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进展
双击自动滚屏发布者:孙义兰发布时间:2007-8-13
©中国中医药论坛-- 中国中医药论坛
广西省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541001)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肾、脑、血管等靶器官损害,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不如西方国家高,但却呈上升趋势,我国已进行多次高血压普查,某些地区亦进行本区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近年来有关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作一综述: lr,ZvX 1 高血压诊断和我国高血压患病及治疗状况1997年11月美国公布了国家高血压预防、诊断、评价与治疗联合委员会的第6次报告(JNC6),各国进行不少高血压治疗和控制的大型试验,积累了不少新证据,颁布各自高血压防治指南,美国于2003年5月公布了JNC7[1]。欧洲于2003年6月在米兰公布了由欧洲高血压学会(ESH)与欧洲心脏学会(ESC)拟订的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2]。我国于1999年10月公布了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2004年10月再次重新修订公布了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4]。上述三个指南在分类上各有不同,但均以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诊为高血压。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血压分类为6档即:正常血压(SBp<120mmHg.DBp<80mmHg)。正常高值(SBp120~139mmHg.DBp80~90mmHg)。1级(SBpl40~159mmHg.DBp90~99mmHg),2级(SBp160~179mmHg.DBp100~109mmHg),3级(SBp≥180mmHg.DBp≥110mmHg)高血压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SBP≥140mmHg.DBP≥90mmHg)。
1.1 我国曾进行过三次(1958~1959年,1979~1980年,1991年)全国性高血压人群抽样调查,应用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不一致,直至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包括我国在内逐渐为世界各国所采纳。即以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 为高血压诊断标准。
1.2 我国不同时期高血压患病率1959年全国普查高血压平均患病率为5.11%,1979年为7.73%,1991年为11.88%[5]。2000~2001年35~74岁为高血压患病率为27.2%,有高血压患者129821100人[6]。2002年全国营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以上高血压发病率为18.8%、患病人数达1.6亿,较1991年增长31%[7]。有报道老年高血压病患病率已达38.2%~57 0%[8]。于2002~2003年间据北京28个军队干休所对80岁以上老年人调查显示ISH占高血压病患者的67.61%[9]。刘国树等在2004年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上报告白领高血压发病率为14%,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且以舒张压升高为主[10]。许顶立等于2003年报道我国约有10%左右孕妇患有高血压[11]。一些单位对我国少数民族的高血压流行病进行了调查:如对广西黑衣壮族人群血压和血脂调查显示黑衣壮族人群高血压患病率27%明显高于汉族人群的17.2%(P<0.01),且与甘油三脂(TG)呈显著相关[12]。扎西平描[13]等于2001~2002年对拉萨市藏族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调查结果显示患病率为40.68%高于1991年的19.03%。国内区域性调查。如兰州市七里河区高血压患病为19.91%,标准化率为13.55%[14]。
1.3 2003年广西城市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7.04%[15]。上述流行病学表明,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在逐年增加,但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不满意。据1991年全国高血压调查资料表明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27%、12%和3%[16]。2000~2001年我国高血压治疗率为28.2%。控制率仅为8.1%[17]即使兰州七里河区1997~1998年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19.1%、8.96%、2.83%。接近或低于全国水平[13]。2001~2002年拉萨地区藏族高血压患病率比1991年升高,但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39.56%,29.64%,9.68%[13]。2003年广西居民知晓率为60.9%、治疗率为49.5%、控制率为15.1%[15],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调查范围为广西五
个城市的居民,并非“全人群”,所以我国高血压状态仍处于“一高”(高患病率)“三低”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状态。 ;3
2 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的意义正如上述我国高血压面临“一高”,“三低”的挑战。光靠门诊和病房对高血压就诊者的治疗是不够的。而且治疗不仅仅要将高血压降至靶目标水平,而且要干预危险因素,预防和逆转靶器官不良重塑,降低心血管罹患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7]。因此开展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十分必要。
2.1 为高血压防治和进行国际性对比研究提供重要资料,我国1979~1980年,1991~1992年共2次组织全国高血压普查取得较为精确的人群高血压流行病学的资料,研究结果为我国高血压防治和进行国际性对比研究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资料。我国高血压专业人员引进美国联会工作委员会(JNC)和WHO的研究结果,结合我国国情制订了199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2003年国内专家就美国JNC7和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进行了讨论对比分析,制定了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4]。极大地推动和指导我国高血压人群防治和临床治疗工作。
2.2 为社区高血压防治奠定基础。高血压已被认为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除了医疗机构,发挥疾病预防中心和社区卫生机构的作用,才能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美国抗高血压和降脂预防心肌梗死试验(ALLHAT)主要在社区医疗机构实施[18],多年前杜雪平[19]等就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站,探讨高血压的社区综合性管理与控制,结果高血压管理率由原45.80%上升至82.32%,血压在140/92mmHg以下的控制率,由原4.21%提高到50.71%,规范服药率由原20.1%上升至72.62%,认为社区卫生服务站固定的合作关系及新型的医患模式能提高人群高血压的管理率,控制率。当前社区的规模和建设比前有所完善,通过对本地区的高血压流行病学的调查,掌握社区的高血压资料能更好发挥社区干预,对社区高血压的健康教育、服药依从性、特别是预防高血压的护理干预,起到指导作用[20,21]。 Un0 2.3 对研究、干预高血压有关危险因素与相关疾病起到指导作用。高血压是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要聚集遗传的综合征。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先于高血压出现。高血压也是代谢综合征(MS)的危险因素,胰岛素抵抗是MS的病理生理基础,Bonora[22]等研究高血压58%伴有胰岛素抵抗。而血压水平对于心血管病发病的危险性是独立的、连续的、一致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多数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发生在血压正常偏高和轻度升高的人群中,由此导致对危险因素的防治战线不断前移。这样从流行病学研究走向临床防治实践[23]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都是遗传——后天生活环境两种因素促成的疾病,但遗传基因所起的作用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大,后天生活环境因素影响为主导地位[24]。有专家提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50%应归于改变生活方式(戒烟,合理饮食和运动),20%归于基因遗传,20%归于环境因素,10%归于患者的治疗[25]。可以这样说,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是研究高血压有关危险因素与相关疾病进行评估,干预必不可少的手段。
2.4 为提高我国医疗卫生人员高血压防治观念和防治知识起促进作用。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首要死因,在心血管病的各项防治工作中,高血压防治工作首当其中,但我国医疗卫生人员的高血压观念和检出,诊断,评估,非药物和药物治疗以及控制目标等方面的知识极其陈旧、落后、不具备应用的防治能力,即使专科医院的医生中也有近10%的人不知道有效控制也是为了有效预防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病。乡村级医师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近55%[16]。前述提到的我国高血压低知晓率、治疗率和有效控制率,原因很多,医生缺乏正确防治高血压的观念、知识和能力是原因之一[26],通过开展和参与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不仅提高我国高血压检出率和知晓率,而且对提高我国医疗卫生人员理解高血压防治指南起到促进作用。
3 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3.1 心血管流行病学调查心血管流行病学始起于上世纪30年代,20世纪6O年代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