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O_CaO陶瓷抗热震稳定性研究

MgO_CaO陶瓷抗热震稳定性研究
MgO_CaO陶瓷抗热震稳定性研究

瓷砖的检验标准

陶瓷砖检验标准 陶瓷砖质量检测国家标准:吸水率、长宽误差、直角度、表面平整度、耐磨性。经裕景陶瓷、王者陶瓷、喜之来瓷砖、利家居陶瓷、强辉陶瓷、来德利陶瓷等企业负责人介绍,陶瓷墙地砖国家标准规定了干压陶瓷砖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产品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和订货。瓷质砖执行gb/t4100‐2006附录g(吸水率e≤0.5%)。 国家分类标准: 瓷质砖吸水率小于等于0.5%; 炻瓷质吸水率大于0.5%小于等于3%; 细炻质吸水率大于3%小于等于6%; 炻质砖吸水率大于6%小于等于10%; 陶质砖吸水率大于10%。 吸水率表达: 陶质砖>10%≥炻质砖>6%≥细炻质>3%≥炻瓷质>0.5≥瓷质砖。 吸水率0.5%-10%概括为半瓷 依用途分:外墙砖、内墙砖、地砖、广场砖、工业砖等。 依成型分:干压成型砖、挤压成型砖、可塑成型砖。 依烧成分:氧化性瓷砖、还原性瓷砖。 依施釉分:有釉砖、无釉砖。 依吸水率分:瓷质砖、炻瓷砖、细炻砖、炻质砖、陶质砖。 依品种分:抛光砖、仿古砖、瓷片、全抛釉、抛晶砖、微晶石、劈开砖、广场砖(文化砖)。 依生产工艺分:印花砖、抛光砖、斑点砖、水晶砖、无釉砖。

随着现代瓷砖工艺技术不断壮大发展,还衍生出多种创意瓷砖来迎合人们不断更新的家居装修理念。如:喷墨印花砖、木纹砖等。 检验标准 综述 陶瓷墙地砖国家标准规定了干压陶瓷砖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产品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和订货。瓷质砖执行gb/t4100‐2006附录g(吸水率e≤0.5%);陶质砖执行gb/t4100‐2006附录l(吸水率e>10%)。 检验标准 ISO 9001 :ISO9001用于证实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扩大和日益国际化,为提高产品的信誉、减少重复检验、削弱和消除贸易技术壁垒、维护生产者、经销者、用户和消费者各方权益,这个第三认证方不受产销双方经济利益支配,公证、科学,是各国对产品和企业进行质量评价和监督的通行证;作为顾客对供方质量体系审核的依据;企业有满足其订购产品技术要求的能力。 凡是通过认证的企业,在各项管理系统整合上已达到了国际标准,表明企业能持续稳定地向顾客提供预期和满意的合格产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公司以顾客为中心,能满足顾客需求,达到顾客满意,不诱导消费者。 3c认证(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它是各国政府为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和国家安全、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产品合格评定制度。所谓3C认证,就是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英文名称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英文缩写CCC。 尺寸偏差 瓷砖的尺寸包括边长(长度、宽度)、边直度、直角度和表面平整度。尺寸偏差是指这些尺寸平均值对于工作尺寸的允许偏差。 ①、边长是瓷砖的长度和宽度尺寸指标。 ②、边直度是反映在砖的平面内,边的中央偏离直线的偏差。 ③、直角度是指瓷砖四个角的垂直程度(将砖的一个角紧靠着放在用标准板校正过的直角上,测量它与标准直角的偏差)。 ④、边弯曲度——砖的一条边的中心偏离该边两角为直线的距离。

材料热稳定性的测定

材料热稳定性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陶瓷测定热稳定性的实际意义。 2、了解影响热稳定性的因素及提高热稳定性的措施。 3、掌握热稳定性的测定原理及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热稳定性(抗热震性)是指陶瓷材料能承受温度剧烈变化而不破坏的性能。普通陶瓷材料由多种晶体和玻璃相组成,因此在室温下具有脆性,在外应力作用下会突然断裂。当温度急剧变化时,陶瓷材料也会出现裂纹或损坏。测定陶瓷的热稳定性可以控制产品的质量,为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陶瓷的热稳定性取决于坯釉料配方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相组成、显微结构、坯釉料制备方法、成型条件及烧成制度等工艺因素以及外界环境。由于陶瓷内外层受热不均匀,坯料与釉料的热膨胀系数差异而引起陶瓷内部产生应力,导致机械强度降低,甚至发生分裂现象。 一般陶瓷的热稳定性与抗张强度成正比,与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成反比。而导热系数、热容、密度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热稳定性。 釉的热稳定性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釉的热膨胀系数。要提高陶瓷的热稳定性首先要提高釉的热稳定性。陶瓷坯体的热稳定性则取决于玻璃相、莫来石、石英及气孔的相对含量、粒径大小及其分布状况等。 陶瓷制品的热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坯釉的适应性,所以它也是带釉陶瓷抗后期龟裂性的一种反映。 陶瓷热稳定性测定方法一般是把试样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接着放入适当温度的水中,判定方法为: 1)根据试样出现裂纹或损坏到一定程度时,所经受的热变换次数; 2)经过一定次数的热冷变换后机械强度降低的程度来决定热稳定性; 3)试样出现裂纹时经受的热冷最大温差来表示试样的热稳定性,温差愈大,热稳定性愈好。 陶瓷热稳定性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将试样(带釉的瓷片或器皿)置于电炉内逐渐升温到220℃,保温30分钟,迅速将试样投入染有红色的20℃水中10分钟,取出试样擦干,检查有无裂纹。或将试样置于电炉内逐渐升温,从150℃起,每隔20℃将试样投入20±2℃的水中急冷一次,直至试样表面发现有裂纹为止,并将此不裂的最高温度为衡量瓷器热稳定性的数据。 也有将试样放在100℃沸水中煮半小时到1小时,取出投入不断流动的20℃的水中,取出试样擦干,检查有无裂纹。如没有裂纹出现,则重复上述试验,直至出现裂纹为止。记录水煮次数,以作为衡量瓷器热稳定性的数据。热交换次数越多,说明该陶瓷样品的热稳定性越好。 本实验采用前面两种方法来测定试样的热稳定性。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 1、实验仪器:普通陶瓷热稳定性测定仪(由加热炉体、恒温水槽、送试样机构、控温仪表四部分组成)、万能材料试验机。 2、实验材料:市场购买的瓷砖样品、红墨水或黑墨水。 四、实验步骤 (一)方法一

