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经济危机面前的三架马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经济危机与中国
中国经济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高达9%的水分增速,中国的经济成份主要以出口经济、楼市经济、私营经济为主,其三者也被称为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
◎出口经济
中国改革开放后,成为世界制业大国,有“世界工厂”之称,从原材料诸如煤、铁、矿石到初级产品都出口至上,广东、浙江沿海经济的强盛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体现,然后我们的初级制造业市场在美国、西欧形成。当人民币升值、信贷危机发生后,美国人、西欧人消费欲望下降,其民众深受信贷危机影响缩减消费,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立刻影响到实体经济,引发东南沿海出口企业倒闭停产狂潮,以出外打工的内地打工者更是集体失业回乡,提前回家享受“度假”,作为中国经济体系推动力的出口经济遭受重创,这也是中国深受经济危机影响最大的原因。
出口经济的疲软,标志着中国对外经济的崩溃。
◎楼市经济
谈到中国的楼市经济,就要谈到中国独特的“信贷经济”。中国人买房子的信贷流程是:1、房产商向银行高额贷款开发房产;2、购房者选好房子与房产商签定合同;3、房产商向为购房者提供贷款的银行一次性收取购房费用4、购房者向银行交纳首付,分期付款。这样的流程最终是银行在购房者购房时为购房者一次支付购房费用,然后购房者通过长达10年或者更多的年数来偿还银行购房资金。在这三方交易中,房产商一次性赚取房子的支付费用,银行分期从购房者那里获得费用及利息收入,只有购房者是将自己未来10-20年的收入提前预支了,在这个过程中房子的购买资金被转嫁到不可预知的未来之中,房产商的销售额被统计进GDP中,银行的利润也被计进GDP中,购房者的收入也被计入GDP中,实质上是购房者的未来10-20年的部分收入分别三次被计入GDP中,这就是中国的水分GDP。
了解到中国的楼市经济,那么现在美国人通过股市暴涨与暴跌、油价的暴涨从中国大陆吸纳了大量资金,此消彼长,中国大陆的投资资本急剧减少,中国民间的投资资本或被套牢或被蒸发,投资资本的减少影响到用于购房资本的减少,虚高的楼价、投资资本的缩减影响到中国人民的楼市投资热度。那么作为拉动中国经济体系的三驾马车之一“楼市经济”进入寒冬,意味着中国经济的严峻形式。
楼市经济的寒冬,标志着中国的城市经济寒冬。
◎私营经济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私营企业雨后春笋大量涌现,私营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成份,私营经济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提供农村就业机会,解决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当然也给当地带来一定的经济发展。当美国“信贷危机”给中国带来“经济危机”,中国的“经济危机”给私营企业带来消费的寒冬时,市场上突然形成私营企业倒闭半停产的狂潮,在农村本身沿海出口企业的停产倒闭给农村回流了大量失业人口,现在农村经济支柱私营企业也面临倒闭停产。一时间,出去打工的农村人口失业,在农村私营企业打工的人口失业,双向的失业附带的问题将在农历年后彻底爆发。
私营经济的寒冬,标志着农村人口的双向失业将中国推上火山爆发的浪尖。
三驾马车同时出现问题,中国经济体系的推动力将放缓,城市经济、农村经济同时面临崩溃,城市人口、农村人口同时面对失业,中国09年的局势让人心忧!
经济危机中政府的决策
中国经济危机爆发时,政府相继推出一系列政策,下面分析下中国应对经济危机的决策。
1、楼市政策
当美国人正式承认由“信贷危机”引起世界经济危机时,北京政府第一时间抛出刺激楼市政策,一系列购房优惠政策频出,甚至出现中央默许地方救楼市的传言。那么中国楼市真的值得救吗?中国楼市真得能再现楼市带动经济发展的盛况么?
前面提到中国楼市经济是建立在未来10-20年的不确定收入之上的,现在经济危机波及到中国整个实体经济,那么未来购房者的信贷购房信心将急剧下降,已经信贷的购房者,将缩减开支供房,未来的经济危机将给这些供房族们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失业压力引起的供房压力将在中国未来几年充分显示,在经济危机与失业压力的双重打压下,购房信心将降至冰点。
中国的房价已经高出了老百姓的购买力,中国中下层阶级、一部分上层阶级将失去购买力,股市上套牢了中国人民大量资金,社会上已经没有多少闲散资金来投资房市,没有闲散资金进入房市,那么更不可能有人投资楼市。社会中下层阶级没有能力再将闲散资金注入楼市,但是还是会有少量资金注入楼市的,这批资金的持有者就是贫富分化后的高端群体,高端群体持有大量资金,当股市飘绿,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这些高端群体为了保值货币将进行新的投资,比如说黄金市场、外汇市场、高端房产,黄金市场将是首选,外汇市场集中在欧元与澳元、加元,高端房产集中在距离城市一流学校、医院的地方。
政府的楼市政策,只能带动高端群体的少量投资楼市,这还要看高端群体们对整个经济形势的认识,总之,楼市已经不可能出现以前的购房热浪了,中国社会经济危机将进入持续性严重阶段。
楼市未来走向:在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刺激下,楼市会出现零星购房,但是销售收入远远不及房产商建房时向银行申请的贷款利息,在经济危机的持续下,楼市将出现不低于50%的降价幅度(高端房产除外),在整个降价幅度过程中,将会出现价格的反复阶段。
北京方面的第一项措施就投放在楼市上面,说明美国刚承认将引发世界性经济危机时,北京方面楼市救经济派占了上风。
(走向的判断基础是北京方面断续推出现在这种没有疗效的经济政策)
2、粮食政策
在北京方面推出系列楼市政策之后,楼市政策突然没有了下文,紧接着推出的是粮食政策,政府提高对农民粮食的收购价格,同时严禁占用耕地。
国家全国范围内高价收购粮食,一方面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及投资农业的信心,更大的方面是国家做了经济危机的最坏打算,当经济危机深陷时,13亿人口的中国将面临吃饭问题,假设1个人1天吃1斤的粮食,那么中国1天对粮食的消耗量是13亿斤,这不包括由初级产品粮食制造出来的次级食品,国家的收购粮食政策是在做最坏的打算,保证一旦经济危机深陷时,国人不会出现大量的饥荒。
中国本是一个农业大国,在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大量人口涌入沿海地带,农村耕地面积随着人口的增加逐渐减少,具体表现在农村人口的增多造成住房基地进一步扩大,进尔占用耕地,城市扩张带来的房产商开发也缩减了耕地面积,地方私营企业的规模性增长也占用了大量农村耕地。在人口增多、耕地面积减少、农民转形工人的现在,中国要进口相当量的农产品以供内需,中国现在的“世界工厂”称号,也是中国从初级农业化向初级工业化的转变标志。在中国进行的转形过程中中国的危机到来了。
粮食政策,是经济危机悲观派的政策,和楼市政策一样,这段时间内没有了下文。政府在摇摆不定。
3、拉动内需政策
继粮食政策之后,政府推出的是拉动内需的基础建设,涉及到公路、铁路、桥梁等等大型系列基础设施,这是中国从罗斯福新政中吸取的经验,对于时下的中国来讲基建政策是正确的,但是对于如今的中国来说,基建政策又是错误的,就中国目前的情况,在没有一个透明的财务制度下,中国的任何建设都是徒劳的,都是和元末修治黄河一个性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