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的“第一性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票的“第一性原理”
最近读到埃隆·马斯克有一个很牛的理论,称之为“第一性原理”,意思是找到事务的本质原理,直接从本质进行思维,推导出答案。

他在Xspace火箭、特斯拉电动车等好几个领域实现了颠覆,正是应用了这种原理。

“第一性原理”,其实就是形而上学,来自于亚里士多德:“在每个系统探索中存在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是基本的命题和假设,不能被省略和删除,也不能被违反。


其实就是中国人所熟悉的“道”。

许多年轻人做事情没有做好,一般就会有老前辈敦敦教导:“你还没有找到这件事情的道,等你悟通了,一切就容易了。


因此中国人寻找第一性原理的过程,被称之为”悟道“。

事物总是包含在纷扰负责的幻想当中,我们普通人,往往被复杂的信息和幻像搞迷糊,往往揪住一个细节不放,而真正的高手,往往一眼就能看透事物的本质,从最本质入手,复杂的问题迎刃而解。

其实,我对”第一性原理“有所感悟,最早来自于毛泽东《论持久战》中的一句话:”几个大汉打一个大汉之容易取胜,这种生活的常识就蕴含了战争的真理“,这种强弱关系,以强胜弱的思维,就是第一性原理。

毛泽东打仗,永远都是兵力数倍于敌人的时候才发动攻击,毛泽东称之为”雷公打
豆腐“,以绝对的实力进攻敌人,所以才无往不胜。

而王明虽然理论滚瓜烂熟,但是却明显的没有悟道,因此总是鼓励红军要勇敢,要不怕死,要敢于进攻数倍于自己的敌人,自然是取亡之道。

淞沪会战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中国军队只有陆军,并且兵力孱弱,上海是一个大平滩,无险可守。

而日军则是海陆空三军,兵力雄厚。

因此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低点错误的发动一场战略大决战,导致中国军队的力量几乎消耗殆尽,几乎毁于一旦,是指挥员的错误决定导致的,他违反了战争的第一性原理。

而现在网络上很多人竟然认为淞沪会战应带打,明显也是没有悟道。

经济学,也是我们股票人经常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经济学的现象错综复杂,其实第一性原理却非常的简单,那就是”供需关系“,把握住了供需,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

那么,在股票中,有没有一个”第一性原理“呢?
这个第一性原理,按照亚里士多德的定义,不可以被违反,违反了这一条,就可能会导致亏损。

多年以前,我深受格雷厄姆巴菲特思想的影响,认为是”便宜“,但是,股票却是便宜还可以更便宜,因此我买入便宜的股票,结结实实吃了几年大亏;
我也曾经以为是”成长“,但是成长股,按照戴维斯的双杀理论,其实更危险。

2015年股灾,很多成长股跌去了80%以
上,看来也不是。

那么有没有一句话,能概括投资,遵守它就能赚钱,违反它就会赔钱呢?
我在几个月前,忽然明白了这一点。

在此之前,我已经在股市里摸爬滚打了二十年,一直试图悟道,试图建立自己的操作体系,但是一直感觉有一些核心的问题还隔着一层窗户纸,明明很薄,但是就是捅不破。

忽然明白的瞬间,感觉真好。

在悟道之前,其实一切都努力都是为悟道做准备,哲学上称之为归纳法,就是把一切一切归纳起来,萃取最精华的一滴”第一性原理“。

悟透之后,一切都所谓技术、趋势、基本面都围绕着核心,井然有序起来。

然后就是简单的”演绎法“,交易应该具有一致性,一切都应该围绕着核心的思维排列,系统内所有的力都要围绕第一性原理展开,不可以违反。

那么,你悟到的第一性原理,是什么呢?附:李善友:你与高手的距离,并非只差了一万小时练习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是每天读书的——没有,一个都没有。

沃伦·巴菲特就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查理·芒格
演讲者|李善友
混沌大学创办人
Question 1:有人读了很多书,变成了高手;更多人终日学习,却依旧平庸。

为什么?
人人都是掘地蜂,我们以为的理性决策,不过是对既定思维的自发式反应。

决定你层次的不是知识量多少,而是心智模型高低。

今天是一个学习的时代,终身学习成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

对很多人来说,每天不在朋友圈晒一晒自己新的学习成果——读的书或文章也好、摘抄的金句也好、面见高人的心得也罢——就会觉得这一天过得很low,没逼格。

这当然是一个好事情。

巴菲特的合伙人,今年93岁的查理·芒格就说过:“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是每天读书的——没有,一个都没有。

沃伦·巴菲特就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能参加混沌大学的诸位,当然都已经知道了学习的重要。