金属陶瓷材料

金属陶瓷材料. [长春工业大学] 金属陶瓷材料读书笔记

20090516 090201 胡冰 2013/3/14 摘要:介绍了Ti(C,N)基金属陶瓷的基本组成和结构,其组织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综述了Ti(C,N)基金属陶瓷的研究现状,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 Ti(C,N)基金属陶瓷的基础研究与进展 前言 TiC—Ni金属陶瓷最早出现在1929年,作为WC—Co合金的替代材料,[1][2]。1956年,N)基金属陶瓷是1931主要用于切削加工年发明的。Ti(C,美国福特汽车公司Humenik发现在TiC—Ni基金属陶瓷中加入Mo后,可以[3]。1971年Kiefer发现在TiC改善Ni对的润湿性,大大

提高合金强度TiC—Ni基金属陶瓷中引入N,并同时加入MoC和Mo 粉,可使其获得更高的2硬度、耐磨性、抗弯强度,较好的切削性能和抗氧化能力。此后,Ti(C,N)基金属陶瓷的研究越来越多。因此国内外对Ti(C,N)基金属陶瓷非常重视,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自2O 世纪8O年代以来,Ti(C,N)基金属陶瓷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世界各国硬质合金厂先后推出了系列的Ti(C,N)[4]。基金属陶瓷刀具3O多年来,随着粉末冶金技术的发展,成分的演化趋于稳定,烧结技术的不断更新,粉末粒径的不断细化,Ti(C,N)基金属陶瓷的机械性能不断提高,Ti(C,N)基金属陶瓷发展到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在日本,Ti(C,N)基金属陶瓷刀具材料已占可转位刀片的30%。我国在“八五”期间也研制成功多种牌号的Ti(C,N)基金属陶瓷刀具,并批量上市,但[5]。性能不稳定Ti(C,N)基金属陶瓷作为一种新型的工具材料,具有密度低、室温硬度和高温硬度都优于WC基硬质合金,化学稳定性和抗氧化性好,耐磨性好等优点。其应用填补了WC硬质合金和陶瓷刀具之间高速精加工和半精加工的空白,既适用于高速精加工,又适用于半精加工和间断切削加 工,且切削速度高,表面质量好,刀具寿命长。Ti(C,N)基金属陶瓷也可以制成可转位刀片,用于精镗孔、精孔加工和以车代磨等精加工领域。 1 Ti(C,N)基金属陶瓷的发展 Ti(C,N)基金属陶瓷沿着三条主线发展:①组分和成分设计;②晶

氧化锆陶瓷材料的抗热震性能分析

氧化锆陶瓷材料的抗热震性能分析 摘要:文章通过对氧化锆陶瓷材料的热膨胀性以及相变的特征进行分析,着重探讨有效利用氧化锆的相变提高氧化锆材料实际抗热震性能的具体方法,以及如何提高材料抗热震性的可行性办法。 关键词:氧化锆陶瓷材料抗热震性能 材料具有的热学性能以及力学性能决定了陶瓷材料当中热应力的大小,另外构件的几何形状以及环境的介质等也会影响陶瓷材料的热应力的大小。因此,抗热震性代表着陶瓷材料抵抗温度变化能力的大小,也肯定是它热学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相对应各种受热条件时一个全面的反映。关于陶瓷材料在抗热震能力方面的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目前形成了很多关于抗震性的相关评价理论,不过都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片面性和局限性。 一、陶瓷材料的抗热震性具体理论分析 陶瓷材料热震破坏包括:在热冲击的循环直接作用下发生的开裂和剥落;在热冲击的作用下瞬间的断裂。基于此,有关脆性的陶瓷材料具体的抗热震性相关的评价理论也涵盖了两个观点。首先是基于热弹性的理论。其说的是材料原本的强度无法抵抗热震温差导致的热应力的时候,就造成了材料的“热震断裂”。通过这个理论,陶瓷材料需要同时具备热导率、高强度和低热膨胀系数、泊松比、杨氏弹性模量、黏度以及热辐射的系数,这样方能够具备较高的抗热震断裂能力。另外,想要提高陶瓷材料实际的抗热震能力,还可以通过对材料的热容以及密度进行适当的降低。 另一理论基于断裂力学的具体概念,也就是材料当中热弹性的应变能完全能够裂纹成核以及扩展而新生的表面需要的能量的时候,裂纹形成并且开始扩展,进而造成了材料热震的损伤。按照该理论,在抗热震损伤性能方面比较好的材料应当符合越高越好的弹性模量以及越低越好的强度。以此能够发现,以上要求和高抗热震断裂的能力具体的要求完全对立。另外,将陶瓷材料实际的断裂能提高以及对材料的实际断裂韧性进行改善,很明显有助于提高材料的抗热震的损伤能力。另外,存在一定量的微裂纹也对提高抗热震的损伤性能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在气孔率是10%到20%之间的非致密的陶瓷当中,热扩展裂纹的形成通常会遭受来自气孔的抵制,存在的气孔能够帮助钝化裂纹以及减小应力的集中。 作为氧化锆陶瓷材料,有着极为鲜明的常温力学的性能,熔点比较高、在化学稳定性以及热稳定性上都比较好。所以,其的使用经常处于高温的条件之下,因而其抗热震性的性能也是判断其性能的关键指标。氧化锆的许多性质都非常的特殊,比如:氧化锆能够以单料以及四方、立方这三种具体晶型共同存在,还有它特殊的相变特性,这么多特性都可以被我们所利用,用来提高其热膨胀的行为,加强其的抗热震方面的性能。

