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教学目标及参考内容

幼儿园数学教学目标及参考内容
幼儿园数学教学目标及参考内容

数学领域教学目标及参考内容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述: 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幼儿探索周围世界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等自发需求纳入有目标、有计划的教育程序,通过幼儿自身的操作和建构活动,以促进他们在认知、情感、态度、习惯等方面整体、和谐的发展。 2、数学知识的本质 儿童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究其实质而言就是一种高度抽象化的逻辑数理知识的获得。其存在三种逻辑关系:对应关系、序列关系、包含关系。一个数不仅仅是一个名称的代表,而且是一种抽象的逻辑关系。 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任务 ①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 ②发展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为幼儿提供和创设促进其数学学习的环境和材料 ④促进幼儿对初浅数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 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 1、各年龄段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和要求P25-27 三、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理论流派与研究动向 1、烈乌申娜 理论要点:教学必须走在发展前面。 内容:应当是一个结构完整的知识体系,他应当包括数前的有关集合概念的教学、数概念与计数的教学以及空间与时间概念的教学。 方法和形式:游戏。 原则:1)发展的(教育性)原则、2)科学性和联系生活的原则、3)教学的可接受性原则、4)直观性原则、5)教学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掌握知识的巩固性原则、6)个别对待的原则、7)掌握知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原则 2、皮亚杰 理论要点:知识的建构事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认知发展过程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主张:数学究其本质来看就是一种关系,关系是超出事物之外的抽象,数理逻辑概念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总目标

一、xx数学教育的总目标: 新《纲要》明确阐述了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具体表现为: 1.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2.在不断遇到各种新挑战和不断成功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心,感受到和体验到其中的乐趣。 3.数学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二、阶段目标: 三月份: 1.学习按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并尝试说出同类物体的共同特征。 2.学习按物体量的关系进行4以内物体的排序,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 3.能目测比较两者高矮,区别最高和最矮。 4.体验物体从高到矮、从矮到高的顺序关系(5个以内),尝试按高矮排序。 第一周:学习按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并尝试说出同类物体的共同特征。 第二周:学习按物体量的关系进行4以内物体的排序,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 第三周:能目测比较两者高矮,区别最高和最矮。

第四周:体验物体从高到矮、从矮到高的顺序关系(5个以内),尝试按高矮排序。 四月份: 1.指导幼儿将两个集合中的物品上下对应排列(5个以内)。 2.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3.了解2、3的形成,知道1添上1就是2,认读数字2;知道2添上1就是3,认读数字3。 4.了解4、5的形成,知道3添上1就是4,认读数字4;知道4添上1就是5,认读数字5。 第一周:指导幼儿将两个集合中的物品上下对应排列(5个以内)。第二周: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第三周:了解2、3的形成,知道1添上1就是2,认读数字2;知道2添上1就是3,认读数字3。 第四周:了解4、5的形成,知道3添上1就是4,认读数字4;知道4添上1就是5,认读数字5。 五月份: 1.学习手口一致的从左到右点数5以内的实物,能说出总数。 2.能根据数字1、2、3、4、5取相应的实物,感知数与量的结合,体验数的实际意义。 3.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并从生活中找出相应的物品。 4.能用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进行组合拼搭。 第一周:学习手口一致的从左到右点数5以内的实物,能说出总数。

学前班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学前班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能认读、数1~100以内的数,会5个5个、10个10个地连续数数,会顺着数、倒着数,会读序数。 2、会写1~20以内各数及10以内的单数、双数。 3、会找10以内的相邻数,学会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合。 4、初步会用10以内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个数。 5、能认识符号“>”、“=”、“<”所表示的含义,能用这些符号表示两个数量或算式的大小。 6、能按数量的大小进行10以内正逆排序。 7、能简单认识时钟,学会看整点、半点;会看日历,知道一星期中每天的名称和顺序。 8、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认识加减号,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初步了解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9、初步掌握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二、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 1、初步会给两个以上的物体分类;能按物体的特征或图形的特征寻找图形并统计。 2、认识几种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正方形、长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能根据形体特征进行分类,初步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3、学习等分实物或图形;简单认识学生尺,会用学生尺进行简单测量。 4、会用上下、左右、前后表示物体的相对位置。 三、实践活动 1、简单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能听清楚若干操作活动的规则,会有条理地摆放活动的材料等。能按规则进行活动,并能按规则检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并在老师的帮助下,会归纳概括有关的数学经验。 4、学习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方面观察与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5、能与同伴友好的进行数学游戏,能用轮流、等待、协商等方法与同伴协调关系。 绥德县第五小学