但我要问的问题是:为什么你终日学习,却依然无法望巴菲特的项背?
换个更形象的说法:为什么我读了很多书,人生依旧迷茫;为什么我上过很多课,依然并没有什么卵用?
回答这个问题,我先来讲个掘地蜂的故事。

掘地蜂是种看起来很智能的昆虫。

它会麻醉蟋蟀,把失去行动能力的蟋蟀拖到洞里,然后产卵,让自己的幼虫吃着这只蟋蟀长大。

我们今天只看其中一个细节。

在掘地蜂把蟋蟀带回洞穴时,它先把猎物放在洞穴口,自己先进洞勘察一圈,确保一切安全之后,才把蟋蟀拖到洞穴里去。

科学家曾经非常惊叹于掘地蜂的智能,于是针对这个细节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趁掘地蜂进洞勘察时,科学家把猎物拿远一英寸。

他们发现,掘地蜂从洞里出来后,会把猎物拖回洞口,放下,然后重新进洞侦查。

科学家重复同一个动作40多次,掘地蜂就是不把猎物直接拖进洞里去。

这说明什么?说明掘地蜂看似智能的行为背后,其实是基于基因的刻板的、自发的行为。

针对掘地蜂,哲学家丹尼特提出了一个有点恐怖的问题:“你凭什么确信自己不是掘地蜂?”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问题时,内心是一颤的。

但科学给出的答案,似乎更让人绝望:我们人人都是掘地蜂。

研究证明,人类95%的行为是基因决定的自发式反应,而另外5%的所谓理性行为,也往往是既定思维决定的自发式反应。

也就是说,我们看似理性的行为,几乎都是刻板的自发式
行为。

我们以为是“我”在学习和决策,其实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或者叫“心智模型”在主导人生。

决定你能力层次的,并不是你的知识量多少,而是你的心智模型高低。

芒格说:“人类只有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才能快速发展;我们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成为高手”。

这个世界上只有0.01%的人能够成为厉害的人,而99.99%都不太厉害。

决定性的差别在于你是否掌握了学习背后的道理,你是否拥有更高级的思维模型。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个让人高下立现的“学习背后的道理”。

Question2:为什么很多行业老手,专业技能非常娴熟,人生却不过尔尔,并没有绽放太多光彩?
“一万小时定律”有着巨大的缺陷——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并不必然导向成功,甚至能把你练废。

专业选手和业余选手之间的本质区别,并不在于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而在于是否掌握了套路。

刻意练习者的成功公式:成功=核心算法(套路)*大量重复动作。

习惯严格按照每天、每月To-Do List(计划表)生活的人没啥前途。

不要做“chicken head”,不要作舒适区里炫技的小猴子。

这些年,我一直有一个困惑。

我这辈子最大的业余爱好是打拖拉机,但我发现我打得再多,水平也不上涨了,甚至还有倒退。

后来,我发现这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好多人的问题和我类似。

比如,我有个朋友酷爱打高尔夫,财务自由退休后,甚至天天都在打高尔夫,但他同样困惑遇到了水平天花板。

而我们混沌的同学里,也有人问我,为什么他创业大半辈子了,但感觉自己只能算是个创业者,就是不能把那个“者”字变成“家”。

按照以前的学习理论,这些问题除非归因于天赋太差,好像就无解了。

有个著名的理论叫做“一万小时定律”,它认为一万小时的练习能让平凡人变成大师。

我也曾经深信这个道理,但我打牌早超过了一万小时,为什么还不是大师呢?
直到我读到了一本书,这个困惑终于解开了,这本书就是《刻意练习》。

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万小时定律”有着巨大的缺陷——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并不必然导向成功,甚至能把你练废。

为什么?
低水平的重复练习确实能带来熟练的技能,但同时会让人沉湎于技能带来的自满中,不再进步,不再思考,甚至变得麻木。

我们常说“熟能生巧”,但一旦技能“熟”到不用想就“巧”的份上,也许你在这个领域的水平也就戛然而止了。

研究表明,一旦动作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即使再多练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

经验会让你掉进不思进取的舒适区,却并不能让你成为更优秀的人。

有一个外国足球教练来到中国,他发现中国的足球运动员在训练的时候就只练一种“下底传中”战术。

这样的球员不管场上实际情况如何,就只做一个技术动作,变成了没有任何创造力的机器人。

这就是被“一万个小时”练废了。

那么你就要问了,我到底该练什么呢?
《刻意学习》这本书告诉我们,专业选手和业余选手之间的本质区别,并不在于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而在于是否掌握了套路。

