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巴金与家族小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8-27章),情节围绕三条爱情
线索,先后有序地展开。主要以觉慧和鸣凤的爱 情关系的发展及其结局,揭开了高公馆这个封建 大家庭的内幕。
觉新与梅的爱情悲剧也进一步发展,作者精 心安排了青年孀居的梅在高公馆花园内与觉新邂 逅相逢,梅的“哀莫大于心死”的悲叹预示出将 死的征兆。觉民与琴的爱情描写尚未展开,但琴 决心不再走几千年“浸饱了女人血泪”的路,要 走新路的新思想已表现出来。预示着她的爱情将 是另一种结局。
第十一章 巴金与家族小说
1907年家庭合影。左三是外婆怀抱着巴金,右三是巴金的母亲。
一、巴金生平思想
原名李尧棠(1904-2005), 字芾甘。著名文学家,翻译家, 出版家,“五四”新文化运动 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 国现代文坛的巨匠。
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 《爱情三部曲》,散文集《随 想录》。
2、主题:与“五四”同类题材比,《家》的思想显 得更深刻,他不再是那种人们熟悉的自由恋爱和反抗旧礼 教的故事,他的矛头不仅针对旧礼教,而且更指向作为封 建统治核心的专制主义;他的意义也不只是主张自由恋爱,
而是号召青年反抗封建专制,投入社会革命洪流。
3、典型人物:
高老太爷是巴金笔下个 性鲜明,内涵丰富复杂而又 富于立体感的封建家庭统治 者形象。他是封建势力的代 表和封建道德的化身。
从封建大家庭出走
五四运动爆发, 唤醒了巴金。各种广 泛传播的“主义”与 思潮,在巴金眼前展 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而最先打开少年巴金 心扉的是无政府主义。 1923年,巴金从家中 出走,离开闭塞的四 川去到上海、南京求 学。
小说《灭亡》以在北洋军阀统治 下沾满了“腥红的血”的上海为 背景,描写一些受到五四新思潮 鼓舞,因而寻求社会解放道路的 知识青年的苦闷和抗争。
巴金多次给不同时期的中央领导 写信,终于促成了中国现代文学馆— —世界上最现代化、最宏丽的文学纪 念馆的建成。1982年,巴金向文学馆 捐赠15万元稿费作为建馆基金,这之 后,巴金每发表一篇文章,每重印一 册旧作,所得的稿费和版税,他全部 寄给了文学馆。
二、《家》的杰出成就
1、内容:巴金说, 他写《家》的目的,就是 要“宣告一个不合理的制 度的死刑”。“我要写这 种家庭怎样必然地走上崩 溃的路,走到它自己亲手 掘成的墓穴。我要写包含 在那里面的倾轧、斗争和 悲剧。”
巴金自己说,“《灭亡》 当然不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然而,在巴金的创作中却自 有它的重要意义,它已经表 现出巴金小说创作的某些基 本特色。诚如巴金自己所说 的,“我写的是感情,不是 生活。”
人民作家 享誉世界
2003年11月25日,是中国文坛巨 匠、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 主席巴金先生的百岁生日。国务院在 巴老百岁华诞之际,授予他“人民作 家”荣誉称号。
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 都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父亲曾 在四川广元县做县令,为官清 正,辛亥革命后辞官归隐。五 四运动中,巴金接受无政府主 义思潮的影响。
巴金家的下人中,有一
个年老瘦弱的轿夫老周引 起巴金的注意和喜欢。
老周有悲痛的身世:
老婆跟人跑了,独生儿子 又当兵死在战场上。虽然 孤苦伶仃,但老周却象一
他的身上同时具有两种 特权:一是利用礼教随意给 人定罪的权利;一是自己可 以不受道德的约束胡作非为 的权利。
其性格特征是感情乖戾, 对人专横和思想僵化。
话剧《家》剧照
觉慧是在“五四”新
思想影响下冲出旧制度 的思想牢笼的新一代, 是在封建社会解体过程 中从地主阶级内部叛逆 出来的第一个站起来反 抗旧家庭的“幼稚而大 胆的叛徒”,他对旧家 庭的反抗,以至最终出 走,表现了“五四”新 思潮的威力和新一代民 主青年的成长,他是 《家》的主角,是最能 打动青年的心的形象。
响彻全书的是这样的呼声:“凡 是曾经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 的痛苦上面的人都应该灭亡。” 这也是小说的主题。
主人公杜大心怀有“为了我至爱 的被压迫的同胞,我甘愿灭亡” 的决心,最后,他为“信仰”而 英勇献身。
从此走上文学创作道路
《灭亡》1929年在国内发表 并引起轰动,使巴金正式走
上文学创作道路。
1957年拍摄电影《家》时,巴金 (中)与孙道临和张瑞芳合影。
小说以“五四” 后四、五年间的四川 成都为背景,通过高 家这一封建大家庭的 内部矛盾及其走向崩 溃的历史,揭露了封 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 教“吃人”的罪恶本 质及其必然灭亡的历 史趋势,讴歌了“生 活的激流”——年轻 一代的觉醒和反抗。
《家》共39章,按情节的发展可分为四部分:
个哲学家抱着一种坚定的
人生信仰。巴金幼时,一
次帮家里的轿夫老周烧火
巴 金
做饭,老周说:“人要忠 心,火要空心。”
去 法 国
巴金晚年对记者说:
留 学
“我几百万字的作品,还
时 用
不及老周的八个字。”
的 护
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923年巴金和三哥李尧林
1914年母亲去世。 1917年父亲也去世。这两件事 是巴金人生道路上的激变。
第三部分(30-35章)从高公馆庆贺高老太爷 六十诞辰,写到高老太爷的死,展开了这个大家庭内 部新旧势力的剧烈斗争。
这部分写了四件事:①觉民逃婚;②梅的死; ③高老太爷惩罚败家子高克定;④陈姨太导演“捉鬼” 闹剧。
第四部分(最后4章)以瑞珏的难产而惨死,觉 慧的忿然出走为结局,这个结局既是悲愤的,又是充 满希望的。
巴金说,父亲的死“使这个富裕的大家庭变成了一 个专制的大王国。在和平的、友爱的表面下我看见 了仇恨的倾轧和斗争;同时在我的渴望自由发展的 青年的精神上,‘压迫’象沉重的石块重重地压 着”。
这些压迫主要来自陈旧的封建家庭观念以及长辈的 威权。在这虚伪的礼教的囚牢中,巴金看到了自己 的兄弟姐妹在挣扎、受苦以至死亡。于是,他心中 燃起了“憎恨”的火苗。“接着‘爱’来的就是这 个‘恨’字。”
第一部分(1-7章)为开端。以琴的母亲到高 家来访的事件为线索,介绍了小说中几个年轻人物的 身世和性格,划分出几种不同类型的青年形象。
一是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觉醒起来了的新 青年:觉慧、觉民、琴。他们的出场使人看到一股新 生活的激流已波及到高家这个封建统治的顽固堡垒。
二是作为封建专制统治牺牲品的青年一代:觉 新、梅、鸣凤。鸣凤身世的叙述已暗示出她的悲剧结 局,觉新经历的专章(第六章)叙述,为读者提供了 理解他“不抵抗主义”性格的生活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