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试卷带答案

中考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试卷带答案

一、文言文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乙】

见足下题字,以为是必磊落人也。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庭坚少孤,窘于衣食,虽早知从先生长者学问,而偏亲①白发,不得已而从仕。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所以衰懦不进,至今落诸公之后也。窃观足下天资超迈,有亲以为之依归,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非敢谓足下今日所有不足以豪于众贤之间,但为未及古人,故为足下惜此日力②耳。

(节选自《黄庭坚集·答李几仲书》,有删改)【注】①偏亲:黄庭坚父亲早亡,而母亲在世,故称偏亲。②日力:时光,岁月。

(1)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窘于衣食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故人具鸡黍

C.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有亲以为之依归吾谁与归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见足下题字,以为是必磊落人也。

②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

(4)【甲】、【乙】两文都是文学前辈写给年轻人的文字。依据选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甲】文表现了宋濂怎样的优秀品质?________(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②【乙】文中黄庭坚指出李几仲在学业上的差距是________,对他提出的希望是________。(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复儿子书①

来信均悉②,兹③再汇汝④日本洋五百元。儿自去国至今,为时不过四月,何携去千金业⑤皆散尽?是甚可怪!汝此去,为求学也。求学宜先刻苦,又不必交友酬应。千金之资⑥,亦足用一年而有余,何四月未满即⑦己告罄⑧?汝苟⑨在理应用者,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特⑩汝不应若是耳。汝如此浪费,必非饮食之豪,起居之阔,必另有所销耗。且汝亦尝读《孟子》乎?大有为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困。衡虑之后,而始能作。吾儿恃⑪有汝父庇荫⑫,固⑬不需此,然亦当稍知稼穑⑭之艰难,尽其求学之本分。非然者,即学成归国,亦必无一事能为。今汝若此,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余前曾致⑮函⑯

戒汝,须努力用功,何竟忘之?光阴可贵,求学不易,此中甘苦,应自知之,毋⑰负⑱老人训⑲也。

(选文有改动)【注】①本文节选自张之洞回复儿子的书信。②悉:知道。③兹:现在。④汝:你。

⑤业:已经。⑥资:钱财,费用。⑦即:就,便。⑧告罄:财务用尽。⑨苟:假如。⑩特:不过。⑪恃:倚仗,依赖。⑫庇荫:比喻尊长的保护,照顾。⑬固:本来。⑭稼穑:泛指农业劳动。⑮致:给予。⑯函:信件。⑰毋:不要,不可。⑱负:辜负。⑲训:教诲,教导。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儿自去国至今________

②求学宜先刻苦________

③特汝不应若是耳________

④困心衡虑之后,而始能作________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标四处)

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

②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

(4)作者给儿子写这封书信的目的是什么?

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玢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妹遗之。飞曰:“主上宵旰①,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玢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②,课③将士注坡跳壕④,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庥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凡有所举,谋定而后战,所向克捷。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选自毕沅《岳飞》,有删改)【注】①宵旰:天未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②休舍:休息。③课:督促。④注坡跳壕:军事训练内容。注坡,从斜坡上急驰下去。跳壕,跃过壕沟。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飞事亲至孝________

②饰名姝遗之________

③皆重铠以习之________

④秋毫无犯________

(2)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②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4)为什么敌人会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慨?请概括其原因。

4.阅读选文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①。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

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与甘父②俱出陇西,使月氏。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甘父俱亡归汉。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西北国始通于汉矣。

(选文有删改)【注释】①郎:郎官,一种官职。②甘父:张骞的随从,匈奴人。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含义。

①乃募能使者________

②径匈奴,匈奴得之________

③传诣单于________

④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________

(2)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其头为饮器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B.月氏遁而怨匈奴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无与共击之何陋之有

D.西北国始通于汉矣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

(4)请写出选文中能突出表现张骞对国忠诚的两个语句。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黄忠字汉升,南阳人也。荆州牧刘表以为作中郎将,与表从子磐共守长沙攸县。

及曹公克荆州,假①行裨将军,仍就故任,统属长沙太守韩玄。先主南定诸郡,忠遂委质②,随从入蜀。自葭萌③受任,还攻刘璋,忠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益州既定,拜为讨虏将军。建安二十四年,于汉中定军山击夏侯渊。渊众基精,忠推锋④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迁征西将军。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诸葛亮说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关、马⑤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先主曰:“吾自当解之。”遂与羽等齐位,赐爵关内侯。追谥刚侯。

(选自《三国志·蜀书六》,有删改)【注释】①假:临时的,代理的。②委质:归顺,归附。③葭萌:指葭萌关之战。④推锋:手持兵器冲锋。⑤关、马:指关羽、马超。当时关羽镇守在外。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

(2)下列各组划线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益州既定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送东阳马生序》)

B.素非关、马之伦也又留蚊于素帐中(《幼时记趣》)

C.遂与羽等齐位遂反溯流逆上矣(《河中石兽》)

D.明年卒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为学》)

(3)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迁征西将军”中的“迁”指“升官”,《岳阳楼记》“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中的“迁客”即升官之人。

B.“建安二十四年”中的“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建安二十四年”是一种用帝王年号来纪年的方法。