幼儿园美术教学目标及参考内容 3-6岁

美术领域教学目标与参考 大班上学期 教学目标一、兴趣与审美 1.喜欢参加多种美术活动,激发幼儿创造性的表现。 2..引导幼儿欣赏感兴趣的绘画作品,工艺品、雕塑、建筑物等,培养幼儿初步发现 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美的能力。 3.引导幼儿欣赏作品的造型、色彩、构图,感受对称、均衡美,初步学会正确评价美。 4.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象解释他人的美术作品,交流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并学习用 语言、动作、表情、绘画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一、绘画 1.启发幼儿利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运用不同技能表现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感受,体 验创造的乐趣。 2.引导幼儿用色彩和线条表现感受过或想象中的物体的动态结构和简单情节。 3.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敏感性,学习根据画面需求,恰当地运用各种颜色表现自己的情 感、注意深浅、冷暖颜色的搭配。 4.指导幼儿学习在画面上主体突出,合理布局。 二、手工 1.引导幼儿较熟悉地使用和选择手工工具和材料,表现自己的意思。 2.启发幼儿用点状材料、线状材料拼贴或制作物象,表现简单的情节。 3.指导幼儿学习用多种技法折出物体的各种部分,组合成整体物象。 4.引导幼儿学习用目测的方式将面状材料分块剪、折叠剪来表现物体的形象特征。 主要参考内容绘画:我的老师 月亮船 虾(水墨画) 纸盘画(线描画) 堆雪人(油水分离) 美丽的烟花(油水分离) 线拉画 化妆舞会 手型画 有趣的石头画 树叶拓印 躲猫猫 手工:菊花朵朵开 种子创意画 果壳粘贴画 盘扣风情 做贺卡 欣赏:齐白石《虾》 年画 梅兰竹菊 梵高《向日葵》《星月夜》 雕塑:石武将、说唱俑 建筑:长城、故宫、布达拉宫、金字塔

幼儿园数学教育

第一章幼儿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 一.简述幼儿园数学的心理特点P19 1.幼儿学习数学开始于动作 自从皮亚杰提出“抽象的思维起源于动作”后,这已成为幼儿数学教育中广为接受的观点: ①我们经常能观察到,幼儿在学习数学时,最初是通过动作进行的。 例如“对应排列相关联的物体”活动,随着幼儿动作的逐渐内化,他们才能够在头脑中进行这样的对应。 ②幼儿表现出的这些外部动作,实际上是协调事物之间关系的过程, 这对于他们理解数学中的关系是不可或缺的。在幼儿学习某一数学知识的初级阶段,特别需要这种外部的动作。对于那些表现出抽象思维有困难的幼儿,也需要给予他们充分摆弄的机会,这既符合他们的心理需要,也有助于他们的学习。 2.幼儿数学知识的内化需要借助于表象的作用 ①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开始于外部的动作,但是要把它们变成头脑中抽象的数学概念,还有赖于内化的过程,即在头脑中重建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表象的作用即在于帮助幼儿完成这一内化的过程。 ②但把表象的作用无限夸大也是不适当的做法。 3.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要建立在多样化的经验和体验基础上 由于数学知识是一种抽象的知识,它的获得需要摆脱具体事物的其他无关特征。而幼儿对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意义的理解,却是从具体的事物开始。所以幼儿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所依赖的具体经验越丰富,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就越具有概括性。因此,为他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经验,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的抽象意义。 4.幼儿抽象数学知识的获得需要符号和语言的关键作用 ①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幼儿学习数学,最终要从具体的事物中 摆脱出来,形成抽象的数学知识。但幼儿头脑中往往只是保存着一些具体的经验,要使之变成概念化的知识,则需要符号体系的参与。 ②语言在幼儿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很重要。数学是一种精练的语言, 而语言则是思维的工具。 5.幼儿数学知识的巩固有赖于练习和应用的活动 幼儿数学知识的掌握是一个持续不断地过程。幼儿用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内化外部世界,同时也建构着新的知识。 二.简述幼儿教育的原则P24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习要点汇总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习要点 第一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述 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 2.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基本过程及不同的表述方式 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结构分析及内容范围 4.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基本内容 5.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 第二讲儿童怎样学习数学 1.数学知识的本质 2.儿童数学学习的一般特点 3.对儿童数学学习有影响的几种学习理论 4.联想理论(吸收式学习)与建构理论(建构式学习)的区别 第三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流派及发展趋势1.列乌申娜数学教育思想的基本特点 2.皮亚杰的儿童数学学习研究及理论 3.凯米、学教育思想和课程方案的主要特色 4.当今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研究动向 第四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原则及环境创设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2.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一般方法——操作、游戏、比较、寻找、讲解演示及其它方法等 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一般原则(内容、过程、关系、评价等方面) 4.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环境创设 第五讲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发展特点及教学1.有关集合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意义 3.学前期感知集合教育的涵义 4.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一般发展特点 5.数图的概念及学前儿童感知排成数图的集合的特点 6.有关分类的含义和基本形式 7.有关对应的基本概念及对应的形式 8.有关排序的基本概念及形式 9.各年龄班分类、排序活动的要求及教学要点