什么是套路?人们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绝非是零散的信息和随意的动作,它们大都具有某种“结构”,这些结构就是套路。

举几个例子。

比如婚姻专家。

顶级的婚姻专家只需要15分钟,就能看出一对夫妻未来是否幸福。

他们靠的不是经验,而是套路:他们会集中判断夫妻间是否存在一方鄙视对方的现象。

婚姻中最大的杀手是成长不同步,一旦夫妻间存在了鄙视关系,就很难有长久的幸福了。

这里插一句,所以我们混沌大学的同学一定要两口子一起听课,共同学习,以免影响婚姻和睦。

再比如团队咨询专家,他们如何快速判断一个团队的合作质量呢?他们的套路是组织团队讨论,观察团队成员的发言是否平均。

如果不平均,那么这个团队一定存在沟通障碍。

再比如棋手,研究发现专业棋手只把很少的时间花在比赛上,而把绝大多数时间用在背棋谱和定式上。

棋谱是专业棋手的套路,算法是码农的套路,案例是律师的套路,公式是数学家的套路,而定律是科学家的套路。

我很喜爱的作家万维钢在他的著作《万万没想到》里就有这样一句话:对脑力工作者来说,水平高低在于掌握的套路的多少。

我和罗辑思维的CEO脱不花交流时,她说过一句话深深触动了我,她说罗辑思维是一家有理论癖好的团队,不管做了什么成功的探索,都要试图去总结它背后的道理。

我觉得,掌握套路,这是罗辑思维能够从大量依靠天赋成
功的自媒体中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关于成功的公式:成功=核心算法(套路)*大量重复动作。

于是,我们就能够定义失败了,同时也回答了这个问题:为什么很多行业老手,专业技能非常娴熟,人生却不过尔尔,并没有绽放太多光彩?
我曾经和京东商城的首席战略官廖建文聊过一个问题:有什么样工作习惯的人没啥前途。

他给我的答案让我很吃惊。

他说,习惯严格按照每天、每月To-Do List(计划表)生活的人没啥前途。

为什么呢?
他说这样的人是“chicken head”,就是这种人活得像小鸡啄食一样,不断地点头点头点头,脑子里只有“去做去做去做”,但只是机械重复日常工作。

一生一世重复,绝无建立新知识的可能,再无进步。

所以,我们的人生一定要不断冲出技能的舒适区,跳入更有挑战的伸展区。

要建立自己认知世界的结构,要不断追问事物背后的道理,而不要做舒适区里炫技的小猴子。

Question3:刻意练习怎么练?
刻意练习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发现或创建事物背后的思维模型。

找到套路不是终点,你还要反复练习把这个套路“内置”到
你的脑子中去。

找到好教练,做及时反馈非常重要。

现在我们已经学习到了“刻意练习”这个概念,也知道了专业高手和业余选手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掌握套路。

那么套路怎么练呢?
这里我要介绍一个人,他叫李叫兽。

这个李叫兽不是我这个李教授啊,我是白天的教授。

李叫兽叫李靖,90后,20多岁的年轻人,公司被百度花一个亿收购了,他成了百度最年轻的副总裁。

他是一个理论控,也是一个刻意练习控。

他说他从小就坚信一个事儿:任何事物背后必有道理。

他还上中学的时候,学校里男生间经常打架。

李叫兽为了不挨打,就研究了打架这个事儿背后的道理,他最后总结出打架的套路是:用坚硬打击柔软。

大家看,这个道理简直太有道理了,是吧?你们别笑,你看他怎么做。

他运用这个道理,开始研究人身体哪里柔软,如何打击,并加以刻意练习。

3个月后,他成了学校里谁也不敢惹的第一高手。

所以,刻意练习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发现或创建事物背后的方法论。

我最尊敬的大师查理·芒格称它为思维模型。

芒格的《穷查理宝典》我认真精读过不下5遍,最开始我觉得它是投资故事,读到最后,我认为这是一本关于刻意练习的课本,而芒格则是一个真正的教育家。

芒格说,他一生读书,总结了100多个思维模型,而其中最常用的有20多个。

这些思维模型是指引他投资走向成功的瑰宝。

我们这次两天的大课上,我将给大家详细讲述其中的几个模型。

那么怎么建立你自己的思维模型呢?这个我们后面会讨论。

刻意练习的第二步是反复练习。

李叫兽说,他在掌握了一个“道理”之后,就会反复努力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这个理论还可以解释其它什么现象?
第二,我的哪些行为可以用这个理论改造?
学以致用才是有效学习。

