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中药偏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重要偏方
1、方剂:瓜蒌霜200g,百合、杏仁、远志、苏子、芥子、川贝、桑白皮、葶苈子各50g,莱子、麦冬、黑虎、蛤蚧各40g,冬虫草30g,大红枣20g,共研极细末。
先将药用黑砂糖300g、饴糖200g加入优质蜂密200g和鲜梨汁400g,用文火炖至糖溶化,加入全部药末,调匀,制成9克重的药膏块。每次取5g块,将其嚼碎用温开水送服,每日早、晚各一次,饭后服,连服20-40天可愈。本品对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及肺气肿等症也具有显着疗效。服药期间;严禁喝酒、吸烟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2、熟地20克,山萸12克,山药30克,制附片(先熬)20~30克,淫羊藿30克,核桃仁30克,补骨脂12克,麻黄10克,地龙12克,款冬花12克。水煎服。
3、菌灵芝30克(先熬),丹参30克,党参30克,麦冬20克,五味子20克,枸杞20克,肉桂6克,川贝6克,甘草6克。水煎服。加减:虚寒者加附片、熟地。痰热者去肉桂,加银花、桔梗。肺燥者加黄精、熟地。瘀血症状明显者,加赤芍、莪术。
4、蛤蚧60克,紫河车60克,肉桂20克,制附片60克,补骨脂60克,巴戟60克,仙茅60克,仙灵脾120克,菟丝子60克,鸡血藤60克。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早晚各服2丸,开水吞服。最好在夏季开始服用。此为冬病夏治,疗效良好。
5、金银花、连翘、绿豆、白芷各12克,扁豆、赤小豆各15克,麻黄10克。水煎服。
6、冬瓜子仁15克,红糖适量。共捣烂碾细。开水冲服,每日2次。【适应症】慢性支气管炎剧烈咳嗽。
7、生萝卜、鲜藕、蜂蜜各250克,梨2个。【制用法】将萝卜、藕、梨切碎后绞汁,加入蜂蜜服用。热咳者可生服,寒咳者蒸熟后,加3~5滴姜汁服用。【适应症】慢性支气管炎咳嗽。
8、红糖100 克、豆腐250 克、生姜10 克,水煎,每晚睡前吃豆腐饮汤,连服7 天。适
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9、佛耳草15克,地龙15克。共研末,分为2包,用水冲服。每日2次,每次1包。
10、萝卜子10克,核桃肉30克。【制用法】用冰糖加水炖服。【适应症】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治疗肺气肿中药方
(1)风寒型
麻黄4g、桂枝4g、细辛2g、干姜3g、白芥子5g、杏仁8g、淮山15g、苏子8g、五味子5g、法夏8g、黄芪18g、白术15g、山萸肉12g。
(2)风热型
金银花10g、黄芩8g、杏仁8g、桑白皮10g、款冬花10g、五味子6g、桔梗8g。
江苏名医治老慢支肺气肿(风寒袭肺)方
处方:炙麻黄6克,杏仁、苏子、法半夏、前胡、牛蒡子各10克,炙甘草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发散风寒,宣通肺气,除痰定喘。可用于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中医辨证属风寒袭肺,肺失宣降型。临床症见患者咳嗽气喘,咯吐白痰,遇寒则喘促加重,伴恶寒发热,舌苔白腻黄,脉浮滑。
加减:若出现黄痰,加瓜蒌皮、浙贝母、黄芩各10克,以清化痰热。
江苏名医治老慢支肺气肿(脾虚湿痰)方
处方:党参、苍术、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百部、杏仁、款冬花各10克,炙甘草6克,生姜3片。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中医辨证属脾虚湿痰伏肺型。症见咳
嗽、痰多,稀白,短气痞满,或呕恶纳少,肢体倦怠,舌苔白腻,脉濡滑。
加减:若痰多气急加苏子10克以降气化痰;若胸闷腹胀,纳少,加莱菔子、厚朴各10克以行气消胀。
专家点评:此乃肺病及脾,脾为生痰之源,脾虚湿痰伏肺,故治肺之后,即应健脾燥湿化痰为法,以清痰源。
江苏名医治老慢支肺气肿(肾虚不固)方
处方:肉桂5克,制附片、熟地、山萸肉、茯苓、补骨脂各10克,沉香2克,五味子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固肾纳气。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中医辨证属肾虚不固型。症见咳喘气短,动则更甚,形寒怕冷,手足欠温,腰膝酸软,舌淡苔门,脉沉细。
加减:若见心悸、汗出,加龙骨30克(先煎),远志10克;若喘息气短重者,可加服参蛤散(人参、蛤蚧共研末),每次服3克,日服2—3次,以纳气归肾;若出现口唇紫绀,加当归、丹参、红花各10克以活血散瘀。
专家点评:此乃肺病日久及肾,肾为气之根,主纳气,肾气盛则能固摄,使气不上浮,喘无以生;肾虚则下元不固,气失摄纳,故动则气喘。
饮食禁忌:
1.忌食刺激性食物。忌食辣椒、葱、蒜、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因刺激气管粘膜,会加重咳嗽、气喘、心悸等症状,诱发哮喘,故当忌食。
2.忌食海腥油腻之品。非清蒸做法做出的负,由于用油量过大,容易引起上火。此外、有过敏体质的人以及合并有血尿酸高的人(如痛风病人)也应少吃油量大的黄鱼、带鱼、虾、蟹以及肥肉等,以免助火生痰。
3.避免食用产气食物。如红薯、韭菜等,因其对肺气宣降不利,应多食用碱性食物。
4.禁止吸烟。因抽烟为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祸根之一,应绝对禁止。
清肺中药方
1、清肺消炎丸【处方】麻黄、石膏、地龙、牛蒡子、葶苈子、牛黄、苦杏仁(炒)、羚羊角
【炮制】以上八味,羚羊角、牛黄分别粉碎成极细粉,其余麻黄等六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羚羊角等粉末配研,混匀,过筛。每100g粉末用炼蜜60~80g加适量水泛丸,制成水蜜丸,即得。【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痰热阻肺,咳嗽气喘,胸胁胀痛,吐痰黄稠;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及肺部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十二岁以上一次6丸,一日3次。
【注意】风寒表证引起的咳嗽,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规格】每60丸重8g
2、清肺抑火丸【处方】黄芩140g 栀子80g 知母60g 浙贝母90g 黄柏40g 苦参60g 桔梗80g 前胡40g 天花粉80g 大黄120g【性状】为淡黄色至黄褐色的水丸,或为棕褐色的大蜜丸;气微,味苦。
【炮制】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制成水丸;或每100g粉末加炼蜜130~15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化痰通便。用于肺热咳嗽,痰黄稠黏,口干咽痛,大便干燥。
【用法用量】口服,水丸一次6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