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讲座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事故灾难 事故灾难的本质特征主要是由人们无视规则的行为 所致,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生产事 故,民航、铁路、公路、水运等交通运输事故,危 险化学品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 生态破坏事故等。 公共卫生事件 公共卫生事件的本质特征是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共同所致,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 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 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
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人民政 府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保障人 民群众的利益不受侵害和损失,是各级政府义不容 辞的责任。突发事件具有发生突然、起因复杂、蔓 延迅速、难以把握、危害严重、影响广泛等特点, 发生的概率虽然较小,但一旦发生,造成的损失和 影响难以估量。建立完善的预警体系和高效的应急 机制,防止和避免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 失,是各级政府重于泰山的责任。
一、突发事件的涵义及分类
突发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 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 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本质特征主要是由自然因素直接所致, 主要包括水旱灾害,台风、冰雹、大风、雪、雷电、 龙卷风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风暴潮、 海啸等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10
社会安全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的本质特征主要是由一定的社会问题诱发,主 要包括经济安全事件、重大刑事案件、涉外突发事件,恐怖 袭击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经济安全事件主要包括金融安全 事件、物价异常波动、因突发事件造成的能源(煤、电、油) 以及生活必需品供应严重短缺等。
特点:突发性,不确定性,群体性,危害性,连锁性和紧急 性
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突然发生
的各种突发事件,不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
巨大损失,影响社会稳定,有的甚至危及国家安全
,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积极预防和有 效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为 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安全、稳定、和 谐的环境。三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方面。应 急管理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政府 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各级政府亟待加强的工作。 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 的能力和水平,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重要而紧迫的 任务,也是检验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讲座
政府法制办: ***
1
立法背景:
“9·11”恐怖袭击、全球“非典”疫情、印度尼西亚 海啸、中国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21世纪以来 ,人类面临的机遇不断增多,但面临的挑战也不断 增加。从世界看,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 和社会的安全风险交织并存,重大自然灾害频繁发 生,重大疫情传播范围扩大,能源资源紧缺,生态 环境恶化,恐怖主义抬头,民族宗教矛盾凸显,地 区冲突加剧,公共安全事件的诱因和影响呈现较强 的世界性特点。
7
近几年来,在推进应急管理伟大实践中,应急
管理理论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也促进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下简称《突发事件
应对法》)的制定出台。《突发事件应对法》是
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法律共分7章,共70条。从性质上讲,它是“基本
法”,是应对处理突发事件的总章程。《湖南省实
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以
下简称《实施办法》)是2009年11月27日湖南省第
ຫໍສະໝຸດ Baidu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是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
以及湖南省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共7章45条。
8
3
面对严峻的公共安全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 度势,作出了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 2003年“非典”以来,我国自上而下统一行动,从应 急预案建设入手,逐步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 制建设,不断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和基层应急管理工作, 初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一案三制”格 局,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也从个别应对行动发展 到了全方位综合管理的崭新阶段。
2
从国内看,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 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利益关系错 综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重大自然灾害 、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时有发 生,突发事件不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 失,而且对社会稳定甚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 全局产生重大影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日益成为世 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热点问题。
1、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不得迟报、谎报、 瞞报、漏报突发事件信息。
2、应急信息主动公开:政府须统一准确及时发布 相关信息
3、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应急处置工
作虚假信息将被处罚
12
(二)社会动员的原则 1、一般社会公众参与应急工作 2、对私有财产的征用与补偿 3、社会支持与捐赠 (三)比例原则 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应当与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 社会危害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有多种措施 可供选择的,政府应当选择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护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益的措施。 (四)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备无患” 防患于未然,避免、减少或者延缓危机的发生 13
6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一部人类社会应对突发 事件的实践史和斗争史,也是一部应急管理从一般 应对活动到系统理论的发展史。从抽象的理论层面 来看,应急管理是政府、企业以及其他公共组织为 了保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环境安 全和社会秩序,在突发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事 后所进行的预防、响应、处置、恢复活动的总称, 贯穿于突发事件的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全过 程,是事前、事后的管理和事发、事中的应急的有 机统一,是人类社会数千年来应对突发事件实践的 升华。
突发事件的分类
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4类: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 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国家级突发事件的四个预警级别Ⅰ级(特别严重)红色,Ⅱ 级(严重)橙色,Ⅲ级(较重)黄色,Ⅳ级(一般)蓝色
11
二、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基本原则
指贯穿在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始终,处理突发事件应 当遵守的基本准则。