C.“金鼓振天”中“金鼓”即打仗时用于指挥进退的军鼓和铜锣,“击鼓”表示要进攻,“鸣金”表示要收兵。

D.“追谥刚侯”中“谥”是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如欧阳修谥“文忠”。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忠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

②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

(5)文中的黄忠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酒者游。旬朔②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③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④,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⑤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⑥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⑦。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比读《齐史》,见孙搴⑧云:“我精骑三千,足敌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勒⑨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节选自秦观《精骑集序》,有删改)【注】①滑稽:能言善辩。②旬朔:十天或一个月。③比:近来。④惩艾:惩治,惩戒。⑤曩:从前。⑥寻绎:推求探索。⑦省:记。⑧孙搴(qiān):人名。⑨勒:编纂。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B.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C.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D.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序”是一种文体,亲友离别,赠言规劝,属赠序,如甲文;陈述创作主旨、经过等,属书序,如乙文。

B.甲文意在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乙文意在交代《精骑集》一书编辑及命名的由来。

C.甲文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表现读书之“苦”,与“同舍生”生活的富足做对比,表现自己从读书中感受到的乐趣。

D.乙文写自己少时读书不勤奋,后来治学时用勤奋来惩戒自己,但是不能坚持太久,容易忘记自己的目标。

(4)宋濂和秦观在学习方面有何异同?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

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请广于君

②寡人谕矣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②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3)根据选文内容,回答问题。

①唐雎的使命是什么?

②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8.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①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②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③歼焉。

(节选自《子鱼论战》)【注】①司马:统帅的高级长官,此处指子鱼。②陈:同“阵”,此处意为摆好阵势。③门官:国君的卫士。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何以战以:________

②小惠未遍遍:________

③神弗福也福:________

④宋师败绩败绩:________

⑤门官歼焉歼: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3)【甲】文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________”,【乙】文中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及其未既济”和“________”。(用原文语句作答)

(4)你认为造成两场战争结局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9.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邀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当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

B.于半道栗里之间/邀之

C.留二万钱/与渊明

D.渊明/不解音律

(2)解释下面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①延之临去(________)

②渊明悉遣送酒家(________)

③忽值弘送酒至(________)

(3)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②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4)陶渊明对王弘的态度如何?从哪些方面可知,请概括。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一)

十一年二月,兵大至,都大提举①邓益遁去,震尽出府中金钱,募有能出战者赏之。众惧不能战,北兵登陴②,众遂溃。震入府中玉芝堂,其仆前请曰:“事急矣,番江门兵未合,亟③退出犹可免。”震骂曰:“城中民命皆系于我,我若从尔言得不死,城中民死,我何面目生邪?”左右不敢言,皆出。有顷,兵入。执牍铺案上使震署降震掷笔于地不屈,遂死之。

(《宋史·唐震传》)

(二)

裴佶④少时,姑夫为朝官。佶至宅看其姑,会其姑夫朝退,闻其深叹曰:“崔昭何人,众口称美?此必行贿者也。如此安得不乱?”言未竟,阍者⑤报寿州崔使君⑥候谒。姑夫怒呵阍者,将鞭之。良久,束带强出,见使君。须臾,姑夫命茶甚急,又命酒馔,又令秣马、饭仆,二人相谈甚欢。及入门,有得色,姑曰:“前何倨而后何恭也?”姑夫揖佶曰:“且憩学院中。”佶未下阶,见姑夫出怀中一纸,乃昭赠官絁⑦千匹。

(《唐国史补》有删改)【注释】①都大提举:官名。②陴:城头上的箭垛。③亟:立即,马上。④佶(jí)⑤阍(hūn)者:守门人。⑥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⑦官絁(shī):絁是官绸,官絁可以当货币使用。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募有能出战者赏之何陋之有

B. 我若从尔言得不死若屈伸呼吸

C. 会其退朝会宾客大宴

D. 众口称美吾妻之美我者

(2)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执牍铺案上使震署降震掷笔于地不屈遂死之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事急矣,番江门兵未合,亟退出犹可免。

②崔昭何人,众口称美?此必行贿者也。

(4)唐震和裴佶姑夫在为官方面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章分析。

11.阅读《鱼我所欲也》一文,完成小题。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列对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不正确的一组是()

A.故患有所不辟也(动词,同“避”)

B.万钟于我何加焉(动词,增加)

C.此之谓失其本心(助词.无实意)

D.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连词,假如)

(2)对文中划线部分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B.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D.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3)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鱼我所欲也》出自儒家经典之作《孟子》。《孟子》记述了孟子的言行、主张、哲学主张。《鱼我所欲也》从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角度,阐述了孟子的主张:人性是恶的。

B.本文开篇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以鱼和熊掌为喻,论述了人生的选择应以“义”为重,必要时要“舍生而取义”,同时批判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

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是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D.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那些“舍生取义”者表现的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

(4)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②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12.阅读课外文言短文,回答问题。

天石砚铭(并序)

[宋]苏轼

轼年十二时,于所居纱觳行①宅隙地中,与群儿凿地为戏。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试以为砚,甚发墨②,顾无贮水处。先君③日:“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④也。”轼宝而用之,且为铭曰:

