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
例
精
神
思考“怎样使人们不挨饿”
社会责任感 态度严谨、敢于创新 不畏艰难、矢志不移、 献身精神 奋斗不息
提出“三系”理论
文革中不寻常的遭遇 成功后投入新战斗
3、水稻研究的重大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稻国之一,水稻种 植面积为总播种面积的1/3,水稻产量占 粮食总产量的40%。
从国际上看,全世界约有1/2的人以大米 为主要粮食,有90多个国家种植水稻。 ——世界意义
1、是什么事促使袁隆平决心从事水稻研 究的?这在文中有何作用?
农民向福财为换良种饿着肚子爬高高的八
面山,来回40公里。 描写当时农民的贫穷,揭示出袁隆平从 事杂交水稻研究的社会背景、思想基础; 表现出袁隆平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将自己的事业与国家、人民的需要紧密联 系在一起。
2、文章选取哪些事例来表现袁隆平这个人物 形象的?这些事例分别表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是什么事促使袁隆平决心从事水稻研究的?
2、文章选取哪些事例来表现袁隆平这个人物形象 的?这些事例分别表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3、水稻研究对中国和世界有何重大意义? 4、培育杂交水稻最主要的困难是什么?袁隆平是 怎样解决的? 5、你认为文章在叙述典型事例时,哪些细节描写 最生动、最感人?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6、数字是构成新闻事实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叙 述袁隆平的贡献时,用了哪几组数字?有什么作用?
袁隆平,闻名 全球的“杂交水稻 之父”,中国国家 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他是怎样从湖南一 个小地方农校的教 师走到今天的?他 的成功有何“秘 诀”? 今天就让我们来 共同走进袁隆平的 世界,领略他的风 采吧。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能概括所选取的典型事例。
3、理解细节描写和运用数据的作用。
品味与赏析
为了照顾这得之不易的“秧宝宝”,袁隆平像 慈母似的守护在秧田边。然而,就是他视为生命的 四分秧田,在一个星期天的早上,还是被扫荡一空。
袁隆平来到试验田边,像疯了似的在狭窄的田 埂上走过来,又走过去,狂奔乱跑。当走到一口深 井旁,像发现了什么,把衣服一脱,“扑通”一声 跳了下去,原来他发现那里面有几棵秧苗。
选择你认为最能体现袁隆平 品质的语句或段落,有感情地 朗读。
事 杂 交 水 稻 之 父
袁 隆 平
例
精
社会责任感
神
典型事例 细节描写 运用数字
思考“怎样使人们不挨饿” 提出“三系”理论 文革中不寻常的遭遇 成功后投入新战斗
严谨态度、敢于创新 不畏艰难、矢志不移、 献身精神 奋斗不息
(文章用事实说话,报道了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方面对中国和世界的 卓越贡献,赞颂了他严谨认真、矢志不移的科学精神)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袁隆平,一个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的名字,他发 起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
国际水稻研究所 所长斯瓦米纳斯博士 说:“我们把袁隆平 先生称为”杂交水稻 之父“,因为他的成 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 也是全世界的骄傲。 他的成就给全世界带 来了福音!”
农 民 老 头 袁 隆 平
A.运用典型事例刻画人物性格。
B.运用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生动。 C.用数字说话使文章富有说服力。
学了这篇文章后,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说 出袁隆平在国内和国际上获得了哪些奖项。
袁隆平:
1985年获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颁发的发明奖; 1987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学奖; 1988年获英国皇家让克奖; 由于其贡献卓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用事实说 话,报道了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方面对 中国和世界的贡献。通过生动的细节 描写,形象地刻画了一位纯朴、实干、 敬业、执著的形象。赞颂了袁隆平严 谨认真、坚定执著的科学态度和矢志 不移、兢兢业业的科学精神。
知识归纳
1.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
按时间顺序报道了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方 面对中国和世界的卓越贡献。 2.写作特点:
6、请找出杂交水稻给中国和世界的贡献 的语句? 并思考其中的数字有什么作用?