(一)信息公开与真实的原则
事故灾难 事故灾难的本质特征主要是由人们无视规则的行为 所致,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生产事 故,民航、铁路、公路、水运等交通运输事故,危 险化学品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 生态破坏事故等。 公共卫生事件 公共卫生事件的本质特征是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共同所致,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 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 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
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人民政 府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保障人 民群众的利益不受侵害和损失,是各级政府义不容 辞的责任。突发事件具有发生突然、起因复杂、蔓 延迅速、难以把握、危害严重、影响广泛等特点, 发生的概率虽然较小,但一旦发生,造成的损失和 影响难以估量。建立完善的预警体系和高效的应急 机制,防止和避免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 失,是各级政府重于泰山的责任。
一、突发事件的涵义及分类
突发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 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 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本质特征主要是由自然因素直接所致, 主要包括水旱灾害,台风、冰雹、大风、雪、雷电、 龙卷风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风暴潮、 海啸等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10
社会安全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的本质特征主要是由一定的社会问题诱发,主 要包括经济安全事件、重大刑事案件、涉外突发事件,恐怖 袭击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经济安全事件主要包括金融安全 事件、物价异常波动、因突发事件造成的能源(煤、电、油) 以及生活必需品供应严重短缺等。
特点:突发性,不确定性,群体性,危害性,连锁性和紧急 性
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突然发生
的各种突发事件,不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
巨大损失,影响社会稳定,有的甚至危及国家安全
,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积极预防和有 效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为 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安全、稳定、和 谐的环境。三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方面。应 急管理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政府 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各级政府亟待加强的工作。 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 的能力和水平,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重要而紧迫的 任务,也是检验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讲座
政府法制办: ***
1
立法背景:
“9·11”恐怖袭击、全球“非典”疫情、印度尼西亚 海啸、中国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21世纪以来 ,人类面临的机遇不断增多,但面临的挑战也不断 增加。从世界看,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 和社会的安全风险交织并存,重大自然灾害频繁发 生,重大疫情传播范围扩大,能源资源紧缺,生态 环境恶化,恐怖主义抬头,民族宗教矛盾凸显,地 区冲突加剧,公共安全事件的诱因和影响呈现较强 的世界性特点。
7
近几年来,在推进应急管理伟大实践中,应急
管理理论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也促进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下简称《突发事件
应对法》)的制定出台。《突发事件应对法》是
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法律共分7章,共70条。从性质上讲,它是“基本
法”,是应对处理突发事件的总章程。《湖南省实
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以
下简称《实施办法》)是2009年11月27日湖南省第
ຫໍສະໝຸດ Baidu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是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
以及湖南省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共7章45条。
8
3
面对严峻的公共安全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 度势,作出了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 2003年“非典”以来,我国自上而下统一行动,从应 急预案建设入手,逐步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 制建设,不断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和基层应急管理工作, 初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一案三制”格 局,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也从个别应对行动发展 到了全方位综合管理的崭新阶段。
2
从国内看,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 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利益关系错 综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重大自然灾害 、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时有发 生,突发事件不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 失,而且对社会稳定甚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 全局产生重大影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日益成为世 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热点问题。
1、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不得迟报、谎报、 瞞报、漏报突发事件信息。
2、应急信息主动公开:政府须统一准确及时发布 相关信息
3、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应急处置工
作虚假信息将被处罚
12
(二)社会动员的原则 1、一般社会公众参与应急工作 2、对私有财产的征用与补偿 3、社会支持与捐赠 (三)比例原则 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应当与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 社会危害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有多种措施 可供选择的,政府应当选择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护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益的措施。 (四)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备无患” 防患于未然,避免、减少或者延缓危机的发生 13
6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一部人类社会应对突发 事件的实践史和斗争史,也是一部应急管理从一般 应对活动到系统理论的发展史。从抽象的理论层面 来看,应急管理是政府、企业以及其他公共组织为 了保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环境安 全和社会秩序,在突发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事 后所进行的预防、响应、处置、恢复活动的总称, 贯穿于突发事件的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全过 程,是事前、事后的管理和事发、事中的应急的有 机统一,是人类社会数千年来应对突发事件实践的 升华。
突发事件的分类
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4类: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 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国家级突发事件的四个预警级别Ⅰ级(特别严重)红色,Ⅱ 级(严重)橙色,Ⅲ级(较重)黄色,Ⅳ级(一般)蓝色
11
二、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基本原则
指贯穿在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始终,处理突发事件应 当遵守的基本准则。
(一)信息公开与真实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