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从“巴赫签名动机”考察贝多芬《大赋格》( op.133)的主题建构及-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巴赫签名动机”考察贝多芬《大赋格》( op.133)的主题建构及
贝多芬的《大赋格》(Grosse Fugue,op.133)是为弦乐四重奏而创作的单乐章作品。其最初是为《降B大调弦乐四重奏》top 130)而作的终曲乐章,但后来重新创作了一个新的终曲,并将原作于1827年作为op.133单独出版。它的创作传统来自巴赫,但与巴赫的赋格作品又有很大区别。本文将从作品的审美自律性出发,探查巴赫签名动机的主题建构及在全曲中的运用,进而探讨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贝多芬《大赋格》巴赫签名动机主题建构
贝多芬的《大赋格》(Grosse Fugue,op.133,1825-1826)是为弦乐四重奏而创作的单乐章作品,其最初是为《降B大调弦乐四重奏》(op.130,No.13,1825)而作的终曲乐童,它庞大的曲体结构和繁复的音乐形式在以往的器乐赋格曲中非常罕见。实际上,降B大调弦乐四重奏在1826年5月21日首演时,作为终曲乐蕈的这首赋格曲并不受欢迎。考虑到观众的反映及出版商的建议,贝多芬决定再写一个终曲乐宣来取代它。而《大赋格》则作为一个独立的作品于1827年正式出版。
《大赋格》的创作手法来自J.s.巴赫,但与巴赫的赋格作品却有着很大区别。此曲变化运用了赋格创作系统的全部范式,但创作手法隐晦,不易理解;虽技法艰深,但却蕴藏着激情活力,被后人称为贝多芬的“赋格的”。鉴于贝多芬晚期作品风格所特有的内省性,本文将从作品的审美自律性出发,考察巴赫签名动机的特征及其在全曲中的运用。
《大赋格》的第一部分是一个30小节的序曲,在结构上借鉴了法国序曲(再现单二部曲式),但与法国序曲的速度却不同。在这30小节的序曲里,有两个明显的意图。一是将《大赋格》中的所有主题材料做了陈述。30小节的序曲可以看作由10+6+9+5四部分组成,后20小节是对前10小节的主题变形。每一部分的构成元素、曲调风格都预示了其后的写作手法。
众所周知,巴赫的晚期作品《赋格的艺术》是其复调创作的最高成就之一,他在最后一首未完成的赋格中以“音乐签名”的方式将自己的姓氏“BACH”作为主题用于其中(见谱例1)
谱例1.《赋格的艺术》中的“巴赫签名动机”
笔者认为贝多芬为我们呈示的序曲创作的第二大意图也是想在开篇就以一个四音组的方式呈现出“BACH”(巴赫签名动机),并使其作为主题动机在序曲中不断进行发展,使全曲始终围绕着“巴赫签名动机”进行创作。这一方面显示了贝多芬对巴赫的崇高敬意.对巴洛克时期赋格体裁的喜爱,也彰显了贝多芬在晚期创作中时时充斥着的神秘、复杂的创作风格与个人情感。
主题原形由两组结构相似的四音组构成。开始处的持续主长音点明了调性,随后是半音级进上行,减七度上跳后,小二度反行。音阶是:E、F、G、#G,除开始的主长音明确了调性外,后三个音之间的音程特点(小二度和减七度),使得调性稍显游离。第二个四音组的特点是连续上行,从#G音开始,小二度、大六度、小二度后停在主音上。音阶是:#F、G、#G、A。
谱例2主题原形(mm.l-10)
通过对主题原形的分析,似乎并没有“巴赫签名动机”的使用,但实则不然,让我们再次分析“巴赫签名动机”的结构特征。
巴赫签名动机( BACH)在《赋格的艺术》中是以固定音名的方式呈现,其首要特点是在某一声部中作为主题连续出现,中间不插入其他音(参见谱例1);从音程结构上来说,BACH是由小二度、小三度、小二度构成;从音阶排列上来说,其特点是半音关系( AbB[B】B
【H]C)。根据赋格的写作手法,如原形、逆行、倒影、倒影逆行,巴赫签名动机实则存在众多形态。
图表2巴赫签名动机的主要主题形态
此外,因赋格中调性的变化,这些形态还会移位出现在其他调性上。因此,根据巴赫签名动机的特点,以及移位使用的手法,具备以下两个特征的主题动机都可以看成是巴赫签名动机或来自于巴赫签名动机:
1在某一声部中连续出现符合巴赫签名动机原形、逆行、倒影、倒影逆行及它们的移位的主题或主题片段均可视为采用了巴赫签名动
机,此种方式中旋律音程之间的关系依次为小二度(大七度)、小三度(大六度)、小二度(大七度)。
2在某一声部中连续出现的四音主题或主题片段中,其音阶形态
具备连续半音关系的可视为对巴赫签名动机的变化运用(此类巴赫签名动机打乱了BACH四音出现的顺序,但保持了其音阶的特征,即连续的小二度)。
再次回到《大赋格》序曲的主题原形。第一个四音列G#GFE,并不是巴赫签名动机,但很相似;第二个四音列#GA#FG实际上是巴赫签名动机倒影的减三度(增六度)移位(巴赫签名动机原形:bBA C B;以bB为轴音的倒影:bB B #G A;倒影移位:#G A #F G)。两
个四音组构成的主题,突破了赋格写作开始时呈示主、属音以稳固词性的传统,晦涩而抽象的听觉效果既体现了贝多芬的晚期风格,又奠定了这首大赋格的整体基调。
谱例3变体1( mm.ll-16)
变体1由四个四音组构成:第一、二组是对主题原形的减缩(其中第二组属于巴赫签名动机);第三、四组是巴赫签名动机的变化运用(第三组:BCbBA,即BACH的乱序排列,但保持了音阶上的半音关系,且为巴赫签名动机固定音名的乱序呈现;第四组:#CDBC,为HCAB的移位)。变体1与原形相比,因为时值减缩的运用,显得速度更快,音乐更加紧张。
谱例4变体2( mm.17-21)
变体2(17-25)同样包括四个四音组:第一、二组(FbGbEbD;EFEF)均保持了原形中巴赫签名动机的样式,但都不是巴赫签名动机:谱例5变体2( mm.21-25)
第三、四组位于大提琴声部,第四组的音列是#FGEFm,其为巴赫签名动机逆行的纯四度移位(巴赫签名动机原形:bBACB;逆行:BCAbB;四度逆行移位:#FGEF)。变体2与主题原形及变体1相
比,速度变成了深情的中板,紧张的音乐情绪得到了片刻的舒缓。
谱例6变体3( mm.26-30)
变体3是序曲的最后一部分,由两个四音组构成。第一个四音组由五组八分音符连音构成,不是巴赫签名动机,但依旧相似。第二个四音组为BCAbB,是巴赫签名动机原形的逆行呈现。变体3也可以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