给中国----没有哪个良种……1976年全国……(55页第2段) 给世界---中国杂交水稻之花在世界各地结出丰硕 之果,产量最高的比当地品种增产百分之五十, 一般增产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56页第4段)
这些数字真实地写出了杂交水稻给中国和 世界人民带来了福音,说明了杂交水稻的优越 性,突出袁隆平的卓越贡献。
2005年10月19日
上午,国务委员唐家 璇亲切接见了袁隆平 院士和隆平高科董事 长伍跃时一行,勉励 隆平高科在袁隆平这 面伟大的旗帜下继续 扎实做好杂交水稻国 际推广工作,为人类 做出更大贡献。
2005年8月13日下午,温家宝专程前往国家杂交 水稻研究中心,了解杂交水稻研究情况,看望“杂交 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一下车,总理便走上前去, 同袁隆平紧紧握手:“袁百度文库师,您到我的办公室来看 过我。今天,我到您的稻田来看您来了!”
4、培育杂交水稻最主要的困 难是什么?如何解决?
培育杂交水稻最主要的困难是解 决异花授粉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袁隆平经过 反复学习和思考,提出了通过“三系” (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来利用 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并付诸实施。
5、你认为文章在叙述典型事 例时,哪些细节描写最生动、 最感人?请找出相关语句。 思考: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 作用?
获200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获以色列沃尔夫农业奖
中国水稻专家袁隆平获世界粮食奖
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的荣誉:
197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81年获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 1985年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 金质奖章。 1987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学奖”。 1988年获英国朗克基金会“朗克基金奖”。 198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被 选 为 人 大 代 表
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 1993获得美国菲因斯特拯救饥饿奖。 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 “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章”。 1996年获首届“日经亚洲技术开发大奖”。 1997年在墨西哥获得“先驱科学家”荣誉称号。 1998年获“日本越光国际水稻奖”。 1999年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 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为被命名为 “袁隆平星”。 2000年5月31日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袁隆平 农业高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股票“隆平高科”在深交所上网定价发行。这是中 国证券市场首次以科学家名字命名上市公司和股票。 2000年8月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高等院校“袁隆平科技学院” 在湖南成立,袁隆平出任名誉院长。这是中国首家以科学家 姓名命名的高等院校。
4、了解袁隆平的科学精神和卓越贡献。
( 人物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
1、通讯报道的事实比较详尽完整,而消息则是简略的 概述。 2、通讯比消息更具形象性、生动性,所以也更具感染 力。 3、通讯文体比较自由。
4、通讯主题鲜明,结构完整。
5、表现手法不同。
6、通讯比消息的时效性差。
一、人 物 简 介
袁隆平,祖籍江西德安,1930年 农历七月出生于北平。毕 业于西 南农学院,8月毕业后分配到湖南 省安江农校任教,袁隆平一面教学,一面从 事生产实践、进行科学研究,开始走上了作 物育种之路。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 (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 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 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 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
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积累字词
1、三分钟读课文,捕捉关键信息:文章主要介绍袁隆 平哪方面的事迹?
2、积累字词 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黔( qián )阳 籼( xiān )稻 雄蕊( ruĭ ) 兵不解( jiě )甲 坛钵( bō ) 矢( shĭ )志不移 3、根据意思写词语 立下志愿决不改变。 ( 矢志不移 ) 遇上灾难而侥幸活命。 ( 劫后余生 ) 神异的光辉。 ( 灵 光 ) 比喻彼此相差太远。 ( 大相径庭 )
试分析这两段文字的精彩之处
文中写文化大革命中袁隆平将劫后余生的 四钵秧苗发展到四分秧田时,他“像慈母似的 守护在秧田边”;而当这四分秧田又被扫荡一 空,他在一口深井里发现了仅有的“几棵秧苗” 时,他竟奋不顾身“把衣服一脱,‘扑通’一 声跳了下去”。 这些细节描写,把一个遭受苦难而又执著 追求理想、充满献身精神的科学家形象活脱脱 地勾勒了出来,令人久久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