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人本管理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知识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贡献度和重要性是越来越大的。进入21世纪,企业应以一种什么样的管理来迎接新世纪的挑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复杂化和人们消费结构、消费观念的转变,现代企业管理在社会文化层面上的观念创新越来越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人本主义即以人为本,把人的因素放在一切因素的首位,尊重人的需求从而调动人的最大积极性、创造和谐的企业氛围。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应时代要求而产生的一种现代哲学管理理念,反映了当代社会人们对人自身价值的认识与人的地位的提升。
关键词:知识经济、人本管理、以人为本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人本管理思想的缘起 (2)
第三章人本管理的内容 (4)
第四章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 (6)
总结 (9)
致谢 (10)
第一章绪论
人本管理思想的形成、发展到成为现代组织管理的热潮,是基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日益对人性的关注、重视社会心理对管理的效用。一方面,人类已从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信息、知识和创造力是信息社会的最重要的资源,而这些资源的唯一来源是人;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的精神生活的提高,工作对人们来说除了是谋生的手段外,更重要的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方式。世界现代化经历了百年实践,开始认识到应当先化人后化物,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并开始渗透到经济管理的各个层面。
创新是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特征,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迫切的要求。针对企业而言,管理模式的创新是实现企业进步的一个重要保障。传统的管理模式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企业的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企业的现代化要求管理模式的现代化,企业创新要求管理模式的创新。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是当代社会发展和企业改革的必然选择。
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其核心是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它揭示了管理活动中人与其他多种因素之间的本质关系,强调人是管理活动的核心,把人作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管理的最重要资源,尊重人的价值,全面开发人力资源,以谋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最终目的,人本特色企业模式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体现了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提出的要求。在企业管理系统中,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对象,还是管理的产品,人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尊重人的价值,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企业管理本质的充分体现。
人本管理是应时代要求而产生的一种现代哲学管理理念,反映了当代社会人们对人自身价值的认识与人的地位的提升。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是以人为本原理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思想,企业人本管理具有特定的时代内涵。
第二章人本管理思想的缘起
人本管理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管理领域的具体运用。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本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流派,是马斯洛、罗杰斯等人在批判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该学派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生命意义、创造力和自我实现,反对心理学中的“第一势力”行为主义的机械决定论和“第二势力”精神分析的生物还原论,故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不仅把人的本性和价值提到心理学研究的首位,而且对组织管理、教育改革、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被誉为是,渴望以人为中心,崇尚自由和尊严、自主与选择、价值与潜能、创造力与自我实现以及弘扬人的主体性的心理学。
但是,西方传统的管理却缺少对人的应有尊重,特别是泰勒的科学管理运用,将人视为“会说话的机器”,人的主体价值丧失殆尽。西方管理心理学中关于人性的假设有“经济人”、“社会人”、“自动人”和“复杂人”几种。“经济人”又叫“唯利人”、“实利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史克恩概括提出的,麦格雷戈的X理论也是对“经济人”假设的概括。“经济人”和X理论都以享乐主义哲学为基础,认为人是非理性的,天生的懒惰,生下来就追求私利,以获得生理需要的满足。这实际是把人看成了完全的自然人,抹杀了人的社会性。泰勒采取的“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就是把人视为“经济人”,当作机器的附属品甚至动物对待的结果。“经济人”根本不能激发被管理者的献身精神和主人翁责任感,只能形成给多少钱干多少活的雇佣思想。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的“社会人”的假设,认为人类工作的主要动机不在于经济利益,而在于工作的社会关系,只有社会需要和自我尊重的需要才是激发工作的动力。影响人积极性的因素,除物质条件之外,还有社会心里因素。梅奥等人在20世纪30年代初进行的霍桑试验,揭示了工人的行为方式不但由金钱所驱使,而且个人的态度对其行为方式也起着特殊作用,从而推动了对工作场所、组织中人的因素,包括人的行为、需要的研究,使人成为企业管理者、研究者关注的中心。据此,他提出了“参与管理”的新型领导方法。
“自动人”又称“自我实现的人”,这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等人提出来的一种人性观。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交往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前两种需要是人的低级的生物性需要,后三种是高级层次的
社会心理需要,自我实现是指个人才能得到充分发展,人格臻于完美,即充分实现个人的全部潜能,全部价值,成为自由的、健康的、无畏的人。
“经济人”的假设,只重视物质因素,强调完成任务,轻视人的作用和人际关系,以物质刺激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社会人”的假设重视人的因素和人际关系,把经济因素置于次要地位,强调以搞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满足社会性需要来调动员工积极性。这些都是从外部来满足人的需要,主要是生理、安全和交往的需要。“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把管理的重点从重视人的因素转移到重视环境上,强调要创造一个适宜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让员工在这种条件下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和才能,充分发展个人的特长和创造力。这是一种内在的激励,目的是满足员工希望获得知识,施展才华、自主、自重等的需要。只有这种内部的激励,才能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人本原理是建立在“自我实现的人”的人性假设上的。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心理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的进步与普及,行为科学的影响更为深远。玛克利克发表的《管理的人性面》和《管理者》,阐述了如何启发人性潜能以激励员工。他指出,传统的管理(X理论)则肯定人性的优点,重视人格的尊严,认为工作的热枕、发展潜能、责任皆在于员工身上,主要取决于管理者因势利导,促其发挥;员工在工作上的愿望及其行动皆有其原因,这源自人类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需要,管理者只有切实地满足员工的需要,达到其愿望,才能发挥激励的更大的效果。行为科学学派最主要的成就在于阐述组织的人性化因素与合乎人情的管理两方面,重视人性潜能发展与人格尊严,对于现代管理极具启发性。后来又兴起的人力资源管理学说将人的地位提高到了很高的位置,认为人是组织中最为重要的因素,直接影响着组织目标的实现,因而重视对人的管理,注重调动人的积极性,以发挥其最大的效能。
以上这些理论和观点不仅直接催生了人本管理思想,而且也丰富了人本管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