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风景写生和意象绘画语言的融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风景写生和意象绘画语言的融合
【摘要】绘画色彩的意象处理巧妙应用于色彩风景写生是培养学生整体造型与现代意象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色彩风景写生意象绘画语言融合创造
“绘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已是全世界公认的特征”。

[1]当今的“现代主义绘画背离传统以象征,变形或抽象等艺术手法,展示主观精神世界和现代观念意识。

”[2]意象绘画语言应用于色彩风景写生,不仅改变传统绘画观念而且向现代绘画发展具有潜在作用。

一、平面化绘画意识增强
“绘画不等于写生、照相,按原样复制下来,而要有所取舍,要有意境,要把自己的感情加进去。

”[3] 写生时进行概括、归纳、简明的意象用笔等因素把景物细节归纳成大小不同倾向的色彩关系,把目光和思维转入到平面化的色彩调配和斟酌之中,有意忘掉细节下笔就平面意味十足,无序的色彩变化和细微色层变化使我们必须注意画面整体色调和大色块框架结构,压缩空间色层强调整体间的对比就会呈现一定的平面意味。

加强色彩浓度的调配,色块的单纯和简明有力的笔触(或刀痕)与色块之间形成生硬的边缘,极易出现近似平面色彩构成的表现。

印象派画家们用简洁饱和的大色块体现一种幻觉式的意境。

有意加强色彩浓度形成平面意味的概括方法,充分表现现代意象绘画色彩整体表现的技巧和精神实质。

二、着意于色彩写生的构图与构成
自然界的景物很美构图与构成直接反映出画者审美理想和组织能力,现代意象绘画改变人们传统的视觉审美习惯,找到符合自己审美情趣的表现内容运用现代画面构成的方法加以组合使之产生生动、新颖有力的画面构成。

这是色彩风景写生的现代意象绘画表现意识中要解决的难题。

如果改变传统取景、构图和意识,不难感觉到过去认为不能介入画面的景物由于构成的作用会产生出难以预料的构图效果。

如呈现几何状的楼群、街道、太行绝壁等景物形成的构成效果和画面节奏表现通过光、色、质感的组合产生与传统写生不同的美感。

平面构成的表现特征被强化了。

后印象派画家塞尚的风景画加深对现代意象风景写生构成因素的影响。

传统的构图往往在画面最醒目的位置以一处精致的景物作为主体细致描绘并以强烈的色彩来表现真实感和完整性。

但现代意象绘画风景中却常看不到这些主体物,它们以藏匿的方式将观者的视线引向整个画面的构成特征。

如画面中浓重的云,清晰的树干,石房和远山将画面纵横交织的线与层叠的色块对比,以节奏运动旋律和视觉张力等近乎抽象元素符号构成色彩的格调和整体力度拓展色彩风景的艺术内涵。

三、意象笔法和色彩框架结构是现代绘画语言的重要特征
点画、皴擦、拖抹潜意识表现画面虚实和阴阳平衡,点线面的分布显露出特殊表现效果,大自然中的虚实永远是相对的。

印象派大师莫奈善于用意象笔法,创造出很多令人惊叹的风景名画。

他笔下的景物松动飘逸色彩微妙使绘画作品注入宝贵的精神财富。

近看笔触象是一幅颇具张力的抽象绘画又有中国写意之气韵。

当然意象笔法是第一感觉与理性的思考完美结合与景物的准确表现有潜在联系。

脱离感受用笔是没有生命力的表现,将降低色彩风景的品味,至于常用的皴、擦、托、挂、旋、点、刮等方式应在大量实践中熟练掌握。

色彩框架结构同样是现代绘画语言的重要特征,色彩表现要经历客观和主观反映变得十分微妙和难以琢磨,寻求色彩的表现规律成为我们学习、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开发色彩自身表现视觉张力让理论和技法日趋完善。

初学者由于经验不足难将第一感受变为和谐的有序的关系,色彩该强的不强该弱的不弱,无法最大限度利用和控制色彩的饱和度,常出现毛病有粉、花、浊、灰、暗、脏。

框架结构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写生时把最暖、最亮、最冷、最暗的色彩,经过加工筛选组成色彩视觉感受。

在色彩框架结构中所设定的颜色强度要记牢并立即把极限颜色挤出来迅速画上去。

为了极大的饱和不要和其它颜色相调和,这样色彩框架基本搭好其它要凭意象来完成。

轻松大胆、自信果断寻找灰层面或中间层次,这将使整个色彩框架构成充实完善;使直觉训练形成经验包括主观感受和情感释放。

色彩自身规律构成了绘画尤其现代意象绘画中重要情节,色彩风景写生要研究探索现代绘画色彩学和现代意象绘画语言的融合。

总之,现代意象绘画语言与传统色彩风景写生之间有许多共同点,彼此交融难以分割。

研习色彩风景写生与现代意象绘画语言表现要通过传统写生方式认识自然美的实质,同时又能通过具象绘画的表现接触更多关于艺术形式和表现方面的本质所在。

经过这样的磨合在实践中将色彩风景写生和现代绘画语言的巧妙融合起来定会推动绘画艺术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德斯佩泽尔与福斯卡著, 《欧州绘画史》[M], 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212
[2] 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室编著, 《美术》,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36
[3] 李永翘著,《张大千画语录》,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M] 1992: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