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矫治后下切牙内收与牙槽骨厚度变化关系研究

拔牙矫治后下切牙内收与牙槽骨厚度变化关系研究
拔牙矫治后下切牙内收与牙槽骨厚度变化关系研究

拔牙矫治后下切牙内收与牙槽骨厚度变化关系研究目的:探讨患者在拔牙矫治后下切牙内收与牙槽骨厚度变化之间的关联性。

方法:取安氏Ⅱ1类错颌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4个第一双尖牙拔除者15例、下颌第二双与上颌第一双尖牙拔除者15例、未矫治下颌的非拔牙患者15例,分别设置为A、B、C三组,在矫治前后分别采用X线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A、B两组患者根尖处、B点与牙槽点区域的牙槽骨厚度均大幅降低(P<0.05),C组患者牙槽骨厚度未存在显著变化,A组患者内收程度与根尖处和牙槽骨厚度降低存在正相关,B组下切牙内收程度则与根尖区域的牙槽骨厚度降低存在正相关。结论:拔牙矫治患者下切牙出现内收后,根尖与B点处牙槽骨厚度随之会大幅减低,其厚度减小幅度与内收程度呈正比,因而临床在诊疗设计过程中应给予充分关注。

标签:切牙内收;拔牙矫治;牙槽骨;厚度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进步,人们在诊疗过程中追求的不仅仅是单一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在口腔类病症以及口腔医学美学的不断发展下,人们为相对地增加颏部突度,从而使侧貌面型得到进一步优化,常常会通过拔牙矫治的方法来促使下切牙内收[1]。而切牙内收则会导致局部牙槽骨相应发生改建,相关研究表明接受拔牙矫治的患者硬组织颏上近50%的厚度会随之变小[2]。根尖处牙槽骨厚度自身过于薄弱或者一旦变小,根尖则会与骨皮质接触甚至刺破后者而导致不良后果,所以下切牙内收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限制。基于此,本次研究探讨了患者接受拔牙矫治后下切牙内收程度与牙槽骨厚度变化之间的相关性,以期对临床诊断与矫治有所帮助,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矫正治疗的安氏Ⅱ1类错颌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10~14岁,平均12.3岁。取其中4个第一双尖牙拔除者(15例)为A组、下颌第二双与上颌第一双尖牙拔除者(15例)为B组、未矫治下颌的非拔牙患者(15例)为C组,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患者头颅侧位片在治疗前后均较为清晰,并附有完整的临床记录;(2)拔牙前均属安氏Ⅱ1类错颌(典型),接受矫治后患者磨牙关系均属安氏Ⅰ类;(3)所有患者均排除颅面部严重不对称、先天牙缺失、系统性疾病;(4)患者均无显著的TMJ症状、无正畸史。

1.3 方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