陶瓷材料的抗热震性的改善与应用

陶瓷材料的抗热震性改善与应用 摘要: 本文总结了陶瓷材料抗热震的理论基础以及抗热震陶瓷材料的分类与应用,基于理论提出了改善陶瓷材料抗热震性的策略,为制作高抗热震陶瓷材料提供了可借鉴的工程技术途径。 关键词: 陶瓷 材料 抗热震性 改善措施 应用 引言: 陶瓷材料因具有极高的熔点、高的化学和物理稳定性及优异的抵抗极端环境的能力而闻名。但陶瓷材料由于其固有的脆性,抗热震性能较差,热冲击是造成陶瓷材料破坏的重要原因。因此,改善陶瓷材料的抗热震性能历来就是陶瓷材料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 1. 陶瓷抗热震性的理论基础 陶瓷抗热震性指陶瓷在温度剧变情况下抵抗热冲击的能力。陶瓷抗热震性能经典理论主要有两种,即Kingery 抗热震断裂理论和Hasselman 抗热展损伤理论和Andersson 等提出一种新模型——压痕淬冷法。 (1) Kingery 基于热弹性理论,提出了抗热震断裂理论。由热震温差引起热应力与材料固有抗拉强度之间的平衡作为抗热震断裂判据,导出抗热震断裂参数: (1f R E = ασ-μ) 式中:f σ为强度极限,E 为弹性膜量,μ为泊松比,α为热膨胀系数, 根据上式,要使陶瓷材料具有优异抗热震性,需要陶瓷弹性模量低,强度极限高,泊松比低。一些材料R 的经验值见下表。 R 的经验值 f σ(MPa ) μ -6-1α(?10K ) ()E GPa R (℃)

23Al O 345 0.22 7.4 379 96 SiC 414 0.17 3.8 400 226 热压烧结SiC 310 0.24 2.5 172 547 HPSN 690 0.27 3.2 310 500 4LAS 138 0.27 1.0 70 1460 (2) Hasselman 基于断裂力学理论,从能量观点出发,提出了抗热冲击理论.分析材料在温度变化下裂纹成核、扩展动态过程。以弹性应变能与断裂表面能之间平衡作为抗热震损伤判据,导出抗热震损伤参数 122st 20 R ()G E λ=α 式中:E 0是材料无裂纹时的弹性模量,G 为弹性应变能释放率,α为热膨胀系数,R st 大,裂纹不易扩展,热稳定性好。 裂纹长度及强度与热震温差的函数关系 上图为理论上预期的裂纹长度以及材料强度随T ?的变化。假如原有裂纹长度l 0相应的强度为0σ,当c T T ??,强度同样连续地降低。这

瓷砖产品技术参数

瓷砖产品技术参数-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产品技术参数名词 1、吸水率:是表示物体在正常大气压下吸水程度的物理量,用百分率来表示。(吸水率是指石材在标准大气压力下吸水的能力。以石材所吸收的水份来量测,并以百分数表示之。石材的吸水率是由其中空隙的数量和大小、颗粒相互排列的方式。石材是否容易潮湿、和从空隙中排除空气的情况等因素而定。吸水率愈小石材愈紧密坚硬,例如坚硬的火成岩其吸水率往往不超过1%,一些密实的沉积岩为3%左右,一些疏松的沉积岩则常达8%或8%以上。石材的吸水率愈大,则其工程性质就愈差。) 2、边长:边长是指平面图形每条边的长度。 3、厚度:定义:物体上下相对两面之间的距离。指物体之厚薄程度。符号“T”,单位为mm。 4、边直度偏差:陶瓷砖棱边的中心部位偏离规定直线(距棱边两端适当距离的两点连线)的距离。 5、直角度:陶瓷砖角与标准直角相比的变形程度,用%表示。 Y(伽马)=德尔塔δ/L______×100 式中:γ——陶瓷砖直角度,%;δ——陶瓷砖在距砖边5mm处测量时表的读数,mm; L——陶瓷砖边长-10,mm。 6、平整度:加工或者生产某些东西时,表面并不会绝对平整,所不平与绝对水平之间,所差数据,就是平整度。(数值越小越好)。 7、破坏强度:力学上,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 8、断裂模数:就是把构件放在一个专用的检测设备上,上下两端同时用力向该构件挤压,看它在这种高压强度下多少mpa就压断了,能承受多少mpa,单位是(MPA兆帕)国标是要查表的各种构件不一样.欧洲标准和国标是一样的.计算方法:破坏强度*1.5再除以构件厚度=值 9、抗热震性:指材料在承受急剧温度变化时,评价其抗破损能力的重要指标。各测试值之间越接近,精密度就越高。反之,精密度就越低抵抗损伤的能力。曾称热稳定性,热震稳定性,抗热冲击性,抗温度急变性,耐急冷急热性等。 10、抗冻性:指材料在吸水饱和的状态下经历多次冻融循环,保持其原有性质或不显著降低原有性质的能力。 11、耐化学腐蚀:狭义的腐蚀是指金属与环境间的物理和化学相互作用,使金属性能发生变化,导致金属,环境及其构成系功会受到损伤的现象。 12、耐污性:绝缘子受到各种粉尘、盐雾、有害气体的一定污染后,在雨、露、霜、雪等不同环境条件下,仍能正常运行而不发生闪络(造成跳闸事故)的性能。 2

