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光面爆破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面爆破技术
一、围岩分类:
(一)普氏岩石分类(坚硬程度)
普氏岩石坚固性系数f为岩石的单向抗压强度除以100所得之商。
(二)锚喷围岩分类(稳定性分类)
注:1.描述岩层时,将岩层分为完整、层状、块状、破碎四种。
(1)完整岩层:层理和节理裂隙间距大于1.5m。
(2)层状岩层:层与层间距小于1.5m。
(3)块状岩层:节理裂隙间距小于1.5m,大于0.3m。
(4)破碎岩层:节理裂隙间距小于0.3m。
2.当地下水影响围岩稳定时,应考虑适当降级。
3.Rb为岩石的饱和抗压强度。
不同岩石各种炮眼光爆参数
为搞好质量标准化,抓好巷道的成型质量。
因此在这里简要介绍一下光面爆破的一些基本知识。
分以下几方面:
一、什么是光面爆破?光爆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二、光爆的机理是什么
三、光爆参数怎样选择
四、光爆施工应注意哪些事项
一、什么是光面爆破
1.概念
《煤矿安全规程》第44条规定,采用钻爆法掘进的岩石巷道,必须采用光面爆破。
我们要求无论是什么巷道,煤巷也必须实行光爆。
光面爆破(简称光爆)是合理选择爆破参数的一种控制爆破技术。
它是通过合理选择爆破参数,使爆破后的巷道成形规整,减少超挖和欠挖,岩壁无明显的爆震龟裂,最大限度地保持围岩的自身强度和整体性,提高了围岩的稳定性和自承能力。
我们所说的光爆方法主要指周边眼后裂法,又称修边法。
修边爆破法:与普通爆破相似。
先掏槽,再由里向外一圈一圈地爆破,周边眼的光爆炮孔安排在最后起爆,通过合理选择爆破参数,轻轻地将周边岩石沿轮廓线切割下来。
该法打眼少,光爆效果好。
普遍采用。
2.光爆的标准
原煤炭工业部《光爆锚喷试行规程》中对光爆规定了以下三项指标:眼痕率不小于50%;超挖尺寸不大于150mm,欠挖尺寸不超过质量标准要求;岩面上不留有明显(肉眼观察)的炮震裂隙。
3. 什么是眼痕率?怎样才算一个眼痕?
眼痕率是指光爆后,周边眼留有半边炮眼痕的长度(或总个数)与周边眼的总长度(或总个数)的百分比。
(不包括底眼)
当炮眼眼痕累计长度大于炮眼长度的70%时,才算一个眼痕。
4.光爆的优点
(1)光爆成形规整,消除了围岩凸凹处的应力集中,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围岩自身强度,从而增强了围岩自承能力,为锚喷支护提供了基础。
(2)光爆大大减少了掘进超挖量,因此可减少材料消耗,从而降低了成本,加快了掘进速度。
(3)光爆可有效地减少岩面的危岩,使井巷围岩较为稳定,有利于施工和安全。
同时也减少了井巷的维修量,降低了井巷的失修率。
(4)光爆消除了围岩的凸凹不平,从而减少了通风阻力和瓦斯聚集,有利于安全。
二、光爆的机理
理解要点:光爆是如何将光爆层的岩石沿着周边眼连线完整地切割下来的。
光爆机理:当两炮眼同时起爆后,两眼产生的压缩应力波将在两孔中间相遇,两压缩波波峰相互叠加,汇合形成拉伸变形波,产生拉应力,从而使炮孔间形成贯通裂缝,崩落光面层岩体,达到光爆效果。
适当选择周边眼间距和装药量,爆破后,在爆生冲击压缩应力作用下,沿周边眼连线产生了贯穿裂隙。
同时,爆生冲击应力波传到自由面上,反射成拉伸应力,将光爆层的岩石由自由面向周边眼连线方向一层层地拉坏,形成拉断裂隙。
当周边眼抵抗值选择适当,周边眼连线上的贯穿裂隙刚刚形成,正好与光爆层上的拉断裂隙贯通。
与此同时,在爆生气体膨胀作用下,将光爆层的岩石眼周边眼连线规整的切割下来。
三、光爆参数的选择
1.光爆炸药
井工煤矿使用的炸药都是安全炸药。
有铵梯炸药、硝铵炸药、水胶炸药、乳化炸药。
目前推广使用的是乳化炸药。
乳化炸药爆破威力高,安全性能好,适应于低瓦斯、高瓦斯和有瓦斯、煤尘突出危险矿井的巷道爆破。
2. 炸药为什么“吃硬不吃软”?