第六讲学前儿童数概念与运算能力的发展特点及教学1.学前儿童10以内数概念的发展特点 2.计数的概念及学前儿童计数活动的发展特点 3.学前儿童数概念形成的标志 4.基数、序数、相邻数、单双数的概念 5.组成的基本概念、规律及教学要点 6.学前儿童10以内加减运算能力发展的一般过程及年龄阶段特点 7.口述应用题对儿童数学学习与能力发展的作用 8.10以内加减运算的教学及活动设计 9.“二进制”原理设计相关的数学猜想游戏 第七讲学前儿童认识空间和时间的发展特点及教学1.有关空间方位的的基本概念 2.学前儿童认识空间方位的发展特点及教学 3.学前儿童认识空间形体的发展特点及教学 4.量的基本概念与特性 5.自然测量的概念 6.学前儿童认识空间量的发展特点及教学 7.时间的基本特性 8.学前儿童认识时间的发展特点及教学 第八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主体性原则、互动性原则、整合性原则、情境性原则) 2.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基本策略(预设、观察、介入、互动、译解)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及案例评析 第九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评价 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评价的意义 2.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标准 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评价的基本方法 作业(任选一题) 1.什么是幼儿园的非正式数学教育活动?试以“6以内的组成”为内容设计一组非正式数学活动 2.如何理解数学教育活动中的游戏法?试以“空间量的比较”为内容设计两则数学游戏

幼儿园数学教学内容

1.小班 (1)学习按物体的某个特征进行分类。 (2)感知物体量的差异,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 (3)认识“1”和“许多”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4)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5)学习用手口一致地从左到右点数5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能按实物范例和指定的数目取出相应数量的物体,学习一些常用的量词。 (6)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7)初步理解早晨、晚上、白天、黑夜的含义,并学习正确运用这些词汇。 (8)学习区分和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方位;学习判断两个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说出什么在上面,什么在下面。 (9)学习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活动,大胆回答问题;学习用语言表达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10)愿意参加数学活动,喜欢摆弄、操作数学活动材料,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按要求拿取、摆放操作材料。 (11)在教师的指导下,熟悉周围环境中物体的形状和数量。 2.中班 (1)认识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学习目测数群;学习不受物体空间排列形式和物体大小等外部因素的干扰,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感知和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个数的数差关系;学习10以内的序数。

(3)认识长方形、梯形、椭圆形。 (4)学习用各种几何体(如积木或积塑)进行拼搭和建造活动。 (5)学习概括物体(或图形)的两个特征;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和数量进行分类。 (6)学习按物体量(高矮、粗细、厚薄等)的差异进行正逆排序;学习按一定的规则排列顺序。 (7)能听清楚老师讲的话,能按照要求进行活动,并学习按照要求检查自己的活动。 (8)能安静地倾听老师讲话,练习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和过程。 (9)观察、比较、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逐步建立等量观念;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学习新的知识。 (10)初步理解昨天、今天、明天的含义,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学会正确运用这些时间词汇。 (11)学习区分和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前后方位,学习区分和说出物体之间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学习按指定方向运动。 (12)能根据各个小组的活动情况,确定自己去哪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喜欢参加数学游戏。 (13)能主动地、专心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并对自己的活动成果感兴趣;能注意和发现周围环境中物体量的差异、物体的形状以及它们在空间的位置等。 3.大班 (1)进一步按数群数数。 (2)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体验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包含关系、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和互换关系。

幼儿园教学目标

立足实际,谈谈幼儿园教学目标的制定 幼儿园教学目标是教育目标最具体化的体现,但许多教师对“如何制定教学目标”缺乏明确的认识,在实际教学目标制定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诸多问题。 随着《纲要》的贯彻落实,当今幼儿教育十分强调幼儿的全面发展,强调教育目标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及各类教育形式中的渗透。但就现在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教学活动仍是落实教育目标的最主要的具体途径之一,因此,教学目标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每个幼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面对如何制定教学目标这一实际问题,教师们是否能有效地、科学地将教育目标贯彻到具体的教学目标之中呢?教师们虽知道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但不知道怎样才算好的教学目标,因此就造成了制定教学目标过程中诸多问题。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很多都会用“培养……”、“激发……”这样一些很宽泛的词,在不同的活动中似乎都可以通用。 一、几类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1、目标不够全面:只就学科提出单一技能目标或只有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情感态度兴趣等方面的目标。 如手工活动撕贴“柳条”,教师只提出一条目标“学习用较大的皱纹纸撕成柳条。” 2、活动目标不具体:目标无法在教学活动中真正地贯彻与落实,其他教 师看后不能清楚地了解授课老师的教育思路。 如:歌曲“小鱼游游”中目标“(1)初步熟悉歌曲,愿意和大家一起唱歌;(2)能积极参加音乐活动。” 3、主语不够统一:在目标中同时出现教育目标与幼儿发展目标,提法较乱。 如体育游戏“小动物开车”中目标“(1)练习在指定范围内四散跑,并能学会互相不碰撞。(幼儿主语);(2)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教师主语)” 4、幼儿能力发展目标较模糊:不能就具体的活动,清晰而明确地陈述幼儿应获得的某方面、某层面认知策略及能力的发展。 如科学活动“这是什么车”中目标“(1)说出几种常见汽车的名称及典型特征,了解不同汽车的用途;(2)学习仔细观察与大胆讲述。”又如教师在绘画活动中提出能力目标为“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发展想象力。”