热震性试验方案

热震性试验方案 试验用材HG4169、GH202、GH586热冲击试样尺寸40×40×5mm,耐热试样尺寸Φ20×15;喷涂前试样表面采用喷砂粗化处理,采用等离子喷涂电源,以工业用αAl2O3喷涂粉末,以NiCoCrAlY或NiCrAlY复合粉末作为底层。 热冲击试样采用单面喷涂,工作涂层的厚度0.3mm,热冲击试样加热至1100℃保温10分钟后迅速淬入20~25℃中的水中急冷,记录涂层表面出现第一次裂纹的次数及涂层剥落1、2的次数,每个数据取三个试样的平均值。 喷涂工艺参数 前人的研究表明; 1、具有过渡层涂层的热震性明显高于无过渡层的涂层,; 2、无论有无过渡层纯的αAl2O3涂层的热震性均高于内填有 +ZrO2、TiO2和Cr的复合涂层。 3、涂层的剥落与涂层对基底层氧化的保护作用有关。 4、对αAl2O3+10%ZrO2涂层重熔处理热震处理97次才发生剥 落现象。 资料来源:阎殿然,Al2O3涂层陶瓷抗高温冲击性能研究,河北工学院学报.1994第4期,:12~17

试验方案一等离子喷涂(外涂层αAl2O3,以NiCrAlY复合粉末作为底层)+激光重熔 试验用材HG4169、GH202、GH586热冲击试样尺寸40×40×5mm,耐热试样尺寸Φ20×15;喷涂前试样表面采用喷砂粗化处理,采用等离子喷涂电源,以工业用αAl2O3喷涂粉末,以NiCrAlY 复合粉末作为底层。Y在涂层中的质量分数一般控制在1%一下。 基体温度150~200℃ 底层涂层厚度控制在50~70μm 面涂层控制在0.15~0.13mm 喷涂工艺参数 1、首先确定底层喷涂工艺参数,确定合理厚度大约需要试样 10块,在确定厚度优化参数后进行面层喷涂工艺参数,厚度控制在50~70μm 主要以测试硬度为主,考察薄膜层的质量。 2、在优化的底层试样基体上进行Al2O3涂层最佳厚度的试验, 大约也需要5块; 热冲击试样加热至1100℃保温10分钟后迅速淬入20~25℃中的水中急冷,记录涂层表面出现第一次裂纹的次数及涂层剥落1、2的次数,每个数据取三个试样的平均值。

陶瓷砖抗热震性检测细则NZC-ZY-XZ025-2015

ZY 宁夏中测计量测试检验院(有限公司) 检测细则 NZC-ZY-XZ025-2015 陶瓷砖抗热震性试验检测细则 2015-04-01 发布 2015-04-01 实施 宁夏中测计量测试检验院(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根据宁夏中测计量测试检验院(有限公司)?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要求,为了使本公司不同检测人员,不同时间所进行试验检测方法、过程保持一致性,实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依据相关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特制定本细则。 所有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本细则。 本细则由宁夏中测计量测试检验院(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编制:校核:批准:

陶瓷砖抗热震性试验检测细则 1、适用范围 本细则规定了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各种类型陶瓷砖抗热震性的试验方法。除经许可,应根据吸水率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试验方法(浸没或非浸没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381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3810.3陶瓷砖试验方法第3部分: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GB/T 3810.3-2006, ISO 10545-3;1995, MOD) 3、仪具与材料 3.1低温水槽(NZCS-047) 3.2干燥箱(NZCS-075) 4、试验方法与步骤 4.1试样 至少用5块整砖进行试验 注:对于超大的砖(即边长大于400 mm的砖),有必要进行切割,切割尽可能大的尺寸,其中心应与原中心一致。 在有疑问时,用整砖比用切割过的砖测定的结果准确 4.2步骤 首先用肉眼(平常带眼镜的可戴上眼镜)在距砖25cm到30cm,光源照度约300Ix的光照条件下观察试样表面。 所有试样在试验前应没有缺陷,可用亚甲基蓝溶液对待测试样进行测定前的检验。 4.3浸没试验 吸水率不大于10%(质量分数)的陶瓷砖,垂直浸没在15℃士5℃的冷水中,并使它们互不接触。 4.4非漫没试验 吸水率大于10%(质量分数)的有釉砖,使其釉面朝下与15℃士5℃的低温水槽上的铝粒接触。 4.5对上述两项步骤,在低温下保持5min后,立即将试样移至145℃士5℃的烘箱内重新达到此温度,保持20min, 立即将试样移回低温环境中。 重复进行10次上述过程。 然后用肉眼(平常戴眼镜的可戴上眼镜),在距试样25cm到30cm,光源照度约300Ix的条件下观察试样的可见缺陷。为帮助检查,可将合适的染色溶液(如含有少量湿润剂的1%亚甲基蓝溶液)刷在试样的釉面上,1 min后,用湿布抹去染色液体。 5、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 试样的描述; b) 试样的吸水率;

瓷砖产品技术参数

产品技术参数名词 1、吸水率:是表示物体在正常大气压下吸水程度的物理量,用百分率来表示。(吸水率是指石材在标准大气压力下吸水的能力。以石材所吸收的水份来量测,并以百分数表示之。石材的吸水率是由其中空隙的数量和大小、颗粒相互排列的方式。石材是否容易潮湿、和从空隙中排除空气的情况等因素而定。吸水率愈小石材愈紧密坚硬,例如坚硬的火成岩其吸水率往往不超过1%,一些密实的沉积岩为3%左右,一些疏松的沉积岩则常达8%或8%以上。石材的吸水率愈大,则其工程性质就愈差。) 2、边长:边长是指平面图形每条边的长度。 3、厚度:定义:物体上下相对两面之间的距离。指物体之厚薄程度。符号“T”,单位为mm。 4、边直度偏差:陶瓷砖棱边的中心部位偏离规定直线(距棱边两端适当距离的两点连线)的距离。 5、直角度:陶瓷砖角与标准直角相比的变形程度,用%表示。 Y(伽马)=德尔塔δ/L______×100 式中:γ——陶瓷砖直角度,%;δ——陶瓷砖在距砖边5mm处测量时表的读数,mm; L——陶瓷砖边长-10,mm。 6、平整度:加工或者生产某些东西时,表面并不会绝对平整,所不平与绝对水平之间,所差数据,就是平整度。(数值越小越好)。 7、破坏强度:力学上,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 8、断裂模数:就是把构件放在一个专用的检测设备上,上下两端同时用力向该构件挤压,看它在这种高压强度下多少mpa就压断了,能承受多少mpa,单位是(MPA兆帕)国标是要查表的各种构件不一样.欧洲标准和国标是一样的.计算方法:破坏强度*1.5再除以构件厚度=值 9、抗热震性:指材料在承受急剧温度变化时,评价其抗破损能力的重要指标。各测试值之间越接近,精密度就越高。反之,精密度就越低抵抗损伤的能力。曾称热稳定性,热震稳定性,抗热冲击性,抗温度急变性,耐急冷急热性等。

