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自古伤离别浅谈中国古代离别诗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0 )
摘 , 。“自古多情长离别 ” , 要: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人的一生中充满了聚合离散 千百年来, 人们由于赴考、 出使、 黯然销魂; 开朗豁达; 意象; 表现手法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3898 ( 2012 ) 05 —0017 —03
“离别” 迁谪( 宦游) 、 乡旅、 征戎、 归隐等原因, 不得不离开家乡, 远离亲人朋友, 这就让 成为我国古代诗歌书写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I206. 2
《诗经 · 小雅 · 采薇 》 早在 中就有“昔我往矣, , 《唐诗三百首 》 杨柳依依” 这样的名句。 到了唐代 《送兄》 , 开篇便是 在唐代较为突出的两千多位诗人 中, 人人几乎都写过送别诗, 其中李白的离别诗共有 四百多首。 宋代柳永的《雨霖铃 》 更是离别诗中的 佳作。 《别赋》 : “黯然销魂者, 江淹在 这样写 唯别而已 。写尽了离别诗最大的特点。 一般来讲, 离别 矣! ” 诗按照其写作风格可分为黯然销魂和开朗豁达两大 。 类, 分别往往让人忧伤, 正所 谓“古 多 情 伤 离 别 ” 由于我国古代交通工具十分落后, 道路往往崎岖难 行, 因此一旦两人分别动辄多年, 再会难期。古人在 送别的时候习俗也很多, 比如, 折柳、 饮酒、 唱歌等 等, 古代饯行赠诗风气也十分盛行。因此, 离别诗一 般都是书写离别时的依依不舍留恋之情, 诗歌往往 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眷恋, 诗歌的情感大多 都是缠绵凄切, 基调一般较为哀伤低沉, 也就是我们 : “醉别江 说的黯然销魂。例如王昌龄的《送魏二》 楼桔柚香, 江风引雨入船凉。忆君遥在潇湘上, 愁听 ,诗歌的一、 清猿梦里长” 二两句是写眼前的实景, “醉别江楼 ” “ 江风引雨”来烘托与友人分别 诗人借 之时的凄凉惆怅的气氛; 诗歌的三、 四两句则转为虚 景写情, 诗人想象好友在离开故乡抵达遥远的潇湘 之后孤寂、 冷清、 忧愁的情景, 想象着好友倾听凄清 的猿啼的凄凉场面, 诗人借此表达对好友牵挂惦念
作者简介: 陈晓超( 1980 - ) , 女, 辽宁营口人,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讲师, 主要从事古代文学教学研究。
· 17·
成的基本任务就是把握诗人抒发的思想情感 。诗歌 鉴赏的方法很多, 比如诵读法、 比较分析法、 意象分 析法等等。其中意象分析法是诗歌鉴赏的最常见方 法, 意象是包含了诗人特定情感的万事万物。 读者 往往可以通过对意象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 , 把握诗 人的情感, 而离别诗中的意象又比较有特色 。因此, 意象便成为我们解读离别诗的切入点 。 在离别诗 最常见的意象可分为三大类: 景物意象、 空间意 中, 象和时间意象。最常见的景物意象有杨柳、 明月、 落 花、 夕阳等, 空间意象则有长亭、 南浦、 渡口、 古道、 歧 路等, 时间意象例如秋、 日暮、 月夜等等。 在这些离 别诗常见的意象中, 杨柳是最常见的景物意象, 历代 。“杨柳 ” 文人墨客对其宠爱有加 一词最早出现在 《诗经·小雅 · 采薇》 :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 。古人更是喜欢折柳送别。 临别时 来思, 雨雪霏霏” 折柳送别的习俗要追溯到汉代, 这一习俗产生的原 , “柳” “留 ” 因大致可概括三点: 首先 与 谐音, 以柳相 留, 表示眷恋不舍, 难以分离, 有挽留、 惜别、 留恋之 意。其次, 柳枝温婉柔媚, 含情脉脉, 条条有情, 柳条 正所谓丝万缕、 斩 跟人的离愁别绪有十分相似之处 , 不断、 理还乱。再则, 柳枝生命力顽强, 可随地而生, 折柳赠送给友人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一切顺利 、 往事通达的意思。 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 ” 让杨 , “烟柳断肠处 ” 柳岸成了最凄苦幽怨的离愁之所 更 是写尽离别时的缠绵幽怨、 凄 切 哀 婉。 除“杨 柳 ” , “月” 外 也是送别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月光不仅皎 洁幽静, 月光往往又会给人以是朦胧、 迷离、 苍凉之 感, 而离别时忧伤哀婉的离愁别绪就好像这如水般 的月光源源不断, 深邃悠长。再则, 古人常喜欢借月 抒怀。用月烘托心情, 意更浓情更长。 人们往往喜 欢借月来抒发乡旅羁愁, 于是月便往往含有思乡的 意味, 这便是月在离别诗中如此受欢迎的一个重要 , 原因。柳永的“晓风残月 ” 意境优美, 不免让人伤 , “长亭 ” 感万分。 此外 也在 离 别 诗 中 出 现 频 率 较 , “长亭” 高 指的是古代人在路边设置亭子, 它的主 要功用是给来往的旅客行人提供驻足休憩或者送行 饯别的场所。正因为这个原因, 其渐渐的由最初的 休息、 饯别之地转变成为古代离别诗的一个常见的 《哀江南赋 》 : 就有“十里五里, 意象。庾信的 长亭短 。 ” “长亭 ” 亭。谓十里一长亭, 五里一短亭 在离别诗 , “长亭 ” 中可谓是屡见不鲜 也含着依依不舍之情, · 18·
2012 年第 5 期 ( 总 83 期)
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 5 2012
General No. 83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多情自古伤离别
— — —浅谈中国古代离别诗的特点 陈晓超
收稿日期: 2012 - 09 - 01
的无限深情。如此黯然忧伤的离别之情在其他的离 、 别诗中也随处可见, 例如柳永的《雨霖铃 》 王勃的 《别薛华》 、 《重别梦得》 、 《送别杜 柳宗元的 宋之问的 审言》 等等。 然而, 并不是所有的离别诗所表达的 思想情感都伤感凄婉的, 也有开朗豁达的。 例如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 “海内存 中, 诗人这样写 勃的 ” 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诗 不再对难舍难分的 人一改以往离别诗的哀婉凄凉, 离别场面进行描写, 而是着墨于诗人和友人的相互 劝勉, 相互告慰。 全诗意境开阔, 格调高远, 情感乐 观豁达, 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再比如陈子昂的 《送魏大从军 》 , 诗歌一洗离别诗的缠绵忧伤, 丝毫 不落儿女情长、 凄苦幽怨的窠臼, 大处着眼, 抒发了 诗人的慷慨激昂的壮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 情感慷 慨激昂, 气势豪迈。 与一般离别诗不同的还有高适 《别董大 》 , “莫愁前路无知己, 的 天下谁人不识君? ” 两句, 情感豁达, 鼓舞人心, 意境开阔。因此, 当我们 在鉴赏离别诗时, 就要做到因时因人而论, 具体分 析, 不能一概而论。 我们应该知人论事, 整体把握, 小处着眼, 既要要考虑作者的因素, 也考虑每首诗的 特殊性。例如诗人李白生活在盛唐, 为人乐观、 性格 豪爽、 心胸开阔甚至狂放不羁, 因此他的离别诗意象 宏阔、 情感深挚豁达开朗, 少有伤感情调, 如《送友 人》 便体现其离别诗的特色。 “诗言志” , 诗歌是情感的产物, 诗歌鉴赏要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