幼儿园幼儿数学游戏大全68个

幼儿园幼儿数学游戏大全68个 最新幼儿数学游戏大全68个1.《小猫钓鱼》 --游戏目的: (1、)训练幼儿点数的能力以及知道在1的基础上添上1是2,再添上1是3,再添上1是4;(2)训练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以及准确的判断力。 游戏内容: 1、家长先要准备好小猫钓鱼的玩具一套。 2、家长告诉幼儿。"你今天扮演小猫,看看你能钓多少条鱼?"幼儿拿起钓杆开始钓鱼(这种玩具是一直转动的,而且鱼的嘴巴一张一合,可以锻炼幼儿)当幼儿钓到一条时,家长就问"钓到几条?"幼儿会回答"1"条。当幼儿再钓到一条鱼时,家长说"一条与再添上一条鱼是几条?"幼儿回答"2条"。第三条时引导幼儿说出"2条鱼再添上一条鱼是3条鱼"当幼儿钓到第4条鱼时,家长问幼儿:一共钓了几条鱼?并且让幼儿仔细数钓到鱼的个数,说出总数,"3条鱼加上1条鱼是4条鱼"。 2.认识和辨别形状(适合5-6岁幼儿)目的:教幼儿加深对各种形状的理解,发展想象力。 玩法一:向你的孩子指出下列形状的名称,然后再让他说出熟悉的东西的形状。 1.圆形参考物品:车轮、气球、太阳、月亮、眼镜、球、气泡、碗、玻璃、杯口、盘子、钟、杯子、硬币、路灯、铁杯。 2.长方形参考物品:门、停车场、单元房子、大卡车、信箱、食物盒、书、明信片、桌子、招牌。 3.正方形参考物品:餐巾纸、手绢、窗、凳子、靠垫、书、玩具、房子、桌面。 4.三角形参考物品:屋顶上顶、山、帐篷、帽子、锯木架、树、箭头、帆船的帆提示:饼干可以有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 给你的孩子一些纸、蜡笔和一些不同形状的东西,让他将轮廓描下来。比如可以用小瓶子描出圆形,用一些小盒子描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比较难找,可以用厚纸板剪一些三角形。让你的孩子描画许多不同形体,然后剪下来,在纸上摆成各种好看的图形。 玩法二:随意愿画大人先画出一个形体的轮廓,让孩子想想,然后画成他想画的任何东西。如果是一个圆的轮廓,他也许画成个孩子的脸、画一个太阳或者别的什么。然后交换一下角色,让你的孩子画形体的轮廓,启发孩子在形体上加一些东西,发展孩子的想象力。

最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教学大纲 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学科性质 (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 (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一门研究学前儿童数学学习的认知特点及其教育规律,又是一门偏重于教学法的,以培养高师学前专业学生的教育能力的学科。它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运用性。 二、本大纲编写的特点 (一)理论性。本大纲吸收现代发展心理学和认知心理最新研究成果,并借鉴国内外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实践的理论。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二)注重从高师教育的角度确立体系,将幼儿数概念形成与认知规律与学前数学教育任务、内容、方法紧密结合,体现理论与实践结合。 (三)突出强调学前数学教育在发展幼儿思维和初步数学能力训练的作用。 (四)针对性。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该大纲力求运用认知发展理论组织选择幼儿数学教育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选用大量的教学案例、形象和构图等,力求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有所突破。以适应学前教育发展对未来教师的要求。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必须使学生明确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懂得并掌握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任务、内容、途径和方法等基本教育原理。 2、帮助学生学习和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趋势,掌握学前儿童数学概念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年龄特点,从而使学生具备较好地理论素养。 3、创造条件学习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好的组织和实施数学教育活动的能力,自觉地把知识、理论转化为能力。 四、教学重点 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任务、途径和基本方法。 2、学前儿童数概念的发展规律及年龄特点。 3、学前数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能力培养。 五、教学方法建议 1、根据该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要求,可采用研究,讲授,训练三结合教学模式,在重视理论知识教学,保证大专教育水平的同时,加强教育能力训练。二者在教学时间分配上约为5:3。 2、为提高能力训练效果,宜组织见习,模拟教学,微格教学等手段,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设计和组织数学活动[实践能力。 3、考核形式:教育能力考核、知识理论考试结合。 4、在知识点上,要贯彻新“幼儿园教育纲要”精神,吸收最新研究成果。 六、主要参考书目 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北师大版林嘉绥、李丹玲著;