一受其成,而不可更。或主⑤于德,或全于形。均是二者,顾予安取?仰唇俯足,世固多有。

元丰二年秋七月,予得罪下狱,家属流离,书籍散乱。明年至黄州,求砚不复得,以为失之矣。七年七月,舟行至当涂⑥,发书箧,忽复见之,甚喜,以付迨、过⑦。其匣虽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而使工人就成之者,不可易也。

(选自《苏轼文集》第二册)【注释】①纱觳行:苏轼故里,在四川眉山。②发墨:指砚台磨墨易浓。③先君:这里指苏洵。④祥:吉祥之兆。⑤主:以……为主,着重于。⑥当涂:地名。⑦迨、过:苏迨、苏过.苏轼的儿子。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释义不同的一组是( )。

A. 得异石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 且为铭曰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C. 明年至黄州越明年,政通人和

D. 求砚不复得求石兽于水中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

(3)文中“赐”“付”都是指父亲将砚交给儿子,作者在其中寄寓的情感有何异同?

①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也。”

②甚喜,以付迨、过。

(4)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苏轼在砚铭中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你认为苏轼对“德”与“形”的看法与刘禹锡是否相同?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理由。

13.阅读【甲】【乙】两文,完成文后各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鲍叔牙闻鲁侯引兵而来,乃严阵以待。庄公亦列阵相持。鲍叔牙因乾时①得胜,有轻鲁之心,下令击鼓进兵,先陷者重赏。庄公闻鼓声震地,亦教鸣鼓对敌。曹刿止之曰:“齐鼓方锐,宜静以待之。”传令军中:“有敢喧哗者斩!”齐兵来冲鲁阵,阵如铁桶,不能冲动,只得退后。少顷,对阵鼓声又震,鲁军寂如不闻,齐师又退。鲍叔牙曰:“鲁怯战耳!再鼓之,必走。”曹刿又闻鼓响,谓庄公曰:“败齐此其时矣,可速鼓之!”论鲁是初次鸣鼓,论齐已是第三通鼓了。齐兵见鲁兵两次不动,以为不战,都不在意了。谁知鼓声一起,突然而来,刀砍箭射,势如疾雷不及掩耳,杀得齐兵七零八落,大败而奔。庄公欲行追逐,曹刿曰:“未可也,臣当察之。”乃下车,将齐兵列阵之处,周围看了一遍,复登车轼远望,良久曰:“可追矣。”庄公乃驱车而进,追三十余里方还,所获辎重甲兵无算。(选自《东周列国志》第十六回)

【注】①乾时:春秋时地名,在今山东青州。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①肉食者鄙

②小惠未遍

③再鼓之,必走

④势如疾雷不及掩耳

(2)翻译【甲】文中的画线句。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对长勺之战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鲁国“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战例”。【甲】文中曹刿的哪句话体现了“‘敌疲我打’的方针”?

(4)【甲】【乙】两文都写了齐鲁长勺之战,在详略安排上有什么不同?

14.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回答问题。

我辈作文,必几经删润①,而后文成。闻欧阳文忠作《昼锦堂记》,原稿首两句是:“仕宦②至将相,富贵归故乡。”再四改订,最后乃添两“而”字。作《醉翁亭记》,原稿处

有数十字。粘之卧内,到后来又只得“环滁皆山也”五字。其平生为文,皆是如此,甚至有不存原稿一字者。近闻吾乡朱梅崖③先生,每一文成,必粘稿于壁,逐日熟视,辄④去十余字。旬日以后,至万无可去,而后脱稿⑤示人。此皆后学所当取法也。

【注】①删润:删改和润色。②仕宦:指做官。③朱梅崖:清代进士。④辄:总是。

⑤脱稿:(著作)写完。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富贵而归故乡

A.杂然而前陈者(《醉翁亭记》)

B.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C.泉香而酒烈(《醉翁亭记》)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一文成,必粘稿于壁,逐日熟视,辄去十余字。

(3)“此皆后学所当取法也”一句中的“法”具体指什么?

15.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匆丧耳。

(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如果)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贵义》)

(1)请指出甲文中的一个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

________通________,意义: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断子之手足醉翁之意不在酒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或以钱币乞之

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D.诲女知之乎投诸渤海之尾

(3)翻译两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②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4)甲乙两文共同特点是都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________,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论证了________观点,甲文则用________论证了的观点。

(5)甲文用“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阐述了对“义”的认识,这与乙文中表达的观点是相同的。请你指出甲乙两文中“义”的内涵,并简述今天我们是否还有坚持这种“义”的必要。

【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

1.D

解析:(1)D

(2)①(我)看见您题写的字,认为这一定是光明磊落的人(写的)。②像这样已经过了一年,(我)很遗憾没有和您见面。

(3)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

(4)勤奋好学,诚信;学业上没有古人优秀;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2.(1)离开;应当(应该);这样(这);奋起,指有所作为

(2)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

(3)①即使每天用掉一百金,按财力我也完全可以供你。②我从今后恐怕对你没有指望了!

(4)劝诫儿子要生活节俭,刻苦求学。

3.(1)伺候(侍奉,照顾,服侍);赠送(给予,馈赠);穿上铠甲;侵占(侵犯)(2)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3)①文臣不贪图钱财,武臣不吝惜生命,天下就太平了!②(他)每次推辞升官,一定说:“将士出力,我岳飞有什么功劳!”

