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制度功能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发展的制度功能效应分析
■龚一萍
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活动的内生变量和驱动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一种有效的制度
对经济发展具有三方面的功能效应:约束主体行为与经济关系,减少社会经济的无序和不确定性;明确产权,
降低经济机会主义与交易成本;形成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使经济各要素的潜力充分释放。在一个动态环境中,原有制度会逐渐固化,蜕变成阻碍经济发展的障碍。制度创新的要旨是消除制度的“固化”与结构惯性,
打破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建立一种“联系实际——
—创造性破坏——
—多种路径选择”的制度创新范式。与其它
经济性资源一样,“好”制度也是一种稀缺资源,也会出现短缺。因此,制度必须不断创新,破除旧的制度而形
成新的制度供给。
[关键词]经济发展;制度安排;制度功效;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F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1)07-0047-07
龚一萍(1954—),男,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理论与管理理论。(广东广州510006)
本文是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企业动态发展的机理、障碍与制度研究”(项目编号:
090-01)的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
制度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程或行为准则。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North)认为,制度是一系列制定出来的规则、服从程序和道德、伦理的行为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1]制度作为一种规则,可分为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正式规则包括制度结构与制度安排。制度结构是界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基本规则,如宪法等基本制度。制度安排是约束特定行为和交易的具体规则,如各种法规、政策和契约。非正式规则是一种文化进化所形成的规则,包括意识形态、价值信念、伦理习俗等,它是人们必须接受而难以改变的。
制度与经济发展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联系。任何经济活动总是在一定制度下运行并受制度的深刻影响,一种“好”的制度能推动经济的发展,而一种“坏”的制度反而会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障碍。在影响经济发展的诸因素中,制度是决定性因素,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然而,学界在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研究中,并没有重视制度因素;对经济发展(增长)中的制度因素,经济学家有不同的研判与观点
。2011
47
江西社会科学2011.7
1.在经济增长的研究中,大多经济增长模型与增长因素分析忽略了制度的作用,把制度因素省略或排除在外。在各种经济增长模型中,无论是哈罗德和多马(R.Harrod&E.Domar)建立的H—D模型、还是索洛(R.Solow)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制度被视为外在因素被省略或排除。丹尼森(E.Denison)等人在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中,强调了知识的作用,也未考虑制度因素。总之,无论是经济增长模型理论、还是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人们更多地关注资本、劳动与技术等要素,制度因素往往被忽略。萨缪尔森与诺德豪斯(Samuelson&Nordhaus)曾描述: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必定安装在四个轮子上,无论穷国还是富国,这四个轮子就是: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和技术。[2]
2.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制度因素对经济发展可能是重要的,但把制度因素当作理想的既定因素,视为已知的、既定的外生变量而舍弃忽略。一些新古典经济学家在分析经济增长时,把制度中的明确产权和零交易费用当作暗含的假设。然而,这种假设难以成立、也不符合实际。如运用这种假设对一国的经济发展进行分析,将严重影响分析结论的正确性。因此,新古典经济学在解释经济发展时,特别是在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或陷入停滞的原因时显得力不从心。即使当代经济学中最有影响的内生增长理论,也忽略了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因素。在他们看来,制度至多是经济增长的既定前提,而不是增长的原因;或把制度因素高度简化,企业制度被简化成一种生产函数,市场制度则被简化成一种供求曲线。
3.在经济发展研究中重视制度因素的是制度经济学派,他们把制度因素作为经济的一个内生变量,认为制度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西蒙·库兹涅茨(Simon.Kuznets)在分析经济增长源泉时认为,技术只是经济发展的潜在和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经济发展必须有相应的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调整。以罗纳德·科斯(Ronald.Coase)、诺斯等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研究了包括法律、企业组织、市场组织等制度在内的“生产制度结构”,建立了以产权与交易成本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分析理论,形成了以研究制度与经济发展为核心的新制度经济学。[3]以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家把产权结构、交易费用以及政府、意识形态等因素作为内生变量纳入经济发展的分析框架;认为制度是影响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特别在长期经济发展的分析中,制度因素的作用尤其重要。
4.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更为重视制度因素。马克思是制度分析的先驱,他在19世纪创立的经济学体系就是一个完整的制度分析框架。马克思认为,制度是包括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总和。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反过来制度又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先进的生产关系(制度)会促进生产力发展,反之阻碍生产力发展。连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派都承认马克思是第一个研究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关系的经济学家。诺斯曾指出:这里的一个例外是卡尔·马克思,他企图将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结合起来。在分析长期变迁的各种理论中,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恰恰是因为它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4]
总体来看,西方主流经济学在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中大都忽略了制度因素。原因大致有三:其一,制度的作用是隐形的,并非立竿见影,因而制度的作用被忽视。其二,部分经济学家“分工”观念的影响,在他们看来,制度更应是政治学家、法律专家研究的领域。其三,认为发达国家的制度是合理的既定因素,故无研究之必要。制度经济学派与马克思经济学对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因素较为重视,但两者有所区别。马克思制度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揭示、批判资本主义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