最新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含义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含义、作用和特点: 含义:在幼儿园中由教师组织的和有步骤地引导幼儿学习的数学活动 (即数学集中教育活动)。 作用:为幼儿系统地提供新的数学学习经验,帮助幼儿把数学学习经验系统 化,引导幼儿的心理水平向高一层次提升的重要手段。 特点:目标明确、针对性强、由教师组织活动。 不能把数学教学活动机械地理解为单纯的上课,或是教师教、幼儿学的灌输知识过程,它应是教师与幼儿、教与学双方积极有效互动的过程,幼儿仍是学习 的主体,教学活动可以采用多种形式,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去进行。 不足:难以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发展,无法照顾幼儿自选。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 教学活动的设计是对一个活动的具体行动规划,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蓝图, 也是教师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十分必要的准备工作,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 是富有成效的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 ◆数学教学活动设计的核心理念——以幼儿为本 幼儿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幼儿全面真实地发展,因此教育者在设置课程、 设计活动(幼儿园所有活动)时应本着以幼儿为本的思想。 以幼儿为本,它的含义简单而言就是教育者施行教育时应帮助幼儿成为发展 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以成人的经验和认识去塑造和改变幼儿(灌输式、 填鸭式教育)。这是任何一个幼教工作者首先应有的理念。应做到: 1.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2.把握幼儿原有的水平和经验 ◆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格式: 一、.活动名称二.活动目标三.活动重难点四.活动准备 五.活动过程 ◆如何设计并制定好一份数学教学计划? ★一.活动名称的取法要规范化 数学从属于五大领域中的科学领域,所以应取名科学活动《***** 》,而不用数学活动或是计算活动等取名。 ★二.活动目标的制定要具体化 (一)活动目标的结构 三维目标—— 1. 数学方面的粗浅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知识技能)

如何制定幼儿园教学活动目标

如何制定幼儿园教学活动目标 摘要:幼儿园教学活动目标是幼儿园活动的指南针,它即是活动设计的起点,也是活动设计的终点;即是选择活动内容、活动组织方式和教学策略的依据,也是活动评价的标准。显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然而我们的教育实践者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往往过于重视教学活动的过程而忽视了教育目标的设定,以至于目标制定过大或与幼儿的实际能力及教材的内容不相符合,没有发挥教育目标的指导作用,因此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浅谈一下幼儿园教学活动目标的制定,希望自己的拙见能为大家提供点滴启示作用。 幼儿园教学活动目标是教育工作者对幼儿在一定学习期限内的学习及结果的预期,是幼儿园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活动目标是幼儿园活动的指南针,它即是活动设计的起点,也是活动设计的终点;即是选择活动内容、活动组织方式和教学策略的依据,也是活动评价的标准。显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对于教育活动组织实施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如何制定科学的活动目标,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作者有一些思考,希望能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目标要以《纲要》中各领域的目标为指导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目标要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纲要》中规定的各领域的目标为指导,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来制定。 幼儿园的教育对象是3-6岁的儿童,此时期是个体发展的关键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其生理、心理发展需要实施科学教育,才能健康的发展。《纲要》中的教育目标是根据个体发展的不同方面及统一内容不同时期发展特点综合分析研究而制定,具有较强的科学指导性。如中班活动《济南夏日一游》是一次以社会为重点领域的活动。此活动可根据《纲要》中社会领域的总目标,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制定目标。即目标一:培养幼儿理解并遵守穿越马路时要走人行道的交通规则;目标二:通过欣赏济南独具特色的“泉”,萌发幼儿爱家乡的社会情感;目标三:在旅游中,提高幼儿自我解决问题及互助合作的能力(如旅游中,有的小朋友身体不舒服,同伴之间要给予安慰和照顾等),这些都是建立在总的社会领域目标的基础之上的。 二、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目标要根据本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认识规律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格塞尔曾做过一个“双生子爬楼梯”试验,在这个实验中,双生子T和C:T从第48周起每日进行10分钟爬梯训练,连续6周;在此期间,C不作爬梯训练,只从第53周起开始作爬梯训练。根据他的实验结果,C只接受2周的爬梯训练,就能赶上T 的水平。格塞尔的这个实验表明,儿童的成长是受生理和心理成熟机制制约的,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有一定顺序的,这种顺序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这种发展规律表现在,到一定年龄,幼儿就会做什么事情。例如,到一定年龄,幼儿就会走路、爬楼梯,不到这个年龄,机体这方面的能力没有成熟,即便去提前训练,也是事倍功半。目标过高,超出幼儿的能力范围之外,幼儿因能力达不到,完不成任务不能获得成功感,失去兴趣;如果低于幼儿实际水平,幼儿会觉得枯燥乏味,身心疲劳,而失去了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制定教学活动目标时要结合本阶段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遵循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的原理。如小班上学期活动教材中体育游戏《运沙袋》制定的目标之一是激发幼儿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来“走”运沙袋,改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与策略

