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观点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论读书报告感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论文题目:课程论文及读书报告姓名:

学号:

任课老师:

用马克思主义思想解读生态环境问题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而两者主客体关系的产生,是由社会实践劳动来确定的,在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主体性原则是认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指导性原则,也是我们认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由于人是主体,那么人类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就应当自觉地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肩负起维持人与自然和谐的重任。人类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人类共同的生存家园,保护人类社会发展赖以需要的物质资源,更是为了人与自然能够更好地和谐相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持续发展实践方法

当今世界主要有十大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和损耗,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水资源危机,森林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海洋资源破坏和污染,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近年来人们为了发展农业或为其他目的砍伐森林,造成世界范围的森林面积骤减。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环境规划署的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1-10万公顷的森林被毁。伴随着森林的砍伐,土地沙漠化和土壤侵蚀现象日趋严重。目前全球沙漠化面积己达40亿公顷,100多个国家受到影响。全球的草原约占陆地表面积的20%左右,一般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各大洲均有分布。由于过度放牧和不适当的开垦,引起草场退化,发生土壤侵蚀、土壤盐渍化和沼泽化,并进一步荒漠化,并严重损害了草原动物的生存。世界上的濒临灭绝的物

种越来越多,有的物种还没有被人认

识就灭绝了。物种的减少给生物圈和

人类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要知道,目前人类还不能做或做得很艰难的事情,可能在远古就被某个生物用效率

更高的方式做到了。而我们将可能失

去许多向生物学习或利用生物资源的

机会。同时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损

耗等问题已对全球环境造成了巨大威胁。谈及环境危机,人们往往认为这

是一个单纯的社会问题或者经济问题,甚至将其原因归结于科技的进步。这

些说法都只是从某个特定角度对生态

危机做出的理解,均未触及到其深层

原因。究其本质,生态危机源于人与

自然的对立,即人与自然矛盾的尖锐化。它首先应该是一个哲学问题,因

此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中国哲

学对其都十分关注。

1.马克思主义解读生态问题的基

本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大自然的运动

并非是杂乱无章,没有规律可循的,

应该科学地认识和理解自然规律,并

且尊重自然规律。马恩通过对19 世纪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指出导

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人类单纯

的追求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

效果,却忽视了长此以往下去而产生

的巨大的经济代价和环境代价所造成

的结果。因此,人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按照事物自身运动的规律来进行

实践活动。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具有自然

属性和社会属性双重属性;人的本质

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

人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这就要求人们在进行生态环境保护与

建设时,要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也要注重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首先,人在自然界中具有自然属性。马恩指

出人是直接的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

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

和谐相处,才能保证人类社会赖以存

在的物质基础不受破坏。其次,人是

一种社会存在物,具有社会属性。自然、人与社会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要解决生态问题,需要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把握,而不能抛开社会单纯地认识和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对社会的基本矛盾有了深刻的理解之后,才能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工业文明时代属于典型的“资本霸权逻辑”时代,多数企业和组织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基本都忽略了公共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而选择滥用环境的手段,向外部转移成本,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久而久之,生产过程中的外部不经济性在环境中集聚起来,导致环境急剧恶化。现代工业文明的反生态性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社会生产过程中向环境索取太多,已远远超出环境的承载限度,并且是用一种有害的方式进行索取,造成大量物种消失,使人类日益面临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窘境;第二,社会产品生产需要的能源太多,每天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生产所烧掉的能量是我们这个星球用一万年时间才能创造积累出来的,且能源消耗过程中产生的毒素和污染物过多;第三,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产品本身也产生超量的废物,有些甚至是地球需要经过万余年才能降解的废弃物,这严重危害着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物种的现实安全

以及我们子孙后代的生存安全。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规定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 “人化自然”和“天然自然”共同构成了我们常常所说的“自然环境”。大自然是人类利用和改造的对象,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物质场所。因而,人类的实践活动必然会改变生态系统的某些方面,更重要的前提是,人类要在保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合理改造利用大自然,并使其向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

2.马克思主义分析现代生态问题

尽管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年代环境问题远不如今天严重,但两位伟人以辩证的思维透过现象抓本质,指出了正是资本的生产方式带来了人与自然环境的不相容性,带来了对人生存的威胁和伤害。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大中心的城市人日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交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

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马

克思恩格斯从社会根源的最深处挖掘

导致上述丑陋现象产生的原因。他们

指出,在“出售时要获得利润,成了

唯一的动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资本具有了超级霸权话语,它对于利

润的天然偏好,必然导致其在生产、

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全过程中疯狂地

掠夺性使用资源,带来大量的废弃物,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环境公正是指在环境资源的使用

和保护上所有主体一律平等,享有同

等的权利,负有同等的义务,从事对

环境有影响的活动时,负有防止损害

环境的责任并尽力改善环境;除有法

定和约定的情形,任何主体不能被人

强加环境费用和环境负担:任何主体

的环境权利都有可靠保障,受到侵害

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济,对任何主

体违反环境义务的行为予以及时有效

的纠正和处罚。为了给社会成员提供

合乎社会发展目标的社会价值观念和

社会行为模式,调适人际关系,调整

社会群体或社会集团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使社会转型期与社会和谐时期的社

会控制显得更为复杂,也更为重要。

针对当前中国出现的环境公正问

题,应采取积极措施加以解决。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