金属陶瓷材料

金属陶瓷材料

[长春工业大学] 金属陶瓷材料读书笔记 090201 20090516 胡冰 2013/3/14 摘要:介绍了Ti(C,N)基金属陶瓷的基本组成和结构,其组织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综述了Ti(C,N)基金属陶瓷的研究现状,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

Ti(C,N)基金属陶瓷的基础研究与进展 前言 TiC—Ni金属陶瓷最早出现在1929年,作为WC—Co合金的替代材料,主要用于切削加工[1]。Ti(C,N)基金属陶瓷是1931年发明的[2]。1956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Humenik发现在TiC—Ni基金属陶瓷中加入Mo后,可以改善Ni对TiC的润湿性,大大提高合金强度[3]。1971年Kiefer发现在TiC —Ni基金属陶瓷中引入N,并同时加入Mo2C和Mo粉,可使其获得更高的硬度、耐磨性、抗弯强度,较好的切削性能和抗氧化能力。此后,Ti(C,N)基金属陶瓷的研究越来越多。因此国内外对Ti(C,N)基金属陶瓷非常重视,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自2O世纪8O年代以来,Ti(C,N)基金属陶瓷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世界各国硬质合金厂先后推出了系列的Ti(C,N)基金属陶瓷刀具[4]。 3O多年来,随着粉末冶金技术的发展,成分的演化趋于稳定,烧结技术的不断更新,粉末粒径的不断细化,Ti(C,N)基金属陶瓷的机械性能不断提高,Ti(C,N)基金属陶瓷发展到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在日本,Ti(C,N)基金属陶瓷刀具材料已占可转位刀片的30%。我国在“八五”期间也研制成功多种牌号的Ti(C,N)基金属陶瓷刀具,并批量上市,但性能不稳定[5]。 Ti(C,N)基金属陶瓷作为一种新型的工具材料,具有密度低、室温硬度和高温硬度都优于WC基硬质合金,化学稳定性和抗氧化性好,耐磨性好等优点。其应用填补了WC硬质合金和陶瓷刀具之间高速精加工和半精加工的空白,既适用于高速精加工,又适用于半精加工和间断切削加

瓷砖的检验标准

陶瓷砖检验标准 陶瓷砖质量检测国家标准:吸水率、长宽误差、直角度、表面平整度、耐磨性。经裕景陶瓷、王者陶瓷、喜之来瓷砖、利家居陶瓷、强辉陶瓷、来德利陶瓷等企业负责人介绍,陶瓷墙地砖国家标准规定了干压陶瓷砖得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产品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与订货。瓷质砖执行gb/t4100‐2006附录g(吸水率e≤0、5%)。 国家分类标准: 瓷质砖吸水率小于等于0。5%; 炻瓷质吸水率大于0、5%小于等于3%; 细炻质吸水率大于3%小于等于6%; 炻质砖吸水率大于6%小于等于10%; 陶质砖吸水率大于10%。 吸水率表达: 陶质砖>10%≥炻质砖〉6%≥细炻质〉3%≥炻瓷质〉0.5≥瓷质砖。 吸水率0、5%—10%概括为半瓷 依用途分:外墙砖、内墙砖、地砖、广场砖、工业砖等。 依成型分:干压成型砖、挤压成型砖、可塑成型砖。 依烧成分:氧化性瓷砖、还原性瓷砖。 依施釉分:有釉砖、无釉砖、 依吸水率分:瓷质砖、炻瓷砖、细炻砖、炻质砖、陶质砖。 依品种分:抛光砖、仿古砖、瓷片、全抛釉、抛晶砖、微晶石、劈开砖、广场砖(文化砖)。 依生产工艺分:印花砖、抛光砖、斑点砖、水晶砖、无釉砖。 随着现代瓷砖工艺技术不断壮大发展,还衍生出多种创意瓷砖来迎合人们不断更新得家居装修理念。如:喷墨印花砖、木纹砖等。 检验标准 综述 陶瓷墙地砖国家标准规定了干压陶瓷砖得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产品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与订货、瓷质砖执行gb/t4100‐2006附录g(吸水率e≤0.5%);陶质砖执行gb/t4100‐2006附录l(吸水率e>10%)。 检验标准 ISO 9001 :ISO9001用于证实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与适用法规要求得产品得能力,目得在于增进顾客满意、随着商品经济得不断扩大与日益国际化,为提高产品得信誉、减少重复检验、削弱与消除贸易技术壁垒、维护生产者、经销者、用户与消费者各方权益,这个第三认证方不受产销双方经济利益支配,公证、科学,就是各国对产品与企业进行质量评价与监督得通行证;作为顾客对供方质量体系审核得依据;企业有满足其订购产品技术要求得能力。 凡就是通过认证得企业,在各项管理系统整合上已达到了国际标准,表明企业能持续稳定地向顾客提供预期与满意得合格产品。站在消费者得角度,公司以顾客为中心,能满足顾客需求,达到顾客满意,不诱导消费者。 3c认证(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它就是各国政府为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与国家安全、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依照法律法规实施得一种产品合格评定制