(4)岳飞关爱体恤下属、百姓,清廉不贪,军事才能杰出;岳家军训练严格,军纪严明,具有强大的战斗力。

4.A

解析:(1)出使;俘获;到,往;离开

(2)A

(3)张骞坚强有毅力,待人宽厚、诚实,匈奴人(或当地人)喜欢他。

(4)①单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②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甘父俱亡归汉。

5.B

解析:(1)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

(2)B

(3)A

(4)①黄忠经常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勇猛刚毅在三军中是首屈一指的。②远在荆州的关羽听说了这件事,恐怕一定不高兴,最好不要这么做!

(5)黄忠是一名忠诚正义、英勇善战、善于领兵打仗的将帅。

6.C

解析:(1)C

(2)年长后容易忘记,希望可以用这个来弥补吧。

(3)D

(4)同:都觉得勤奋很重要。异:宋濂一直勤奋好学,不畏艰难,不注重吃穿,享受读书带来的愉悦;秦观在少年时记忆力突出而不勤奋,年长后记忆力减退,用勤奋来弥补。7.(1)增广,扩充;明白,懂得

(2)①但是安陵君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②平民发怒,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3)①挫败秦王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阴谋。②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8.(1)凭,靠;遍及,普遍;赐福,保佑;大败;被杀死

(2)①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枯竭了。②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既济而未成列

(4)长勺之战,鲁庄公取信于民且善于听取曹刿的建议,抓住战机,因此取胜;泓水之战,宋襄公不听子鱼的意见,固执己见,不能抓住战机,因此失败。

9.A

解析:(1)A

(2)离开;都;遇到

(3)①陶渊明到了以后,便高兴地和庞通之一同饮酒。

②每当他酒喝够了,总是抚弄素琴,以此来寄托自己的心志。

(4)冷淡、疏离的。从王弘曾想要认识陶渊明,却未能达到目的,要请陶渊明喝酒,还要通过庞通之才能邀请到可知。

10.C

解析:(1)C

(2)执牍铺案上/使震署降/震掷笔于地/不屈

(3)①情况紧急了,番江门敌军还没有会合包围,(您)立即出去还可以脱身。

②崔昭是什么人,众人一直说他好。这一定是行贿得来的名声。

(4)①唐震为官正直,刚正不阿,面对大敌当前,人们劝他离开,他却始终和百姓站在一起,当元兵头目拿着公文让唐震签降书,唐震宁死不从。裴佶姑夫为官虚伪,表里不一,表面上痛斥贪官破坏朝廷,但实际上前倨后恭,收受贿赂。

②唐震为官清廉,大公无私,要打仗了,唐震全部拿出州府中的金钱招募能出战的人奖赏他们,毫不吝啬,而裴佶姑夫只为自己牟取私利,贪污受贿,看到崔使君送的礼物马上眉开眼笑,前倨后恭。

11.B

解析:(1)B

(2)C

(3)A

(4)①死亡也是我所讨厌的事情,但我所讨厌的还有比死亡更为厉害的,所以有的灾祸

我不躲避。②以前(有人为了“礼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施舍),现在为了所认识的穷人的感激而接受了它。

12.B

解析:(1)B

(2)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

(3)“赐”是“赐予”的意思,体现了苏轼对父亲的敬重与感恩。“付”是“交给”的意思,表现了苏轼把天石砚交给儿子时的郑重与期待。这两个词语都寄寓了苏轼对天石砚的珍爱之情。

(4)相同。天石砚无贮水之处,从形上来说,不免有些遗憾,但它色泽温润,质地细腻,发墨甚多,是天生的好砚,这才是砚之德所在。苏轼以砚喻人之德,极称德之可贵,这和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13.(1)鄙陋,目光短浅;遍及、普遍;击鼓进军;快,急速

(2)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判断。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4)【甲】文详写战前和战后的论战,略写战争过程;【乙】文详写战争过程。

14.B

解析:(1)B

(2)每写完一篇文章,一定把它粘贴在墙壁上,天天仔细阅读,每次总会删除十多个字。(3)作文,必几经删润,而后成文。

15.A

解析:(1)辟;避;躲避

(2)A

(3)①不只是贤明的人(才)有这种思想。

②给你天下但要你死,你干这件事吗?

(4)万事莫贵于义;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

(5)正义(或是“有利于人民和国家的大义”)。有必要。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人民和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

中考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质量检测试卷附答案

中考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质量检测试卷附答案 一、文言文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欲有甚于生者甚:厉害 B.万钟于我何加焉加:增加 C.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蹴:踢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同“德”,感恩、感激[来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A.相与步于中庭 B.苛政猛于虎也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D.管夷吾举于士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鱼我所欲也》出自儒家经典之作《孟子》,《孟子》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鱼我所欲也》从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角度,阐述了孟子的主张:人性是恶的。 B.本文开篇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以鱼和熊掌为喻,论述了人生的选择应以“义”为重,必要时要“舍生而取义”,同时批判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 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是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D.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那些“舍生取义”者的表现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中考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试卷带答案