因为炸药爆炸时,在脆性硬岩中爆生的冲击波和爆轰波传播速度快,形成的冲击破坏作用大;而在韧性软岩中爆生的冲击波和爆轰波的传播速度慢,形成的冲击破坏作用小。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脆性硬岩不吃药,韧性软岩吃药多”和“炸药吃硬不吃软”的原因。
3.电雷管
分为瞬发电雷管、秒延期电雷管、毫秒延期电雷管。
瞬发电雷管:通电后立即起爆的电雷管。
毫秒延期电雷管(又称毫秒雷管):通电后在25~2000ms内爆炸的电雷管。
秒延期电雷管:通电后在1~10秒内爆炸的电雷管。
一般使用毫秒延期电雷管,共分为20段。
巷道掘进使用前五段,因为前五段的总延期时间控制在130ms以内,即在瓦斯尚未泄出时,爆炸已经完成。
因此,不会引起瓦斯或煤尘爆炸事故。
4.光爆参数
光爆参数的选择主要是对炮眼布置与装药量的选择。
(1)掏槽眼
掏槽方式:直眼掏槽、斜眼掏槽、混合掏槽
光爆宜采用直眼掏槽,直眼掏槽不受断面限制,易掌握眼底位置,迎头齐。
需打空眼。
掏槽眼眼距控制在100-250mm(硬岩取小值,软岩取大值)。
装药系数为60%-75% (软岩取小值,硬岩取大值)。
(2)辅助眼(又称扩槽眼)
炮眼个数为4-6个(软岩取小值,硬岩取大值),间距一般为200-350mm (硬岩取小值,软岩取大值),大约是掏槽眼距的2倍。
装药系数50%-60% (软岩取小值,硬岩取大值)。
(3)三圈眼
若巷道断面较大,如双轨巷道,可以在辅助眼以外布置三圈眼。
炮眼间距一般为650-800mm,装药系数40%-55%。
(4)二圈眼(又称抵抗眼)
二圈眼参数选择应引起重视,它要确保光爆层的厚度。
装药量一般为周边眼的3倍,其每米装药量为250-600g(软岩取小值,硬岩取大值),其抵抗值为500-600mm (硬岩取小值,软岩取大值),炮眼间距略大于抵抗值,一般为550-650mm (硬岩取小值,软岩取大值)。
(5)周边眼
周边眼直接保护围岩,其参数应严加控制。
其抵抗值一般为400-500mm(硬岩取小值,软岩取大值),炮眼间距一般为350-450mm(与一般规律相反,软岩取小值,硬岩取大值)。
在软岩和裂隙发育处,应减小炮眼间距或加空眼。
装药量:软岩50-100g/m,中硬岩100-150g,硬岩150-250g。
(6)光爆炮眼密集系数M
贯穿裂隙与拉断裂隙同时形成是实现光爆的关键。
要想同时形成,周边眼间距E与周边眼抵抗值W必须有一个适当的比值,这个比值叫做光爆炮眼密集系数M。
软岩可取0.6-0.7;硬岩可取0.8-1.0。
M=E/W
如果M选择不当,将导致巷道超、欠挖,到不到光爆效果。
因此,需要合理选择E和W值。
(7)光爆装药与炮眼布置原则
光爆装药看岩石,重掏心、轻扒皮,由里向外依次减,二圈周边三比一;炮眼布置有诀窍,中间周边要加密,掏槽辅助最重要,“槽一辅二”近距离。
5.装药结构
(1)正向装药:所有炸药与雷管的聚能穴都指向炮眼底。
(2)反向装药:所有炸药与雷管的聚能穴都指向炮眼口。
反向装药要比正向装药爆破效果好。
但是《煤矿安全规程》第322条规定: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的高瓦斯区域的采掘工作面采用毫秒爆破时,若采用反向起爆,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现在一般要求正向装药。
(3)细药卷不偶合装药结构
一般炮眼直径42mm,药卷直径32mm,不偶合系数为1.31。
若减小药卷直径,不偶合系数增大,周边眼留下半边眼痕就越多,光爆效
果越好。
所以,我们推广使用小炸药。
(4)空气柱装药结构
空气柱装药分为眼底集中空气柱装药和分节空气柱装药。
A、眼底集中空气柱装药是现将药卷装入眼底,再装入小块炮泥,最后在眼口用长度不小于300mm的炮泥塞紧。
结构简单,爆破效果较好,浅孔爆破普遍采用。