断裂力学与增韧作业

氧化锆相变增韧 摘要:本文综述了氧化锆增韧陶瓷(ZTC)的增韧机理,以及影响氧化锆相变的因素,并介绍了ZrO2陶瓷的类型和性能以及在陶瓷和其它工业领域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ZrO2;相稳定;相变增韧 1 引言 陶瓷材料具有高硬度、耐高温、耐腐蚀和耐磨损等金属材料难以相比的优点,在航天、航空及机械工业中将会有广泛的应用,如火箭、航天飞机、发动机耐磨部件及超硬刀具等材料都已越来越多地采用陶瓷材料。但陶瓷的脆性大大地限制了它的用途。近年来发展出的一些新型陶瓷材料,如增韧氧化锆,氧化铝、碳化硅和氮化硅等,使其韧性有较大改善,为开发极限工况下使用材料提供了诱人的前景。 ZrO2属于新型陶瓷,由于它具有十分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不仅在科研领域已经成为研究热点,而且在工业生产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是陶瓷材料、高温材料和功能材料的重要原料,在各种金属氧化物陶瓷材料中,ZrO2的高温热稳定性和隔热性能最好,适宜做陶瓷涂层和高温零部件。ZrO2的热导率在常见的陶瓷材料中最低,而热膨胀系数又与金属材料较为接近,是重要的结构陶瓷材料;ZrO2特殊的晶体结构,使之成为重要的电子材料;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热物理性能,使它能够作为材料中性能优异的增强相。目前在各种金属氧化物陶瓷中,ZrO2的作用仅次于Al2O3。 相变增韧ZrO2陶瓷是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新型结构陶瓷,其主要是利用ZrO2相变特性来提高陶瓷材料的断裂韧性和抗弯强度,使其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低的导热系数和良好的抗热震性。它还可以用来显著提高脆性材料的韧性和强度,是复合材料和复合陶瓷中重要的增韧剂。近十年来,具有各种性能的ZrO2陶瓷和以ZrO2为相变增韧物质的复合陶瓷迅速发展,在工业和科学技术的许多领域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有关ZrO2相变的研究也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重视,在固态相变研究领域中占据了仅次于金属的重要地位。 2 ZrO2在陶瓷材料中的增韧补强机理 陶瓷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耐蚀性和高温性能,但是由于陶瓷固有的脆性,限制了其实际应用范围,因此,改善陶瓷材料的脆性,增大强度和提高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成为其能否广泛应用的关键。围绕改善陶瓷材料的脆性和提高

瓷砖国家检验标准

附件—瓷砖国家检验标准及常用术语 国家标准规定了干压陶瓷砖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产品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和订货。瓷质砖执行GB/t4100‐2006附录g(吸水率e≤0.5%);陶质砖执行GB/t4100‐2006附录l(吸水率e>10%)。 1.尺寸偏差 瓷砖的尺寸包括边长(长度、宽度)、边直度、直角度和表面平整度。尺寸偏差是指这些尺寸平均值对于工作尺寸的允许偏差。 ①边长是瓷砖的长度和宽度尺寸指标。 ②边直度是反映在砖的平面内,边的中央偏离直线的偏差。 ③直角度是指瓷砖四个角的垂直程度(将砖的一个角紧靠着放在用标准板校正过的直角上,测量它与标准直角的偏差)。 ④边弯曲度——砖的一条边的中心偏离该边两角为直线的距离。 ⑤表面平整度是由瓷砖表面上的三点来测量的。 a.中心弯曲度——砖的中心偏离由砖4个角中3个角所决定的平面的距离。 b.翘曲度——砖的三个角决定一个平面,其第4个角偏离该平面的距离。 2.表面质量: 优等品:至少有95%的砖距0.8米远处垂直观察表面无缺陷。 合格品:至少有95%的砖距一米远处垂直观察表面无缺陷。 为装饰目的而出现的斑点、色斑不认为是缺陷。 (缺陷一般指:如抛光砖黑点、针孔、阴阳色、缺花、崩角、崩边等;釉面砖还有落脏、针孔、熔坑等) 3.物理性能 ①吸水率:它是指陶瓷产品的开口气孔吸满水后,吸入水的重量占产品重量的百分比。国家标准规定吸水率≤0.5%的称为瓷质砖,(平均值不大于0.5%,单个值不大于0.6%,)吸水率>10%的为陶质砖(陶质砖的吸水率平均值为e>10%、单个值不小于9%,当平均值e>20%时,生产厂家应说明)。 ②强度: a.瓷质砖:厚度≥7.5mm,破坏强度平均值不小于1300n;陶质砖:厚度≥7.5mm,破坏强度平均值不小于600n b.瓷质砖断裂模数平均值不小于35mpa,单个值不小于32mpa,陶质砖断裂模数平均值不小于15mpa,单个值不小于12mpa ③抗热震性:经10次抗热震试验不出现炸裂和裂纹

什么是耐火材料的抗热震性

什么是耐火材料的抗热震性 https://www.360docs.net/doc/ea13970848.html, 和田玉,和田玉器,新疆和田玉,和田玉籽料,和田玉鉴别,新疆和田玉鉴别,和田玉籽料鉴别,和田玉疯了,和田玉挂件,和田玉手镯,和田玉原石,和田玉商城https://www.360docs.net/doc/ea13970848.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ea13970848.html, 南阳艾条艾条南阳艾条批发 https://www.360docs.net/doc/ea13970848.html, 艾灸减肥艾灸疗法艾灸的作用 https://www.360docs.net/doc/ea13970848.html,/膜结构膜结构公司河南膜结构公司张拉膜https://www.360docs.net/doc/ea13970848.html, 珍珠岩2 https://www.360docs.net/doc/ea13970848.html,/ 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零序电流互感器放电线圈消谐器信阳互感器 抗热震性是指耐火制品对温度迅速变化所产生损伤的抵抗性能。耐火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受到环境温度的急剧变化作用,例如,盛钢桶衬砖在浇注过程中,冶金炉(转炉、平炉或转炉)的加料、出钢或操作中炉温变化等,导致制品产生裂纹、剥落,甚至崩溃、此种破坏作用不仅限制了制品和炉窑的加热速度和冷却速度,限制了炉窑操作的强化,而且也是制品、炉窑损坏较快的主要原因之一。 影响耐火材料抗热震性的因素非常复杂。一般来说,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小,抗热震性就好;材料的热导率高,抗热震性也好。另外,材料的颗粒度组成、致密度、气孔大小和分布、制品形状等均对其抗热震性有影响。 对于不同的耐火材料,其抗热震性的检测方法也不同,主要包括

