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再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再认识摘要:提倡探究性学习正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本文主要从对探究性学习概念的再认识、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产生探究心理的途径以及课题研究中选题的原则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再认识探究心理选题原则体会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有关探究性学习这一课堂教学模式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注,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主题进行了交流,各抒己见。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探究性学习进行全面的阐述,敬请同仁们参考,并予以指正。

一、对“探究性学习”概念的再认识

探究性学习是以独立或小组合作为组织形式,以学生的自主学习、直接体验和研究探索为基本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归宿的学习方式。

所谓化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对具有探索性的化学学问题予以解决,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实践,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发现探究的乐趣、成功的愉悦,在科学态度、合作精神、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教学形式。

二、在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产生强烈探究心理的途径

1、实验——躬行实践,增强探究体验

实验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最直观最有效的途径,教师在教学中

应充分发挥实验的特有功效,让学生在实践操作和感知体验中真正领略到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欢欣,从而更主动地去追求知识。

2、观察——丰富感知,提高探究效率

观察是学生获取知识又一直观有效的途径,观察前要让学生弄清“怎样看”“看什么”。例如,在观察蜡烛及其燃烧时,就要告诉学生观察点燃前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等;燃着时发生了哪些变化?火焰分为几层?哪层最明亮?哪层最暗?哪层温度最高?哪层温度最低?熄灭蜡烛时可采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进行直观地感知并进行细致观察。

3、假想——触“景”生“情”,拓展探究空间

假想往往是创新的萌芽和源泉。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假想推断能力,拓展学生的探究路径和思维空间,让学生能够并且善于突发奇想。例如,在讲“生态系统的成分”时,可引导学生观察池塘生态系统图,向学生提出在本系统中假如缺少“分解者”将会出现什么结果,从而让学生领悟到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4、讨论——集思广益,规范探究行为

课堂上教师要巧设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过程,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例如,在“芽的发育”中讨论茎的形成时,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下列问题:为什么有的植物先长叶,有的先开花?为什么茎能不断生长?等等,使学生对芽的认识更加深入,让学生在

彼此交流互动中触发新的灵感,将问题的探究引向广阔的知识空间。

5、质疑——巧设问题,养成探究品质

常言道:“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或于平淡无奇之处生疑,或于新知与旧知比较中生疑,在质疑问难中进发出多彩的思维浪花。例如,学习鸟类时可设计如下问题:鸟为什么会飞?人缚上一双翅膀就能飞吗?……以问题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发现。

6、阅读——消化理解,开辟探究领域

(1)、阅读教材首先通过学生阅读,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找出知识要点;其次,归纳表达并找出疑难点大家一起进行讨论。

(2)、阅读与化学相关的课外书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发现化学世界的多姿多彩,因此可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三、探究性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无探究性

教材中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进行探究性学习,例如“细胞结构”中有关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的教学,若用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你让学生探究什么呢?探究细胞器的起源?探究它为什么是这种形状或结构?等等,这些都不是教学的重点,也不是中学生所能理解的。因此,问题的提出应以学为本,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水平和能力,以便让学生经过适当准备后可着手进行,最终获得一个完整的

探究过程。

2、教学方法陷入形式主义

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堂教学形式的设计,模仿电视上娱乐节目形式,采用抢答、鼓掌加分的形式,把课堂气氛搞得“红红火火”,学生仿佛是在演戏,哪里还有“探究”的影子,简直是哗众取宠,卖弄花枪。

3、问题设置浮光掠影

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探究性课堂教学不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吗?根本达不到探究的效果。比如,在“草原生态系统动物的特点”中提出以下问题;草原生态系统有哪些草食动物?哪些肉食动物?哪些动物个体大?哪些个体小?等等,这样的问题学生都能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何须探究呢?其实这样的提问不仅没有必要,反而有害,长此以往,就会出现思维萎缩。

化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不仅表现在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探究上,而更体现在课题研究的探究中。

四、课题研究中探究性学习的模式及选题的原则

1、探究性学习的模式

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验)——→收集信息(实施实验) 成果展示、评价←——应用创新←——处理信息

2、选择课题的原则

(1)、实践性原则

化学学的课题研究的实践性较强,在选题时结合当前的热点问题来确定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性课题最有价值。如“农村焚烧秸杆的利与弊”、“水域污染与鱼塘富营养化对鱼的影响”、“沙尘暴的产生”等。

(2)、创造性原则

课题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3)、可行性原则

首先,课题要与学生的技能水平相适应,即我们常说的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其次,课题必须符合客观条件(时间、人力、物力)。

(4)、区域、社会性原则

选择的课题应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应结合当地的实际,贴近自然、贴近生活,有利于学生认识当地的一些实际问题。

(5)、形式多样性原则

可采用“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调查”“课外实践”“技能训练”等形式进行探究。开展探究性学习,应以课堂为主,采取课内外相结合、课外为课内探究服务的原则。

(6)、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的原则

科学探究特别需要热情、迷恋和执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爱好,结合自身的特长,去选择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这将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