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常见障碍—自我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际交往常见障碍—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是人的一种个性特征,在交往中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自我中心者为人处世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而不考虑别人的兴趣或利益,完全从自己的角度,从自己的经验去认识和解决问题,似乎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就是他人的认识和态度,盲目地坚持自己的意见。
一、自我中心的表现
1、少关心别人,与他人关系疏远
由于这种人时时事事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不顾别人,有事则登三宝殿,而不求于人时,则对人没有丝毫热情,似乎人人都是为他服务。实际上,人类的交往是互惠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对于这种自我中心的人,任何人都不愿以大的代价去获得小的收益。
2、固执己见、唯我独尊
这种人在人群中总是以自己的态度作为别人态度的“向导”,别人都应该与自己一样的态度,而且这种人在明知别人正确时,也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或接受别人的态度,因而难以从态度、价值观的层次上与别人进行交往,整个交往的水平很低。
3、自尊心过强、过度防卫、有明显的嫉妒心
这种人有很强的自尊心、事无巨细、不愿损伤自己的自尊、强烈地维护着自己,因此他们不希望或不愿意别人在自己之上,对别人的成绩、成功非常地妒忌,对别人的失败幸灾乐祸,不向别人提供任何有益的信息。
二、自我中心的成因
作为一个人个性特征的自我中心,显然它的产生是在身心发展过程中随着个性的发展而形成的,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畸形产物。
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以特定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为其前提的,从知道我与外界的区别,到自我评价,再到自我理想。这其中,个体进入青春期而引起生理、心理的急剧变化,是自我意识发展突变的里程碑。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一些人死守自己的一切自尊,将自己困在狭窄的自我圈子里,竭力为自己建立一个完美的形象却又无力“独立作战”,而强烈的自尊使得他们不愿意接受任何人的援助之手,自以为是,将自己当作成熟的大人,由此而在人际交往中处处表现为自我中心。
三、典型案例
[个案介绍]
小兰,女,16岁,高中生
小兰经常热情过度。一天,她带了一大块蛋糕到学校,手捧着递到每个人面前。开始,大家觉得奇怪,有人没吃,她就一个一个地劝:“吃吧吃吧!就当给我过生日了。”原来那天是她的生日。可她一遍一遍唠叨却让人承受不了!终于有一个男生忍受不住了,一拍桌子:“你烦不烦!”小兰走开了,但脸上居然没有难堪,还是笑眯眯的。她将自己的热情强加给周围的人,结果可想而知。
小兰的性格简单率直,做事从来不加掩饰。她喜欢看国外关于教育方面的书,虽然他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对课堂学习有很多自己的看法。她考试从来不作弊,每次考试作完题目之后,她就将脖子伸得长长的,就是为了观察谁在作弊。她是一个表里如一的人,她会站在作弊同学面前大声指责:“你这样做是很虚伪的,你知道吗?”而且,她还会在考试完的第一时间冲进办公室,跟老师说:“某某作弊了,他的成绩不真实,我建议你不要给他判了。”开始老师们挺喜欢她的,帮助她寻找成绩不佳的原因。但她好象因此开始得意起来,仿佛整顿全班学风的重担压在她一个人身上,对考试的监督更加严谨,有时候看不清楚,她会悄悄下座位抓证据。
小兰的直率是最让她吃苦头的因素。小兰始终不能与大家兼容,在班里最受欺负。
[诊断与分析]
这是一个没有什么人缘的同学。她的种种过激行为虽然满足了她自己的需要却让其他同学的自尊心大受伤害,这就是她处处碰壁的真正原因。人际交往都讲求互惠的原则,你希望别人对你好,那么你也应该有相应的付出。如果在交往中为了满足自己的,处处维护自己的自尊,与其他人造成对立,最终只能将自己封闭起来,将自己与外界隔离开来,处于自我封闭和自我隔绝的状态。
四、自我中心的克服
1、正视社会现实
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有其各自的欲望与需求,也都有其权利与义务,这就难免会出现矛盾,不可能人人如愿。这就要求人人正视客观现实,学会礼尚往来,在必要时做出点让步。当然应该承认自我的权利与欲望的满足,但也不能只顾自己,忽视他人的存在。如果人人心目中都只有自我,那么,事实上人人都不会有好日子过的。
2、理解他人、学会尊重
从自我的圈子中跳出来,多设身处地的替其他人想想。以求理解他人。并学会尊重、关心、帮助他人,这样才可获得别人的回报,从中也可体验人生的价值与幸福。
3、加强自我修养
充分认识到自我中心意识的不现实性与不合理性及危害性。学会控制自我的欲望与言行。把自我利益的满足置身于合情合理、不损害他人的可行的基础之上。做到把关心分点给他人,把公心留点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