水急冷法和空气急冷法两种。 https://www.360docs.net/doc/ea13970848.html, 南阳电子警察 https://www.360docs.net/doc/ea13970848.html,/ 南阳汉都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a13970848.html,/膨胀珍珠岩 https://www.360docs.net/doc/ea13970848.html,/ 膨胀珍珠岩 https://www.360docs.net/doc/ea13970848.html,/ 1珍珠岩2 玻化微珠 https://www.360docs.net/doc/ea13970848.html,/ 珍珠岩2 玻化微珠 https://www.360docs.net/doc/ea13970848.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ea13970848.html,/ 颗粒石墨鳞片石墨海泡石增碳剂 https://www.360docs.net/doc/ea13970848.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ea13970848.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ea13970848.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ea13970848.html, 室机房河南机房https://www.360docs.net/doc/ea13970848.html, 室机房 https://www.360docs.net/doc/ea13970848.html, 月季树状月季大花月季丰花月季藤本月季 https://www.360docs.net/doc/ea13970848.html,防爆电机防爆变频电机防爆电机配件https://www.360docs.net/doc/ea13970848.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ea13970848.html,/ 膨胀玻化微珠https://www.360docs.net/doc/ea13970848.html,/ 浸塑设备https://www.360docs.net/doc/ea13970848.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ea13970848.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ea13970848.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ea13970848.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ea13970848.html,/ 膨胀珍珠岩https://www.360docs.net/doc/ea13970848.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ea13970848.html,/爱笑网https://www.360docs.net/doc/ea13970848.html,五彩咖啡玉器https://www.360docs.net/doc/ea13970848.html,/解梦网https://www.360docs.net/doc/ea13970848.html,/ 精密铸造不锈

瓷砖常识

瓷砖常识 卖一件东西,当然先要认识它,了解它。卖瓷砖也一样,只有在充分了解它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轻松的、快速的卖好瓷砖,卖出一个好的价格。下面,就是我们要卖瓷砖之前应该掌握的一些常识。 何谓瓷砖 中国被誉为陶瓷之国,但最先生产出瓷砖的却是欧洲国家。 18世纪中叶,当制陶技术从我国大量传到欧洲以后,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周边,和葡萄牙波尔图附近,大小陶瓷厂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随后,伴随着欧洲工业革命对人们生活与生产方式的改变,陶瓷开始了巨大的转变,而这正以瓷砖与马桶的诞生为标志。 瓷砖进入我国已是民国时期,在当时30年代,作为绝对奢侈品,瓷砖只有贵为蒋介石的总统府卫生间才能使用。而这些产品也完全依赖于进口,开创了中国还需要进口陶瓷的先河。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才开始进行真正的瓷砖生产,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现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瓷砖生产国,特别是在广东佛山地区,形成了全国乃至全球最为主要的建陶生产基地。 一、瓷砖分类 1)、按性质分类;按吸水率分类 瓷砖是一种陶瓷,但许多人并不知道,陶是陶而瓷是瓷,陶瓷是对它们的合称,实际上指的是两回事。在历史上,陶器比瓷器的出现要早得多,比如我国“彩陶时期”,距今约有七千年左右,而到了商代才有原始青瓷,可以说瓷器是在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陶与瓷的区别在于它的质地,而判断质地的标准正是吸水率。 什么是吸水率呢?其实陶瓷坯体不是绝对实心的,它中间含有大量我们肉眼可能看不见的气孔,而这些气孔,尤其是表面的开口气孔会大量吸水,而出现了吸水率这个指标,它是指陶瓷制品中的气孔吸附水分的多少占制品的百分比。可以看出,吸水率越大的表明气孔越多,气孔越多也就表明坯体的不致密。 瓷的吸水率低,所以它的结构致密,强度高。按国家标准,吸水率低于3%就属于瓷。而陶的结构相对就要疏松,强度也较低,故其吸水率就高。按国家标准,把吸水率高于10%的称为陶。而对于吸水率在3~10%之间的,称作炻(又叫