中考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试卷带答案 一、文言文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乙】 见足下题字,以为是必磊落人也。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庭坚少孤,窘于衣食,虽早知从先生长者学问,而偏亲①白发,不得已而从仕。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所以衰懦不进,至今落诸公之后也。窃观足下天资超迈,有亲以为之依归,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非敢谓足下今日所有不足以豪于众贤之间,但为未及古人,故为足下惜此日力②耳。 (节选自《黄庭坚集·答李几仲书》,有删改)【注】①偏亲:黄庭坚父亲早亡,而母亲在世,故称偏亲。②日力:时光,岁月。 (1)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窘于衣食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故人具鸡黍 C.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有亲以为之依归吾谁与归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见足下题字,以为是必磊落人也。 ②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 (4)【甲】、【乙】两文都是文学前辈写给年轻人的文字。依据选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甲】文表现了宋濂怎样的优秀品质?________(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②【乙】文中黄庭坚指出李几仲在学业上的差距是________,对他提出的希望是________。(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复儿子书① 来信均悉②,兹③再汇汝④日本洋五百元。儿自去国至今,为时不过四月,何携去千金业⑤皆散尽?是甚可怪!汝此去,为求学也。求学宜先刻苦,又不必交友酬应。千金之资⑥,亦足用一年而有余,何四月未满即⑦己告罄⑧?汝苟⑨在理应用者,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特⑩汝不应若是耳。汝如此浪费,必非饮食之豪,起居之阔,必另有所销耗。且汝亦尝读《孟子》乎?大有为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困。衡虑之后,而始能作。吾儿恃⑪有汝父庇荫⑫,固⑬不需此,然亦当稍知稼穑⑭之艰难,尽其求学之本分。非然者,即学成归国,亦必无一事能为。今汝若此,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余前曾致⑮函⑯

语文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试卷含答案

语文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试卷含答案 一、文言文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肉食者鄙鄙:________ ②神弗福也福: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4)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曹刿并非“肉食者”,却要参与。对此,你有何评价? 2.阅读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立身成败,在于所染①。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唯善是与②。亲爱君子,疏斥小人。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③而近之。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 (节选自魏征《十渐不克终疏》)【注释】①染:熏陶,沾染。②与:赞许,亲附。③狎:亲昵,亲近。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所以:________ ②未尝不叹息痛恨痛恨:________ ③愿陛下亲之信之愿:________ ④不私于物私:________ ⑤今则不然然: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②亲爱君子,疏斥小人。 (3)【甲】文段中,“亲贤臣,远小人”是为了追求“________”,【乙】文段中,对待“君

中考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试卷附答案

中考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试卷附答案 一、文言文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不食嗟来之食 齐大饥。黔敖①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②辑屦③,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 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注】①黔敖:人名。②秧:袖子。③屦(jù):麻鞋。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以待饿者而食之________ ②从而谢焉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黔敖左奉食,右执饮。 ②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3)请你结合《鱼我所欲也》,简述对这个故事所含道理的认识。 (4)从“施与者”的角度谈谈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肉食者鄙________ ②神弗福也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3)下列划线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何以战 (4)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曹刿并非“肉食者”,却要参与。对此,你有何评价? 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中考语文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试卷附答案

中考语文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试卷附答案 一、文言文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 【乙】 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对曰:“是则可矣。知夫苟中心图民①,智虽弗及,必将至焉。” (节选自《国语》)【注】①中心图民:内心为百姓考虑。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又何间焉间:________ ②小惠未遍遍:________ ③必以信信:________ ④必以情断之之:________ ⑤智虽弗及及: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②是则可矣。 (3)【甲】【乙】两段文字在刻画人物上主要运用了________描写,【甲】在写作手法上还使用了________。 (4)长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选段简要分析取胜的原因。 2.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出师表》节选)(乙)诸葛亮与司马懿①相守百余日,亮数挑战,懿不出。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懿怒,上表请战,帝使卫尉辛毗②仗节③为军师以制之。护军姜维谓亮曰:“辛佐治④仗节而到,贼不复出矣。”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

初三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卷附答案

初三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卷附答案 一、文言文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鲁公治①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②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③不能决,事又寝④。 (节选自《新百喻经》)(注)①治:修建。②颠踬:被东西绊倒。③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④寝:停止。(1)解释文中划线词的含义。 ①欲凿池欲: ②或曰或: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 (3)请结合鲁公治园的行为表现,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2.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伯中幼警敏嗜学,不以食息废,口不绝吟讽,精思妙契①,至忘寒暑。幼时,大父②庄山藏书万卷,窃读殆遍,大父久而方觉已,甚奇之。受学于季大父主静公。公善诱导,居尝举所见宋儒诸老,宿德仪型③,嘉言善行④,令人竦然⑤。伯中益自刻苦。父万安公,清旷不仕,家仅给无余。独处一室,隘甚,人不能堪。晨起供洒扫,园疏厨灶之下,书册不离手。箪瓢饮,炊菽数边⑥,且啖且读,未尝知味。天文、地理、兵刑、历律,靡不精究。 (注释)①精思妙契:精心思考,神妙契合。②大父:祖父。下文“季大父”即叔祖父。③宿德仪型:以年老有德者做典范。④嘉言善行: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⑤竦然:恭敬的样子。⑥箪瓢饮,炊菽数边:吃一算饭,喝一瓢水,只以一些菽豆为食。这里都是指清苦的生活。 (1)下列对文中“大父久而方觉已”一句的分析与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句中的“已”是句末语气词,在句中无实意。 B.句中的“而”,是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才。 C.句中的“觉”应读“jué”,与“觉悟”的“觉”意思相同。 D.这句话应翻译为“祖父过了很久才发觉”。 (2)仔细阅读选文,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选文中伯中最终能学有所成的具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用四字词概括)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范元琰为人善良 范元琰,字伯蛙,吴郡钱唐人也。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故,不以所长骄人。 家贫,唯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共菘①,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