学科(领域)、类别: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与策略 [摘要] 全文首先分析了幼儿园数学教学的相关内容,之后针对实际操作中幼儿园数学教学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现存问题分析了幼儿园数学教学现存问题的原因,之后探索了提升幼儿园数学教学质量的解决对策。通过对幼儿数学教育内容、现存问题及解决策略的分析,了解到学前教育需要深入到幼儿园教学实践中进行探讨,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领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相关指导思想,真正的践行到实际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关键词] 幼儿数学;教学内容;现存问题;原因分析;教学策略 前言 幼儿数学实质上是准备性学习阶段,也是幼儿成长发育阶段中的关键部分,为小学数学今后的数学学习的基础,也为幼儿能力和智力发育的基础教学阶段。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相关指导思想,了解到对于3-6岁儿童来说,这个阶段的其认知能力、逻辑思维形成、数学概念和意识培养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幼儿初步建立起数字与形状的概念。幼儿的思维在这个时期也是最为活跃,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非常高,由此,需要充分把握幼儿阶段的数学教学。结合改进的数学教学模式与方法,优化幼儿园数学教学工作,提升幼儿园数学教学质量,为幼儿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一、幼儿园数学教学内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全面实施幼儿园教育,并将幼儿园教育分为语言、健康、社会、科学与艺术教育五个领域,其教育目标为促进幼儿态度、情感、能力、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幼儿园数学教育只是幼儿教育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相对较重要的一部分,其主要内容有:10以内数字的认读与书写、10以内的加减法、1-10数字的拆分与合成、物品的点数、对应排序与找规律、平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时间的初步认识、认识货币等。幼儿园数学教学目标为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科学意识与科学方法,同时也强化幼儿的社会能力、语言能力、合作能力等能力的发展。基于此,应该选取科学的幼儿园数学教学内容与策略。 二、幼儿园数学教学现存问题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课程标准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课程标准 二级学院(部):人文学院 执笔人:马丽娇 审核人:崔聚兴 制定日期:2018年8月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课程标准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性质 1.课程介绍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为学前专业学生和在职教师进修所提供的一本专业必修课教材。儿童从出生到5、6岁时间段的教育统称为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研究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机构教育工作规律的科学,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作为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按照一定的目标、计划将客观世界真实的、简单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进行感知的过程;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不仅对学前阶段的发展,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2.课程功能定位

三、课程目标与内容 1.课程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形成幼儿园数学基本教学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有具备独立开发教学资源的能力。幼儿园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交给幼儿一些基本数学知识、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逻辑。因此,本课程得教学,一定让学生具备这方面的教育教学技能,从而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 2.课程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掌握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基本理论、基本概念。 ②熟悉并领会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制定的依据。 ③掌握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知识的系统性和操作方法。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提升其思维能力。 ②有助于提升小学和一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3)素质目标 ①数学内容学习趣味化,使学生获取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②关注每一位幼儿,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使幼儿在快 乐、健康中成长。 ③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关于幼儿园大班数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总目标: 新《纲要》明确阐述了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具体表现为: 1.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2.在不断遇到各种新挑战和不断成功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心,感受到和体验到其中的乐趣。 1. 数学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二、阶段目标: 三月份: 1.学习10以内序数,学着顺着数和倒着数,学习单、双数、相邻数等知识。 2. 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体验总数与部分数之间包含关系,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和互换关系。 3.感知时间的先后顺序,建立过去、现在、将来的时间概念; 4.初步认识日历,了解1年有12个月,知道不同月份有不同的天数;了解1个星期7天的名称,能够对应日期在日历上找出星期几。 第一周:学习10以内序数,学着顺着数和倒着数,学习单、双数、相邻数等知识。 第二周: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体验总数与部分数之间包含关系,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和互换关系。 第三周:感知时间的先后顺序,建立过去、现在、将来的时间概念; 第四周:初步认识日历,了解1年有12个月,知道不同月份有不同的天数;了解1个星期7天的名称,能够对应日期在日历上找出星期几。 四月份: 1.认识整点、半点,初步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关系,能把时间与生活经验结合起来。 1. 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归纳、概括有关的数学经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观察与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 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引导幼儿进行二等分、四等分,感知二等分、四等分的含义。 3. 认读100以内的数,正确排列连续数1——100,了解数字的组成关系。 第一周:认识整点、半点,初步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关系,能把时间与生活经验结合起来。第二周: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归纳、概括有关的数学经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观察与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第三周: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引导幼儿进行二等分、四等分,感知二等分、四等分的含义。 第四周:认读100以内的数,正确排列连续数1——100,了解数字的组成关系。 五月份: 1. 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认识加号、减号,帮助幼儿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初步掌握20以内数加减运算的计算技能,体验加减互逆关系。 2. 通过操作“加、减法板”,感知100以内的整10加,整10减。 3. 学习按物体两个以上的特征或特性进行分类;学习按两个以上特征在表格中图形;学习在表格中勾画图的特征及按画好的特征寻找图形,学习交集分类;学习有条理地摆放和整理活动材料。