B、分节空气柱装药是在眼底和眼中分两节或两节以上装药。
光爆效果好,一般中深孔和深孔爆破采用。
炸药之间用导爆索引爆。
四、光爆施工注意事项
1.编制爆破图表
炮眼布置三面投影图和爆破说明书。
2.光爆打眼要领
(1)打眼要掌握“准、平、直、齐”四要点。
即点眼要准,掌钎要平,炮眼要直,眼底要落在一个垂直面上。
“准”就是要按巷道中腰线,画出巷道轮廓线,按照炮眼布置图标出炮眼位置。
“平、直、齐”就是要求打眼前量好钎长,做好标记。
打眼时,先按巷道中线和坡度打好第一个炮眼,插入炮杆作为打其它炮眼的标准。
点眼人要为打眼人掌握好打眼方向(一部钻两个人)。
(2)打眼要领口诀
看线画圈标眼位,定人定钻定眼位;点眼准,钻平直,眼底落面一般齐。
影响掘进速度的主要因素:爆破参数的确定(炮眼深度、直径、数目)、装岩工作、支护工作
一、爆破参数
1.炮眼深度:主要根据岩石性质、巷道断面大小,循环作业方式、凿岩机类型、炸药威力、工人技术水平等因素来确定。
单从爆破理论分析,采用深孔爆破(大于
2.5m)最为合理,但我们大多采用浅孔多循环方式,主要是因为原有的手持式凿岩机钻速低,眼深增加时钻速明显下降,而且采用的装岩机能力也不高,工作面采用的支护手段也有限。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中深孔爆破,虽然爆破合理了,并且减少了爆破辅助作业时间,但是钻眼时间将增加过多,而且工作面临时支护也发生困难。
随着新设备的应用,钻速提高,装岩能力提高,新支护手段的推广,在同一个时间内可以完成更多的工作,通过测试对比,钻速与眼深的关系曲线在2.0m左右变化不大,因此将炮眼深度从浅孔增大到中深孔势在必行。
并且凿岩台车的应用,使钻深孔的能力大大提高。
如果仍采用浅孔多循环,则设备能力不但不能发挥,反而辅助作业时间增加。
当设备条件和循环时间已定,炮眼深度仍不是一个固定值,还应当随着工人技术水平的不断改进和熟练,在地质条件和循环时间不变的条件下,不断地加深炮眼,待炮眼达到一定深度后,及时地调整
循环时间,增加循环次数,才能不断地提高掘进速度、提高效率,使炮眼深度达到或接近最优值。
2.炮眼直径:多根据药卷直径确定,一般以炮眼直径比药卷直径大于4mm为宜。
炮眼过小,不利于装填药卷;炮眼过大,会降低爆破效果和钻眼速度。
3.炮眼数目:炮眼数目得多少直接影响着钻眼工作量、爆破岩石的块度、巷道的形状等。
多根据岩石性质、巷道断面的大小、炸药威力,通过实验来确定合适的炮眼数目。
也可通过单位炸药消耗量估算。
N=qsmη/ap
式中N—炮眼数目;q—单位炸药消耗量,Kg/m3;(断面10平方,硬度系数4-6,一般取1.9);S—巷道掘进断面积,m2;
m—每个药卷长度,m;η—炮眼利用率;a—装药满度系数,即装药长度与炮眼长度之比,一般取0.5-0.7;p—每个药卷的重量,Kg。
二、工作面炮眼布置
包括掏槽方式的选择与布置,辅助眼及底眼布置。
底眼爆破较为困难,有积水容易造成瞎炮。
一般底眼间距400-700mm,抛渣爆破时,采用较小的间距;底眼眼口应比巷道底板高出150-200mm,但其眼底应低于地板100-200mm,抛渣爆破还应将炮眼深度加深200mm左右。
底眼装药量一般介于掏槽眼和辅助眼之间,装药满度系数为0.5-0.7。
抛渣爆破时,每个炮眼增加1—2个药卷。
三、装岩工作
巷道施工中,装岩工作是最繁重、最费时的工序,一般情况下它
约占35-50%,因此做好装岩工作,对提高效率、加快掘进速度、改善劳动条件及降低成本关系密切。
装岩工作包括工作面装岩和调车运输两项工作,这两项工作必须做到配合适当、协调一致,操作熟练,机械故障少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装岩设备一般是相对固定的,尽量做到连续装载,一是可采用错车场调车(固定错车场和活动错车场),注意的是尽量缩短装岩工作面与错车场的距离,减少调车时间。