陶瓷基复合材料增韧机制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陶瓷基复合材料增韧机制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现代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温、硬度高、耐磨损、耐腐蚀及相对密度轻等许多优良的性能。但它同时也具有致命的弱点,即脆性,这一弱点正是目前陶瓷材料的使用受到很大限制的主要原因。因此,陶瓷材料的强韧化问题便成了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陶瓷不具备像金属那样的塑性变形能力,在断裂过程中除了产生新的断裂表面需要吸收表面能以外,几乎没有其他吸收能量的机制,这就是陶瓷脆性的本质原因。人们经过多年努力,已探索出若干韧化陶瓷的途径包括纤维增韧、晶须增韧、相变增韧、颗粒增韧、纳米复合陶瓷增韧、自增韧陶瓷等。这些增韧方法的实施,使陶瓷材料的韧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使陶瓷材料在高温结构材料领域显示出较强劲的竞争潜力。 一陶瓷基复合材料增韧技术 1、纤维增韧 为了提高复合材料的韧性,必须尽可能提高材料断裂时消耗的能量。任何固体材料在载荷作用下(静态或冲击),吸收能量的方式无非是两种:材料变形和形成新的表面。对于脆性集体和纤维来说,允许变形吸收的断裂能也很少。为了提高这类材料的吸能,只能增加断裂表面,即增加裂纹的扩展路径。 纤维的引入不仅提高了陶瓷材料的韧性,更重要的是使陶瓷材料断裂行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原来的脆性断裂变成了非脆性断裂。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增韧剂之包括基体预压缩应力、裂纹扩展受阻、纤维拔出、纤维桥联、裂纹偏转、相变增韧等。 能用于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纤维种类较多,包括氧化铝系列(包括莫来石)、碳化硅系列、氮化硅系列、碳纤维等,除了上述系列纤维外,目前正在开发的还有BN、TiC、B 4 C等复相纤维。韩桂芳等用浆疗法结合真空浸渗工艺。制备了二维石英纤 维增强多孔Si 3N 4 ·2SiO 2 基复合材料,增加浸渗次数虽不能有效提高复合材料强度, 但却使裂纹偏转因子变小,断裂模式由韧性断裂向脆性断裂转变,断口形貌由纤维成束拔出变成多级拔出。尹洪峰等利用LPCVI技术制备了三维连续纤维增韧碳化硅基复合材料,实验表明复合材料界面相厚度为119mm时,体积密度为2101~2105g/cm3时,用碳纤维T300增韧后的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为459MPa,断裂韧性为2010MPa/m1/2,断裂功为25170J/m2.国外学者也研究了纤维增强陶瓷材料,并显著的提高了其断裂韧性。 纤维拔出是纤维复合材料的主要增韧机制,通过纤维拔出过程的摩擦耗能,使复合材料的断裂功增大,纤维拔出过程的耗能取决于纤维拔出长度和脱粘面的滑移阻力,滑移阻力过大,纤维拔出长度较短,增韧效果不好,如果滑移阻力过小,尽管纤维拔出长度较长,但摩擦做功较小,增韧效果也不好,反而强度较低。因此,在构组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时,应该考虑:纤维的强度和模量高于基体,同时要求纤维强度具有一定的Weibull分布;纤维与基体之间具有良好的化学相容性和物理性能匹配;界面结合强度适中,既能保证载荷传递,又能在裂纹扩展中适当解离,又能有较长的纤维拔出,达到理想的增韧效果。 2、晶须增韧 陶瓷晶须是具有一定长径比且缺陷很少的陶瓷小单晶,因而具有很高的强度,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增韧增强体。陶瓷晶须目前常用的有SiC晶须, Si 3N 4 晶须和Al 2 O 3 晶须。基体常用的有ZrO 2 ,Si 3 N 4 ,SiO 2 ,Al 2 O 3 和莫来石等。黄政人等采 用30﹪(体积分数)SiC晶须增强莫来石,在SPS烧结条件下材料强度比热压高10﹪

陶瓷与金属焊接技术

陶瓷与金属焊接技术 陶瓷与金属焊接技术 Ti(C,N)基金属陶瓷是一种颗粒型复合材料,是在TiC基金属陶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金属陶瓷。Ti(C,N)基金属陶瓷具有高硬度、耐磨、耐氧化、耐腐蚀等一系列优良综合性能,在加工中显示出较高的红硬性和强度,它在相同硬度时耐磨性高于WCCo硬质合金,而其密度却只有硬质合金的1/2。因此,Ti(C,N)基金属陶瓷刀具在许多加工场合下可成功地取代WC基硬质合金而被广泛用作工具材料,填补了WC基硬质合金和Al2O3陶瓷刀具材料之间的空白。我国金属钴资源较为贫乏,而作为一种战略性贵重金属,近年来钴的价格持续上扬,因此,Ti(C,N)基金属陶瓷刀具材料的研制开发和广泛应用,不仅可推动我国硬质合金材料的升级换代,而且在提高国家资源保障程度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研制的是添加TiN的Ti(C,N)基金属陶瓷。由于TiC比WC具有更高的硬度和耐磨性,TiN的加入可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故Ti(C,N)基金属陶瓷可表现出比WC基或TiC基硬质合金更为优越的综合性能。这种新型金属陶瓷刀具材料的广泛应用是以其成功的连接技术为前提的,国内外对陶瓷与金属的连接开展了不少的研究,但对于金属陶瓷与金属连接的技术研究较少,以致于限制了Ti(C,N)基金属陶瓷材料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常用的连接陶瓷与金属的焊接方法有真空电子束焊、激光焊、真空扩散焊和钎焊等。在这些连接方法中,钎焊、扩散焊连接方法比较成熟、应用较广泛,过渡液相连接等新的连接方法和工艺正在研究开发中。本文在总结各种陶瓷与金属焊接方法的基础上,对金属陶瓷与金属的焊接技术进行初步探讨,在介绍各种适用于金属陶瓷与金属焊接技术方法的同时,指出其优缺点和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以期推动金属陶瓷与金属焊接技术的研究,进而推广这种先进工具材料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Ti(C,N)基金属陶瓷性能特点及应用现状 Ti(C,N)基金属陶瓷是在TiC基金属陶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工模具材料。按其组成和性能不同可分为:①成分为TiCNiMo的TiC基合金;②添加其它碳化物(如WC、TaC等)和金属(如Co)的强韧TiC基合金;③添加TiN的TiC TiN(或TiCN)基合金;④以TiN为主要成分的TiN基合金。 Ti(C,N)基金属陶瓷的性能特点如下: (1)高硬度,一般可达HRA91~93.5,有些可达HRA94~95,即达到非金属陶瓷刀具硬度水平。 (2)有很高的耐磨性和理想的抗月牙洼磨损能力,在高速切削钢料时磨损率极低,其耐磨性可比WC基硬质合金高3~4倍。 (3)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一般硬质合金月牙洼磨损开始产生温度为850~900℃,而Ti(C,N)基金属陶瓷为1100~1200℃,高出200~300℃。TiC氧化形成的TiO2有润滑作用,所以氧化程度较WC基合金低约10%。 (4)有较高的耐热性,Ti(C,N)基金属陶瓷的高温硬度、高温强度与高温耐磨性都比较好,在1100~1300℃高温下尚能进行切削。一般切削速度可比WC基硬质合金高2~3倍,可达200~400m/min。 (5)化学稳定好,Ti(C,N)基金属陶瓷刀具切削时,在刀具与切屑、工件接触面上会形成Mo2O3、镍钼酸盐和氧化钛薄膜,它们都可以作为干润滑剂来减少摩擦。Ti(C,N)基合金与钢不易产生粘结,在700~900℃时也未发现粘结情况,即不易产生积屑瘤,加工表面粗糙度值较低。 Ti(C,N)基金属陶瓷在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同时还可以节约普通硬质合金所必需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