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案例和评析

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案例及评析 一、什么是案例? 简明概括地讲,教育案例就是叙述一个教育故事。它是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案例的结构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案题、案情、案析。 案例,是实践和理论相互融合的产物,它既要有理论的高度,又要有实践的深度。 幼儿园开展教学案例活动的意义? 1、教学案例分析是教学理论提升的重要方法 2、教学案例分析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之一。 3、教学案例分析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4、教学案例分析有助于教师深入开展课题研究,为课题研究提供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随着教改的深入,教学案例分析备受教师的关注,(优势)它贴近教师工作实际,教师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教学案例分析是教学理论提升的重要方法,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佳手段。 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二经验+反思。 实践证明,教师的教育观念、所接受的各种理论与学说,只有在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中,特别是在实践的反思中,才能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内化为自己的

教育行为。这需要活动案例,它是我们从教育行为的剖析评价和反思中提升理论认识的载体,成功的案例我们通过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育规律,失败的案例中我们运用正确的教育理论去分析问题的症结、找出偏差。这就是案例的评析,通过评析得来的经验和教训 (评析)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又用与指导教育实践、调整教育行为。所以这个过程既是调整完善教育行为的过程,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三、教学活动案例及评析 1、首先要有正确的教育理论的支撑,设计组织教学活动需要正确的教育观 念的引领,评课也一样。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发展观。新纲要颁布以来我们在教育观念上有了一个根本的转变:以幼儿的发展为本。孩子是课堂的主体。一直以来,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都是以教师为主,十分注重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这显然与新课程所要求的课堂教学价值观不相符合。既然教育的根本 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幼儿的发展,教师的教应该为幼儿的学服务,教师教的效果要体现为幼儿学的效果,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就该看孩子有无进步或发展,从“以教论学”到“以学论教”。总之教学活动要体现“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2、要掌握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思路和内容。 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活动内容、目标,准备、过程、效果, 教学活动评价的主要内容: 关注幼儿: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除了关注他们的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以外,还应关注他们在活动中师生互动、

最新幼儿园各年龄段幼儿数学教育内容和要求

小班第一学期数学教育内容和要求 一、数的领域 1、运用各种感官、感知1和许多两个不同的数量,区别一和许多。 2、独立操作一一对应的学具,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重叠法、并放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或一样多。并在游戏分发玩具及用品结束后知道什么多了,什么少了,或是一样多。 3、学习4以内唱数基础上初步学习口手一致的点数。 二、量的领域 1、积累大小、长短比较的经验。 2、能在一组(3个)学具中找出最大、最小(最长、最短)的。 三、图形与空间的领域 1、感知圆、方、三角三种物体的形状特征,能按形状配对,指认。并对生活用品和玩具形状发生兴趣和进行指认。 2、在操作活动和游戏中,积累区别上下、方位的经验。 四、逻辑与关系的领域 1、学习按物体的明显的一个特征把物体分组或归并在一起。积累的经验能用于日常整理收拾玩具活动中。 2、在穿珠及物品排列是尝试AB、AB……间隔排列。 小班第二学期数教育内容要求 一、数的领域 1、学习口手一致,5以内点数,并能说出总数。能正确取拿与分发5以内数量物品。 2、学习识别5以内数字,并能认读。 二、量的领域 1、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能把4~5个物体按大小(长短)排序,并能找出最大(最长)和最小(最短)的。 2、区别5以内两组数量差异大的物体多与少,并寻找出数量一样多的两组物体。 三、图形与空间的领域 1、在镶嵌成形的拼搭操作过程中,继续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学习正确命名。 2、生活与游戏中能区别上面、下面、前面、后面等不同的方位。 四、逻辑与关系的领域 1、学习按物体的一个颜色特征进行分组和归并。 2、学习将物体按颜色或形状特征进行简单偶规律的排列(如AB、AB……,ABC、ABC……)。 3、结合生活内容区别“白天”和黑夜“。