初三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卷含答案

初三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卷含答案 一、文言文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李学士世衡喜藏书,有一晋人墨迹,在其子绪处。长安石从事尝从李君借去窃摹一本以献潞公,以为真迹,一日,潞公会宴,出书画,而李在坐,一见此贴,惊曰:“此贴乃吾家物,何忽至此?”急令人归取,验之,乃知潞公所收乃摹本。李方知为石君所传,具以白潞公。而坐客墙进,皆言潞公所收乃真迹,而以李所收为摹本。李乃叹曰:“彼众我寡。岂复可伸?今日乃知身孤寒。” (1)选出加下划线词意相同的一项( ) A.一日,潞公会客/是金陵人,客此 B.出书画/与朱元思书 C.具以白潞公/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D.急令人归/男有分,女有归 (2)用三条“/”在下列句子应该加标点地方划开。 长安石从事尝从李君借去窃摹一本以献潞 (3)你怎样评价文中,“坐客”的行为? 2.以小见大这种表现手法中的“小”,是描写的焦点,它既是写作创意的浓缩和生发,也是作者匠心独具的安排,因为它已不是一般意义的“小”,而是小中寓大,以小胜大的高度提炼的产物,是简洁的刻意追求。请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后面小题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将文中空缺处按原文内容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初三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检测试卷附答案

初三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检测试卷附答案 一、文言文 1.阅读选文 郭淮作关中都督,甚得民情,亦屡有战庸。淮妻,太尉王凌之妹,坐凌事当并诛。使者征摄甚急,淮使戒装,克日当发。州府文武及百姓劝淮举兵,淮不许。至期,遣妻,百姓号泣追呼者数万人。行数十里淮乃命左右追夫人还于是文武奔驰如徇身首之急。既至,淮与宣帝书曰:“五子哀恋,思念其母。其母既亡,则无五子。五子若殒,亦复无淮。”宣帝乃表,特原淮妻。 (选自《世说新语》)(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坐凌事当并诛/坐以待毙 B.淮不许/安陵君其许寡人 C.淮与宣帝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D.特原淮妻/原形毕露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行数十里淮乃命左右追夫人还于是文武奔驰如徇身首之急 (3)结合选文,说说宣帝为什么“特原淮妻”。 2.以小见大这种表现手法中的“小”,是描写的焦点,它既是写作创意的浓缩和生发,也是作者匠心独具的安排,因为它已不是一般意义的“小”,而是小中寓大,以小胜大的高度提炼的产物,是简洁的刻意追求。请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后面小题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中考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卷附答案

中考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卷附答案 一、文言文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节选) 《孟子》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蹴尔而与之蹴:________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________ ③乡为身死而不受乡:________ ④是亦不可以已乎已:________ (2)下列各组划线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呼尔而与之潭西南而望 B.是亦不可以已乎颓然乎其间者 C.得之则生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D.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不足为外人道也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此之谓失其本心。 (4)这篇文章论证了什么观点?节选部分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 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惟荀罃①之拔②逼阳③,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④下,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 (选自曾国藩《挺经》)【注】①荀罃(yīng):春秋时晋国大将。②拔:攻克,攻取。③逼阳:姓,古夷族一支。④遽:迅速。 (1)解释划线的词语。

语文中考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试题答案

语文中考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试题答案 一、文言文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苏轼私识范仲淹 庆历①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②,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③,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祜④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选自宋·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 [注释]①庆历:宋仁宋年号。②乡先生:乡里的私塾先生。③韩、范、富、欧阳:分别指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④嘉祜:宋仁宗的另一个年号。⑤举进士:考中进士。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轼从旁窃观(偷偷地) B.则能诵习其词(通晓) C.则已私识之矣(认识) D.读之至流涕(眼泪) (2)下列划线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以鲁人石守道作/以念拥覆(《送东阳马生序》) B.童子何用知之/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C.既葬,而墓碑出/云归而岩穴瞑(《醉翁亭记》) D.且日/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总角”“加冠”“豆蔻”三个表示年龄称谓的词是按年龄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B.范仲淹,谥号“文正”,所以《范文正公文集》是用范仲淹的谥号来命名的。 C.乡校指设在乡里的学校。除了教育学生,它也是乡人聚集的文化场所。 D.进士在宋代是指参加科举考试通过了由皇帝主持的殿试的人。 (4)用“/”为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限2处) 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 (6)苏轼对范仲淹有着怎样的感情?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2.阅读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中考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综合试卷含答案