二是使用转载设备装岩,装岩时,转载机下可以由电机车推入一组空车,采用反复调车的方法,增加连续装车的数目,变装岩机间歇作业为连续作业。
第三是利用梭式矿车装岩,这样转载与矿车合为一体,工时利用率提高,实现了装、转、运、卸机械化作业线。
另外还需加强装岩调车的组织管理工作:一是提高装岩机司机操作技术,加强作业线的维修保养,以保证装岩熟练,减少故障。
二是严格执行工种岗位责任制,保证各工种密切配合,工序衔接迅速。
三是保证轨道质量,加强经常维护,提高行车速度,减少落道事故。
四是加强调度,及时供应车皮。
四、支护工作
巷道施工包括掘进和支护,只有正确而又及时地予以支护,掘进工作才能正常进行,永久支护一般工作量大,质量要求高,有时因巷道围岩稳定性差等原因为保证安全还需要进行临时支护,由施工单位自行选定,必须在施工中随着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提前预知,在遇水膨胀的地层中施工,疏排水必须妥善安排;对松散破碎带施工前做好充分准备,采取有效措施,迅速通过,稍一拖延就可能造成冒顶事
故。
对地应力较大的地区,可考虑释放应力等等。
巷道施工方法及施工队的组织管理:
巷道施工分为:一次成巷和分次成巷。
一次成巷就是把巷道施工中的掘进、支护、水沟等三个分部工程视为一个整体,有机的联系起来,在一定距离内按质量及标准要求,互相配合,前后连贯地最大限度地同时施工,一次做成巷道,不留收尾工程,而分次成巷是先以小断面掘进,过一定时间后再刷大,并进行永久支护。
一次成巷具有:(1)成巷速度快,全断面一次施工,简化了施工工序,施工空间大,有利于发展施工机械的效率。
(2)节约材料,工程成本低。
一次成巷临时支护的距离一般小于40m,材料用量少,复用率高,临时支护时间短;炸药、雷管消耗量也少。
(3)施工作业安全,工程质量高。
一次成巷围岩暴露时间短,风化、变形和破碎较轻,永久支护时作业安全,容易保证工程质量。
(4)施工计划管理可靠,井巷收尾工程量少,施工进度统计数字可靠,有利于计划管理。
一次成巷有三种掘支作业方式,即掘支平行作业、单行作业和交替作业。
交替作业就是在两个距离较近工作面,将掘进队分掘进、支护两个专业小组,当甲工作面掘进时,乙工作面进行支护;甲工作面转为支护时,乙工作面同时转为掘进,掘、支轮流交替进行。
有利于提高工人熟练程度,设备利用率高,掘、支工序互不干扰。
但调配要求严格,经常平衡两个工作面的工作量。
三种作业方式中,以平行作业独头施工速度最快。
在断面大于8平方,围岩较稳定时比较适宜。
单行作业和交替作业比平行作业低
30-40%。
在施工管理中,要坚持正规循环作业,保证有节奏地周而复始地进行生产,要求编制好循环图表,选择合理的循环参数,安排好施工工序,最大限度地实行交叉平行作业,确保各工序的互相衔接和配合,充分利用工时,图表的任务就是用图表的形式,在时间上、空间上规定人员、设备的工作岗位和工作量,并明确各工序间的协作和衔接关系等。
掘进循环的总时间包括交接班时间,装岩时间,钻眼时间,装药、连线时间,放炮通风时间。
确定时要根据每个工序的工种进行实地测量,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求得各工序的平均时间。
对各工序的时间应经常进行分析,特别是大于定额所需时间时,要找出原因,并在工作中设法改进。
执行过程中应使每个人明确自己的岗位和协同关系,明确循环图表的各个环节。
执行初期,应抓循环图表的熟练执行工作,特别是各工序所需时间,各工序的协调关系,有时甚至降低循环进度,使每个工作人员确保按图表执行。
编制时可使打眼与喷砼平行,装岩与拌料、打眼平行,打眼与钉临时道平行,前方打眼与后部永久锚索支护平行等等。
概念:
1.最小抵抗线:装药重心到自由面的最短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