幼儿园教学目标的制定

幼儿园教学目标的制定 每个幼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面对如何制定教学目标这一实际问题,教师们是否能有效地、科学地将教育目标贯彻到具体的教学目标之中呢?教师们虽知道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但不知道怎样才算好的教学目标,因此就造成了制定教学目标过程中诸多问题。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很多都会用“培养……”、“激发……”这样一些很宽泛的词,在不同的活动中似乎都可以通用。 一、几类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1、目标不够全面:只就学科提出单一技能目标或只有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情感态度兴趣等方面的目标。如手工活动撕贴“柳条”,教师只提出一条目标“学习用较大的皱纹纸撕成柳条。” 2、活动目标不具体:目标无法在教学活动中真正地贯彻与落实,其他教师看后不能清楚地了解授课老师的教育思路。 如:歌曲“小鱼游游”中目标“(1)初步熟悉歌曲,愿意和大家一起唱歌;(2)能积极参加音乐活动。” 3、主语不够统一:在目标中同时出现教育目标与幼儿发展目标,提法较乱。如体育游戏“小动物开车”中目“(1)练习在指定范围内四散跑,并能学会互相不碰撞。(幼儿主语);(2)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教师主语)”

4、幼儿能力发展目标较模糊:不能就具体的活动,清晰而明确地陈述幼儿应获得的某方面、某层面认知策略及能力的发展。如科学活动“这是什么车”中目标“(1)说出几种常见汽车的名称及典型特征,了解不同汽车的用途;(2)学习仔细观察与大胆讲述。”又如教师在绘画活动中提出能力目标为“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发展想象力。” 5、幼儿个性、社会性教育目标较笼统:虽然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在许多目标中有所体现,但陈述的较为宽泛,多为“培养兴趣”“萌发情感”等等。如美术活动“小娃娃吃棒棒糖”中第三条目标为“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又如案例:体育“捉迷藏”中第三条目标“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6、目标缺乏针对性:教师们在借用别人的教材时,照搬照用,因此往往一个优秀的教案,在实际运用中却无法体现良好的教育效果。 7、先有活动,再制定目标,丧失了目标的在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性功能。(本末倒置,觉得该活动可以实现哪些目标,就写上哪个,而不是活动围绕目标来进行。) 二、从实际角度谈目标制定 (一)教学目标的两种表述方法 1、教育目标:从教师教育的角度提出的目标。(把教师作为主体)举例:“使幼儿掌握…知识”、“教会幼儿…技能” “培养幼儿…能力(习惯)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习要点汇总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习要点 第一讲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述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基本过程及不同的表述方式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结构分析及内容范围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基本内容 学 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 第二讲 儿童怎样学习数学 数学知识的本质 儿童数学学习的一般特点 对儿童数学学习有影响的几种学习理论 联想理论(吸收式学习)与建构理论(建构式学习)的区别 第三讲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流派及发展趋势 列乌申娜数学教育思想的基本特点 皮亚杰的儿童数学学习研究及理论 凯米、学教育思想和课程方案的主要特色 当今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研究动向 第四讲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 原则及环境创设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一般方法——操作、游戏、比较、寻找、讲解演示及其它方法 等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一般原则(内容、过程、关系、评价等方面)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环境创设 第五讲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发展特点及教学 有关集合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意义 学前期感知集合教育的涵义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一般发展特点 数图的概念及学前儿童感知排成数图的集合的特点 有关分类的含义和基本形式 有关对应的基本概念及对应的形式 有关排序的基本概念及形式 各年龄班分类、排序活动的要求及教学要点 1. 2. 3. 4. 5.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5. 6. 7. 8. 9.

第六讲学前儿童数概念与运算能力的发展特点及教学1.学前儿童10 以内数概念的发展特点2.计数的概念及学前儿童计数活动的发展特点 3.学前儿童数概念形成的标志 4.基数、序数、相邻数、单双数的概念 5.组成的基本概念、规律及教学要点 6.学前儿童10 以内加减运算能力发展的一般过程及年龄阶段特点 7.口述应用题对儿童数学学习与能力发展的作用 8.10 以内加减运算的教学及活动设计9.“二进制”原理设计相关的数学猜想游戏第七讲学前儿童认识空间和时间的发展特点及教学 1.有关空间方位的的基本概念 2.学前儿童认识空间方位的发展特点及教学 3.学前儿童认识空间形体的发展特点及教学 4.量的基本概念与特性 5.自然测量的概念 6.学前儿童认识空间量的发展特点及教学 7.时间的基本特性 8.学前儿童认识时间的发展特点及教学 第八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 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主体性原则、互动性原则、整合性原则、情境性原则) 2.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基本策略(预设、观察、介入、互动、译解)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及案例评析 第九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评价 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评价的意义2.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标准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评价的基本方法 作业(任选一题) 1.什么是幼儿园的非正式数学教育活动?试以“ 6 以内的组成”为内容设计一组非正式数学活动 2.如何理解数学教育活动中的游戏法?试以“空间量的比较”为内容设计两则数学游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