中考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综合试卷含答案 一、文言文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颜渊论御马 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定公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①矣。”定公不悦,以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君子亦谮人乎?”颜渊退,俄而厩人②以东野毕马佚闻矣。定公躐③席而起,曰:“趣④驾召颜渊。” 颜渊至,定公曰:“乡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不识吾子何以知之。”颜渊曰:“臣以政知之。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也。今东野毕之御,上车执辔,衔体正矣;周旋步骤,朝礼⑤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其佚也。” 定公曰:“善,可少进乎?”颜渊曰:“兽穷则啮,鸟穷则啄,人穷则诈。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诗曰:‘执辔如组⑥,两骖如舞。’善御之谓也。”定公曰:“寡人之过矣。” (节选自《韩诗外传》,有删改)【注】①佚(yì):通“逸”,逃跑。②厩(jiù)人:马棚的差役。③躐(liè):超越。④趣:同“促”。⑤朝礼:指调服车马的法度。⑥组:丝带。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昔者舜工于使人工:________ ②然犹策之不已策:________ (2)下列划线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定公不悦,以告左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定公躐席而起/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C.不识吾子何以知之/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D.舜不穷其民/安陵君其许寡人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②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4)这篇文章说明了怎样的道理?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广汉①为人强力,天性精于吏职。见吏民,或夜不寝至旦。尤善为钩距②,以得事情。钩距者,设预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参伍其贾③,以类相准,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唯广汉至精能行之,它人效者莫能及也。郡中盗贼,阁里轻侠,其根株窟穴所在,及吏受取请求铢两之奸④,皆知之。长安少年数人会穷里⑤空舍谋共劫人,坐语未讫,广汉使吏捕治,具服。富人苏回为郎,二人劫之。有顷,广汉将吏到家,自立庭下,使长安丞龚奢叩堂户晓贼,曰:“京兆尹赵君谢两卿,无得杀质,此宿卫臣也。释质,束手,得善相遇,幸逢赦令,或时解脱。“二人惊愕,又素闻广汉名,即开户出,下堂叩头,广汉跪谢曰:“幸全活郎,甚厚!”送狱,敕吏谨遇,给酒肉。至冬当出死,豫为调棺,给敛葬具,告语之,皆曰:“死无所恨!”

中考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检测试卷附答案

中考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检测试卷附答案 一、文言文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媪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酒者游。旬朔②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③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④。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⑤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⑥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⑦。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比读《齐史》,见孙搴⑧云:“我精骑三千,足敌君赢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⑨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⑩以此补之。 (选自秦观《(精骑集>序》,有删改)【注】①滑稽:能言善辩。②旬朔:十天或一个月。③比:近来。④惩艾:惩治,惩戒。⑤曩:从前。⑥寻绎:推求探索。⑦省:记住。⑧孙搴:人名。⑨勒:此处译为编辑。⑩庶几:或许,差不多。 (1)下列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主人日再食子墨子起,再拜 B.烨然若神人吴广以为然 C.久而乃和而聪明衰耗 D.然负此自放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2)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B.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C.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D.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②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4)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序”是一种文体,亲友离别,赠言规劝,属赠序,如【甲】文;陈述创作主旨、经过等,属书序,如乙文。 B.【甲】文意在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乙】文意在交代《精骑集》一书编辑及命名的由来。

语文中考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试题附答案

语文中考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试题附答案 一、文言文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出师表(节选)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讳、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________ ②斟酌损益________ ③咨诹善道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徒以有先生也 B.还于旧都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C.以彰其咎望其旗靡 D.以伤先帝之明欲报之于陛下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师表》是诸葛亮北伐前写的奏章,劝勉刘禅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表现了他对蜀汉的忠诚。 B.选文表达了对先帝知遇之恩的由衷感激,也希望后主能够效法先帝,知人善任。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指“五月渡泸”“北定中原”“庶竭驽钝”“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等。 D.选文结尾,作者先表明伐魏兴汉的决心,然后交代出师后的朝政事宜,谆谆告诫后主要善纳雅言。 (5)选文中,诸葛亮为说明出师的理由,多次提到“先帝”,其用意是什么?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玢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妹遗之。飞曰:“主上宵旰①,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玢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②,课③将士注坡跳壕④,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庥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凡有所举,谋定而后战,所向克捷。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

语文中考文言文试卷答案

语文中考文言文试卷答案 一、文言文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徐公。夸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用“/”标出下列语句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吾妻之美我者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徐公何能及君也________ ②孰视之,自以为不如________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________ ④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4)面对妻、妾、客的赞美,邹忌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5)齐王纳谏使齐国大治,我们能从齐王身上学到什么?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2.阅读选文 【甲】《唐雎不辱使命》(略) 【乙】专诸者,吴堂邑人也。(伍子胥)乃进专诸于公子光。四月丙子,光伏甲士①于窟室②中,而具酒请王僚。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③。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④,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⑤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语文中考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试题附答案