找到套路不是终点,你还要把这个套路“内置”到你的脑子中去。

正如我们前面在“人人都是掘地蜂”时讲过的,我们人类做出理性决策大量是对既有思维方式的自发式反应,翻译一下,就是我们经常做的事情是“自圆其说”、“自我证明”。

打一个比方。

你在面试的时候,发现应试者是一个大眼睛的美女,你几乎第一秒就喜欢她、想聘请她了。

那么,面
试剩下的一个小时,你在做什么?证明她适合这份工作嘛。

所以,高手所做的,就是把正确的套路,通过反复、刻意、长期的练习,内置到大脑中去。

脑科学研究证明,如果经常通过刻意的思维训练激发某几个神经元,最终这几个神经元会连在一起,成为一种脑结构。

这就是刻意练习的生理基础。

这个时候我们是真的能说,一项能力“长”在了我们的大脑中了。

刻意练习的第三步,是及时反馈。

即使你已经在有意识地反复刻意练习,你仍需要一个教练对你的练习进行及时反馈。

任何一个人都看不清自己,如同你永远不可能拔着自己的头发从地上站起来。

为什么世界排名第一的网球运动员、高尔夫运动员、象棋运动员,都需要教练?他们自身的水平不是足够高了吗?这就是教练的好处了,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帮你认清自己。

在刻意练习中,在有及时反馈的情况下,一个人的进步速度可以非常快,而且是实实在在的。

作为一家专注于创新教育的互联网大学,上面这三点就是混沌大学的初衷。

未来,我们将提供的是每年50堂课,50
个思维模型,50场刻意练习,50位顶级的创新教练。

帮助你从一个业余的创新者,变成一个职业的创新家。

Question4:你是不是一个“识字的文盲”,已经沉淀在时代的底部?
第一性原理,是探究创新最坚实的基础思维模型。

建立第一性原理的捷径,是学习芒格,建立基于硬科学的“多元思维模型”。

硬科学将成为未来的“元认知”,没有“元认知”的人,将成为“识字的文盲”。

拥有“元认知”的人,会具备更强的破局能力,成为一个真正的很厉害的人。

创新总是快速流变的,那么它背后不变的东西到底有哪些?要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就需要一个特别可靠而坚实的基础思维模型作为抓手,去和大家一起刻意练习。

这个思维模型是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这个概念,最早是由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他认为:每个系统,在剥离了具体的表象之后,都存在着一个不能被删除或违反的逻辑基点,这是整个系统存在的前提,它就是“第一性原理”。

而芒格有一句话是第一性原理在商业界的化身:“在商界有一条非常有用的古老准则,它分成两步:第一步,找到一个简单的基本的道理。

第二步,非常严格地按照这个道理
行事。


我在明天的课程中,将详细讲述芒格和巴菲特如何坚定使用第一性原理从事投资。

今天的课我们是理论建模,所以我想谈谈我们如何建立自己的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就是建立在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之上的。

但这个可以作为“第一性原理”的公理,是很难找的。

我给各位一个捷径,就是学习芒格,建立“多元思维模型”——将跨学科的重要理论作为你的前提,没有跨学科的学习是不可能找到第一性原理的。

现在的现实是,大多数人毕业后就不再学习跨学科理论,停止了基础学科的学习。

但等你进入到行业中,就会将所有看到的东西往自己既有的认知模型上去套。

如果你的大脑中只有一个思维模型,你的视野是狭隘的,所以你会扭曲现实,直到它符合你的模型为止。

就像一个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看到的全世界都是钉子。

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锤子综合症”。

获得更多的跨学科“公理”,需要大量的阅读。

你需要大量学习硬科学:数学、物理学、哲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等,把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型融会贯通。

我认为在今天这个创新爆发的时代,硬科学的基础思维模型已经成为了“元认知”,不了解这些“元认知”的人,就是我
们这个时代“识字的文盲”。

你可能会觉得这很难,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每个学科最底层的思维模型也就那么几个。

讲真,后面我是否能开一门课叫“关于创新的跨学科思维模型大全”呢?
当有一天你真的把几个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型联合起来了,你就能得到一个叫lollapalooza效应的东西,就像物理学里面的临界点效应,你会变成一个不一样的人。

怎么不一样?
你将拥有破局能力。

你能够击透工作的本质,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人类中的绝大多数是注定一生无法养成破局能力的。

为什么?因为它需要你跳出舒适区,不断学习。

它很难。

越聪明的人,往往越无法养成这样的能力。

他们宁愿去花精力自圆其说,去骂同事、骂老板,而不愿意自我精进。

这样的人注定要一生在低水平重复中度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