运用预测方法,感受预测的趣味。

六、学习策略

1.充分朗读,感悟文情。

2.自主探究,初识预测。

3.讨论交流,练习预测。

4.续编故事,运用预测。

5.拓展迁移,再次预测。

七、教学流程预设

1.谈话导入,激发预测兴趣

(1)预测插图:请学生观察文中插图,引导学生第一次预测,并通过第一自然段验证。像这样通过图片去推测课文内容就是一种预测,预测会让我们的阅读更有趣。

(2)预测课题:看到这个题目,请学生猜一猜为什么老屋总也到不了呢?

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进行第二次预测。

设计意图:初探预测方法,唤醒学习动力。用插图这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第一次预测,为学生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探究氛围,为学生注入探究阅读的动力。通过插图和文字的感知,孩子已经形成了对老屋的初步的认识,这个时候将题目给孩子,老屋和总也倒不了的这种反差更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孩子们会进行各种各样的预测,究竟谁的预测是对的呢?孩子也对阅读充满了期待。

2.集中识字,扫清阅读障碍

首先出示含有文中生字的词语,开火车读词语。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生字,重点指导“暴风雨、偶尔、孵蛋”等词语。

设计意图:集中呈现生字,聚焦重点字词。因为本单元是预测单元,为了不破坏学生的阅读的连贯性,采取集中识字的方法识字。

3.借助旁批,学习预测方法

(1)充分朗读,为学习预测铺垫

出示前10个自然段,个别读、男女生互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读文,分角色朗读老屋与老母鸡、小猫的对话,请同学们思考在对话中你发了什么?通过简短的对话,老屋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设计意图:多种方式朗读,感知文本内容。《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本环节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在朗读过程体会故事的反复性和规律性,通过对话感悟老屋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

(2)分析旁批,学习预测方法

出示前四个旁批,这是一个小伙伴边读边进行的预测,请学生们观察她都是在什么时候进行预测的呢?又是依据什么预测的呢?小组交流讨论,完成表格。设计意图:利用范例支架,学习预测方法。《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环节充分地利用了编者为学生搭建的范例式支架,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合作讨论,学习了什么时候预测,依据什么预测。

(3)小结。

设计意图:归纳总结方法,梳理文章脉络。借助板书和图表进行小结,学生再次回顾故事情节,对预测依据的印象更加深刻。

4.借助课后题,练习预测方法

(1)学习课后一题。

出示11到17自然段,提出问题:读课文的过程中,你有没有猜到后面会发生什么?同时出示前两个小朋友的话,提示学生可以这样说:当我读到()时,我猜(),因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相机指导。

设计意图:构建语言支架,练习预测方法。语文核心素养关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在课后一题对话提炼出一个语言支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反复练习说清预测依据,内化预测的思维过程。

(2)学习课后二题。

那孩子们,现在你们知道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吗?

设计意图:回归文本内容,感知人物形象。通过对老屋的老迈、慈祥形象的感知,对老屋语言的品味体会老屋不倒不是因为老屋有魔法,而是老屋乐于帮助别人才一直都没有倒。

5.续编故事,尝试运用预测

(1)创编故事:

问题设计:文中的第六个旁批写到“老屋还可能会遇到其他需要帮助的小动物。”请你接着猜一猜,如果老屋遇到熊宝宝,它会寻求什么帮助呢?老屋又会怎么办呢?

(2)呈现作家原文的故事内容。

(3)对比阅读,想一想哪些自己预测到了,哪些不是?

设计意图:紧扣预测主题,经历预测实践。学生续写故事,将预测与想象有机融合,通过与作家的续写进行对比,将想象故事结尾转化为一次预测,加深对预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