语文中考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试题附答案 一、文言文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节选) 《孟子》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蹴尔而与之蹴:________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________ ③乡为身死而不受乡:________ ④是亦不可以已乎已:________ (2)下列各组划线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呼尔而与之潭西南而望 B.是亦不可以已乎颓然乎其间者 C.得之则生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D.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不足为外人道也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此之谓失其本心。 (4)这篇文章论证了什么观点?节选部分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秦并赵,北向迎燕。燕王闻之,使人贺秦王。使者过赵,赵王系①之。使者曰:“秦、赵为一,天下服矣。燕之所以受命于赵者,为秦也。今臣使秦,而赵系之,是秦、赵有郄②。秦、赵有郄,天下必不服,而燕不受命矣。且臣之使秦,无妨于赵之伐燕也。”赵王以为然而遣之。 使者见秦王曰:“燕王窃闻秦并赵,燕王使使者贺千金。”秦王曰:“夫燕无道,吾使赵有之,子何贺?”使者曰:“臣闻全赵之时,南邻为秦,北下曲阳为燕,赵广三百里,而与秦相距五十余年矣,所以不能反胜秦者,国小而地无所取。今王使赵北并燕,燕、赵同力,必不复受于秦矣。臣窃为王患之。”秦王以为然,起兵而救燕。 (选自《战国策·燕策》,有改动)【注】①系:拘囚。②郄:同“隙”,嫌隙。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秦、赵为一,天下服矣________ ②赵王以为然而遣之________ ③而与秦相距五十余年矣________ ④臣窃为王患之________

中考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质量检测试卷附答案

中考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质量检测试卷附答案 一、文言文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 余近日以军务倥偬,寝食不安。吾家本诗礼门阀,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偶遇事冗,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节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彭玉麟》)(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持汤沃灌汤: ②同舍生皆被绮绣被: ③腰白玉之环腰: ④以军务倥偬以: ⑤今日预为预: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②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3)【甲】文中宋濂的求学生涯和【乙】文中“我”处世立身之道的共同特点是“”(用一个字概括);【乙】文中认为“勤朴之根源”是“”。 (4)【甲】文中“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的原因是什么?【乙】文中“亦无所苦”指什么事?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①人也。少时尝与鲍叔牙游②,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③,管仲事公子纠④。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⑤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语文中考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检测试题带答案

语文中考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检测试题带答案 一、文言文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苏轼私识范仲淹 庆历①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②,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③,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祜④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选自宋·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 [注释]①庆历:宋仁宋年号。②乡先生:乡里的私塾先生。③韩、范、富、欧阳:分别指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④嘉祜:宋仁宗的另一个年号。⑤举进士:考中进士。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轼从旁窃观(偷偷地) B.则能诵习其词(通晓) C.则已私识之矣(认识) D.读之至流涕(眼泪) (2)下列划线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以鲁人石守道作/以念拥覆(《送东阳马生序》) B.童子何用知之/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C.既葬,而墓碑出/云归而岩穴瞑(《醉翁亭记》) D.且日/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总角”“加冠”“豆蔻”三个表示年龄称谓的词是按年龄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B.范仲淹,谥号“文正”,所以《范文正公文集》是用范仲淹的谥号来命名的。 C.乡校指设在乡里的学校。除了教育学生,它也是乡人聚集的文化场所。 D.进士在宋代是指参加科举考试通过了由皇帝主持的殿试的人。 (4)用“/”为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限2处) 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 (6)苏轼对范仲淹有着怎样的感情?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

语文中考期末复习文言文试卷附答案

语文中考期末复习文言文试卷附答案 一、文言文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高祖①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②等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③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④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⑤;镇国家,抚百姓,吾不如萧何;连⑥百万之军,战必胜,吾不如韩信。此三杰,吾能用之。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改)【注】①高祖:指汉高祖刘邦。②高起:高祖臣子。③略:攻占。④天下:这里指刘邦的部属。⑤子房:西汉谋士张良。⑥连:率领。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事无大小,悉以咨之悉:________ ②性行淑均,晓畅军事晓:________ ③战胜而不予人功予: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①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3)下面对【甲】【乙】两个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诸葛亮两次提到“先帝”是希望刘禅谨记先帝遗志,谨遵先帝安排,言辞恳切,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B.【乙】文中,司马迁通过对话描写,将高祖取胜与项羽失败进行对比,刻画了高祖睿智英明的形象。 C.【甲】文中诸葛亮向刘禅举荐郭攸之、费祎、董允等管理“营中”之事,向宠管理“宫中”之事,安排得十分细致周到。 D.【乙】文中高祖非常有自知之明,他能够很清晰地认识到张良、萧何、韩信各自的长处,并让他们各得其所。 (4)诸葛亮和高祖在用人方面,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

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 一、文言文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宗泽传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泽兵进至卫南①,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而东,敌益生兵②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败,退却数十余里。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今一战而却,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乃暮徙其军。金人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泽出其不意,遣兵过大河袭击,败之。 ——选自《宋史·列传一百一十九》【注释】①卫南:今河南濮阳西南。②生兵:生力军,新投入战斗的精锐部队。③等:同样。④大河:黄河。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小惠未遍________ ②故克之________ ③先驱云前有敌营________ ④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士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 (3)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内容。 ①________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②泽挥众直前与________战,败之 (4)甲文中的曹判和乙文中的宗泽都能根据敌情指挥若定,以少胜多。试分析他们二人能取得胜利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5)有人根据甲文内容拟写出一则上联,请根据乙文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曹刿三对庄公显远谋 下联:________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