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时制和精益生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准时制和精益生产培训教材

编制:恽松鹤

2011年1月

准时制和精益生产

第一章绪论

生产运作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在从事生产运作活动。有了生产运作活动就有生产运作管理。人类最早的管理活动就是对生产运作活动的管理,到20世纪初的科学管理运动也始于生产运作管理。生产运作活动是在生产系统中发生的,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将有关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组织起来,分成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和生产运作系统的维护和改进三大部分。本培训教材侧重于第三部分的生产运作系统的改进,即准时制和精益生产(设备维修管理和质量管理另行编制培教)。

第二章准时制和精益生产

第一节准时生产制(JIT)的实质

一、JIT的出发点

JIT又称无库存生产方式,零库存,一个流或者超级市场生产方式。JIT的出发点是不断消除浪费,进行永无休止的改进。

1、为什么要不断消除浪费?

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成本领先是一种市场竞争策略,要降低成本就要不断消除浪费。有二种不同的经营思想:(1)“成本”主义即:价格=成本+利润;即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工资、奖金、能耗的提高,成本要升高,为了获得必要的利润,只有提高价格(售价)。

(2)另一种经营思想是:利润=价格-成本;

价格不是企业可以决定的,而是市场上形成;要获得较多的利润只有不断降低成本;JIT遵循第二种经营思想。企业可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为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成本高的企业的不到利润,甚至亏损,就会被淘汰。成本低的企业还可以得到少量利润,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不断消除浪费、降低成本是积极进取的经营思想,是企业的求生之路,“成本主义”是消极被动的经营思想,它将导致企业亏损、破产、倒闭。消除浪费,就要不断挖掘潜力,要“把干毛巾拧出一把水来”,不断消除浪费,才能使成本由“西瓜”那样大变成“西瓜子”那样小。

2、什么是浪费

这里讲的浪费要比通常讲的浪费概念要更广泛、更深刻。

(1)按日本丰田公司的说法:凡是超过生产产品所绝对必要的最小量的设备、材料零件和工作时间的部分都是浪费。这里的“绝对必要”没有一定的标准。

(2)由于丰田公司的“绝对必要”没有一定的标准,很难衡量,美国的一位管理专家做了定义修正:凡是超出增加产品价值所必须的绝对最小的物料、机器和人力资源的部分都是浪费:即如下两层意思:(a)不增加价值的活动是浪费;(b)尽管是增加价值活动,所用的资源超过于“绝对最小”的界限也是浪费。

3、如何消除浪费,增加价值

生产过程中,只有实际上改变物料的活动才增加价值,如加工零件、装配产品、油漆包装等增加价值。

如下的常见活动不增加价值:点数不增加价值,库存不增加价值,质量检查不增加价值,搬运不增加价值反而减少价值(常常引起损伤),这些不增加价值的活动且增加了成本,因此都是浪费。浪费应当不断消除。

二、理想的生产方式

1、JIT名称很多,其实是一回事。“无库存”或“零库存”表示没

有暂时闲置的资源,“无库存生产”就是不提供暂时不需要的物料的生产;即提供的都是当时需要的东西,这就是“准时生产”。“一个流”是指需要一件,生产一件,零件一个一个的流动也是准时生产。

2、JIT认为库存像恶魔,它不仅造成浪费,还将许多管理不善的

问题掩盖起来,使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就像水掩盖了水中的石头一样。

如机器经常出故障,设备调整时间太长;设备能力不平衡;工人缺勤;备件供应不及时等问题。由于库存水平高,不易被发现。

图1 库存水平高掩盖的管理问题多

3、为什么说JIT是一种理想的生产方式

(1)因为它设置了一个最高标准<标准高>,一个极限。就是“零”

库存。实际生产可以无限制的接近这个极限,但永远不可能达

到零库存。有了这个极限,才能使得改进永无止境。

(2)因为它提供了一个不断改进的途径。即降低库存——暴露问题——解决问题——降低库存。这是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

例如:通过降低在制品的库存,可能发现生产过程经常中断,原因是某些设备出力故障,来不及修理,工序间在制品少了,使后续工序得不到供给。要使生产不发生中断,可以采取两种不同办法:a、一种加大工序间的在制品库存,提供足够的缓冲;b、分析为什么来不及修理的原因,是备件采购问题还是修理效率问题?能否减少修理工作时间?b符合JIT的思想。按JIT思想“宁可中断生产,绝不掩盖矛盾”。找到问题,就可以分析原因,解决问题。使管理工作得到改进,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当生产进行的比较正常时,再进一步降低库存,使深层次的问题得到暴露,解决新的问题,使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JIT是一个不断改进的动态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3)进行改进的途径并不是一定从“降低库存”开始,当管理中的问题很明显时,可以先解决问题,然后降低库存。如果现有的问题很多,不去解决它,还要降低库存,那就会使问题成灾,甚至使企业瘫痪。“降低库存”要逐步进行,不能一次降的太多,否则也会造成问题成堆,解决问题无从下手。但是很多问题往往隐藏很深,尤其是管

理水平已达到较高水平时,就不太容易发现。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降的库存暴露问题乃是必要的。

三、综合的管理技术

JIT基本思想简单,容易理解。但是实现JIT却不容易。因为实施JIT几乎要涉及企业的每一部门,渗透到企业每一项活动活动之中。日本丰田公司从看到美国的“超级市场”开始,就有了准时生产的思想,但还是经过了2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达到比较完善的地步。因为JIT是一项综合的管理技术,它涉及产品设计、生产计划的编制,机器的改造,设备的重新布置,工序的周期化,设备的预防维修,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的调整,人员的在培训等各方面的工作。

任何一个环节不改进,JIT就推行不下去,JIT是生产管理上的一次革命。急功近利,要求“立竿见影”短期内就“大见成效”的思想是不符合JIT不断改进的思想的。

第二节看板控制系统

一、JIT的起源

丰田喜一郎在丰田汽车公司初建阶段提出“非常准时”基本思想,这一思想是实行看板管理的原则和基础。20世纪50年代初,看板管理积极推行者丰田汽车公司机械工厂工作的大野耐一,从美国超市的管理结构和工作程序中受到启发,从而找到了通过看板来实现“非常准时”的思想方法。超市是作业线上的前道工序,顾客为后道工序。顾客(后道)在作业线上(前道)在必要的时间就可以购到必要数量的必要商品(零附件);超市不仅可以“非常及时”满足顾客对商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